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魔隐授首
“黄药师?”李元吉等人搜尽枯肠,怎都想不起江湖上有这么一号人物。
孟寻真却转头去看那个中年文士,此刻他已将兵器取出分持与双手。看到那对直径尺半、银光闪烁的浑圆铁环,孟寻真立刻猜到他的身份,双目之中寒光一闪,喝道:“你可是边不负?”
“阁下究竟是什么来历?何以识得边某?”听对方语气不善,边不负脸上现出惊疑戒惧的神色,持环后退一步凝神戒备。他虽然从未听说过“黄药师”其人,却亲眼看到了他显露的几乎已到了三大宗师那个级数的骇人武功。若非身边有大批高手可以倚仗,只怕他早已逃之夭夭。
孟寻真语气森寒如冰道:“果然是你,黄某受人所托取你性命。今日既然遇上,你就不要走了!”一语甫毕,右手的玉箫轻轻挥出,在空中划过一道玄奥无比的轨迹,似缓实疾地点向边不负的眉心。
边不负见对方这随手一击竟生出一种暗合天地大道的神秘意蕴,心中莫名地生出一种预感,似乎无论自己如何招架闪避,最终的结果都会被那只晶莹玉箫击中。他究竟是老牌的邪道高手,虽是一时心神被慑,旋即便醒悟过来,口中发出一声叱喝,手中一对赖以成名的“魔心连环”脱手飞出,在空中左右分飞,各自沿一道弧形轨迹旋转飞行,从两翼夹攻孟寻真。同时将全身功力凝聚在右手食指指向,手臂似挽着千钧重物一般艰涩无比地向着迎面攻来的玉箫一指点出。
孟寻真手腕轻颤,用出全真派“一气化三清”的绝学,玉箫攻出的招式一化为三,分别点向边不负的双环及手指。
“叮!叮!”两声清脆的响声传来,孟寻真箫上暗蕴太极借力卸力之妙,铁环与玉箫一触之下,环中蕴藏的崩云裂石之力被牵引转移,折向冲天而起。
同时又传出“蓬!”的一声气劲交击。孟寻真玉箫与边不负手指正面交击的一招却是毫无花假的硬拼。
随着声名响彻武林,人们已渐渐熟知孟寻真变幻莫测、玄妙无比的阴阳二气。为掩饰身份,此次出手时孟寻真并未动用储存于膻中气海的阴阳二气,而是启用了丹田中的先天之气。自从研创“先天造化功”以来。他膻中气海内的阴阳二气日渐精纯深厚,尤其在参悟了《长生诀》的后两幅蕴含阴阳至理的图画之后,渐趋大成的阴阳二气已经进化至难以言说的神妙境界。但是他丹田内的先天之气却并未因此而止步不前,相反,凭着继承自“先天功”天然运转的特性,他丹田内先天之气无时无刻不在增长,如同滚雪团一般愈积愈厚,却是从未落后于阴阳二气半分。
边不负的食指点中玉箫之时,只觉对方这支一触即碎的玉箫后仿佛连接了一片浩渺无际的茫茫大海,而自己凝聚了全心全灵之力的一击便如投入大海的一颗小小石子。只激起一团微不足道的小小涟漪便消于无形。随后,对方的真气却又似涛天巨浪,汹涌澎湃地透过玉箫狂涌而来。
一击之下,孟寻真身形岿然不动,边不负则如断线的风筝般向后飘飞数丈。同时口中一路喷洒着令人触目惊心的鲜血。
“你……你受何人所托与我为难?”边不负狼狈万分地摔在地上,面如死灰地艰难问道。
虽然对方已被震断心脉命不久矣,但孟寻真还是不会说出是跋锋寒离开前委托自己寻机除掉边不负,代他完成对东溟公主单婉晶的承诺,便凭着对原著情节的了解信口开河:“你可还记得‘霸刀’岳山?黄某欠他一个不小的人情,因此应承了他在临终前交代的几桩未了心愿。其中之一,便是取你边不负的性命!”
“原来是他……”边不负喃喃念叨几句。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头颅向旁一歪,气绝身亡。
“阁下行事,未免太过狠绝霸道?”眼见得孟寻真分别只用一招便使李元吉与边不负一伤一死,可达志这域外最杰出的青年高手不仅未曾畏惧,反似被空前强大的敌人激发出滔天战意。他缓缓摘下背后的成名神兵“狂沙刀”。左手握鞘右手徐徐拔刀,沉声喝道,“可达志不才,欲向阁下请教高明!”
