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已经只有几个月好活了,不过老佛爷手段老辣,一直在临死前都掌握着朝廷大权。她死在了11月14日,不过在她死的前一天,光绪帝刚好驾崩了。这不太可能是一个巧合,慈禧发动政变把光绪帝软禁起来,光绪对她肯定充满了怨恨,她不希望死后被光绪算账。

    听完瞿鸿机的汇报后,慈禧摆了摆手道:“瞿大人,陈霸先控制着金兰湾大量铁甲舰,即便将他撤职如何拿办才好,瞿大人可有办法?”

    瞿鸿机一时语塞道:“这个……陈霸先的确很棘手,这人无法无天,不管多难都要尽快拿办才是,不然只会给朝廷惹事。太后不如下旨召陈霸先入京问话,然后将陈霸先在天牢软禁起来,派人接掌南洋水师。”

    慈禧太淡淡地道:“陈霸先虽然桀骜不驯,但却是针对洋人,对朝廷他一向忠心耿耿,瞿大人这个主意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

    玩家坐牢以后可以自杀后出狱,但那时一般监狱,许多特殊监狱即使自杀一时半会也没法出去。比如满清级别最高的天牢,若是被关押自杀以后离开,最少也要等到游戏时间五年之后。也就是说五年的时间玩家必须在天牢里度过,这对玩家来说是最为严厉的惩罚了,瞿鸿机之毒辣可见一斑。

    瞿鸿机这么做未尝没有私心,他与老友岑春煊是一派,岑春煊下台很难说与陈霸先没有关系。当初岑春煊任两广总督时,陈霸先便一直与老友作对,老友在书信里对他颇为不满。如今陈霸先违背朝廷命令不向洋人致歉,还出言挑衅洋人,正好把他拿下为老友出一口恶气。

    瞿鸿机很清楚老佛爷的作风,一旦惹火了洋大人,不管做得是否正确肯定都会倒霉。陈霸先虽然受宠,但他这次闯的祸实在太大,老佛爷只怕也不会原谅他。上奏将陈霸先拿下,不但可以对洋人有交代减轻外务部的压力,还可以除掉一个敌人。

    听了慈禧太后的话瞿鸿机不慌不忙,他启奏道:“太后,我也知道陈霸先对朝廷忠臣,但他屡次挑衅洋人,若不拿办外务部没办法交涉,若是日本和葡萄牙率领舰队前来,恐再出现甲午年的惨剧啊!”

    “哼!既然外务部没办法交涉,那我要你这外务大臣何用,你卷铺盖回家去吧!口口声声说洋人那里不好交代,你是为洋人做事还是为朝廷做事?洋人有什么可怕的,日本人如此狂妄,还不是被陈霸先打得落花流水,他们要派舰队就派来好了。”

    慈禧太后的态度让瞿鸿机目瞪口呆,他没想到慈禧三言两语就撤了他的官职,而且还把他训斥一通。就在他发愣时只听得慈禧太后再次补充道:“你自己扪心自问,你如此针对陈霸先可是完全出于公心?回去先好好反省反省吧!什么时候明白了再来当官。”

    瞿鸿机走出去后还是想不明白,一向对洋人畏惧的慈禧太后,为什么可以那么淡定地面对日本和葡萄牙的威胁了。瞿鸿机让慈禧不满就因为这个,慈禧不怕日本和葡萄牙,所以对他的提议非常不爽。(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六章 澳门划界

    瞿鸿机知道自己倒霉是因为慈禧对洋人的态度变化,之前慈禧是主张息事宁人的,所以瞿鸿机才答应洋人的五个要求。如今慈禧太后变得强硬起来,这个转变非常突然,至于慈禧是如何转变的他是没机会知道了。

    陈浩在命令李准拒绝执行命令以后,马上给袁世凯和慈禧太后发了电报。在电报里他慷慨陈词,认为日本人现在海军实力不足,陆军又被**人牵制在朝鲜半岛,完全也不可怕。即使态度强硬一点,日本人在与**开战时,也不敢就真的率领舰队来作战了。

