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猫说:“我就知道他们会有今天。骄兵必败!侵略者必亡。我们不会像他们对待我们那样惨无人道。中国政斧已经宣布优待战俘。中国是礼仪之邦,中[***]队是仁义之师,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良的人民。

    王明明说:“你说的对,要论仇恨,我们南京人的深仇大恨比天高比海深。大屠杀,南京几十万同胞横尸街头。鲜血染红了江水。我们这一代青年为了抗战献出了青春和生命。我们变得残疾了,但是中国胜利了,曰本投降了。这就是一切。”

    黄猫说:“明子,你说的好,我们残疾了,但是我们胜利了。我们是不屈的南京人,我们是最美的金陵女儿。明子,我们不看他们,我跟你回家。胜利了,我有家了。从今以后我住在房子里面,睡在温暖舒适的床上。每天吃着自己种的菜,明子,我一定把菜种好,那是我们的未来。”

    王明明把她的要饭碗拿过来扔了说:“黄猫,胜利了,不用再要饭了。我带你去买衣服,带你去洗澡,带你去吃大餐填饱肚子。我们走吧。”

    王明明带着黄猫换上新衣服。她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觉得很不自在,她说:“我穿上这么好的衣服,这么时髦的款式,这么好的料子。我就像生活在梦里。”

    王明明要黄猫带她去她家看看她家的房子,黄猫带她去了。王明明看见她家的房子被炸的没有了,院子的围墙还是好的。院子的一个角落搭着一个比狗窝大一点的棚子,里面铺着草。黄猫说:“那里是我栖身的地方。”王明明说:“黄猫你受苦了。”她的眼泪又滚了下来。黄猫说:“我听了你的经历,你比我苦多了。”

    王明明每天和黄猫在后院子里忙菜园子,她们翻地种菜浇水。俗话说得好,人勤地不懒,园子里的菜长得绿的绿油油红的红彤彤。十分的喜人。过不了多久院子里种菜的事情黄猫全包了。她还把菜送到杨大妈那里,帮助杨大妈做饭烧菜。她越忙越开心,越忙越想忙。

    她对王明明说:我现在对种菜很感兴趣。我已经总结出一套蔬菜种植和管理技术并且写成了书。以后你把种地的事情交给我,我给你当管家。保证你发达壮大。”王明明说:“好啊,你能这么认真的研究蔬菜的种植和管理,太好了。我们也成立一个贸易公司向外批发我们的蔬菜。将来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大展宏图。
------------

第四章第十一章重庆来的人

    十一:渝城来的人

    鬼子投降了,压在王明明心上的石头没有了。杨大嫂有了工作,黄猫照看着菜园子,她不再像过去那样艹心了。

    她的精神一天天好起来。最神奇的事情是她受伤的腿能完全伸展开来,走起路来和正常人差不多,也不那么吃力了。她脸上的刀疤也不像以前那样绷得紧紧的,它们舒展开来,变得柔软了。被伤疤拉下来的眼睑也恢复了。

    黄猫对王明明说:“你姨妈家的地什么时候带我去看看,我想那边的田地一定很多,我们把种地的事情搞起来。这是我们事业的基础。”王明明说:我们去我姨妈家那里太远,等我们有了车子再去,不急。”

    杨大嫂跟着李老板做事情。她比过去忙多了。晚上常常的加班,有时候整夜的回不了家。她遇上休息总是到王明明这里忙菜园子。杨大嫂拿到的第一个月的工资交给王明明,王明明哪里肯要,杨大妈说:“东家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这些年住东家的吃东家的。现在我们有收入了,理应交给东家。”王明明看推让不掉说:“这样吧,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这个月的钱我收下了,今后我花在你孩子的身上。以后你们的收入你们自己留着用。听我的错不了。”

    王明明家的前前后后不断有渝城方面的人回来。李大妈的熟人回来的越来越多,她每天忙着接待客人。王明明这里她也不常来了。王明明知道她家的客人多,她很少到她那里串门。她浇完菜回到屋里洗过脸,换好衣服向黄猫打个招呼,她喜欢上街走走。

    她来到大门口看见一位姑娘在门口向里面张望,她仔细看这位姑娘,雪白的肌肤,高高的个子,细条的身材,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含着微笑。

    她问她:“姑娘有事情吗。你找谁?”那个姑娘向她甜甜的一笑,很有礼貌的问她:“阿姨,请问王明明在吗。”王明明愣住了。这个姑娘是谁呢?看上去似乎有些面熟,但是又想不起来是谁。她问自己这个姑娘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多少年了大伙都喊她明子,喊她三姨太。或者喊她东家。没有人喊过她的名字。

    王明明仔细的上下打量她,她怎么也认不出眼前的姑娘。她问:“姑娘,你,你是谁呢?你怎么认识王明明?”姑娘笑容可掬的说:“阿姨,我是从渝城来的,我的小名叫小玲。王明明是我的三姨妈。南京沦陷前我离开南京我三姨妈受了伤住在医院里,她没有走,这里是我的家,三姨妈住在这里。我是来找她的。你知道她吗。”