“算上本王一份!”李元吉不负悍勇之名,虽有伤在身。却也毅然挺身而出,倒提长枪与可达志并肩而立。他方才虽一招落败,却认为敌人武功怪异和自己一时情敌这两个因素占了很大比重,若是正常交手,自己纵使不敌对方,也不该差距如此悬。想明白这一点后,他才在略做调息平复了不算严重的内伤后,做出与可达志联手以雪前耻的决定。
虽是决定联手应敌,李元吉却并未令其余的手下一起出手。只因他心中清楚这些人虽也算高手,但与自己和可达志还颇有一段距离。若参与围攻“黄药师”这等绝世高手,不仅不是助力,反会成为致命的破绽。
两大青年高手的联手与敌人对峙,一刀一枪遥指对手,杀气战意排山倒海般迫压而去。
孟寻真仍是一派悠然之态。他双足微微分开,身躯稍侧,恬淡自适的微笑透过鲁妙子巧手精致的面具清楚地显现出来,右手的玉箫一下接一下地轻轻敲打着左手的手心。孟寻真的动作本极轻缓,可那玉箫却发出只有奋力挥舞时才有的呜呜鸣响,而且这鸣响似乎暗合某种奇异的韵律,众人听在耳内,心头莫名地生出一种懒洋洋的慵懒之感,进而萌发了不顾一切倒下大睡一场的强烈愿望。
李元吉和可达志都是武功强横又心志坚如金石之辈,虽受到箫鸣影响,却都凭借自身功力与意志压制住由心底生出的慵懒感觉。但他们都清楚自己的气势正被对方的奇异箫鸣一点一滴地削弱,而对方的气势却始终有增无减。若任由此消彼长的情形发展下去,等敌人的气势占到绝对上风时挟雷霆万钧之势出手,数合之间便可分出胜负。两人彼此交换一个眼神,做出了提前出手冒险一搏的决定。
便在他们刀枪轻扬正要出手时,远处的官道上忽地传来一阵隐隐的马蹄之声。蹄声迅速由远而近,霎时间已近在咫尺,响如滚雷。
------------
第五十五章 关中形势
蹄声传入耳中时,对峙的双方同时收势后退,暂时罢战。
马到近处,其中的一名骑士朗声笑道:“日前听说齐王殿下出城狩猎。您莫不是遇上了什么珍奇猎物,竟然一气追到了蓝田县?”
听到这声音,李元吉双目中厉芒闪动,淡淡地答道:“本王驱驰百里,本想猎一只小狐狸收做宠物,只可惜机缘不巧,竟错失了这美丽的猎物。事已至此,本王也只有自认倒霉,大家走罢!”招呼一声,带着一众手下扬长而去,还带走了边不负的尸体。
已经赶到近前的骑士们也不阻拦,只是手扶兵器保持警戒,任由他们离开。李元吉等人走远后,众骑士纷纷下马往孟寻真这边走来。
“爹爹!”胡小仙一声娇呼,挟着一团香风从孟寻真身边跑过,投入其中一名骑士的怀中。
那人自然便是胡小仙之父、赌林之中的宗师级高手“大仙”胡佛。他年在四十五六之间,身形修长,须灰白,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双手洁白晶莹,透着某种神秘的意蕴。见女儿安然无恙,胡佛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温言问起女儿这一路上的经历。
胡小仙口舌便利,唧唧咕咕地将事情的经过叙述一遍,言语中对于孟寻真自是推崇备至。
胡佛听得脸上神色不断变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转身来到孟寻真面前,长揖而拜道:“若非先生仗义援手,老夫恐已失去这唯一的女儿。大恩不敢言谢,先生日后但有吩咐,胡佛必定竭诚以报,在所不辞!”
