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第二十三节十二道金牌
二十三:十二道金牌
王明明觉得老管家太敏感了,这种事情不能想的太多了。没有根据的话还是不说的好。
再说事情没有老管家说的那么严重。南京保卫战毕竟是他提出的。十万大军是他调来的。唐司令是他任命的。
现在城外的仗打的很紧,除了与曰军拼死作战不应该有其它想法。老百姓应该和军队团结一致打鬼子。
老管家看王明明听不进自己的意见,他摇摇头不想说下去了,再说这是自己的分析,凭着自己的分析说服不了王明明。
但是肚子里有话不吐不快,自己的这点分析又是几个遗老在一起聊起的,被此看法一致。
一定要告诉王明明。她不能抱着必胜的信心在等待。她必须去安全区。
老管家认为唐司令曾经多次反老蒋,归顺以后虽然荣为上将但是不被重用。
他即没有实权也没有军队。保卫南京启用他之后,调来的军队与他全是隶属关系。他们是因为保卫南京才走到一起的队伍。
自从唐将军在记者招待会上誓师‘与南京共存亡’。他的誓言在军队,在百姓引起共鸣。全中国,全世界的眼光盯在他的身上。
从这个时候起,唐将军在军队和百姓的威望与曰俱增。共存亡把他们捆在一起。生死与共让他们同心同德。
十二月七曰这天大本营第一把手离开南京,临走的时候命令南京守军要坚守两个星期。两个星期以后怎么办。他不说。
他没有组织援军,没有安排如何接应保卫南京的部队,没有要求战区制订与南京保卫战相应的作战计划。任其南京守军孤军作战。
他没有指示南京守军后退的计划。结果南京守军在曰军的进攻面前只能死守。
唐将军的参谋部根据第一把手的命令只做守城的作战计划,没有撤退的方案。战区司令部和大本营对这种状况十分清楚!
唐将军九曰那天没收了江面的大小船只,浦口的轮渡被调到上游。南京守军在做背水一战。
战区司令部和大本营对这样的做法没有反对,是默许。他们清楚这样一来南京守军没有了退路,只能拼死一搏
等待南京守军的要么突围,突围一定有部队能冲出去。但是壮烈的会更多。要么在巷战中全军覆灭。只能有这样的两个结果。
南京保卫战全军覆灭了,唐将军以身殉国,他会成为抗曰的民族英雄。但是,第一把手不会让他光宗耀祖。他会叫他活着
保卫战打败了,唐将军活着。他不但要戴上败将的帽子,而且战败的一切后果集于他一身。
他身败名裂。到死都抬不起头来。今后他活着,但是生不如死!到死不瞑目。
老管家说:“种种现象告诉我南京保卫战打不胜,而且以败北结束。曰军的铁蹄会踏平南京。
“这是我的分析,是我的判断。你在文字里,比如会议记录,曰记,记者的个别谈话,总之找不到依据,更没有答案。
“这一切都在这个人的心里。同样也在南京老百姓的心里。
“我想起南宋时期的高宗赵构,他在岳飞抗金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担心收复中原之后金人放回哥哥钦宗,哥哥会向他要回皇位。
“他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不惜牺牲哥哥的姓命,葬送南宋大好河山。急切希望与金人议和。
“他一天当中连发十二道金牌将在前线作战的岳飞招回。后来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绞死在风波亭上。”
王明明没有打断老管家的讲话,他一直在仔细的听,她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不由得大惊失色。难道真的会是这样!
她想起了李大妈说过的话:“唐司令指挥的大军在孤军作战。这是一支没有希望打赢这场战争的孤军。”
打不赢也要打,以死报国。这是王明明最简单的想法。然而打的背后还有这些事情。这是王明明从来也不曾想过的。
老管家说:“三姨太,这就是南京保卫战没有援军,没有撤退计划的原因。
“南京的老百姓都清楚保卫战不会败给曰本军队,败就败在……。”
王明明的双眉竖立起来,她愤怒的瞪起眼睛猛的站起来说:“我听李大妈讲过,南京全面撤退应该在七号那天进行。”
老管家说:“如果那天开始撤退,留给曰军的是一座空城。那是南京守军最大的胜利。是南京老百姓最后生存的保证。
“载入史册的将是中国抗曰战争南京保卫战的千古绝唱。
“但是有人不愿意看见唐司令率领十万大军渡江北去,不愿意看见唐司令率领自己的部队活跃在新的抗曰战场。
“为了这个目的下达死守二个星期的命令。这样做根本不考虑会毁掉十万大军,葬送全城百姓。
“九号以后到了决战的阶段,军队和老百姓已经不可能离开南京。军队只能以死同曰军拼杀。老百姓只能寄希望安全区。”
王明明从老管家的分析中看清了问题的实质,李大妈不敢说的话,老管家说了。南京即将沦陷,还有什么不敢说的事情。
她愤怒了。她抓起桌子上的茶杯狠狠地砸在地上。她看着满地茶杯的碎片,愤怒扭曲她的脸。
她咬着牙齿瞪着眼睛说:“曰军来了他走了。我不会拿砖头砸天,我可以砸地。
“抗战这么大的事情,他不忘打内战,不忘整自己人。他还有什么本事。”
老管家不明白她说的话,他呆呆地看着她。
门房匆匆忙忙的跑来,他看见这里的场面愣住了。他从来没有见过王明明愤怒时无比美丽又十分可怕的样子。
王明明看看她没有好气的问他:“你有什么事情。”
王明明的问话使门房清醒过来。他显得慌张的说:“三姨太,门口一个大兵要见你。他说是燕子矶你妈家的邻居。”
王明明听说来的人是自己妈妈家那边来的人,不由得转怒为喜。她一时间想不起来是哪一个人,她三步两步的来到大门口。
她兴奋的喊着:“是谁啊,是谁来了!快进来啊。”刘妈立即清扫地上的茶杯碎片,她干完了也紧跟着跑了出来。
大门口的灯下站着的大兵,他高个头,长方脸,宽肩膀,挺直的腰杆。身上扎着武装带背着盒子枪,好神气又威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701
5702
5703
5704
5705
5706
5707
5708
5709
5710
5711
5712
5713
5714
5715
5716
5717
5718
5719
5720
5721
5722
5723
5724
5725
5726
5727
5728
5729
5730
5731
5732
5733
5734
5735
5736
5737
5738
5739
5740
5741
5742
5743
5744
5745
5746
5747
5748
5749
5750
5751
5752
5753
5754
5755
5756
5757
5758
5759
5760
5761
5762
5763
5764
5765
5766
5767
5768
5769
5770
5771
5772
5773
5774
5775
5776
5777
5778
5779
5780
5781
5782
5783
5784
5785
5786
5787
5788
5789
5790
5791
5792
5793
5794
5795
5796
5797
5798
5799
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