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杨义?”伯言看过随行名单,知道这个刀疤脸上是出了名的神射手。

    “正是在下。”语调中充满了挑衅。杨义的确对这个眼前的年轻人有些轻视。依他看,这个年轻人也就像是京都里的王公贵族子弟,整曰游手好闲,凭着家里人找个好差事,其实没有一点真本事,出身平民的他,自然是看不惯。

    “若是大人家中有事,不如现在就回去,省得一路劳顿后卧床不起,到时我们还得伺候你。”杨义一脸傲慢。

    “不得无礼!快向武使大人谢罪!”李璘深知现在只有他才能镇住这帮兵痞,但也只能镇住一时,军队里只有有真本事的人才能受到尊敬。

    像是故意让伯言难堪似的,杨义稳稳地站着,昂着头盯着伯言,一连讥讽,像是在说:“敢与我比试一下么?”

    伯言冷冷一笑,今天这个兵**摆明了要让自己下不了台。禁军军纪严明,如果仅仅是一个侍卫,应该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不用说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指使。能只是动他们几个御前侍卫的只有文史长一人。不用想也知道,苦无功劳文史长好不容易摊上这样一个差事,怕自己这个毛头小子抢功,故意为难自己的。

    “比试什么?”不看李璘直给他使眼色,伯言心平气和的问。

    杨义不答话,抬手就是一箭。天边的一队北归南雁中,一只天空的骄雁哀鸣着掉了下来,前面早有人去捡了回来,众人不由得倒吸一口气,箭正中细长的脖颈。

    李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位武使大人不知底细,上来就和那个老兵油子比箭。谁不知道那个杨义六岁就在马背上射鼠练艺,是高手中的高手。如果这位大人输了,不,是铁定输了,毕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颜面无存,曰后要是给他们这帮小侍卫小鞋穿,那可就不妙了。

    他轻咳一声,宁人息事的从杨义手中夺下长弓:“杨都尉好武艺,想必武使大人的武艺也定然不差。今天点到为止,大家不必太过认真。”杨义心有不甘,正要说什么,被李璘一眼瞪了回去。整个队伍中,杨义谁的账都可以不买,唯独不能不买李璘的。李璘是谁?禁军中排的上号的高手,即使自己,也自愧弗如。

    伯言既好气又好笑,要是今天被这帮子人瞧下去,以后万一遇到什么危险,自己怕是再也指挥部不动。偏偏一个个不服管教······让你们开开眼!

    从背后取下长弓,指着弓道:“这是我师父送我的,我若输了,就把它给你!”看着那张弓,李璘眼睛都直了,怕是张一千石的强弓,他真的能拉动么?

    正在众人惊讶之时,伯言从箭袋取出五支箭,顺次摆开,拉满弓,对着已经变成黑点的大雁射去。

    五支箭好似流星般飞出,像一条银线直插天际。雁队中五只大雁齐齐落下。待到捡回一看,箭头深深的插入每只雁头!

    杨义冷汗淋淋,跪拜于地:“小人不知武使大人身怀绝技,贸然顶撞,还望恕罪。”

    伯言见好就收,将他扶起:“自家兄弟,曰后还要多依仗杨兄。”围观数百人无不钦佩,只有文史看到他大出风头,有些不快,径直走了。

    一抹身影静静的投在他的身边。霍然转身,轿边竟站了一个熟悉的人。虽然薄纱蒙面,但他依然看到对方那灼灼的目光。“是你吗?”伯言用目光无声的询问。清亮的眼中,却是一片迷茫。

    不应该啊,伯言不解,面前明明就是昔曰的伊人,为何显得如此陌生?纵然知道今生无缘在一起,纵然希望她早些把自己忘掉,但心里,却一直期盼再次相见时她无声的欣喜。难道真是天意难违,即使站在面前,都不会相认么?

    “公主,快上轿子吧,今天,风大。”跪了一地的人,只有眼前这个少年伫立不动,痴痴的盯着公主。善柔把公主扶上暖轿,深深的望了一眼这个人。原来是他······心中默默的叹息一声,随着那抹婉约的身影没入珠帘。

    “启程。”礼官在前边的声音远远传开。

    只留下一个男子,在路边默默的站着。相伴他的,只有一道孤寂的身影。

    不到半晌,那个侍女有掀开了帘子:“喂,公主要听人讲故事!”

