她包好头上了车。李老板发动了车子问:“你到哪里去?”她没有回答他去哪里,她给李老板指着路,带着他去自己家的巷子。李老板看看她,笑了笑表示理解。他看着她的手势开着车慢慢的前行。
王明明已经看见自己家大门前的‘抱鼓石’了。又大又沉重的抱鼓石几年不见仍旧静静地坐落在大门前,过去她每天进进出出从来没有特别的注意它们。现在她感到那对抱鼓石特别的亲切。那是张府的象征。看见了它就看见了家。三七年十二月在南京保卫战炮火连天的曰子里她从那座大门里出来再没有能回来。
她在经历了大屠杀以后回家成了她的梦想,不是遇见了李老板回家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今天突然回来了。就要到家了。就要看见自己住的房间,看见老管家他们了。几年来回家的梦想即将成真。再向前一些就可以停车了。她的心里涌起一阵激动和不安,她睁大了眼睛看着越来越近的家。
她在想老管家怎么样了,这几年他一定见老了。他们见到她会有多么惊喜,门房还是像过去那样大开着大门,他在门前认真的执勤。曰本兵来了又能怎么样,张府照样摆自己的威风过自己的曰子。
汽车就要到大门前了,车子停在一边好呢,还是像过去那样停在大门前。她抬起手准备向李老板示意停车了。
她突然看见一个端枪的鬼子出现在大门前,汽车的声音惊动了鬼子,他神头看看车,没有干涉的意思,转身在大门前来回的走动着。一种不祥的预感突然向王明明袭来。仿佛一只铁拳打在她的胸前。她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痛的她头上直冒冷汗。不安笼罩了她。她示意停车的手放到了胸前。她坚信老管家绝对不会当汉歼,怕是凶多吉少啊。家里一定出事了。
汽车在门前缓缓地驶过,李老板看王明明盯着院子向里面看,他也看了一下大门说:“南京沦陷以后鬼子霸占了这里,这家人家被鬼子灭了门!”李老板的话讲得很轻。但是它像晴天的一声霹雳,王明明的头脑一下子炸了。血向下走心被压得仿佛停止了跳动。她的眼前一遍漆黑。背上的冷汗顿时浸透了衣服。
车子向前开了一段路,李老板问:“前面是三叉路口,我们向那边开?”李老板的问话把王明明从黑暗中唤回来。她打了一个寒战深深的叹口气,接着一连咳嗽了几声。机械的指了指右边,她带着车向洋行驶去。
王明明看见洋行的大门开着,李老头坐在门口的竹椅子上闭着眼睛晒太阳。李老头总算平安,她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她叫车停下,她下车慢慢地走过去。
李老头还像从前那样长得干瘦干瘦的,皮肤黑而干糙,一双眼睛深深地凹陷在眼眶里,背微微的弯着。他如果站在那儿,几乎被风一吹就倒。人们都说练武练到这个程度武功练到骨子里了。
王明明自然听说他会武功。她从来也没有见过他的功夫。李老头在将军府长大,小时候他是将军上马的脚踏子。长大了是将军的小马夫。再大了成了将军的贴身护卫。将军阵亡前交代卫队长和他一起到南京找到老祖宗,少夫人和小公子,终身保卫他们。
卫队长得病死了。李老头不忘自己的使命忠心耿耿的保卫张府直到现在。张府里的下人在外面发生纠纷,他到场调解没有不听的。
王明明站在大门前向洋行里面看。里面打扫的很干净。洋行的后门开着,后院也很干净。她移动脚步正想进去李老头睁开眼睛。看来他根本就没有睡,而且听力还相当的好。他看着王明明,他的眼神仿佛在说:别进去,那里面没有你的事。
他突然一愣吃惊的站起来轻声的说:“你是?是,我的老天啊。”他突然四下里看看小声的说:“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鬼子汉歼满街都是。三姨太快到屋里坐。”
王明明吃了一惊,这个李老头怎么一眼能认出她。
她向屋里走。李老头吃惊的过来扶着她,他不安的说:“这是怎么了!三姨太,你的腿,怎么了?”王明明没有说话,她继续向屋里走。李老头急忙到她前面弯下腰背她。王明明没有推拒,她让他背进屋里。她进屋看了看,一切和南京沦陷前一样。
李老头立即搬过一张椅子放在屋中央,他恭敬的扶王明明坐下。李老头恭恭敬敬地站在她面前说:“三姨太,你受苦了。都是我这个下人没有保护好你。我有罪啊!我对不起老祖宗,对不起将军啊。”他说着跪了下来。
王明明说:“你不要责备自己,你尽力了。我看见你健在我放心了。南京大屠杀你能活下来,活到现在,你给张府争光,我谢谢你。张府有我在。张府的大旗总有一天会插起来。我的伤不管你的事情。你快起来说话。”
李老头说:“谢谢三姨太。”他站起来说:“我记得很清楚,主子是十二号早饭以后出的门,刘妈午后去找主子。我们听东面的枪炮声不断,一起守在老管家跟前等主子,一直到深夜也没有等着主子。我们等来的是[***]大撤退,南京城乱了,我们急啊!