    当然这些还不够让慈禧转**度,陈浩列举了手下的军舰数量,再把日本人拥有的军舰数罗列出来。他信誓旦旦地表示,他比日本人多了三十多艘军舰,对马海战损失惨重的日本绝对不是他的对手,让慈禧太后尽管放心。

    陈浩列举双方实力对比时取巧了,日本人的吨位和军舰数虽然比不上金兰湾,但日本人大多数都是新式战舰。陈浩缴获了不少驱逐舰和鱼雷艇,这些小型舰艇占的吨位不小,但用这些军舰去打日本人的无畏舰当然不可能。

    日本人的无畏舰前两天正式服役,这艘军舰被日本人命名为金刚号,这也是日本态度如此嚣张的原因。历史上二辰丸案日本态度强硬,那是因为他们打赢了日俄战争,对清廷有着绝对的心理优势,如今他们还在与**交战,吃饱了撑着才会主动开罪清朝。

    清朝现在又陈浩率领的海军加入后,即使与日本在海上血拼,也不见得会吃亏。日本最大的敌人是**,他们应该能分得清楚轻重,对于这点陈浩很有信心。他悍然拒绝日本和葡萄牙的要求,这么做刷了不少声望还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

    至于葡萄牙海军,陈浩完全忽略了,就算主力舰派去了海参崴他都有能力灭了葡萄牙的远东舰队。这次事件如果日本人服软没有再提无理要求,陈浩也准备以此为借口挑衅葡萄牙一番,最好能把属于华夏的土地收回来。

    袁世凯接到陈浩的电报后已经提前进攻,证实陈浩的海军对比分析得很透彻,日本人不是广东水师的对手。有了他帮腔,慈禧太后当然对陈浩的话深信不疑,毕竟陈浩与国外打仗百战百胜,慈禧太后肯定对他有信心。

    袁世凯肯帮忙,是因为陈浩告诉他这是搬到瞿鸿机的好机会,两人各取所需。瞿鸿机被撤职后,慈禧太后任命袁世凯兼任新的外务部大臣,老袁态度强硬地拒绝了日本人的五点要求,同时要求葡萄牙加强对澳门的管理,不能任由澳门人肆意**军火。

    慈禧太后如此果断也不奇怪,一个人打不过对手时长期低三下四的服软,心里肯定是不爽的。一旦确定自己有撑腰,绝对不会输给对手以后,当然要耀武扬威一番。甚至慈禧太后主动提示袁世凯,问袁世凯能否以此为借口让葡萄牙人归还澳门,所以袁世凯才会对葡萄牙提出要求。

    慈禧太后有收回澳门的想法主要是陈浩的功劳,他把葡萄牙舰队的战斗力贬得一文不值,让慈禧太后感觉收回澳门就是分分钟的事。袁世凯代表外务部强硬回击以后,日本公使林权助以及葡萄牙公使柏德罗一下子傻眼了,这还是一向软弱的清廷么?

    林权助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日本公使林权助强迫外务部会同粤督张人骏严禁粤商抵制日货;日本驻京代理公使阿部守太郎为广东排斥日货的事,再向清廷外务部**,要求清廷索偿二辰丸案赔款21.8万元,表示日本会派出舰队讨个说法。

    日本两位公使叫嚣得厉害,但日本大本营出奇地保持了沉默。陈霸先的舰队不弱,他不来挑衅日本海军就罢了,若是真的派出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主力舰队去与陈霸先作战,那拿什么对付**人?