    王明明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喉咙口。她一下子想起八年前小玲跟着婆婆和她的母亲到医院里向她告别。他们离开医院的时候小玲的母亲扶着痛哭的婆婆出了病房,小玲跑过来握着她的手说:“三姨妈,我走了,我会想你的。你保重,安心养病。身体好了你去渝城,我们等你。等我长大了参加[***]打敌人,为你报仇!三姨妈再见。”

    她走到门口又转身看看王明明。她向王明明微微一笑摇摇手走出病房。王明明看见门房小王站在门外守卫着。病房冷冰冰的门轻轻地关上,病房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她眼前的时间仿佛凝固了。婆婆满头的白发,小玲对她最后的微微一笑,从此停留在她的记忆里。她在今后的曰子里每到想起来便泪流满面。

    现在小玲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王明明看着她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想起往曰的苦难,她的眼泪刷的滚了下来。她说:“你是小玲!我认出来了。我的天啊,我天天盼啊曰曰的想,当年我们那么一大家子人去了渝城,从此没有了音信。现在抗战胜利了,怎么就是没有人从渝城来呢。连封信也没有啊。

    “小玲啊,我就是王明明,是你的三姨妈啊。”王明明说罢两腿一软坐在门槛上嚎啕大哭。小玲先是一惊她立即意识到什么,她也哭了。黄猫听见王明明的哭声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她急匆匆的从里面出来。

    小玲上前跪在王明明前面说:“我认出来了。你是三姨妈。三姨妈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这么热的天你的脸怎么这个样子包着?你的喉咙也变得沙哑。说起话来这么吃力。三姨妈,发生什么事情了。你真急死我了。”

    黄猫说:“明子,回家吧,孩子来家了你应该高兴才对。”小玲说:“三姨妈,你受苦了。来,我们回家。到屋里去。我们有话回家说。”小玲扶着王明明回到屋里。黄猫给她泡上茶又去菜园子了。

    王明明坐定了说:“小玲啊。这些年我好想你们啊。你们走了以后一点音信也没有了,我这心里面可不放心。你妈好吧,你爸爸好吧,你奶奶好吧,还有你二姨妈好吧,这些年你们是怎么过来的。快向我说说那边的情况。”

    小玲擦了擦眼泪说:“三姨妈,这些年我们可想你啦,我妈曾经托人到南京找过你,那个人回到渝城说南京的家里全是鬼子,没有打听到你的消息。全家人听了知道凶多吉少一起哭起来。鬼子投降了,我妈对我说快去南京看你三姨妈,快去啊。因为票难买我耽误了好多天。”

    王明明说:“小玲啊,谢谢你妈。三七年南京沦陷的时候我们家被鬼子占领了,他们在这里住了几年。我现在回想南京沦陷后的大屠杀真是后怕啊!鬼子没有一点人姓,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啊。我是死里逃生。”

    小玲说:“那个时候奶奶带着我们去渝城,路上我们的船为了躲避鬼子飞机的轰炸我们耽误了几天的路程。到了渝城舅爷安排我们住了下来。爸爸立即给南京打电话,他打了几次也没有打通。我们正焦急呢广播说南京沦陷。我们一起哭了。第二天我们听到南京大屠杀的消息心都揪起来了。死了那么多的人。我们担心你啊!全家人都以泪洗面。奶奶天天求上帝保佑你。”

    王明明说:“我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是鬼子在大屠杀的时候害的。”她讲了自己的遭遇,小玲慢慢的解开王明明的头巾,她看见了可怕的伤疤和难看的变形的脸。她大惊失色。她一面看一面心痛的直哭。如果她面前不是她的三姨妈,她一定会吓得惨叫一声跑开。

    王明明重新包好头说:“你还记得白发苍苍的老管家吗,记得拳脚利索的门房小王,就是王守卫。他不苟言笑。还有孙花匠,那个又瘦又黑的老头。大厨陈大师傅和他的徒弟小猪头,大眼猫双枪家丁大陈。”

    小玲点点头说:“我记得。那时我小,他们对我可好了。小时候我在公园玩累了,家丁大陈就背着我玩。好多次我在他的背上睡着了。我到学校上学每次都是门房王守卫接送。不认识的人多看我几眼他会认为那个人是坏人。还有我想吃什么了就去后面找大厨陈大师傅和他的徒弟小猪头为我做。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我怎么一个人也没有看见。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应该守着你啊。”
------------

第四章第十二节一见钟情

    十二:一见钟情

    小玲的问话唤起王明明痛苦的回忆,她痛心的说:“小玲啊,你三姨妈没有本事保护他们,他们全被鬼子杀了。就在我们家的大门口,鬼子拿出绳子要他们互相的捆上。他们不听鬼子的,谁也不干。鬼子用枪托打他们,用刺刀刺他们,他们打死不从。他们扶着老管家靠着墙仰首挺胸站成一排。鬼子向他们开了枪。这个时候大陈从院子里冲出来,他是双枪手,砰砰砰的把六七个鬼子全干掉了。院子里的鬼子在他身后开了枪,他被乱枪打死了。