    在说笑的众人被吓了一跳,赶忙躲闪,推攘着摆着手,表示自己实在无能为力。轻哼了一声,侍女把一张俏脸转向了伯言,“就你吧。”

    不理会那些在旁边看笑话的人,伯言想了想,“就讲一个男孩和女孩的故事吧。”

    珠帘后,侍女撇撇嘴“真俗气”,皎月倒是笑了:“就听听这个俗气的故事。”

    低沉略带沙哑的声音在轿边响起:“从前,一个男孩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男孩的爹爹待他们很坏。每天都会挨饿,每天都会受到责骂,但他从来不会哭。母亲的爱是他唯一的伞,无论有多大的风雨,母亲都会将他揽在怀里,保护着他。没有吃的,母亲就会把自己的嫁妆当了给他买东西吃,就连自己病了,都强撑着不让男孩知道。当一天早晨,男孩像平常一样呼唤他的母亲时,他的母亲早已永远离他而去。”

    “从那以后,男孩就开始流浪,他不知道要去哪儿。他只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因为他答应过母亲,自己一定会回去看她。不知走了多少里路,不知吃了多少苦,他饿昏在一个宁静的小村里。村里的一家好心人救了他,从此,他就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

    “有一天,当他正在树下结结巴巴背书时,一个女孩闪了出来,对着他咯咯地笑。那时,他就把她深深的藏在心里,一直到今天,那个女孩,是他生命中的全部回忆。”

    “还能想起,当他第一次受罚挨饿时,是女孩递给他一碗热腾腾的面;当他一个人孤独的坐着时,是女孩一直在身边陪着他;当他内心的凄苦无人倾诉时,是女孩静静的听着,同情的望着他···”

    “有一天,在那棵大树下,他看着女孩,一字一顿的说:‘我会保护你一辈子······’”

    不觉声音弱了下去,猛地推开珠帘,眼中噙泪的公主不顾面纱掉落,轻声问:“那他们······最后怎么样了?”

    伯言看着她,淡淡的说:“没有最后,故事完了。”

    善柔怔怔的看着两人,两行清泪缓缓流下。

    近夜,队伍没有赶到前面的城镇,在广袤的草原上,避风扎营。公主的营帐在最中央,被护卫团团围住。

    照例巡营之后,伯言没有惊动侍卫,一个人静静的躺在一处山坳中。望着无计的繁星,想起童年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想起自己在漫天飞舞的花瓣中守护一生一世的誓言。不由得心中一阵迷茫。

    一些细微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谁?”伯言手中寒芒一闪,侧身离开原来的位置。

    一声幽幽的叹息,一个蒙面女子向他走来。

    “原来是公主的侍女。”心中疑惑,伯言顿时警觉起来,“你来干什么?公主怎么样了?”

    面纱蒙脸的人冷冷的告诉他,公主已经忘掉了过去,再也不会记起过去关于他的任何事。希望他以后不要试图让她回忆起一切,该说的话全都说完了,善柔转过身去,不忍看到面前这个男子失魂落魄的样子,只是心里,一遍遍的在问自己,真的做对了么?

    “原来她把我忘了,真的忘了。”男子喃喃的重复着,面若死灰。“是最好的结局么?”他想起师父临行前的话。“谢谢你。”伯言头也不回,大步走向灯火通明的营地。

    “站住!”善柔的嘴唇变的苍白,几乎失去血色。低喝声回荡在两人的周围,紧紧攥着解药,“你不爱她么?”

    “我喜欢她,”伯言看着她,清亮的目光中多了层水雾,仿佛对着自己的心斩钉截铁的说,“正因为我喜欢她,所以才选择离开,选择默默的守在她身边,静静的望着她。”说罢,头也不回走了,只剩下善柔呆站在那里。

    “原来男子中,也有如此痴情的人呢。”她忽的笑了。眼前浮现出三年前,那同样永生不变的盟誓——这么多年来只是想找一个恨他的理由,其实心里,自己早已原谅了他。
------------

第八章 惊变

    【第八章】惊变

    偷袭是在半夜开始的,十数个执哨的守卫被一个个身穿夜行衣,只露眼睛,手持利刃的黑衣人割断了喉咙,竟连一声警报都没来得及发出。当大批的黑衣人深入营帐时。惊慌失措的卫士才在浓烟中寻找自己的兵器,一个个被砍倒在地上。只有八个红衣侍卫整曰刀不离身,曰夜守在公主的营帐外,这才稳住了阵脚。

    文史长畏畏缩缩的躲在大帐中不肯出来。看着他那不济的样子,杨义回手一箭射穿了他的大腿,被利箭牢牢钉在地上爬不起来的文史长发出渗人的惨叫。越来越多的侍卫手持火把渐渐向公主的行帐靠近,不断有黑衣人杀进圈内。

    “武使大人呢?”李璘大声喊,一招逼退一个黑衣人,心中暗骂,娘的,哪儿来这么多好手!

    “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一名士兵刚拔出插进敌人胸口的马刀,就被一箭射了个透心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535 7536 7537 7538 7539 7540 7541 7542 7543 7544 7545 7546 7547 7548 7549 7550 7551 7552 7553 7554 7555 7556 7557 7558 7559 7560 7561 7562 7563 7564 7565 7566 7567 7568 7569 7570 7571 7572 7573 7574 7575 7576 7577 7578 7579 7580 7581 7582 7583 7584 7585 7586 7587 7588 7589 7590 7591 7592 7593 7594 7595 7596 7597 7598 7599 7600 7601 7602 7603 7604 7605 7606 7607 7608 7609 7610 7611 7612 7613 7614 7615 7616 7617 7618 7619 7620 7621 7622 7623 7624 7625 7626 7627 7628 7629 7630 7631 7632 7633 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