    葡萄牙看到日本公使态度强硬,当即表示会派出军舰支援日本,几天过后葡萄牙公使柏德罗发现不对劲了。日本公使叫得凶,但日本丝毫没有要派军舰的意思,他很快明白了问题所在。该死的日本人是在喊口号,他们的舰队忙着对付日本人,哪里还敢招惹如今海军不弱的华夏人。

    柏德罗开始慌了起来,如今不是大航海时代,葡萄牙海军只是欧洲二流。哪怕葡萄牙的所有军舰派到亚洲,也打不过金兰湾的舰队,继续强硬惹怒了清廷只怕会吃亏。有了这种想法后,柏德罗口气开始软化,再也不提让清廷处置陈霸先这件事。

    葡萄牙偃旗息鼓了,清政府却开始得寸进尺,袁世凯态度强硬地要求葡萄牙惩治购买军火的人员,并且要求葡萄牙派人重新勘界。葡萄牙对此表示反对,要求清政府适可而止,不要激怒了葡萄牙帝国。

    早在1907年底,广州、香山和香港等地的绅商士民就纷纷向政府请愿,要求“派员来澳划分界限”。二辰丸案更使要求划界的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历史上1908年底中国驻法公使刘式训前往里斯本,同葡萄牙政府商谈澳门划界问题,1909年2月中葡双方达成协议决定派员查勘澳门界址,谈判地点设在香港。

    葡萄牙派曾任葡属东非殖民总督的马沙铎为谈判代表,清朝方面的谈判代表则由曾任中法云南交涉使的福建籍官员高而谦出任。7月1日中葡谈判在香港正式开始。马沙铎在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索地要求,他声称澳门包括:一、澳门半岛,由妈阁直至关闸;二、海岛包括对面山(即湾仔、银坑、南屏、北山等28乡)、青洲、凼仔、路环、大小横琴、马骝洲等岛屿;三、领水则为以上陆地及海岛附近之水路;四、关闸至北山岭为“局外地”。

    按照这个划界方案,葡萄牙新扩占的领土将比原租居地面积大30倍之多。清政府在这次交涉中软弱无力,采取了以让步求妥协的方针。外务部主张先查明葡人的原租界作为澳门本土,原租界围墙以外最先占领的地方划为属地,澳门附近岛屿不论是否已被占领,一概极力拒驳。

    这些意见传达至谈判代表高而谦那里的时候,他又擅自作了修改,变为允许澳葡在凼仔和路环已占地居留,清政府这种妥协方针极为软弱,已经作出了最大让步,可是葡萄牙殖民者却仍不满足。

    马沙铎在谈判会上态度十分蛮横,在葡方代表的压力下,高而谦又表示华夏愿意“割弃澳门半岛(由妈阁至关闸),以及青洲、凼仔、路环等地,附近内河和海面由中葡共管”。但葡萄牙殖民者并不感到满足,马沙铎坚持索取对面山和大小横琴岛,以及控制全部水界,使划界交涉陷入僵局。

    广东人民得知葡萄牙野心后,香山县勘界维持会通过《联力九十八乡民团章程》,宣布成立民团,拿起武器抗击澳葡保卫家乡。人民抗争阻止了交涉中的妥协趋势,清政府不得不在谈判中“格外审慎,妥筹兼顾”,坚决驳拒葡萄牙殖民者的无理要求。

    马沙铎风讹诈手段达不到预期目的,便于第九次会议上拂袖而去,悍然破坏谈判。葡萄牙当局企图用武力实现其扩张计划,1910至1911年间,澳门先后发生了路环血案和浚海交涉两大事件。

    路环位于澳门南面8公里的海上,是十字门的入口,澳门的前哨,面积6平方公里,原名九澳,后又以岛西部的路环村作为岛名。18**年葡萄牙侵入岛上的荔枝湾,占地数十亩建造炮台,屯兵二十人。1910年7月,葡萄牙又借口“剿匪”派兵进攻路环。

    岛民奋起自卫,三次打退侵略者的进攻,并夺回葡萄牙人在岛上的炮台。其后葡萄牙增调军舰,倾其全力围攻该岛。8月4日葡军在岛上登陆,大肆烧杀抢掠,“村民数百家惨遭锋镝以死”。村民撤退乘坐的渔船亦被葡舰追逐击沉,38人葬身鱼腹。

