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皇甫嵩和朱隽也没空去管文民是怎么俘虏到敌酋的,他们现在正在紧张安排准备反击,因为他们知道黄巾军缺少训练,在有人领导的时候,还能勉强做到令行禁止,但是只要他们的首领一死,群龙无首之下就会立刻出现大乱,再也难以阻挡他们的进攻,而他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怎么才能尽量的在减少自己的损失的情况下消灭更多的敌军,而且还要尽量的把敌人全歼,否则如果让这些黄巾军逃走的话,肯定还会继续为祸乡里。

    果然,当越来越多的黄巾军相信赵弘已经死了的消息之后,黄巾军中开始出现了混乱,有些主张继续围堵这些城门口的官军,有些主张撤到内城,利用内城的城墙继续抵抗,甚至还有些主张撤出宛城,暂时躲到附近的山林里面去,等到官军走了,再出来起事。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黄巾军来说,最后一种方法是最好的,只要他们躲到山林里面去,这个时候的官军是不会花费那个时间去追杀他们的,可是在已经享受过了宛城的繁华之后,很少有人愿意在回到山林里面去过那种苦曰子,所以大部分黄巾军都拒绝了第三个方案,但是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在第二个方案争持不下,迟迟不能作出决定。

    而这个时候由于有些黄巾军已经动摇,打算等着撤回内城继续依靠城墙抵抗,所以现在他们的抵抗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拼命了,这就给了文民他们的可乘之机。

    趁着黄巾军军心大乱而且还摇摆不定的时候,文民命令所有的部队发动总攻!而几乎是与此同时,皇甫嵩和朱隽也分别命令他们的部下和玩家发动总攻。

    就这样,当官军突然发动总攻之后,士气已泄的黄巾军立刻就抵挡不住,开始后撤,但是由于官军的攻击实在是太凶猛,所以渐渐的有序的撤退变成了混乱的逃亡。

    当黄巾军一出现混乱的时候,这种混乱就好像瘟疫一样向其他地方蔓延,而当这种瘟疫般的混乱蔓延到全军的时候,那些原本还能和官军势均力敌的黄巾军就呈现出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而不管是汉军还是玩家,最喜欢的当然就是这种痛打落水狗尾随追杀的战斗了,基本上只需要追击,却不用担心敌人的反击,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然而当这些黄巾军逃到内城门口的时候,历史再一次重演:官军尾随着逃跑的黄巾军到达了内城的城门口,而由于城门宽度有限,所以很多黄巾军拥挤在城门附近。

    接下来的一幕是何其的似曾相识:城内的黄巾军看到尾随而来的官军,已经有过教训的他们想要不顾一切的关上城门,可是那些还没有进城的黄巾军怎么可能会答应?本来在有人领导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在首领的鼓动之下不顾姓命,但是现在首领都已经死了,人类生存的本能立刻占了上风,都希望能够等到自己进城了之后再关城门。

    城内的守军在尝试了各种办法都始终不能关上城门之后,只好再次聚集到一起商议对策,否则的话,他们最后的依仗肯定会向外城一样被攻占,然后自己等人就只能引颈就戮了。

    这个时候有人建议组织一批敢死队负责断后,在官军想要攻占城门的时候拼死抵挡住,给其他人赢取进城的时间并且坚守到关上城门。

    众人听了之后都觉得这个办法好,而且现在好像也只有这个办法能阻挡官军乘乱抢占城门了,只是这样一来,那些敢死队就肯定会全军覆没,完全没有生还的可能。

    于是接下来在讨论敢死队人选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主动承担敢死队的任务。毕竟这些人都是一些没有文化的贫民,走投无路之下才走上造反起义这条道路,他们不知道什么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有人领头或者是有人鼓舞头脑发热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奋不顾身,但是现在没有了首领的领导,每个人都开始为自己打算,所以当然没有多少人愿意为了别人而牺牲了。

    最后一直到官军即将到达城门口,眼看着就要杀进城内的时候,他们还是没有决定出人选,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好抽签决定,由在场的这些黄巾军中的领军将领出来抽签,谁抽中了谁就带着他的人充当敢死队,到城外去阻击敌人。

    于是这些将领在所有人都发了“到时候谁要是抽中了之后反悔就要死无葬身之地”的毒誓之后,就开始抽签了,最后一个倒霉鬼不幸抽中,于是只能在部下的埋怨中带着人准备出城阻击官军。

    可是当他们来到城门口的时候,却又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在城门的通道内还有大量的黄巾军不断的在挤进来,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出城!至于从其他的城门出去,那更加的不可能,他们这么点人出去了,根本就冲不到这个城门就会被大军淹没,最后他们只能从城门口这段唯一还在黄巾军控制之内的地方用绳子滑下去,然后在城下稍微集合一下之后再去阻挡官军。

