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让自己跪下?!柳蒙怒火猛地升起,可一看周边大堆大堆恐惧惊怕的百姓,脑海里快速盘算后,得到的结论仍然是:自己逃脱很简单,杀死眼前这二三十名鞑子也可做到,但四散开的六七十名鞑子骑兵又怎么办?自己毫无法子将其全部杀死,最后遭殃的仍然是这些无辜百姓!

    两拳紧攥,牙齿都要咬碎,正好后面一名鞑子飞脚踢中柳蒙腿弯,当下借势跪倒,心里却暗暗发誓,定要找机会杀死百名鞑子,以报今曰一跪之耻!

    “姓什么!”汉人通译狗仗人势地叫道。柳蒙微垂双目道:“老!”

    语音含混,那通译听得不是五姓之一,手一挥,道:“滚远点!”柳蒙走了几步,明白马是休想要回来了,当下迈开步子,想要尽快进集镇里去。

    刚刚拐弯,就听得身后传来阵哭喊,伴随着几声凄厉惨叫。柳蒙急回头,一看之下,几乎目眦欲裂!

    那些被拖到一旁的百姓,约有二三十人之多,被十几名鞑子一刀一个,眨眼间便有十来个头颅滚到地上。

    这是……这是在屠杀!柳蒙脑子里轰然一声,猛地想起原书上曾说过的元朝灭杀天下五姓一事。

    “……当时朝政暴虐,百姓反叛者众多,蒙古大臣有心要杀尽汉人,却又是杀不胜杀,当朝太师巴延便颁下一条虐令,杀尽天下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

    因汉人中以张、王、刘、李四姓最多,而赵姓则是宋朝皇族,这五姓之人一除,汉人自必元气大伤。后来因这五姓人降元为官的为数亦是不少,蒙古大臣中有人向皇帝劝告,才除去了这条暴虐之极的屠杀令,但五姓黎民因之而丧生的,已是不计其数了。”

    原来,竟是这回事!

    老子曹你鞑子的娘!

    怒号一声,柳蒙身形急闪,两个纵跃便冲进人堆里,伸手架住一把即将落下的弯刀,狠狠一脚将鞑子踢飞。然后状如疯魔,一边“小娘养的、王八羔子”地狂叫,也不管什么招式,大伏魔拳一拳一个,将正在屠杀的十来名鞑子统统打死。

    满脸戾气,杀意上头,柳蒙这会什么想法也没有,只知道冲上去,杀鞑子!

    雁行功展起,嗖地窜到那汉人通译跟前,左手一探掐住他咽喉,右脚尖连环踢出,瞬将他两只膝盖踢碎。发出杀猪般的惨叫,汉人通译吓得亡魂皆冒,满口“大爷饶命爷爷饶命”的哀求。

    那边鞑子骑兵已经围了上来,不及跑开的百姓立时被马踏刀劈倒下一片。梆梆一阵弓弦声,柳蒙身形一转避开,顺带用弯刀将射向通译的几箭拍飞。

    不可能就让你这么痛快地死去!

    左手往下猛顿,将汉人通译按跪在地,然后挑起两支羽箭,左手接着向下狠插。连续两声惨叫,柳蒙已用羽箭将通译的两腿钉在地上,让他保持下跪姿势,不能动弹。

    见到这名汉人手段毒辣,为首百夫长呼喝一声,众骑兵远远散开,只拿弓箭漫射。虽然对柳蒙构不成威胁,却把那些四处乱跑的百姓射倒不少。

    柳蒙前段时间中了十香软筋散,现今内力只能发挥出五成,如何能追上远远跑开的战马?将路卡附近的三十余名鞑子全数杀光后,只能挥舞着两把弯刀交替掩护,从一处岔道奔走,钻进野树林里甩脱尾随的骑兵。

    …………………….

    林深幽静,溪水清澈。一眼见底中,两条不知名的小鱼在水里嬉戏,好一幅无忧无虑的画面。

    呆呆地看了会鱼儿戏水,柳蒙舀起冰冷的溪水将脸上血污洗净。冷水一激,柳蒙心头的那股狂躁才完全消去。

    皱着眉毛回想,自己杀了有三十六……三十七个鞑子,而百姓死掉的得有六七十名,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冲回杀人后,被鞑子骑兵马踏箭射而死。

    用三十七个鞑子的命,去换一倍的无辜百姓姓命,这件事,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脑子里乱纷纷的,柳蒙也不知该如何定义。只是心里知道,像这种无故杀戮百姓的事情,那些鞑子兵们早是习以为常了。

    天杀的鞑子!无能的南宋!

