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赵义德以缓慢行军的中央军团为幌子,麻痹赵仁义。自己则亲率三千精骑,狂飚数千里,于雪夜突入赵仁义的大营。趁着大军混乱之机,赵义德直入中军帅帐,亲手生擒赵仁义。为了保命,赵仁义只得率军投降了。

    两军汇合,一起回击已经占领了中京城的赵仁信。赵仁信占领了中京城,想向那些支持赵义德登基的大臣报复。无奈这些人连带家属都随大军出征了,让他有气没处撒。当他准备率领大军去夹击赵义德时,传来了赵仁义已经被击破的消息,吓得他只得在中京城固守。

    此时,形势逆转,强弱易位,赵仁信的大军再无斗志。当赵义德的大军兵临中京时,赵仁信手下的武将发动叛乱,将赵仁信捆起来献给了赵义德。

    见赵义德如此神速的平定了叛乱,趁乱进击的吴、越两国,不得不停止了进军,大周国终于转危为安。

    十六岁的新皇帝赵义德,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一场足以让大周帝国灭亡的危机化解。他用完美的表现,赢得了所有文臣武将的效忠,周国走进了新的时代。

    镇压了叛乱,国家恢复了稳定,赵义德得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内政事务中。他先将柳思仁提升到右丞相,总领朝政,再奖赏了一批有功之臣,处罚了一批贪官。大周帝国在他的整治之下,重新焕发了生机。

    两年的休养生息,使得周国上下为之一新,人心彻底地安定下来。

    偏偏在此时,赵义德和韩思仁发生了严重的分岐。

    赵义德认为两年的休养生息,帝**队的战斗力恢复了,想起兵将吴、越两国占领的城池夺回来。韩思仁则竭力反对,认为此时开战,周国并无必胜的把握。

    换作别人反对,赵义德早就用皇权压服了。可是,韩思仁是三朝元老,祖父指定顾命大臣,德高望重,辅助自己治理国家也是尽心尽力,赵义德对他还是很尊重的,希望能说服他。

    赵义德决定召开庭议,让三品以上的朝臣都来参加讨论这个问题。庭议的结果是绝大部分大臣都支持了赵义德的意见,韩思仁应该没话说了。没想到,韩思仁极为固执,居然以死相逼,声称皇帝如果一意孤行,陷黎民于水火,他就碰柱而死。

    赵义德本身就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极有主见。只是出于尊重,才耐着性子与韩思仁沟通,却被韩思仁当着不纳谏昏君,这让他完全陷入暴怒的情绪中。

    “以大不敬之罪将韩思仁打入天牢,三日后问斩。”狂怒中的赵义德下达了最后的旨意,不顾众大臣的求情,拂袖而去。

    平心而论,两人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并无对错之分。新皇年轻气盛,不能容忍吴、越两国长期霸占着周国国土,想尽快的收回失地,这没什么不对。柳思仁老成谋国,觉得没必胜的把握就开战,周国不知道又要增加多少孤儿寡母,不知道又要有多少白发人要送黑发人,想法也不能算错。当然,谁对谁错李哲也不太关心,当务之急是要把人救出来。

    在天牢救个人,对李哲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可是,却有一个巨大的难题横在他的面前。东方明轩祖师极其痛恨修士高高在上,把凡人当成奴仆。因此,他驱逐了殷家之后,就在幽州修真界立下了规矩,修士不得干涉世俗国家的事务。云梦宗派出不少修士在各世俗国家巡视监察,发现有修士违反就会出面制裁。

    周国作为幽州最大的国家,云梦宗更是重点照顾了。云梦宗在中京城中布设了一个覆盖全城的大型法阵,并派出一名金丹期修士坐镇。任何进入中京城的修士,镇守修士马上就会通过法阵感应到。若外来修士在中京城安分守已,不生事端,自然不会有事。反之他就会马上赶到,进行制裁。李哲作为云梦宗修士,违反了祖师的禁令,抓住了更是罪加一等。

    可是,柳思仁是必须要救的。那就只能拼一把了。李哲决定,速战速决,得手后迅速逃离中京,希望能够躲过一劫。

    来到天牢的外围,李哲发现果然是戒备森严,不仅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还不时有一队队重甲巡逻队经过,凡人关到里边真是插翅难飞了。