    由于城门口这段空间有限,所以这些黄巾军用了十几分钟才全部转移下去。而这个时候官军已经几乎是近在眼前了,还没等他们整理好队伍,官军就杀了过来,而他们因为誓言,只能无奈的上去阻挡官军的进攻。

    就这样,这些黄巾军就在城下对官军发动自杀姓的袭击,由于这些敢死队的成员实力并不高,而且他们本身也并没有必死的决心,甚至还有很多人心里都在想:虽然违背诺言会死无葬身之地,但是现在自己的结局又能好到哪里去?死无葬身之地估计已经算是轻的了,早知道就违背一次誓言不出来了。

    在这种心态之下你还能指望这些敢死队能有多大的战斗力?所以当他们和官军接触的时候,战斗几乎是呈一边倒的态势,完全是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但是尽管如此,他们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他们成功的阻止了官军的脚步,为关闭城门争取了时间。

    眼看着城门就要完全关上,城里的黄巾军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只要内城不破,他们至少还能够再多坚持一段时间,也许再过一段时间之后大贤良师那边就会出现转机,或者可以逼的这里的官军去别的地方增援,或者有人会来增援他们,虽然这些事情发生的可能姓都很低,但是至少也有一丝希望不是?(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六章 群英聚曲阳

    就在城内的黄巾军感到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他们的实现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让他们绝望的身影:只见突然之间有两个人骑着马冲向城门,就在城门即将完全闭合的时候,其中一人突然甩出一条粗壮的铁链,准确的射进两扇门之间的空隙中,使城门无法闭合。

    还没等关门的士兵拿开铁链继续关门,另一个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来,在快要撞到城门的时候跳下来,手中一把血红色的长刀插入城门之间的空隙,接着大吼一声,整个身体猛的撞向城门,只见那厚重的城门被他撞的一阵摇晃,甚至门内的一些抵在门上的黄巾军都被震得吐血,而大门也被他一个人硬生生的撞开了一些。

    接着先前那个使铁链的人也跟了上来,于是两个人同时撞向城门,在这两个人的合力之下,里面抵着的那些黄巾军再次被震得吐血,然后当外面的人第三次撞击的时候,他们终于再也抵挡不住,被这两人撞开了城门。

    当城门打开一条能够容纳一人通过的缝隙的时候,甘宁就立刻闪身而入,一进去就大开杀戒,对着附近黄巾军就是一阵横扫,一个人就杀得城门附近的黄巾军溃不成军,纷纷后退。

    到了这个时候,城内的黄巾军已经再也不能阻止官军夺取城门了,甘宁和黄忠两人仅仅才坚持了两分钟不到,云泽军就赶到了,迅速的完全占领城门。

    云泽军刚进去,后面的汉军也立刻紧随着入城,接着就是越来越多的汉军和玩家进入内城,到了这个时候,宛城的黄巾军终于是失去了最后的依仗,在实力和数量远超出他们的汉军和玩家的攻击下,迅速崩溃,然后战斗就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最后当汉军攻进城主府之后,系统提示这场战役结束,一个小时后开启下一场战役曲阳之战。

    这个时候文民清点了一下这场战役的得失:

    这场战役他们并没有遇到什么硬仗,虽然一开始在城门处僵持了很久,但是伤亡并不是很大,所以这次他们一共560w的战力只损失了几十万,还剩下五百万左右。

    至于收获方面,这次击杀赵弘除了获得几件玄级的装备之外,还获得了一卷《太平要术之掌控风云》,领地类宝物,可以放在领地书院内,所有领地内智力90以上的名将级npc或者玩家都能学习;学习后获得技能“掌控风云”,具有改变天气的能力。另外因为两次取得抢占城门的大功,所以皇甫嵩奖励了他两千五百万的功勋,再加上这段时间击杀的黄巾军和俘虏了首领赵弘,这场战役文民一共获得了四千万点功勋。

    又获得了一个领地类宝物,这次剧情任务文民已经得到了3件领地类宝物:练兵要略,《太平要术之撒豆成兵》,《太平要术之掌控风云》,除了第二个撒豆成兵现在看来有点鸡肋之外,其他的两个都非常有用,第一个练兵要略就不说了,第三个掌控风云,这个技能的出现算是弥补了现在郭嘉这样的谋士能力有些名不副实的缺陷。

    毕竟郭嘉身为神级谋士,其本身的智商,对于一些事物的判断,战略眼光,临时急智等方面肯定都是没话说,在三国中肯定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他的这些能力对于熟悉历史的玩家而言,就没有什么优势了,毕竟超出了两千年的眼光即使是神级谋士也不能无视的。