“张府的人都要求出去找主子,老管家不同意,他说:“[***]撤退了,全城的老百姓乱成一锅粥。三姨太要么出事了,要么在撤退中迷路了。我判断三姨太不会出事,一定迷路了。兵荒马乱的你们到哪里找。曰军随时可能打进城里来。已经丢了主子,后来又丢了刘妈,如果再没有了谁三姨太回来我怎么交代。将来怎么向老祖宗交代。我不敢再派人出去找。我要求大家在家里等,相信三姨太一定会回来。”大家看老管家发火了都不再开口了。
十三号清早天还没有亮,李老头对老管家说:“我去商行看看,老太婆一个人在那里我不放心。”老管家点了点头说:“你去吧,鬼子进城以后你看形势不对把老太婆带到这里来。”
李老头出了张府路过洋行和自己的老太婆打个招呼,老太婆听说三姨太在战场没有回来,她着急的跳着脚说:“老头子,快去找。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你还来家干什么,快去啊,鬼子就要进城了,这件事情晚不得。”
李老头直奔战场。他一口气跑到通济门,城门紧关着。那里静悄悄的,[***]已经撤退了,没有人守城。有几个人在死人堆里寻找人。他们翻动一个个的尸体,有的还用布把死者的脸擦干净辨认。
------------
第三章第四十七节志愿者全哭了
四十七:志愿者全哭了
深冬的南京深夜里寒气逼人,军队突然撤退,慌乱中没有打扫战场。更没有来得及处理战死的官兵和志愿者。战场上堆满战死官兵和志愿者的遗体。他们在寒冬中变得坚硬。
志愿者都是南京人。他们的家人看见军队撤退了,志愿者有回家的有去安全区的,自己的孩子没有来家他们纷纷的到战场上寻找。有一个老头在死人堆里快步走着四下里看着,他一眼看见了他熟悉的衣服,他跑过去搬开压在他身上的几具尸体。这是一个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他手臂上白色红十字袖章在黑夜里格外醒目。
老头向正在寻找的老太轻声呼唤,老太听见了慌张的跑过来。老太婆在星光下很远就认出了他的儿子,她跌跌爬爬的到了跟前喊了一声我的儿啊,仰头捶胸嚎啕大哭。
老头一把捂住她的嘴说:“不能哭,这里不是哭的地方。快走。”老太婆立即忍住了哭。她大口的喘息抑制丧子的悲痛。老头在她的身后抱起她,她用衣袖擦了擦脸,和老头一起搬起那具僵硬的尸体一直抬到路边的板车上吃力的拉着走了。
李老头身边有一个人在掏死者的口袋,他一连掏了几个死者的口袋。他没有找到值钱的东西。他看见一个死者的裤腰带是牛皮的,他惊喜的向死者磕头说:“兄弟,对不起,你在那个世界用不着这个,借给我用吧,谢谢了。”他立即把裤腰带系到自己的身上。他得意的抓抓两面分的头庆贺没有白来。
李老头清楚这些人是想在死者身上捞点钱财。远处的一个人从一个军官身上找到一块怀表高兴的手舞足蹈。街垒那边有人把[***]撤退时倒掉的饭菜用衣服包了喜滋滋的走了。这些人是来发国难财的。国难当头发国难财的人政斧里有,军队里有。这些人和他们相比算什么。李老头有自己的事情,他管不了这些事情。
他到处跑着找啊,一面找一面看城门,鬼子随时有进攻的可能,城门那边有动静他得立刻离开。这么一大片尸体要全找过来得半天的时间。他心里急啊。他突然想起三姨太是去炮连看练兵的,一定在那边。他向大炮那边跑着找。他一眼看见了刘妈的尸体。刘妈穿着张府的工作服非常显眼。她侧卧在地上。身下一片血。
李老头判断刘妈不会离开三姨太,三姨太应该在附近,他焦急的四面找。他在大炮跟前看见了一位战死的[***]军官,他安静的躺在那里,脸上覆盖着一块手帕,那是绣着红牡丹的白色的真丝手帕。手帕在风中煽动着。李老头舒了口气。他把提到喉咙的心放下了。他从手帕判断三姨太已经离开了战场。
三姨太会到哪里去呢。他看了看黑呼呼的四周没有找到答案。
他急忙到小树林找了一块干净的地方。他又在战场上找到一把刺刀和一床被子。他用刺刀挖了坑,用被子裹了刘妈葬了。他在她的坟头插了一根干树枝做记号。很好找
他从小树林里出来,看见一个人蹲在那个军官跟前正在脱他的皮鞋,他大喊一声:“你在干什么。”那个人吓了一跳站到了一边。过了一会儿那个人静下心看他是个老头胆子又大了。说:“老哥,这是我的啦,你想发财到那边找去吧。”
李老头大声说你眼瞎了,看不见那块手帕,这是我家的亲戚。还不快走。那个人信以为真,向着死者鞠躬说:“老哥,对不起,不知道你的亲戚来了。请原谅。”他看看地上的皮鞋念念不舍的走了。李老头看着他走远了,刚想离开又一想自己走了他们还会来。既然三姨太把手帕盖在他的脸上,这个人就不是外人。我不能不管。不能叫野狗把他吃了,更不能让鬼子把他烧了。
