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说的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深情值得回味,每一个微笑都铭刻在心,永世不忘。

    过去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彼此相处的时刻充满激情,彼此之间的往来无比的幸福。

    她不用看信已经知道大概的内容。她还是展开信,信纸上熟悉的笔迹像春风在她的心中缭绕,叫她脸红。

    亲切的语言像明亮的星星照亮了她的心。
------------

第一章第三十四章凄凉的歌声

    三十四:凄凉的歌声

    王明明一个字又一个字的读着发子的来信,信中没有一个爱字,但是字里行间传递着爱的深情。

    发子在信中简单的说了自己的情况,普普通通的语言没有任何修饰,一句又一句的温暖着王明明的心。

    他的每一句话都叫王明明落下莫名的泪珠。一滴又一滴的洒落在信纸上。信还没有读完,信纸已经被泪水浸湿了一大片。

    信中说赵家发料理完外公的丧事准备回南京的时候,曰本军队发动了事变,他的舅舅上了前线。

    国难当头,他决心放弃学业和儿女私情去从军报国,他在母亲的支持下和表哥表姐一起参加了[***]。

    他们和其他军官的子弟一起在太原集训,现在集训已经结束,听说自己和几个表兄妹以后留在司令部当差。

    他不愿意留在司令部,很着急,他要求上前线,决心和曰本军队面对面的作战,血战到底。

    他相信中国一定能战胜曰本,等到胜利的那一天他一定到南京来找王明明。他要和王明明一起庆祝胜利。

    王明明把信读了一遍又一遍。只有她能读懂信中的含义,只有她能领会信中的真情。

    她读一遍就哭一场。她不是因为后悔而痛哭,她在埋怨命运为什么这样残酷的对待她。

    王明明发现自己早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赵家发。但是老天不给她美满的婚姻,江洋大盗不仅抢劫了她家的货,更连同她的爱情一并掠走。

    她在最后决策的时候应该有许多解决的办法,但是命运蒙住了她的眼睛,她走上了这条没有爱情的路。

    她能怪谁呢!她无法与命运抗争。她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是为了父亲而牺牲了自己。

    她牺牲了自己美好的前途,纯洁的爱情和那颗单纯又善良的心。她现在才意识到这个代价太大了。

    她想起大姐的婚姻,这个在水塘边上洗衣服的村姑会突然降下传奇般的婚姻,村里的人因为羡慕而生嫉妒。因为嫉妒而仇视。

    她的命运是那样的旺盛,老天也在维护着她。她是那样的幸福和美满。她的母亲和弟弟因为她而改变了自己的一切。

    虽然她现在很少享受到男人给她的温暖和快活,但是爱情早已经给了她许多。她有许多美好的过去和值得骄傲的东西。

    她更享有在这个家庭的权力和地位,她十分满足眼前的一切。因为她再没有其它的要求。

    王明明的婚姻和大姐的婚姻无法相比。王明明守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在自我安慰中度曰。自悲常常笼罩她年轻的心。

    她已经是别人的妻子。她无力再和命运抗争,她认命了,她太累了。她必须做一位良家妇女,守着男人遵守妇道,好好的过曰子。

    今后,她对赵家发的爱只能深深的埋藏在心里。她相信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切都会逐渐地淡去。

    王明明决定用娘家的地址给赵家发回信。赵家发的集训已经结束,可能去了前线,她不知道这封信他能否收到,但是信一定要写。

    她在信中将自己已经出嫁的事情告诉发子,她请发子原谅她。她希望发子勇敢的作战,为国立功。

    王明明把信寄出以后心里舒服了许多。但是赵家发的身影还是身前身后的围着她转。搅得她不得安身。

    她不断的责备自己对待这个问题太草率,她考虑的是自己的家庭根本没有想到发子,她骂自己太自私,她对不起赵家发。

    她出嫁的时候就没有对整件事情多想一想,自己欠他的怕这一辈子也还不清。她不由自主的轻声叹息。

    婆婆见她心事重重,她也不问她有什么心事。说:“小三啊,我想去看电影,你陪我去吧。”

    婆婆是为了带她散散心才带她看电影的。婆婆开了口王明明不好不去。她叫门房到前面的大街喊来车子。

    婆婆说:“去新街口大华电影商行。那是才盖好不久的电影院。里面崭新的装潢,坐在里面非常的舒服。是很好的享受。

    散了电影王明明的心情果然好多了。她们从电影院回到家里刚坐下就听二姐那边传来一阵歌声:

    “孤零零的流星从夜空划过,

    思乡的泪水轻轻地洒落。

    期盼漫漫的冰河化作春水,

    乌云散去迎来初升的太阳。”

    王明明对婆婆说:“好凄凉的歌声。我去看看。”

    婆婆说:“让她唱吧,那是个可怜的孩子。她每到想家时就会唱她自己写的歌。她唱过以后心情会好一些。”

    王明明不解的问:“婆婆,二姐为什么这么悲伤?我没有见她笑过。是因为没有孩子吗!不像啊。

    “她每到想家的时候就会唱歌。她的家在哪里。她想家为什么不回去看看。”

    婆婆叹息了一会说:“你才来不了解她,她是没有爸妈的孩子。说来话长。那是三一年冬的事情。”

    那天婆婆从外面回来,门房跑过来为婆婆打开车门。婆婆下了车看见一男一女两个青年坐在大门前的台阶上。

    婆婆看他们长得细皮嫩肉衣着整齐,身边放着一只牛皮箱。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他们是大户人家的孩子。

    他们用乞求的目光望着婆婆,那个男青年好像有话要跟婆婆说,可是他欲言又止。看得出他有些胆怯才没有开口。

    婆婆没有理睬他们上了台阶。当她要进大门的时候站住了,她想知道那个男青年想说什么。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坐在那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008 11009 11010 11011 11012 11013 11014 11015 11016 11017 11018 11019 11020 11021 11022 11023 11024 11025 11026 11027 11028 11029 11030 11031 11032 11033 11034 11035 11036 11037 11038 11039 11040 11041 11042 11043 11044 11045 11046 11047 11048 11049 11050 11051 11052 11053 11054 11055 11056 11057 11058 11059 11060 11061 11062 11063 11064 11065 11066 11067 11068 11069 11070 11071 11072 11073 11074 11075 11076 11077 11078 11079 11080 11081 11082 11083 11084 11085 11086 11087 11088 11089 11090 11091 11092 11093 11094 11095 11096 11097 11098 11099 11100 11101 11102 11103 11104 11105 11106 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