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人数之后,下令许褚、典韦两人率军血洗,毫不留情。
秦天一改以往求贤若渴的态度,对于这些士子进行严密拷打,确认没有一人走失之后,全部秘密斩杀。
夏朝阴魂不散,九泉之下也有如此势力,夏霖是居功至伟,秦天也毫不犹豫的下令,将夏霖软禁零陵郡之中,以期钓出更多的潜在势力。
期间引得众多起义军先后在臻国北部、交州中部先后出现,打起了“臻公残暴无德”“光复襄国”诸多口号。
陈庆之、钟忠、赵括等将领纷纷于各地覆灭叛军。
好在这些叛军势力大多都是来自于一些士族的支持,还并未形成太过于庞大的势力,最多的一支部队不过两千余人,一共十一股队伍,总兵力不过四千余人,挥兵覆灭。
夜半,秦天得到消息,夏霖于半夜吞金而亡。
次年三月,夏夕生得一女,臻公取名:秦馨。
吴王项霸送来贺礼,一些扬州特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珍稀动物,四只丹顶鹤便是其中一项,其余的奇珍异宝自然是不缺了。
秦天看到不是儿子之后,似乎松了一口气,对于秦馨额外疼爱,当看到秦馨“呀呀”的看着丹顶鹤显得有些兴奋,秦天揉了揉她的小鼻子。
但是总会有人不高兴,自从夏霖死后,夏夕的情绪就有些低迷,得到女儿之后身体就愈发的不行,有些抑郁、自闭。
秦天很清楚,夏夕很恨,恨秦天,也恨自己的女儿。
而另外一边的秦国则在糜氏商会的大量粮草之下站稳脚跟,在去年入冬,大破了匈奴、氐族等外族的劫掠,随后进入消耗战,生生将外租数万大军拖住了步伐,乘外族士气低迷这才赢得了最终胜利。
胜利之后,赢合豪气万丈,双袖挥舞,下令反攻匈奴、氐族、羌族等外族王庭,大获全胜,牛马羊无算。
今年三月,秦天传令,糜氏停止了粮食供应返国,仅留下华夏商会,开始蚕食秦国此次胜利之后得到的利润。
不过经过去年的大肆购买以及牛羊的丰收,秦国对于粮食的需求并没有太多的需要,所以还是维持老样子。
秦天也不着急。
臻国修炼兵马之后,郑和也派出数艘船只开始打探曰本岛的情报,准备为下一步计划做准备。(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七十二章、倭岛战局
这一年,秦天24岁,也就是吴国称霸的第三年,臻国登基后的第九年的三月份。
鬼谷子三徒出师,兴臻学院第二批学员毕业,学院框架完善,为臻国源源不断的注入了新鲜血液。
鬼谷子三徒留于秦天身边,以及典韦、许褚、钟忠、郑耀伟,率领兵力五万,踏上前往倭国道路。
于五月,抵达琉球群岛之后休息了三天时间,补充淡水之后,向着倭岛前进,一路上偶遇几次暴风雨倒也没有郑和第一次那样的凶险。
洛河、池阳、言莫等人纷纷称颂是秦天洪福齐天,这才保佑众人平安无事。
一般说出这样拍马屁的话,秦天总会带上有色眼镜,自古这些馋臣都会如此,而这三人屈辱出人意料的忠心耿耿。
而着洛河、池阳、言莫等人呢就是鬼谷子教导出来的几名徒弟,能力没有预料中的高,仅有八十多。
秦天纵使疑惑也没有说什么。
郑和在秦天之前就在已经在倭岛上占领了一个小村子。
秦天一直都在琢磨,按理说现在邪马台还没有出现,倭岛应该处于邪马台之前的几百年。
而邪马台在曰语之中应该是翻译成“大和”,大和之前的时代,应该还是奴隶时代也是战乱的时代,之前在资料上写的应该就是邪马台没有出现之前,应该都是战乱时代,连续好几代之后,才推出邪马台,这才得以和平。
海面上,太阳冉冉升起。
郑和将掌舵交给了大副之后,对着秦天说道:“对了,我们在一个叫做尾张的地方落脚,由一个叫做织田的人统治。”
秦天愣愣的看着郑和,有些不可思议的说:“不对吧,倭岛的战国时期应该是在三国时代往后还很远才会出现,这是乱入吧。”
郑和一怔有些茫然。
秦天低头沉思,越想越不可思议,倭岛如果现在就是战国时期,那么竹中半兵卫怎么学到诸葛亮的石兵八阵,以及孙子兵法之类的。
秦天思考了很长时间,对于这样未知的变故有些烦躁,事情超脱了他的想象。
秦天突然想起来,如果真的是战国的话,那么火绳枪什么的也出现了吧,要不然织田信长怎么在桶狭间打败今川义元?
秦天对郑和说道:“那个织田全名叫什么?”
郑和一怔,随后说道:“就叫织田。”
秦天心里已经有了乱入的准备了,毕竟这个世界并非标准的历史空间,乱入也是有可能的,不过按道理说应该是弥生时代,有了弥生时代之后才出现邪马台,也就是大和的诞生前期。
秦天对于倭岛的历史了解的不多,大部分还是玩游戏之后才知道的。
然而当秦天抵达倭岛之后,郑和口中的织田,则是一个名为藤原朝臣十兵卫吉田,而所谓的尾张并非是国而是一处村庄而已。
此刻的倭岛引进水稻等农业技术,得到了朝鲜等地的移民带来的一些技术,正在处于飞速提高国力之中。
而邪马台也也才刚刚成为诸国的女王,也就是大和之中天皇的初代形态,一直到第一代幕府之后天皇才会成为象征姓。
而如今的尾张村人烟稀少,被秦天麾下占领之后一直在琢磨对方的语言,好在之前吴越等地因为项霸的攻占而引起的战乱碰巧进入倭岛的一些人则可以听懂,成为了秦天的翻译。
其中一人比较精通的则是一个名为张明远的人,他是此处尾张村统治者的陪臣。
秦天率领大军驻扎此处,兵强马壮,还有如此数量之多的船只,心知是这个秦天怕是内陆的一位大诸侯了,自然不敢怠慢。
他的祖上逃亡此地已经三代,精通语言并非难事,关于中土的一些消息也知道不少,再加上此人没事就会找一些军中小吏闲聊。
得知秦天身份尊贵,张明远动了一些小心思,中土大地,地广物博,整个倭岛也不过一个州而已。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69
8070
8071
8072
8073
8074
8075
8076
8077
8078
8079
8080
8081
8082
8083
8084
8085
8086
8087
8088
8089
8090
8091
8092
8093
8094
8095
8096
8097
8098
8099
8100
8101
8102
8103
8104
8105
8106
8107
8108
8109
8110
8111
8112
8113
8114
8115
8116
8117
8118
8119
8120
8121
8122
8123
8124
8125
8126
8127
8128
8129
8130
8131
8132
8133
8134
8135
8136
8137
8138
8139
8140
8141
8142
8143
8144
8145
8146
8147
8148
8149
8150
8151
8152
8153
8154
8155
8156
8157
8158
8159
8160
8161
8162
8163
8164
8165
8166
8167
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