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满是落寞地道:“段公子,你……你也一起走罢!”

    听萧峰称呼自己作“段公子”,段誉知他欲和自己绝交,苦笑着站起身来退出凉亭,向着背向而立的萧峰一揖到地,哽咽道:“大哥恩德,小弟铭记于心,来世定当做牛做马,酬谢大恩!”说罢猛地转身,将脑袋对准凉亭边一块作为景观的丈余高巨石狠狠撞去。

    听到段誉口中“来世”之语,萧峰心中便生出不祥之感,霍然转身,正看到段誉以头触石的举动,狂喝一声:“三弟不可!”飞身过去阻拦,却明显来不及了。

    反应更慢一步的阿朱发出一声尖叫捂住眼睛,不忍心看到段誉脑浆迸裂的可怕情景。

    便在段誉的脑袋要装上巨石的尖利棱角上的瞬间,他的脑袋与巨石之间忽地多了一只修长的手掌。这只手掌按住段誉的头顶后横向一拨,立时将段誉的前冲之力卸到一旁。段誉被一股大力带着原地转了十多个圈子,好不容易停下来时已是头晕目眩,站立不住,一屁股坐倒在地。

    萧峰冲上前一把将段誉从地上扯起来,对着他吼道:“三弟你干什么?若你这样死了,教我这一生如何心安?”

    段誉垂泪道:“家父当年铸成大错,身为人子,除了用这条性命代其赎罪,还能怎样?”

    萧峰语塞,只觉此事已成结之不开的死结,胸中的一股抑郁之气无从派遣,直欲放声狂啸。

    方才半晌未发一言,直到危急关头才及时出手救了段誉一命的孟寻真终于开口:“大哥,三弟,你们都稍安勿躁。方才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突然发现一个极大的破绽。以我之见,那位马夫人应当没说实话,段伯父绝无可能是那带头大哥!”
------------

第二十七章 恶客临门

    听了孟寻真的话,萧峰、段誉和阿朱都极为惊讶。阿朱皱起两弯秀眉道:“二哥说那马夫人对我说了谎话?这不可能罢?我可以肯定自己扮白长老绝没露出半点破绽。”

    孟寻真道:“我不知马夫人是否看破阿朱妹子你的易容术,却可以肯定她说的不是真话,段伯父不可能是那带头大哥。三弟,我问你一个问题,望你务必如实回答。”

    段誉道:“二哥请问,小弟绝不隐瞒。”

    孟寻真问道:“敢问段伯父今年春秋几何?”

    段誉一愣,不知他为何没头没脑地问这个问题,却还是如实答道:“家父是戊子年生人,今年四十有四。”

    “什么?此言当真?”萧峰和阿朱一齐失声惊呼,不敢置信地问道。

    段誉极为肯定地点了点头。他越发糊涂了,不知他们反应为何如此强烈。

    “大哥,如何?”孟寻真向萧峰问道。

    萧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似乎放下了极大的心事,脸上随即却浮现出深深的歉意。他后退三步,推金山倒玉柱向段誉拜了下去。

    段誉吓了一跳,急忙伸手去搀扶,却不及萧峰神力,怎都搀他不起。他心中一急,便也跪了下去,萧峰拜他一次,他便拜回去两次。

    一旁的孟寻真和阿朱看这古怪情形,都笑出声来。

    萧峰扶住段誉,满脸惭愧与歉然之色,说道:“愚兄一介莽夫,误听人言,错认伯父为仇人,险些害得三弟因此身死,实在无地自容!”

    段誉又惊又喜:“大哥,你如何确定我爹爹并非带头大哥?”

    一旁的阿朱笑道:“段公子,你是当局者迷。此事再明显不过,大哥父母被害发生在三十年前,令尊当时还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

    “是了,”段誉恍然大悟,跳起来道,“无论如何,当年的人们都不会如此荒唐,让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主持如此大事,我爹爹不是带头大哥,我爹爹不是杀害大哥父母的凶手!哈哈……”

    萧峰惭愧地道:“何止三弟当局者迷,我还不是一样?自从得知带头大哥便是段伯父以后,我只觉以前困扰心头的种种疑团一扫而空,一心一意只想着如何报仇,却从未考虑过此事是否还有疑点。现在想来,江湖上的好汉所重的除了义气便是面子,当年参与雁门关之战的都是中原武林中人,他们又怎会推举一个外邦之人来做首领?可笑我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险些酿成大祸。”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得妙极,那段王爷可不就是你的泰山大人么?”孟寻真心中暗笑,又道:“大哥确是当局者迷,其实要证明段伯父不是带头大哥,还有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办法。大哥说过在杏子林曾目睹带头大哥手书的信函,他的笔迹你可还记得?”

    萧峰点头道:“一笔一画,牢记在心。”

    孟寻真对段誉道:“三弟,我曾见阮夫人处有伯父的一幅墨宝,你去将它借来,让大哥验看一下笔迹,岂非真相大白?”

