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和尚的掌力只能护住身前一小块地方,其他方位却照顾不到,千百点星火乘虚而入,沾到他的身上。那火焰沾体便燃,瞬间便蔓延至胖和尚全身。胖和尚口中发出凄厉的惨叫,倒地不停翻滚,企图将火焰压灭。但这碧绿的火焰极为诡异,扑之不灭,反而越燃越旺,将胖和尚烧得焦臭气息四溢,情状可怖之极。

    白衣人看着胖和尚的惨状,脸上现出一丝残酷的笑意,转身刚要去看仍被药物圈住的冰蚕,忽见一条人影从佛像背后跃出,伸出手掌向着地上的胖和尚隔空一按,一股柔和绵延的内劲如穹盖罩落,将他身上的火焰压灭。

    白衣人惊怒交集,喝道:“什么人?”手随声动,向火堆方向一招,又是一条碧绿的火蛇飞射而出。

    那人双手在胸前虚抱,如揉搓空球般轻轻运转。一股奇异的柔和劲力引得那火蛇绕体环飞一周,反向那白衣人飞去,其势更速。

    白衣人大惊,这“碧磷毒火”歹毒无比,便是他本人也不敢沾染一丝一毫。他急忙错身闪避火蛇,因为猝不及防,样子很是有些狼狈。

    孟寻真看看皮焦肉烂、倒在地上生死不知的胖和尚,心中略感歉意。他从那条冰蚕猜出了这和尚的身份――叛逃出少林的酒肉和尚慧净,却没有看出那白衣人的来历。直到他出手,才认出此人竟是臭名昭著的星宿海传人。因为自己正谋划的一件大事必将与星宿老怪丁春秋对上,孟寻真有心从这白衣人身上管中窥豹,略探一探丁春秋的深浅,因此并未插手他两人的争斗。等到慧净毒火加身,孟寻真已不及阻拦。他虽然立即出手灭火,慧净却已是受了重伤。

    “朋友,你究竟是谁?本人乃是星宿老仙门下第一弟子摘星子,你若要插上一脚,却要先想清楚能否承担起吾师的怒火!”白衣人见识了孟寻真展露的的一手精妙武功,自知远远不是敌手,便搬出师傅的名头威吓。

    孟寻真冷笑道:“星宿老怪的恶名拿来吓别人还可以,在我面前却还少了些分量!”说着将右手向着被摘星子投入毒物后变成碧绿之色的火焰凭空一抓,一团碧绿的火焰竟被他凌空摄来,凝聚成一个拳头大小的火球被一股柔和真气托着在他手掌上方尺余处虚空悬浮。这一年多来,他除了苦修内力与磨练拳剑功夫,更多的精力却是是依照那扫地僧的指点,追求能细致入微地掌控每一分内力的神奇境界,如今算是小有成就。

    摘星子脸色大变,他方才控制火蛇的手段似乎不再对方之下,其实那不过玩了个障眼法,其中另有玄机。他在袖中暗藏了用磷粉与猛火油(石油)调和压制而成的微小颗粒,出手之时,将用内力将这些燃性极强的小颗粒凝成一束,引燃后用暗器手法射向敌人。而此刻面前这貌不惊人的青年,却是纯凭内力摄取和控制火焰。此等神功,便是他师傅丁春秋也力有未逮。

    孟寻真虚托火球,淡淡地道:“你以毒火伤人,我便以你之毒火攻你一招。你若接得下了,今日便饶你一次!”手掌一震,那火球轻飘飘地向摘星子飞去,飞行的轨迹似曲非曲,似直非直,隐隐封死了摘星子所有的退路。

    摘星子狂吼一声,不退反进,双掌发出一股极其凌厉的掌风击向空中的火球。

    孟寻真暗自点头,赞许的当然不是眼前的摘星子,而是那神秘莫测的逍遥派。这摘星子不过是间接从逍遥派弃徒丁春秋处得了逍遥派武学的一点皮毛,眼力武功便已非同凡响,竟看出面对自己的这一招,只有置之死地才有生还之望。只可惜,他遇到的是已经隐隐触摸到更高一层武学境界门槛的自己。