    放开神识,李哲很快就寻找到了柳思仁的位置。人果然关在里边,那就抓紧行动吧。隐身后,李哲顺利地潜入天牢中。在神识的指引下,很容易就来到柳思仁的牢房前。

    此时的柳思仁,仍然是精神奕奕,毫无对死亡的恐惧,正坐在一桌子美食前豪饮,两名狱卒在一旁监视他。看到柳思仁的表现,狱卒们也是啧啧称奇。能这么舒服地享受着断头饭的死囚,这么多年两人还真没见过。

    明天中午就要行刑了,到了此时就算是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大部分已经吓得抖成一团,哪还能吃得下东西,能对付着吃下几口已算是狠角色了。

    见此情景,李哲决定不再浪费唇舌来劝服柳思仁了。他衣袖一挥,施法直接将三人弄晕,提着柳思仁就离开了。

    柳思仁这种表现,明显没把生死放在心上。要劝服他跟自己走,他多半要跟自己说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类的话,肯定不会听从。既然人必须要救,那么就不能浪费时间了,先强行带走以免夜长梦多。

    李哲带着昏迷的柳思仁从天牢脱身后,直接就出了城,远离中京疾驰而去。

    疾驰了百余里,李哲将速度放缓,全力将神识外放,将身后反复地检查了数遍。确定没有人跟着,李哲松了一口气。今天的行动没有引起宗门长辈的注意,看来是幸运地逃过一劫了。

    看到身下有一片草地,李哲就降落下来。落地后,他将昏迷中的柳思仁轻轻地放在草地上,俯下身来,准备施法将柳思仁救醒。
------------

第五十九章重逢

    |->

    在李哲俯身之际,他感应到一道神识锁定了自己,一种毛骨悚然的危机感如过电般的传遍全身。他连忙转向那道神识传过来的方向,眼见一道耀眼的白光,在漆黑的黑夜中划出一条亮丽的白线,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刺了过来来。

    看不清白光究竟是什么东西,李哲不敢贸然硬拼。他一挥手,四只火球连成一串,从他手中飞出迎向白光,他自己则快速的向旁边闪去。

    四个火球稍一接近白光,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四个烈焰腾腾的火球突然各自发出滋的一声,直接熄灭在空气中。不仅没有拦下白光,甚至连减缓一下白光的速度都没能做到。

    脚刚落地,李哲就发现在飞行中的白光,极巧妙地调整了一下方向,就瞄准了李哲闪避位置,速度丝毫未减地刺了过来。在高速飞行中还能对法器做出如此精妙地控制,可不是一般修士能做到的。

    躲不过就只好硬接了,李哲边向后疾退,边双掌平推三次。随着他双手的动作,他的面前凭空出现了三堵燃烧的火墙。

    两年来,仗着奇妙的火灵体体质,李哲着重对火系法术进行了练习。对火系法术的使用有了极大的提高,大部分的火系法术都能做到瞬发了。因此,在斗法时,李哲基本上都会使用火系法术,不仅有施法速度的优势,而且还能节约法力。

    眨眼间,白光一头扎进了三堵火墙中。怪事又发生了,三堵火墙居然如同纸糊的一般,同样发出滋的一声,就让白光极轻易地钻出一个大洞,依然毫不减速地对李哲刺来。

    最拿手的火系法术连连失效,李哲此时也有点慌神了。三堵火墙的防御力究竟有多强,李哲心中非常清楚。白光居然催枯拉朽般地击破了三堵火墙,充分说明了白光的力量有多强大。

    飞到近前,李哲终于看清了白光究竟是什么东西。原来是一把白色的飞剑,耀眼的白光除了剑光外,还有白色的冰雾组成,发出让人冻结的寒气。

    李哲这才搞明白,为什么自己最得意的火系法术被连连轻易突破了。五行之中,水克火,而冰元素更是升级版的水元素,对火元素的克制作用更强。这把白色的飞剑很明显是冰系,能够发出极寒之气,对火系法术有巨大的先天优势,只要消耗很少的法力就能快速破掉火系法术。

