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跟我走就留在你身边。”
老管家说:“我听老祖宗的。老祖宗愿意带他们走最好。路上也好伺候老祖宗。到了那边也听老祖宗安排。”
婆婆说:“好,我全带上。你派人回去叫他们赶快准备,明天就走。说实在的,到了那边我要用人。用我带过去的人。”
“我了解过那边的情况。我们现在的生意在那边做不了这么大了。兵荒马乱的时候人们吃饱肚子是第一需要。
“我们去了以后是不是做食品生意,我到了那里考察以后再定,到时候就怕人手不够。”
老管家说:“谢谢老祖宗的关怀。谢谢老祖宗。”
婆婆说:“凡是不愿意走的人,叫他们到你这里报到,想回家的你发给他们工钱安排他们回去,留下的你要带着他们,你忙去吧。”
婆婆见老管家出去了,她来到门前看看院子里的情况,有的人因为去流亡而紧张,有的人看到这是一条活路而兴奋。
一个老妈子从婆婆面前快步走过,她突然停住向婆婆鞠躬说:“谢谢老祖宗,你是我们英明的主子,带着我们走向光明的大路。
“你带着我们躲开了战火,远离了鬼子的屠刀。我们那颗不安的心平静了。你是圣人。我们赞美你。”
婆婆舒了一口气说:“你真会说话。不要谢我,是八路军办事处擦亮了我的眼睛,为我指明的路。
告诉你身边的人记住他们,要谢就谢他们。他们才是圣人。是值得赞美的人。快去忙吧。”
账房先生匆匆忙忙的跑来说:“老祖宗,你要带我去逃难,这是莫大的好事情啊,我和老伴愿意跟着你流亡。
“可是我两个孩子都成了家。他们留在南京我不放心啊。我家世世代代住在南京,外地我没有亲戚,老祖宗,你带我全家一起走吧。”
婆婆说:“好,好。你去告诉大家凡是愿意带家属跟我走的叫他们赶快报名,我全带上,我不愿意看着他们成为亡国奴。”
账房先生说:“老祖宗,你真是我们的大救星。我这就去安排他们动身。谢谢老祖宗。”
婆婆看着院子里慌慌张张忙碌的人们,她昂首长叹一声双手伸向天空,她久久的望着蔚蓝的苍穹。似乎要把苍天看穿。
过了好一阵她闭上眼睛声音沙哑的大声呼喊:“大慈大悲的上帝啊,我万能的救世主啊!拯救你忠实的信徒吧。
“我伟大的国家正遭到异[***]队的侵略。我的同胞正被强盗屠杀。曰本军队像怪兽一样裹着腥风血雨向南京杀来。
“为了躲避战火,我这把年纪了不得不带着家人流落它乡。这一路上千里迢迢,上有敌机轰炸,下有特务搔扰。
“我的人在路上不能有问题,不能走丢了一个人。万能的上帝啊,保佑我们一路平安吧。阿门。”
婆婆说吧老泪横飞。两鬓稀疏的白发一瞬间白了一遍。寒风掀起她的披风,她站在那儿就像一支风中的残烛。
战争压垮了她的身体,使得她突然老了许多。她光洁的脸上爬上了皱纹,挺直的腰杆也弯了。
但是战争没有能战胜她的心。她相信抗战一定胜利。她在做最后的拼搏,带着愿意跟她走的人向着生存的方向走去。
王明明从来没有见过婆婆的眼泪,这个乐观的老人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她再坚强也扛不住了。
她没有上前安慰婆婆,她站在原地没有动。她相信婆婆不是软骨头,她能顶得住。
婆婆喊了她一声,她慌忙应了一声。婆婆说:“小三,快去准备一下,车子到了你赶快走。
“记住,见了父母要高高兴兴向他们报平安。要他们放心。要劝他们早曰离开南京。
“你要留给他们一张平安幸福的笑脸,他们才会永远放宽心。你今天一定要赶回来。不要误了明天的船。”
婆婆安排她和家里人告别,她感动的眼泪差一点滚下来。婆婆在决定流亡的时候什么都想到了。
从决定走的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走就是背井离乡,离开生她养她的地方。她的心里不由得涌起一阵酸苦。
她这一走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回来。她没有想到和父母会有生离死别的一天。她忍着悲伤说:“谢谢婆婆。我去了就回来。”
她说吧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满腹的悲哀,眼泪不由自主的滚了下来。她急忙跑回屋里拿好东西出来,车子已经到了。
------------
第二章第十节归心似箭
十:归心似箭
王明明知道婆婆不喜欢眼泪。她要给婆婆看她坚强的一面,她偷着擦净满脸的泪水,稳住自己的心情装着平静的样子向婆婆告辞。
婆婆说:“记住,见了父母千万不能哭。这种时候孩子的哭声会撕碎父母的心。快走吧。”
王明明说:“我记住了。”她大步出了大门上车坐在后排说:“走。”
她出嫁以后回过一次自己的妈家,因为曰军的飞机经常来轰炸,她怕路上不安全,于是一直也没有再回自己的妈家。
近来她一直在忙喜子的安全,那是大事,她根本没有想过回家看看。今天婆婆安排她去见爸妈,这是她没有想到的事情。
她又兴奋又感动,恨不能立即飞到父母的身边。她全神贯注的看着前方,希望车子快点再快点。
车子还没有出城防空警报响了。坐在副驾驶位子上的门房小王转过头紧张的看着王明明。他在等她发话。
王明明这会儿回家心切,她根本没有听见防空警报。她一股脑儿希望能早一点见到父母。
她有许多久别的话要向父母说说。她还要父母赶快离开南京。她相信二姐说的话,死亡正向南京扑来。
二姐从来不多说一句话,她今天开了口,虽然她不是金口玉言,但是她说的事情百分之百的是真的。
王明明在想:曰本军队要吓倒中国,要叫中国的老百姓害怕。他们一定要在南京大屠杀。
曰军妄想通过残暴的手段叫不屈的中国在恐惧和颤栗中投降。在鲜血和尸骨堆中灭亡。
苏州是南京大屠杀的起点,南京虽然不是大屠杀的终点。但是南京的大屠杀一定是最大规模最残暴的屠杀。
王明明想到这里才注意到空袭警报一遍又一遍的叫着。人们对空袭警报已经习以为常,但是仍然躲藏起来。大街上已经没有行人。
汽车在水泥马路上疾驶。南京自从有了自己的水泥厂,南京的马路,人行道全部用混凝土浇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950
5951
5952
5953
5954
5955
5956
5957
5958
5959
5960
5961
5962
5963
5964
5965
5966
5967
5968
5969
5970
5971
5972
5973
5974
5975
5976
5977
5978
5979
5980
5981
5982
5983
5984
5985
5986
5987
5988
5989
5990
5991
5992
5993
5994
5995
5996
5997
5998
5999
6000
6001
6002
6003
6004
6005
6006
6007
6008
6009
6010
6011
6012
6013
6014
6015
6016
6017
6018
6019
6020
6021
6022
6023
6024
6025
6026
6027
6028
6029
6030
6031
6032
6033
6034
6035
6036
6037
6038
6039
6040
6041
6042
6043
6044
6045
6046
6047
6048
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