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五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 4
手机阅读
取滑州时,李从璟的方针是出其不意,以快破敌,取濮州,这样的方针就用不了。不能出其不意,所以没法直捣黄龙,加之银枪效节和李守敬都非长剑军与徐永辉能比,出于这种认知,李从璟这才秘调百战军东行。
李从璟手中有兵符,按理说可以调遣其他藩镇、州的驻军,以为己用,然则大唐才改头换面,对其他军队李从璟实在不敢抱有希望,所以也只打算用百战军。
天下藩镇林立,但藩镇却并非完全分割整个天下,大唐有一些州县,并不隶属某个藩镇,而是直属朝廷,这些州谓之直属州,譬如汴州。
自安史之乱,天下藩镇日益增多,而直属州日益减少,以至于寥寥无几。这些姑且不言,仅是藩镇,黄巢之乱前,多者辖下十余州,小者也辖三四州,到了如今,藩镇数量更多,相应的各藩镇辖下州的数量在减少,以一州为一节度的情况虽然不多,却也并非只滑州、濮州这些个例。
滑州是个烂摊子,要处理的事务一大堆,文事武事皆有,徐永辉昧了朝廷拨下的钱粮,各县官吏又不愿接收流民,所以诸县情况几乎一致。
他一面让秦王府继续处理手头事务,一面给李嗣源上书,要他赶紧派遣县官下来。
好在秦王府不是空架子,李从璟节度幽州四年,秦王府别的不多,甲士与能吏不缺。
论及处理民事,李从璟不由得想起耶律敏来。
这小妮子在幽州数年,起初无所事事,后来不知为何,向李从璟要了官身去干实务,不料成绩非凡,整个卢龙九州的屯田事,起初由卫行明负责,后来竟然几乎全都转到了她手里。
幽州之富强,说来也有耶律敏一份大功。
后来西楼会战结束,耶律敏要求回契丹,李从璟虽未作阻拦,却并不知道缘由。在他看来,大概故国终究难离。他不知耶律敏为何会回契丹,就如他当初想不明白,为何耶律敏愿意留在幽州,又为何愿意为幽州出力。
如今想起,刚入幽州的耶律敏,尚是一个小姑娘,天真无邪却也不谙世事。待她离开幽州时,不说饱经沧桑,却也历经沉浮,出落得心思玲珑、才干出众了。
时间并不奇妙,奇妙的是经历。人的改变,亦或成长,都仰仗于经历。
就在李从璟回想起耶律敏时,林英进门来向李从璟禀报,百战军已到达指定位置,府卫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准备进入濮州。
滑州的事要处理,濮州的事也等不得,李从璟将这里的事务丢给王朴主持,带着莫离进入濮州,这是既定行程。
得了林英禀报,李从璟起身,由孟松柏为他穿戴甲胄,让人通知莫离,准备启程。
莫离来得很快,进门看了一眼正在穿戴铠甲的李从璟,面色不太友好,道:“恐怕殿下今日去不得濮州了。”
李从璟敏锐的意识到不妙,不等他发问,莫离继续道:“白马县有人聚众闹事,围攻秦王府官吏,事发突然,当场见血!”
李从璟大怒。
......
契丹,西楼。
年初西楼会战后,契丹与大唐签订城下之盟,以此为标志,耶律倍开始执掌大权。因耶律阿保机殡天,战后,身为皇太子的耶律倍依仗身份之便,与麾下将士之利,强势继位为契丹皇帝。
攻伐渤海虽说失利,到底契丹占据了扶余、长岭两府,然则与大唐之战,契丹战败,却是没有半块遮羞布。战争既败,自然需得有人承担后果,背负骂名,耶律倍继位后,将一部分罪责推到耶律德光身上,夺其兵马大元帅之职,发配北地戍边,让女真等部好好折磨。
因忌惮述律平威望,原本耶律倍打算将述律平软禁,免得她插手国事,不料述律平自愿随耶律德光戍边,不愿呆在西楼。耶律倍在憎恨述律平对他刻薄寡义的同时,乐得周遭清静。
耶律倍对耶律德光、述律平并非不忍杀之,而是两人势力本就很大,杀之容易引起动荡,而眼下的契丹,经不起这种动荡。
西楼会战时,渤海大明安趁机进军长岭、扶余,因人心动荡,被大明安得手。事后耶律倍与大明安签订和议,均表示愿以战前疆界为准,熄两国之刀兵,以求相安无事。
至此,耶律倍着手整顿内政。鞑靼部、黑车子室韦重新独立,耶律倍奈何不得,但其他先前起军诸部,耶律倍先是假意媾和,在国政稍稳时,便出兵血腥镇压,这才使得契丹国没有名存实亡,他作为新皇帝的威望,也算确立下来。
而这种种大事之所以能有条不紊进行,都离不开一个女人的功劳,这个人就是西楼会战后回到契丹的耶律敏。
耶律敏去幽州当了几年汉官,如今算是镀金归国。耶律倍向来与耶律敏感情甚笃,又见耶律敏今非昔比,逐渐重用、依仗,到而今已是大事事事不离了。
与耶律敏商讨完如何复兴地方民政之事,放下手中笔墨,如今愈发显得有威严的耶律倍,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望着耶律敏叹道:“若非有你帮衬,这些事还不知何时方能理出头绪来,也不知你在幽州这些年都经历了些什么,竟然变得如此精明强干!”