    “是极!这么简单的办法我怎么未曾想到?”段誉以手加额,对萧峰说了一句“大哥稍待”,便急匆匆往竹林中跑去。

    萧峰转过来又向孟寻真致谢,摇头道:“幸好二弟**洞烛,阻止了这一场大祸。否则,为兄实不知该如何自处。”

    孟寻真微笑道:“大哥与三弟都身陷局中,小弟不过是旁观者清而已。”

    过不多时,段誉捧着一个卷轴奔了出来,段正淳、阮星竹和阿紫跟在后面。原来萧峰一开始在竹林外说话时,段正淳也有听到,不过见孟寻真和段誉都迎了出去,想到不仅孟寻真武功卓绝,段誉如今也是武功大进,远远胜过自己,他们两个联手,足以应付一切。想明此节,便仍心安理得地伴着娇妻爱女乐享天伦。等见到段誉急匆匆跑回来,二话不说,摘了墙壁上自己写给阮星竹的一首词便走,又见他额头带伤,段正淳不知出了何事,便跟着追了出来,阮星竹和阿紫也跟在后面。

    “大哥请看!”段誉将那卷轴展开,呈到萧峰面前。

    萧峰看时,见这幅卷轴上写的是一首词。他读书不多,与词中内容不甚明白,只隐约看出有些风流香艳的意味,但落款的“大理段二醉后狂涂”却看得分明,确是段正淳手书无疑。仔细辨认字迹,只见纸上字字秀丽圆熟、间格整齐,透着一派儒雅洒脱之风,与记忆中那封信上歪歪斜斜、瘦骨棱棱,一望便知出于江湖武人之手的字体绝无半点相似之处。

    验看完字迹,萧峰心中再无半点怀疑。等孟寻真为他和走进凉亭的段正淳做了引荐后,萧峰满面愧色地向段正淳致歉,随即便将事情的经过述说一遍。

    阿朱心细如发,见萧峰提到马夫人时,段正淳的脸上微微变色,便是其中另有内情。等萧峰说完,她向段正淳施礼后道:“段王爷,请恕小女子无礼,敢为您和那马夫人可有旧怨,她为何要诬指您为带头大哥?”

    一旁的阮星竹冷笑一声,代段正淳答道:“什么旧怨,是旧情才对!”

    众人一呆,转眼去看段正淳,见他神色尴尬,讷讷无言,便都猜到大概。

    阿紫口没遮拦,拍手笑道:“我知道啦!那马夫人定是对爹爹你因爱成恨,所以想出这条借刀杀人的计策!”

    听女儿当众说破此事,段正淳无地自容。

    阮星竹笑斥道:“什么爱呀恨呀的,小女孩家知道什么,不要胡说!”

    萧峰摇头苦笑,暗叹马夫人的一番谎言险些造成一场难以收拾的大祸,而究其根源,竟出于这位段王爷当年欠下的风流孽债。

    “段正淳,今日你这乱臣贼子终究落入我手!”一个阴测测的声音忽地从远处飘来。

    “段延庆!”段正淳变色道,“他怎会到此?”

    萧峰这才想起自己来此地的初衷,说道:“我和阿朱在信阳城中遇到一位使板斧姓古的朋友,当时他受了伤,神智已不清楚,却仍记得要到小镜湖方竹林向主公报讯,说大恶人要来,请主公暂避。我佩服他忠义,便决定替他前来示警。途中又遇到一位使铜棍姓傅的朋友,他也受了伤,也是如此说。如今看来,那大恶人便是号称天下第一恶人的段延庆了。”

    段正淳急问道:“那姓古和姓傅的都是我的兄弟,他们的伤势如何?”

    萧峰道:“那二位伤势虽然不轻,却并无性命之忧,伯父尽可放心。”

    他们正在说话,便见到有十余人沿着前方的小径由远而近飞掠而来。这些人身法有轻灵,有凝重,有奇诡,有矫健,却是一样地速度极快,眨眼间便到了凉亭前面。人群中有一人因手撑两根细铁杖而高人一头,身披青袍,脸如僵尸,正是‘恶贯满盈’的段延庆。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74 5175 5176 5177 5178 5179 5180 5181 5182 5183 5184 5185 5186 5187 5188 5189 5190 5191 5192 5193 5194 5195 5196 5197 5198 5199 5200 5201 5202 5203 5204 5205 5206 5207 5208 5209 5210 5211 5212 5213 5214 5215 5216 5217 5218 5219 5220 5221 5222 5223 5224 5225 5226 5227 5228 5229 5230 5231 5232 5233 5234 5235 5236 5237 5238 5239 5240 5241 5242 5243 5244 5245 5246 5247 5248 5249 5250 5251 5252 5253 5254 5255 5256 5257 5258 5259 5260 5261 5262 5263 5264 5265 5266 5267 5268 5269 5270 5271 5272 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