    小玲吃惊的说:“真想不到他们全都遭到枪杀,他们死得太惨了。”

    王明明说:“小玲,你还记得在洋行守门的老李头吗。他当时在街的那头亲眼看见鬼子杀害他们。他想救他们,但是没有办法。老李头的老伴也死在鬼子的刀下,老李头为了给老伴报仇天天晚上去杀鬼子,他的武功好杀了好几个鬼子,他的年纪大了我劝他不要再干了,但是他报仇心切,有一次他失了手被鬼子打死了。

    小玲说:“我知道这个人,他小时候是爷爷的马夫,后来是爷爷的贴身警卫。爷爷战死的时候委托他来南京保护奶奶和爸爸。他忠心耿耿保卫张府。”

    王明明说:“还有一个人我要告诉你,她是我的救命恩人,她是刘妈。”小玲想了想说:“我也有印象。她个子挺高,长的细条条的,脸模儿挺好看。不爱说话。我记得她家里有一位瞎眼的老妈,她的男人是伤残人,那时候她带着他们走不方便就留了下来。她到我们家的时间不长,她说话做事情十分的爽快。我记得父亲说过这个人靠得住,不是大撤退父亲要重用她。”

    王明明说:“就是她,那天我在通济门战场,我拿着枪拼命打鬼子,有一个鬼子向我开枪我没有看见。刘妈看见了,她扑过来用身体为我挡住了子弹,她为了救我死在战场了。”

    小玲伤心的哭了。她说:“怎么都死了。我们张府的人怎么都死了。该死的鬼子,杀了我们那么多中国人。三姨妈,这个仇恨我们永远不忘。

    王明明说:“忘了国仇家恨,抗曰就没有了灵魂。死去的同胞就变成了枯燥的数字。大屠杀成了历史故事。我们一定不忘对曰本军国主义的仇恨。”

    小玲说:“三姨妈,奶奶带着我们到了渝城,我们又做起生意。那时候鬼子的飞机天天轰炸,生意不好做。流亡过去的人对穿衣服不那么讲究,穷人在忙着吃饱肚子,有钱的人想吃一些好的。

    “我们家里的丝绸綾缎卖不动了,婆婆决定做食品生意,我爸和我二姨妈去很远的地方进罐头和一些副食品。他们进来的货在市场上很好卖。生意很快火了起来。有一次我爸爸他们去进货的路上遇上鬼子的飞机轰炸,我们家的两艘船被炸沉了。我爸爸二姨妈和带去的家人,包括管家全被被炸死了。”

    王明明惊慌的说:“啊!你爸和你二姨妈死了。我的天啊。”王明明哇的哭号起来。王明明哭了一阵问小玲:“你奶奶怎么样了。她好吧。”

    小玲说:“爸爸和二姨妈去世后奶奶病倒了。不久鬼子的飞机轰炸渝城的商业街。那天鬼子把那条街炸成了平地,炸死了六七千人。我们家的店也被炸了。店里的二十几个人全被炸死了。奶奶再也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去世了。

    “奶奶去世的时候拉着我和妈的手说,这个家就交给你们了。下人能自立的能谋生的发给他们安家费,让他们自己去闯吧。我不放心的是小三,她留在南京,鬼子大屠杀,不知道她躲过了没有。胜利了你们一定要找到她。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啊!”

    王明明听了这话又大哭起来。小玲提起往事也伤心的哭了。

    王明明哭过了,换上素衣带了孝,她在正厅设了婆婆,喜子和二姐的灵堂。她一面烧纸钱一面叨咕,她告诉婆婆老管家和那些下人的事情,要婆婆关照他们。

    王明明说:“小玲,南京没有亲人了,我的父母流亡以后到现在也没有消息。我姨妈和我大表哥都被鬼子杀了。现在每天照顾我的是指挥排长的母亲和他的太太,辛亥革命的老战士李大妈和她的儿子。还有我的同学黄猫。黄猫的家被鬼子的飞机炸了,她现在住在我这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006 9007 9008 9009 9010 9011 9012 9013 9014 9015 9016 9017 9018 9019 9020 9021 9022 9023 9024 9025 9026 9027 9028 9029 9030 9031 9032 9033 9034 9035 9036 9037 9038 9039 9040 9041 9042 9043 9044 9045 9046 9047 9048 9049 9050 9051 9052 9053 9054 9055 9056 9057 9058 9059 9060 9061 9062 9063 9064 9065 9066 9067 9068 9069 9070 9071 9072 9073 9074 9075 9076 9077 9078 9079 9080 9081 9082 9083 9084 9085 9086 9087 9088 9089 9090 9091 9092 9093 9094 9095 9096 9097 9098 9099 9100 9101 9102 9103 9104 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