    便在摘星子掌力堪堪要击中火球的瞬间,那火球若有灵性地做了一个轻盈的转折,避开掌劲后落在摘星子身上,“波”的一声爆裂开来,化作一蓬碧焰将摘星子整个人笼罩其中……

    此刻的摘星子便如方才的慧净,口出发出一声声凄厉的嘶吼,拼命地在地上滚动,却怎都扑不灭身上的火焰。

    孟寻真叹息一声,伸指射出一缕指风,点了摘星子的死穴,免了他毒火焚身的活罪。

    说也奇怪,摘星子生机一断,他身上的碧绿火焰便迅速收敛,转眼便已完全熄灭。

    (未完待续)
------------

第三十二章 冰魄灵蛊

    诛杀了摘星子之后,孟寻真转回身来看地上的慧净。此刻他仍深陷昏迷之中,孟寻真伸指在他身上点了几指。慧净身上的烧伤极为严重,而且那火焰中蕴含星宿派奇毒。此刻这毒性已从他身上的多处伤口渗人,随血液流遍全身,神仙也难保其性命,孟寻真只能用“一阳指”令他回魂片刻,看是否有什么遗言交代。

    稍过片刻,慧净悠悠醒转,目光转动,先看到身边的孟寻真,又看到了不远处比自己更凄惨一些的摘星子。艰难地撑起身子,就地盘膝坐好,双掌合十向孟寻真道:“看来是施主出手救了贫僧,敢问施主姓名?”

    孟寻真答道:“在下孟寻真。方才看到大师出手,用的是少林‘推山掌’绝技,大师可是出身少林?”

    “原来是近日名震江湖的‘剑仙’孟施主。”慧净先是微现惊讶之色,随即苦笑道,“贫僧确是艺出少林,但平日违反无数清规戒律,一年之前更擅自出寺,做下不少恶事,也不知少林还认不认我这个不肖弟子。”

    孟寻真看他脸上颇有悔悟之意,便劝慰道:“大师多虑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管大师以前做过什么,只要是诚心悔过,广大佛门,又岂有将你拒之于外的道理?”

    “有孟施主此言,贫僧却可放心地去了。”慧净脸上现出开怀的笑容,又道,“贫僧自知时日不多,欲将一件身后之事相托,未知孟施主是否可以应允?”

    孟寻真略一沉吟,点头道:“大师只管道来,在下定当尽力。”

    慧净气息开始变得急促,道:“贫僧体内蕴有星宿派的奇毒,为免死后贻害他人,等贫僧去后,劳烦施主火化了贫僧肉身。而后再次劳烦施主将贫僧骨灰送回少林,代贫僧向玄慈方丈恳求一二,求他重新收录贫僧入少林门墙。”

    孟寻真道:“大师放心,在下定将大师遗骨送归少林。料想玄慈方丈慈悲为怀,当不至不允。”

    慧净大喜,脸色却愈发灰败,说道:“施主如此周全,贫僧无以为报。那只冰蚕实为一件罕见的异宝,贫僧行囊中有一部手札,详录了冰蚕的养殖及应用之法,对施主当大有裨益。如蒙不弃,便请笑纳。”

    孟寻真摇头道:“大师未免小看了在下。援人以手,岂为报酬?”

    慧净道:“施主不要误会,贫僧固知施主非施恩望报之人,但这冰蚕是贫僧费了无穷心力从昆仑山中寻来,若弃之不理,迟早落得遭人捕杀的下场,势必又增添贫僧罪孽。因此贫僧才拜托施主代为照顾。对施主和冰蚕,都是一桩缘法。”

    孟寻真见他语出挚诚,便点头道:“既是大师一番美意,在下愧领便是。”

    慧净面现欣慰神色,口诵偈子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我今觉昨非,极乐参真如。”言毕,双目一阖,端坐圆寂。

    孟寻真愣了片刻,拱手向着慧净的遗体深深一躬。在原著中,慧净留给人的不过是一个酒肉和尚、少林逃徒的简单印象,而真正与他接触后,才知道这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他本想先将慧净的遗体火化,但看到那冰蚕似乎已消化完那毒蛇的毒液,正很是欢快地在地上团团乱转,只是四周有慧净布下的药物,所以总是走不出那圆圈。因为担心这冰蚕会弄出什么乱子,所以他决定先将它收了起来。在慧净的行囊中找了一下,果然看到一部手札,孟寻真略略翻阅,不由悚然动容。

    原来在这部手札中,记载着一门驯养冰蚕、将其炼成“冰魄灵蛊”的奇术。据手札所述,若能将“冰魄灵蛊”炼成并作为本命蛊饲养,则宿主不仅百毒不侵,修习武功更有事半功倍的奇效。盖因修习真气内力为逆天之举,练功之时的气血运转与平日不同,一旦结束行功,气血恢复常态,辛苦修习的内力便又开始流失。但有了“冰魄灵蛊”则又不同,因为它禀性至阴至寒,在寄居宿主体内时会散发奇寒之气。为抵御寒气,宿主不得不全力运转内力与之相抗,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无论行走坐卧,都会保持全力练功的状态。如此修习内功,一年可抵旁人十年。最妙的是旁人修习内功,最忌的是走火入魔,练功之时往往要分出一半精神与心火相抗,而“冰魄灵蛊”的阴寒之气恰可平息心火,使宿主放心大胆地勇猛精进。