脑海中闪过在幽州数年的画面,耶律敏露出纯澈笑意,就如大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一般,“幽州是个神奇的地方,也有一群神奇的人,那里的阳光明媚耀眼,那里的麦香清新-四溢。”
“幽州虽好,毕竟他国,草原纵使景致单一,终究故土!”耶律倍严肃的说了一句,又觉得犯不着如此,摇头笑了笑,说起正事:“如今契丹军国大事,皆有你出谋划策之功,你之才干如今已经举国皆知,依朕看来,北院宰相之位,该由你来坐。”
耶律敏好笑道:“宰辅之位,也能女子担任?”
“有何不可?你本就是契丹公主,如何不能担任?”耶律倍认真道,想起耶律敏在幽州多年,皱了皱眉,“契丹不比大唐,可没有那么多迂腐规矩,你莫不是在大唐呆的久了,入乡随俗了?”
耶律倍白了耶律倍一眼。
从皇宫出来,回到公主府,耶律敏却未歇息,而是在书房处理各种政务。待政务处理完,天已完全黑了下来。用过晚膳,耶律敏开始秉烛夜读。快入冬的时节了,西楼早已冰寒彻骨,桌前的火盆燃烧正旺,不时发出轻微的刺啦声。
不知不觉将近子时,耶律敏这才放下手中书册,起身来到窗前。推开窗子,冷风席卷而进,耶律敏的长发随之向脑后飘舞,屋内的沉闷也被一扫而空,她两颊微红,抬头望月,虽有倦色,眼神却依然清明。
冷风终究寒人骨,不知过了多久,耶律敏打了个冷颤,赶紧关上窗户。回到桌前,从桌底下一个极难找的暗格里翻出一本厚厚书册,打开摆在桌上,翻开新的一页,开始书写。
“今日皇兄意欲以我为相,慎思之,以为可。既要熟稔契丹军国政务,此职正合我用。不出君之所料,契丹重新稳定之后,草原现已成鞑靼、黑车子室韦、契丹三足鼎立之局。然则黑车子室韦弱小,恐不能久。”
“此等局势,当在君意料之中,无需赘言。唯独耶律德光、述律平,戍卫北地,以数千残兵,与女真数战,竟屡屡大胜,甚为忧之。耶律德光乃是虎子,如今放虎归山,假以时日必定成为大患,奈何皇兄不听我言,不能杀之,实为妇人之仁。”
“他人不足恃,道路需己行。皇兄到底志大才疏,我必日夜勤政,以求掌握国之大权,君请勿忧。”
写到此处,耶律敏停下来,咬着笔头沉吟半响,怔怔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少顷,她面颊更红了些,继续往下写。
“君之父既已得大唐天下,想必君现今之忧思,较之以往更甚。却不知当此之时,君在何处,在谋何事,正与何人相谈。然君之侧有卢龙四俊杰分忧,想必万事可解,不似我孤身一人......”
“与君不见已逾半载矣,至今回想当日分别之景,情难自已,君到底心狠心硬,彻夜相谈,竟未劝留一句......”
“听闻任姐姐已诞下公子,甚为之喜......望君珍重,敏思之念之,但愿相见有期......”
厚厚一本书册,密密麻麻的汉字已然占据半本,耶律敏放下笔,从头看了一遍今日所写文字,眼中有泪光闪烁。咬咬牙,狠心将书册放回原处,一溜烟儿跑到床榻上,和衣钻进了毯子里。
那本静静躺在书桌角落里的书册,该是一封封书信。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7871
47872
47873
47874
47875
47876
47877
47878
47879
47880
47881
47882
47883
47884
47885
47886
47887
47888
47889
47890
47891
47892
47893
47894
47895
47896
47897
47898
47899
47900
47901
47902
47903
47904
47905
47906
47907
47908
47909
47910
47911
47912
47913
47914
47915
47916
47917
47918
47919
47920
47921
47922
47923
47924
47925
47926
47927
47928
47929
47930
47931
47932
47933
47934
47935
47936
47937
47938
47939
47940
47941
47942
47943
47944
47945
47946
47947
47948
47949
47950
47951
47952
47953
47954
47955
47956
47957
47958
47959
47960
47961
47962
47963
47964
47965
47966
47967
47968
47969
47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