孟寻真摆手,淡淡地道:“黄某只是看小仙这丫头有些顺眼,一时兴起才管了这件闲事。报答什么的休要再提。此事既然已经了结,黄某就此告辞!”说罢招呼了阴小纪和关海转身便走。
“黄先生留步!”胡佛尚未来得及出言挽留,另外有一人开口唤道,听声音却是方才与李元吉对话之人。
孟寻真转头望去,见说话的是一个年在二十七八、气度沉凝的英俊青年。
那人走上前几步,在孟寻真面前拱手道:“在下南海派梅洵,如今在建成太子门下任职。太子素来求贤若渴,对先生这等世外高人更是崇敬有佳……”
“建成太子门下?好大的名头!”孟寻真面色微微转冷,打断他道,“黄某闲云野鹤。不惯受人驱策,阁下后面的话还是不要说了。”
见这人如此“不识抬举”,梅洵身后的众人都面现怒色。梅洵却丝毫不以为忤,神色举止依旧温文有礼,陪笑道:“先生不要误会,梅洵岂敢如此轻侮。在下只是向请先生赏光前往长安,也令太子稍尽地主之谊。”他一面说话,一面悄悄向胡佛和胡小仙使个眼色。
精明如狐的胡家父女会意,急忙上前来帮着梅洵说尽好话。孟寻真见这三人百般挽留。肚里暗自好笑,等到火候差不多,终于松口答应与他们同往长安。
众人一起启程上路。走在路上,梅洵在一旁探问道:“听胡小姐所说。黄先生击杀边不负是是受了‘霸刀’岳山的临终嘱托,却不知先生是如何与那位退隐江湖已久的刀中霸主有旧?”
孟寻真淡淡地道:“涉及到岳兄与黄某的一些私隐,不足为外人道。”
碰了个不硬不软的钉子后,梅洵反而放下心来――若对方是有所为而来。编造出一套完美无瑕的谎言来消除旁人的疑心才是正常的做法;这黄药师毫不顾忌地回绝自己的探询,恰恰证明他心中坦荡,不怕找人猜疑。
孟寻真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与梅洵说话。态度很有些孤傲,将一个世外高人的形象扮个十足,与此同时却用上了“左右互搏、一心二用”的法门,分出心神偷听落后十多步外的马车内的胡氏父女的对话。虽然这两父女刻意压低了声音,却怎都逃不开功力通玄的孟寻真灵耳窥听。
“爹爹,如今关中是什么形势?为何李元吉会公然来截杀女儿,梅洵这太子的心腹又会陪您前来救援?”胡小仙先问出的问题恰好也是孟寻真心中的疑问。
胡佛叹道:“李世民死后,李唐的格局自然要生变化。而促使这变化加加剧终至翻天覆地的,却是那白道领袖‘慈航静斋’竟改为支持李建成,提出的条件便是要他与背后的魔门与突厥势力决裂。李建成此人素来刻薄寡恩,当初是为了与拥有静斋支持的李世民抗衡才结纳魔门和突厥以为外援,既然静斋改换门庭,他自然将原来的合作者弃如敝履。无论是魔门还是突厥,又有哪一方是善男信女了?他们自然无法接受李建成的背叛,于是转而支持原本就暗藏野心的李元吉。这使得原为盟友的建成和元吉立时变得势同水火,明里暗里争斗不停,竟比原来与李世民争斗时还要激烈和不择手段。”
胡小仙又问道:“那我们胡家又是如何卷入这场是非之中呢?”
胡佛的声音很是苦涩:“只愿为父识人不明,寻找的靠山尹祖文竟是魔门中人。当建成和元吉决裂之后,尹祖文便向为父摊了牌,要我们投效李元吉,用胡家的财力和影响力支持元吉与建成相斗。但为父左右衡量,怎都觉得还是得到静斋支持的建成胜算更大一些,于是将赌注押在这边。”
胡小仙的声音中透着些后怕:“李元吉来杀女儿,便是要报复爹爹的‘背叛’了!”
“原来如此。”孟寻真总算对即将面对的形势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这一路上因为有梅洵率领的大批太子府高手通行,李元吉并未再做纠缠,众人无波无澜地来到了长安城这座千古帝都。
入城后,孟寻真拒绝了梅洵和胡佛先后出的邀请,自己带着阴小纪和关海住进了长安最有名的客栈“宾至居”。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483
5484
5485
5486
5487
5488
5489
5490
5491
5492
5493
5494
5495
5496
5497
5498
5499
5500
5501
5502
5503
5504
5505
5506
5507
5508
5509
5510
5511
5512
5513
5514
5515
5516
5517
5518
5519
5520
5521
5522
5523
5524
5525
5526
5527
5528
5529
5530
5531
5532
5533
5534
5535
5536
5537
5538
5539
5540
5541
5542
5543
5544
5545
5546
5547
5548
5549
5550
5551
5552
5553
5554
5555
5556
5557
5558
5559
5560
5561
5562
5563
5564
5565
5566
5567
5568
5569
5570
5571
5572
5573
5574
5575
5576
5577
5578
5579
5580
5581
5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