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把信寄出以后心里舒服了许多。但是赵家发的身影还是身前身后的围着她转。搅得她不得安身。

    她不断的责备自己对待这个问题太草率,她考虑的是自己的家庭根本没有想到发子,她骂自己太自私,她对不起赵家发。

    她出嫁的时候就没有对整件事情多想一想,自己欠他的怕这一辈子也还不清。她不由自主的轻声叹息。

    婆婆见她心事重重,她也不问她有什么心事。说:“小三啊,我想去看电影,你陪我去吧。”

    婆婆是为了带她散散心才带她看电影的。婆婆开了口王明明不好不去。她叫门房到前面的大街喊来车子。

    婆婆说:“去新街口大华电影商行。那是才盖好不久的电影院。里面崭新的装潢,坐在里面非常的舒服。是很好的享受。

    散了电影王明明的心情果然好多了。她们从电影院回到家里刚坐下就听二姐那边传来一阵歌声:

    “孤零零的流星从夜空划过,

    思乡的泪水轻轻地洒落。

    期盼漫漫的冰河化作春水,

    乌云散去迎来初升的太阳。”

    王明明对婆婆说:“好凄凉的歌声。我去看看。”

    婆婆说:“让她唱吧,那是个可怜的孩子。她每到想家时就会唱她自己写的歌。她唱过以后心情会好一些。”

    王明明不解的问:“婆婆,二姐为什么这么悲伤?我没有见她笑过。是因为没有孩子吗!不像啊。

    “她每到想家的时候就会唱歌。她的家在哪里。她想家为什么不回去看看。”

    婆婆叹息了一会说:“你才来不了解她,她是没有爸妈的孩子。说来话长。那是三一年冬的事情。”

    那天婆婆从外面回来,门房跑过来为婆婆打开车门。婆婆下了车看见一男一女两个青年坐在大门前的台阶上。

    婆婆看他们长得细皮嫩肉衣着整齐,身边放着一只牛皮箱。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他们是大户人家的孩子。

    他们用乞求的目光望着婆婆,那个男青年好像有话要跟婆婆说,可是他欲言又止。看得出他有些胆怯才没有开口。

    婆婆没有理睬他们上了台阶。当她要进大门的时候站住了,她想知道那个男青年想说什么。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坐在那儿。

    婆婆看他们不像在这里歇脚。

    门房看出婆婆的心事,他急忙向婆婆说:“老祖宗,那两个青年人是来找人的。他们来找过去住在这里的那户人家。

    “我已经告诉他们那户人家早已经搬走了。可是他们不愿意离开。已经在这里坐了很长时间。好像是无处可去。”

    婆婆转过身看见他们半转过身体望着她。他们看婆婆转过身来不等婆婆开口很有礼貌的站起来。

    那个男青年向婆婆鞠躬,他说:“太太,我们是来找原先住在这里的人家,希望能知道他们搬到哪里去了。

    “那户人家是我父亲的朋友。是父亲要我们来投靠他的。”他说完拿出他父亲写给那户人家的信给婆婆看。

    婆婆看完信说:“你们是从东北来的,你们的遭遇我很同情,你父亲和那户人家是生死之交,他们如果还住在这里一定会收留你们。

    “那户人家多年以前就搬到南方去了。详细地点我也不清楚。也不知道找谁能打听到他们的下落。

    “我很想帮你们找到他们,但是我无能为力。请你们能理解。”

    那个男青年流露出失望和无奈的神情。他低下头不知道如何是好。

    那个女青年对婆婆说:“我们的母亲为了不受曰本鬼子的侮辱自杀了。我们的父亲一定要为我们的母亲报仇。一定要杀掉那个鬼子。

    “父亲把我们兄妹送到北平,又把我们送上来南京的火车,父亲又回东北去了。

    “我们刚到南京,举目无亲。南京虽大又是首都,但是平静中藏着暗流。我们不敢步入社会害怕误入歧途。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我们知道太太有高贵的身份和无比善良的心,希望太太能帮助我们。”
------------

第一章第三十五商场上没有朋友

    三十五:商场上没有朋友

    婆婆看着这两个温室里长大的青年,他们的母亲死了,父亲去给母亲报仇也是死。

    他们来到南京举目无亲走投无路,他们没有接触过社会,不知道江湖险恶。要不了多久就会被黑暗势力吞没。

    从东北流亡过来的人,有许多男青年被逼成了黑社会的打手,葬身于群殴。有的女青年成了歌女,陪酒女郎,更有的流落到烟花巷。

    女青年很聪明,她看出婆婆动心了。她向婆婆鞠躬说:“我父亲送我们上火车的时候父亲对我说过,到了南京不要怕。

    “我的手相显示我一生都有贵人相助。是老天爷安排我们在这里见到太太,太太就像菩萨一样慈悲为怀。

    “我们求太太帮助是因为太太高贵。你是我们命中的贵人。我们会得到你的指引和帮助。

    “我们落难了。我们现在只求有一碗饭吃。我们什么都能做,绝不会计较工作的好坏。

    “我们愿意做下人的工作或者打杂。只要有口饭吃就满足。如果帮我哥哥一个人找一份工作也行。”

    那个女青年说完又向婆婆鞠躬,他哥哥也跟着鞠躬。女青年的真情打动了婆婆的心。

    婆婆想给他们钱。当婆婆看到兄妹两人乞求的目光,她犹豫了。他们靠这点钱又能维持多久呢。婆婆动了恻隐之心。

    金陵丝绸洋行的职工虽然很多,初中以上文化的人没有几个。他们有文化,受过良好的教育。进了洋行会给洋行增加力量。

    婆婆决定收留他们。为了可靠起见,她要听听喜子的意见。婆婆请他们到家里坐,派人叫来喜子把想法说了。

    喜子看看他们说:“娘,没问题,两个人都本分,又有文化。他们如果愿意在公司里学徒就行,相信他们会尽力做好工作。

    “洋行的后院还有空房,我安排他们在那里住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228 12229 12230 12231 12232 12233 12234 12235 12236 12237 12238 12239 12240 12241 12242 12243 12244 12245 12246 12247 12248 12249 12250 12251 12252 12253 12254 12255 12256 12257 12258 12259 12260 12261 12262 12263 12264 12265 12266 12267 12268 12269 12270 12271 12272 12273 12274 12275 12276 12277 12278 12279 12280 12281 12282 12283 12284 12285 12286 12287 12288 12289 12290 12291 12292 12293 12294 12295 12296 12297 12298 12299 12300 12301 12302 12303 12304 12305 12306 12307 12308 12309 12310 12311 12312 12313 12314 12315 12316 12317 12318 12319 12320 12321 12322 12323 12324 12325 12326 1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