    孟寻真自创的“先天造化功”保留了“先天功”的特性,体内真气在平时亦可自行运转,功力时时刻刻都在积蓄,但这般自行运转终不及全力行功之时来的效率高。然而有了这“冰魄灵蛊”之助,他内功的进境之速便可由原来三倍于旁人提升到十倍甚至更快!

    拿了那用来装冰蚕的葫芦,又从慧净的行囊中取出一个装着多半瓶白色药粉的小瓷瓶,依照那手札中记录的方法,用指甲挑了一点药粉撒入葫芦,而后将葫芦嘴凑到那冰蚕身边。冰蚕被药粉的气息吸引,慢悠悠地爬进葫芦。

    收好冰蚕,孟寻真到附近的山林中搜集了不少枯枝分作两堆放在庙外,而后将慧净和摘星子的尸身搬出来分别放入一个柴堆。因为两人身上都有巨毒,所以孟寻真引火点燃后便退到远处,直到火焰完全熄灭才上前,摘星子的骨灰就地掩埋,慧净的骨灰则用一个在庙内寻到的瓦罐盛殓了。收拾干净后,孟寻真乘雕御风,往少室山的方向飞去。

    随着年岁增长,双雕愈来愈雄健,飞行的速度也愈来愈快,只用了一夜的功夫,少室山便已在望。孟寻真令双雕在少室山脚降落下来,徒步往山上走去。

    到了少林寺的山门前,见两个青年僧人站在门口,他便上前拱手道:“烦请通报一声,江湖末学后进孟寻真,求见少林方丈玄慈大师?”

    如今孟寻真“剑仙”的名头正如日中天,又与少林有过一段恩怨,两名僧人都是脸上变色。其中一个面相富态的僧人有些不敢相信,试探地问道:“施主可是号称‘剑仙’的那位孟寻真?”

    孟寻真笑道:“如假包换,不过‘剑仙’什么的不过是江湖朋友抬爱,做不得准。”

    “请施主稍后,小僧这便去通报。虚竹,你在此好生招呼孟施主!”那僧人说罢,飞快地转身入寺。

    孟寻真目光转到另一个容貌颇为“有个性”的僧人身上,有些惊讶地问道:“这位师傅法号‘虚竹’?”

    (未完待续)
------------

第三十三章 少林之晤

    那僧人有些茫然地合十答道:“小僧正是虚竹。”

    孟寻真再仔细打量这僧人,见他二十四五岁年纪,浓眉大眼,双耳招风,鼻子下塌,容貌颇为丑陋,果然与原著描写的无异。想到他生母叶二娘在一年多前死在自己的“六道迷神引”之下,有朝一日这虚竹身世大白,却不知会如何看待自己这个杀母仇人。不过对此他从未有过犹豫或后悔。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叶二娘身世固然凄惨,但她因此而迁恨与天下幼儿,这些年来,不知有多少无辜的孩子遭其毒手。孟寻真虽然从不曾以什么“除魔卫道”的侠士之流自命,却也难以容忍做出如此灭绝人性之事的人存于天地之间。

    略略走了下神,孟寻真与虚竹闲谈几句,发现此人果然生性淳朴,一心向佛。为了完成任务,他心中已有了通盘的计划,而这计划执行起来,势必会令虚竹失去那些令人羡慕的机缘遇合。而此刻看来,让他一直做简简单单地自己,做一个武功低微却在佛法修行中自得其乐的少林低辈弟子,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99 5700 5701 5702 5703 5704 5705 5706 5707 5708 5709 5710 5711 5712 5713 5714 5715 5716 5717 5718 5719 5720 5721 5722 5723 5724 5725 5726 5727 5728 5729 5730 5731 5732 5733 5734 5735 5736 5737 5738 5739 5740 5741 5742 5743 5744 5745 5746 5747 5748 5749 5750 5751 5752 5753 5754 5755 5756 5757 5758 5759 5760 5761 5762 5763 5764 5765 5766 5767 5768 5769 5770 5771 5772 5773 5774 5775 5776 5777 5778 5779 5780 5781 5782 5783 5784 5785 5786 5787 5788 5789 5790 5791 5792 5793 5794 5795 5796 5797 5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