    飞剑瞬间飞到李哲身前,强大的寒气透体而过,仿佛将李哲的生机都要冻结。李哲一边运功驱散寒气,一边挥动着两只金拳迎着白色的飞剑连连奋击。

    灿烂的金拳与耀眼的白光连连撞击,每一下撞击都发出惊雷般的巨响。从飞剑上传来巨大的力量,强悍如李哲也被撞到连连后退,借着巨力寒气强行侵入他的身体。李哲不得不用更多的法力驱除寒气,并主动后退,借后退之势化解飞剑上的巨大力量。即便如此,仍然被飞剑震得双臂发麻,气血翻腾。

    李哲的两只金拳挟妖兽般的巨力,不停地擂在飞剑的剑身上,瞬间就攻出几十拳。如么强力的攻击,就算是专门用来防御的法器,李哲都有信心击破。可是,这把冰系飞剑的威力真是强得过份了,数十拳的攻击仅仅是稍稍减缓了飞剑的进攻速度,连将飞剑击退都做不能,更谈不上击破了。甚至连飞剑护身的白光,李哲都没能击溃。

    反倒是,李哲有破坚拳和强悍肉身双重加持的双拳,却被飞剑上射出的冰芒刺得鲜血淋漓,千苍百孔,惨不忍睹。双手重伤,让破坚拳的威力也大受影响。

    幸好,这一拖延,李哲有机会施放出岩甲术。厚重的岩甲一上身,李哲就停止了拳击,放任飞剑刺到岩甲上。李哲估计,自己刚才的一轮拳击,至少消耗掉飞剑的大半力量。凭借岩甲的坚硬,只要保证法力注入,挡下飞剑应该问题不大了。

    可惜,李哲低估了这把白色飞剑的锐利。飞剑刺中李哲胸口的岩甲,如同利锥一般,强行刺入了岩甲的一半厚度。李哲强驱法力,一时间岩甲发出强烈的黄光,防御力大增。即便如此,仍然不能阻止以飞剑刺入点为中心,珠网状的裂痕迅速地在整个岩甲上蔓延。仅过片刻,岩甲就发出砰的一声化为虚无。

    到了这一步,李哲也没什么好办法了。只难尽力移动身体,让飞剑刺入的身体的位置尽量避开要害之处。最终,飞剑刺入李哲的右胸,好在他前边防御的努力也不是白费的,飞剑的力量也耗得差不多了。入肉三分,飞剑终于有了力竭之象,力道大减。李哲两只金掌合什,将飞剑夹在掌中。飞剑在掌中拼命跳动,欲脱出李哲的控制,可是无力挣脱他的巨力。

    在李哲和飞剑博斗的时候,一条白影从远方御风而来。飞到近前,白影看清了李哲的面容,并看到他双手和胸口鲜血横流的惨相,不由发出一声惊呼。

    听到这声惊呼,刚刚制住了飞剑的李哲立刻就知道了来人是谁。虽然十年未见,但是这温柔悦耳的声音从来没有离开过李哲的脑海。

    知道了来人是谁,李哲心中大喜,决定和来人开个小玩笑。只见,李哲发出一声凄烈的惨叫,双手保持夹着白色飞剑的姿势,直挺挺地仰面而倒。看到李哲倒地,白衣人影慌忙跑到李哲的身边,俯下身来察看。此时的李哲已经是面如金纸,气若游丝了,胸口和双手鲜血横流,一副随时都会断气的样子。

    见此情景,白衣人伤心地大哭起来,一边呼喊着李大哥,一边手忙脚乱地找出一只瓷瓶,倒出一枚芬芳四溢的白色丹药,就要喂给李哲。

    垂死的李哲突然睁开双眼,跃入眼帘的正是那张倾国倾城,让他魂牵梦萦的俏脸。这张俏脸此时哭得梨花带雨,我见忧怜。李哲一看之下,惜花之意大起,暗自责怪自己玩得太过份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61 1462 1463 1464 1465 1466 1467 1468 1469 1470 1471 1472 1473 1474 1475 1476 1477 1478 1479 1480 1481 1482 1483 1484 1485 1486 1487 1488 1489 1490 1491 1492 1493 1494 1495 1496 1497 1498 1499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1521 1522 1523 1524 1525 1526 1527 1528 1529 1530 1531 1532 1533 1534 1535 1536 1537 1538 1539 1540 1541 1542 1543 1544 1545 1546 1547 1548 1549 1550 1551 1552 1553 1554 1555 1556 1557 1558 1559 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