    路环的喋血引起人民的强烈义愤,纷纷要求清政府废约收回澳门。清政府也迫于情势再次派遣驻法公使刘式训前里斯本,要求葡萄牙恢复澳门划界谈判。1911年初,葡萄牙又在澳门附近海面和内河航道上大搞疏浚工程,企图通过这种手段取得对内河外海的控制权。在广东人民强大的**压力下,粤督张鸣岐一面派员同澳门葡萄牙当局交涉,要求立即停止疏滩工程;一面派二十五镇参谋官黄士龙巡查澳门附近防务,制定“军事与商业并举”的掣驭澳门的方案。

    张鸣岐在军事方面加强北山岭的湾仔炮台,使两处互为犄角,同时对各隘口亦加派军队驻扎;在商业方面,政府鼓励和支持资本家加强香洲埠建设,并在湾仔开辟商场,动员澳门商民移迁其它地方开业,以抵制澳门商务。(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七章 中葡勘界协定

    1911年8月25日,广东政府派出新军1000多人,还有军舰4艘加强前册地区防务,同时照会澳葡当局,要求其立即停止疏浚工程。加强前山防务使葡萄牙澳门当局十分惊慌,8月底葡萄牙人宣布愿化干戈为玉帛“,宣布停止疏浚工程。

    游戏里双方还在没有开始谈判,但当地民众已经请愿,袁世凯要求葡萄牙在澳门划界很合理。历史上葡萄牙想要扩大三十多倍的面积,若是他们同意划界并提出无理要求,陈浩会奏请朝廷以此为借口废除租借条约。

    如果葡萄牙当局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蛮横无理,仅仅保留当初租借的面积,陈浩也能获得极高的声望。从历史上的划界来看,葡萄牙人是外强中干,只要清廷强硬一点他们就慌张了。这次日本人退缩后,葡萄牙才发现清朝没那么好欺负了,若是同意现在化界他们站在了弱势一方,肯定得不到好处。

    葡萄牙公使柏罗德把情况知会了驻澳门总督高丁玉,高丁玉认为可以划界,但如何化界必须占据主动。柏罗德苦口婆心地解释,表示现在华夏人表现得极为强硬,若是现在划界绝对不可能答应高丁玉的那些要求。

    高丁玉习惯了清朝的软弱,他没有把柏罗德的警告当一回事,而是把情况向葡萄牙国内作了汇报,要求葡萄牙政府派员到华夏参与谈判。葡萄牙政府派出了马沙铎,华夏派出了高而谦,双方约定在香港举行会谈。

    双方派出的谈判代表与历史上没有区别,但其中却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谈判时间提前了,其次是高而谦参与谈判前被袁世凯警告,让他不要答应葡萄牙人的任何要求,若是葡萄牙人蛮横无理,可以宣布废除与葡萄牙的租借合同。

    双方开始会谈后,马沙铎提出了领土要求,这点与历史上没有任何区别。看到马沙铎要求的领土面积是历史上的三十多倍,高而谦脸上露出了冷笑,他拍案而起道:“贵国实在无礼,强行将我国众多土地划到贵国租界,若是如此这谈判根本没有进行的必要。”

    马沙铎一脸傲慢地道:“谈判是贵国的请求,我国只是提出正当要求罢了,大使阁下可以说一下贵国的条件。”

    高而谦大声道:“除了明确的贵国租界意外,公使阁下加上的五条,我国全部不答应。”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845 30846 30847 30848 30849 30850 30851 30852 30853 30854 30855 30856 30857 30858 30859 30860 30861 30862 30863 30864 30865 30866 30867 30868 30869 30870 30871 30872 30873 30874 30875 30876 30877 30878 30879 30880 30881 30882 30883 30884 30885 30886 30887 30888 30889 30890 30891 30892 30893 30894 30895 30896 30897 30898 30899 30900 30901 30902 30903 30904 30905 30906 30907 30908 30909 30910 30911 30912 30913 30914 30915 30916 30917 30918 30919 30920 30921 30922 30923 30924 30925 30926 30927 30928 30929 30930 30931 30932 30933 30934 30935 30936 30937 30938 30939 30940 30941 30942 30943 3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