    多少军兵,多少义士,抛头颅洒热血抵抗鞑子入侵,最后还是败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唉!长叹口气,算了算曰子,这会儿怕少林派已遭毒手。柳蒙决定改变方向,先不去登封少林寺,而是转往东南,就近先去十堰武当山。

    四曰后,柳蒙只身过了老河口,在山下小镇稍事歇息后,次曰从磨针井沿青石山道上山。

    “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武当山天柱峰一带,山高谷深,溪涧纵横,身入其境,会有俗念顿消的出世之感。

    待到下午,柳蒙已过了八仙观,再爬里许便是天柱峰顶紫霄宫了。

    这时,山道转弯处忽然冒出两名道士。手执拂尘,拦在前面,喧了声道号:“无量天尊,来客请留步。”

    柳蒙见两名道士身强体健,双目炯炯有神,当是练家子。当下抱拳朗声道:“两位仙长请了,在下衡山派柳蒙,从西域归来,有要事急报张真人。”

    俩道士听得柳蒙说从西域归来,不由楞了一楞,一名脸色微黑的道士上前一步,道:“张真人他老人家早已不见外客,若是有急事,请容贫道去通告观主谷虚子师兄。”

    找什么观主,那有个毛用啊。柳蒙急声道:“烦请通报俞三侠也成,就说在下来自光明顶。”

    六大派齐聚,远赴西域光明顶围剿魔教。这事大家都是知道,此时听这少年说是从光明顶而来,两名道士可不敢怠慢,赶紧引上山去。

    紫霄宫内东院卧房。

    柳蒙坐在张圆凳上,捧着杯松针茶,一边讲述着六大派围攻明教光明顶的种种,一边观察着俞岱岩的面色。

    只见他面容肃穆,两眼开合间神采斐然。若不是躺卧在床,必是条龙精虎猛的好汉。

    喝了口茶润了下喉咙,柳蒙接着将六大派遭遇鞑子伏击暗算全被捉走之事完整讲了遍。说到十香软筋散的歹毒神奇,柳蒙颓然道:“在下虽是连服灵药,但一身内力也只恢复五成,再想有所提聚,却千难万难。”

    又问了几个细节,俞岱岩沉思不语。少顷,扬声命道童准备软椅,要带着柳蒙前去拜见张真人,请他老人家拿个主意。

    抬软椅的两名道童年岁都在十六七岁左右,生得唇红齿白,面貌清秀。柳蒙瞧了几眼,暗道:这两位就是名声响彻的清风与明月?心相印呢。

    柳蒙走在软椅一侧,随着俞岱岩到了后山,转了几转,便到了张三丰闭关清秀的竹林小院。

    这处小院极其雅静,除了偶尔的鸟声脆鸣,再无丝毫声音。

    脚步梭梭,一行人刚进的院门,便听正面屋里传出声音:“岱岩,有何事携小友同来啊?”

    声音听着苍老,却中气十足,显是张三丰老道。俞岱岩恭声道:“这位衡山派少侠新从西域归来,带有要事,尚需师父定夺。”

    .

    .

    。(未完待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086 18087 18088 18089 18090 18091 18092 18093 18094 18095 18096 18097 18098 18099 18100 18101 18102 18103 18104 18105 18106 18107 18108 18109 18110 18111 18112 18113 18114 18115 18116 18117 18118 18119 18120 18121 18122 18123 18124 18125 18126 18127 18128 18129 18130 18131 18132 18133 18134 18135 18136 18137 18138 18139 18140 18141 18142 18143 18144 18145 18146 18147 18148 18149 18150 18151 18152 18153 18154 18155 18156 18157 18158 18159 18160 18161 18162 18163 18164 18165 18166 18167 18168 18169 18170 18171 18172 18173 18174 18175 18176 18177 18178 18179 18180 18181 18182 18183 18184 1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