    而徐庶虽然也是一个谋士,但是由于他同时也是一个阵法大师,所以加入领地之后也是功勋显著。

    可是郭嘉一直以来却只能出出主意,真正战斗的时候,却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而现在掌控风云的出现无疑让郭嘉在以后对敌的时候能多一条手段,特别是在水战之中,这个技能肯定会大放光彩。

    由于距离下一场战役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文民让先让郭嘉和徐庶先带着部队在宛城围剿黄巾余孽,等到时间快要到了的时候,就回领地到书院里去学习掌控风云技能。

    而他自己却立刻回到了领地,先去议事厅兑换了九州之鼎,虽然这玩意暂时没有效果,但是毕竟也是国家神器的一部分,总不能随便乱放吧?所以文民就把它放进藏宝阁,和龙珠还有练兵要略放在一起。

    接着他又立刻赶到江陵,兑换出了灵犀之链,有了这个东西之后文民的修炼速度也会提升一个档次。这样一来领地类的唯一宝物只剩下最后那个求贤卷轴了,需要一亿两千多万,文民相信就算给其他领主玩家再多两个月的时间也不可能刷到这么多功勋,而自由类唯一宝物也只剩源天战甲和藏宝图了,同样也不用担心会有人把它们兑换走。

    当文民赶回领地的时候,一个小时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会儿,于是他就毫不停留的带着部队进入了广宗。

    而这个时候广宗的形势也和前面两场战役有所不同:前面第一场双方实力非常悬殊,最后官军只能用计灭敌;第二场黄巾军实力稍弱,但是官军如果不是用计的话,肯定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这第三场虽然官军是攻方,但是实力却比城里的黄巾军要稍弱,所以黄巾军首领地公将军也没有打算死守城池,而是带着士兵来到城外和官军对峙。

    这次文民没有等皇甫嵩派人来邀请,就自己跑去报道了,经历过两场战役的他知道,和这些大佬打好关系的话,到时候有了好差事他们肯定不会忘了自己了。

    当他这次来到帅帐的时候,发现里面除了皇甫嵩和朱隽(历史上广宗之战没他们俩什么事,但是游戏中请各位历史帝不要计较了)之外还有几个人,在皇甫嵩帮他一一介绍了之后,他知道了那个和皇甫嵩他们年纪差不多的老头就是卢植,这样汉末三大柱石算是集齐了;另外还有董卓,曹艹,孙坚等名传千古的三国群雄。

    在帮文民介绍了一众将来的牛人之后,他又向帅帐里的卢植等人介绍文民:“这就是在长社之战和宛城之战都立下奇功的外来者,云泽镇的镇长文民,他麾下士兵即使和诸位麾下的精锐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也许这次破敌还需要靠他也说不定。”

    听了皇甫嵩语气中毫不掩饰的赞赏,这些人脸色各异,卢植只是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而孙坚则是一脸不服,董卓却是鼻孔朝天的“哼”了一声,显得十分不屑,至于曹艹则是笑眯眯的对文民恭维道:“久仰久仰,原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镇’的镇长,久闻大名,今曰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威武不凡。”

    文民还没来得及谦虚一下,就听见旁边董卓不屑的说道:“哼!区区一个外来者中的小小镇长而已,我等诸位,谁不是掌控数城?他一个小小镇长有什么资格跟我们站在一起?”

    文民听了心中大怒:“好你个董大胖子,脑残了是吧?老子没招你惹你,你就这么看不起老子?等到下一次剧情的时候,看老子不打得你哭着喊妈妈!”

    帅帐内的众人顿时都有点尴尬,也都暗骂这个董胖子太过目中无人,虽然这个人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镇长,在朝廷之中也还没有官职,但是就凭着他在前面两场战役中立下的盖世奇功,等到平乱之后朝廷肯定会给他加官进爵的,到时候甚至能够和他们这些人平起平坐也说不定。而现在这个董胖子却为了逞一时之气而得罪了人家,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么?(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初见曹孟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564 5565 5566 5567 5568 5569 5570 5571 5572 5573 5574 5575 5576 5577 5578 5579 5580 5581 5582 5583 5584 5585 5586 5587 5588 5589 5590 5591 5592 5593 5594 5595 5596 5597 5598 5599 5600 5601 5602 5603 5604 5605 5606 5607 5608 5609 5610 5611 5612 5613 5614 5615 5616 5617 5618 5619 5620 5621 5622 5623 5624 5625 5626 5627 5628 5629 5630 5631 5632 5633 5634 5635 5636 5637 5638 5639 5640 5641 5642 5643 5644 5645 5646 5647 5648 5649 5650 5651 5652 5653 5654 5655 5656 5657 5658 5659 5660 5661 5662 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