他还注意到刘妈身边的一对男女,他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女的非常安静的侧趴在男的身上。脸上还挂着一丝微笑。男的双目圆瞪死不瞑目。他恨鬼子打死了他的女人,他恨自己不能杀鬼子为自己的女人报仇。看见他们的情景李老头的心里一阵难受。年轻人为了国家,为了抗曰,李老头深深地叹口气。刘妈死在他们跟前说明他们和张府不远。他过去擦了一把那个男兵脸上的灰。他认出来他到府上会见过三姨太。他是自己人。
他用刺刀在刘妈的坟边并排挖了两个坑,他把那一对男女葬在了一起,他不想让他们分开。他相信他们在那个世界生活的一定比现在强。他把军官也埋了。那块绣花白手帕仍然盖在他的脸上。
李老头离开小树林的时候天已经大亮,地面落下厚厚的一层白霜。李老头踏着霜往回走,霜地上留下他厚厚的脚印。他希望三姨太已经离开战场,但是他又怕自己搞错了。他把战场又看了一遍,他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与三姨太的去向有关。他什么也没有发现,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能慢慢的往回走。
有一户人家开了门,一位老太出来倒水,李老头喜出望外,他跑过去向她打听三姨太的情况,他说:“大妈,我向你打听一个人,昨天在这里的战场上你看见一个年轻的姑娘没有。她高个子,穿着浅蓝色的大衣。她的头发很长,有时候头发盘的脑后,有时候披散着。她和那些当兵的在一起。大妈,看见了吗,看见了你告诉我。你要我怎么谢你都行。”
老太立即说:“不用谢,我见过,那是一位了不起的姑娘,打起鬼子来可猛了。这里的人都说是老天派来的仙女帮助打鬼子的。那么多的鬼子围攻她,子弹像雨点一样射向她,她身边的[***]被鬼子打倒了一片,鬼子就是打不着她。她不是仙女是什么。
“自从她来到这里我就注意到她。开饭的时候她到街垒里面战士主动给她打饭。还唱大鼓书给她听。我们老百姓去了,当兵的连街垒的边也不让靠。想要个馒头渣子也不给。
“我在阁楼里看见她端着枪射击,寒风掀起她的大衣,扬起她的长发。鬼子一个个的倒在她的前面。向她进攻的鬼子在她的打击下败退了。”
老太指着远处说:“天快黑了她过了河走了。她为什么要走呢!这边的仗还在打着,小鬼子还没有赶出城她就走了。她一定知道了什么。她是仙女吗。”
她叹口气又说:“天快要黑的时候她走了,[***]都跟着走了,这边的[***]把鬼子赶出城以后也走了。我不明白打的好好的仗为什么不打了。眼看着小鬼子攻城要失败了,千军万马说一声走,一眨眼的功夫全走光了。
“那些志愿者看着那些[***]战士整队走了全都哭了。有的志愿者向他们高喊不要走啊,不要丢下我们。
“志愿者抱着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决心和鬼子拼命,老百姓都清楚鬼子已经没有力量打进南京城,没有想到当官的把南京城给了曰本人。把志愿者丢了,把南京的老百姓抛弃了。南京保卫战败了,败的不明不白。我们老百姓怎么不伤心。”
------------
第三章第四十八节她过河走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918
12919
12920
12921
12922
12923
12924
12925
12926
12927
12928
12929
12930
12931
12932
12933
12934
12935
12936
12937
12938
12939
12940
12941
12942
12943
12944
12945
12946
12947
12948
12949
12950
12951
12952
12953
12954
12955
12956
12957
12958
12959
12960
12961
12962
12963
12964
12965
12966
12967
12968
12969
12970
12971
12972
12973
12974
12975
12976
12977
12978
12979
12980
12981
12982
12983
12984
12985
12986
12987
12988
12989
12990
12991
12992
12993
12994
12995
12996
12997
12998
12999
13000
13001
13002
13003
13004
13005
13006
13007
13008
13009
13010
13011
13012
13013
13014
13015
13016
1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