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徽历经世事,眼光见识皆非常人可比,心下对韩知古这番论断很是赞同,“一旦李从璟在仪坤州兵败,耶律敏将再无依仗,饶是她如今把持了些许权柄,却又如何?殿下有你我相助,不消多久,便会让她成为孤家寡人,到得那时,她内失党羽,外失强援,如何处置于她,还不是看你我怎么高兴?”

    “正是如此!”韩知古称是,“韩兄今日所受之辱,来日必能百倍讨回!”

    两人正说着,有人急急忙忙赶来,说是仪坤州战报传回来了。

    韩延徽闻言欣喜,不顾伤势之痛坐起身来,“速速报来!”看向韩知古,眉飞色舞,“某与兄台打赌,今日之战,李从璟败矣!”

    韩知古哈哈大笑,“韩兄何其狡猾,此等必然之事,如何打赌?若是要赌,不如赌那唐军伤亡几许。某能断言,今日之战,唐军伤亡必定过千!”

    他说完,那报信者已经进门,韩延徽正要进一步夸大言辞说“我赌唐军伤亡一千一百”,就见来人神色很不好看,焦急惶恐之态尽显,未等他询问,那人已是噗通跪地,凄声报道:“大事不好!仪坤败绩,主帅战死,唐军夺城!”

    “什么?!”韩延徽、韩知古双双惊起,神色难看,如见鬼魅。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韩延徽双目失神,脸上火辣辣的,忽而暴怒起来,“你竟敢虚报军情,是不知死吗?!”

    “小人不敢!那唐军已遣精骑北来,想是先锋无疑,依其脚程,怕是明日就要兵临城下了!”

    闻听此言,韩知古顿时失魂落魄,脑中一片空白,只是不停念叨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韩延徽脸白如纸,身体力量瞬间全失,一屁股坐倒,正要悲呼一声苍天无眼,屁股上的伤口被刺痛,疼得他龇牙一声哎哟。
------------

章三十八 黑云催西楼

    仪坤州之役,契丹军败绩,此事太过出人意料,这是众人之前从未想过的局面。r?anen ???.?r?a?n??e?n?`?唐军不可能拿下仪坤州,这才是所有人的共识。如今不仅仪坤州被攻克,而且还是在一日内之被攻克,对于熟知仪坤城防的人而言,这是怎么都无法理解的。

    更何况数万契丹军,不是战死就是被俘,逃出生天者寥寥。

    这也难怪韩延徽要说来人谎报军情。

    直到来报信的人详细描述了战场情况,大部分谜团才得以解开。

    “天罚......绝对是天罚!”报信者说到最后,已经深陷今日所见所闻的骇人场景中不能自拔,双目僵直着不停重复这句话。

    韩延徽与韩知古相视良久,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恐惧。天罚这种事他们自然不太相信,但除却天罚,在他们现有的认知中,又的确没有其它答案能够解释仪坤州的战况。

    两人感到脊背一片冰凉。

    若是天佑大唐,那么契丹不就成了天之弃子?

    好在韩延徽与韩知古也非易与之辈,慌了一阵子神,很快反应过来当下该做什么,仪坤州兵败之事他们暂时难以窥见真因,但今日不知,来日却还有机会知晓,但有些事若是不立即应对,只怕就没有明日了。

    仪坤州兵败的消息既然被他们得到,那耶律敏想必也是知晓了的,毕竟双方派去盯着仪坤州的人手都差不多。

    耶律敏是李从璟的依附者,是契丹国内绝对的亲唐派,这是韩延徽与韩知古都知道的事情。

    眼下,耶律敏与耶律德光既是同盟,同时却又是契丹权柄的争夺者,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

    就当下而言,西楼城中的契丹权贵,无外乎四部分。一者皇权派,是耶律倍的忠心之臣;二者亲唐派,以耶律敏为首;三者亲耶律德光派,以韩延徽等人为首;其四则是骑墙派与其他小势力派。

    耶律敏以亲唐派第一人,而受耶律倍重托,主持西楼大事,看似怪异,实则不过寻常事。

    除却第四派,前三派势力划分,排除权力斗争的因素,说到底还是政治理念与政治方向的不同。亲唐派认为,契丹需要与大唐友好相处,才能维持草原安定繁荣,亲耶律德光派则认为,只有耶律德光才能让契丹富强昌盛。

    其中,皇权派或者说耶律倍一派,与亲耶律德光一派是为死敌。而皇权派与亲唐派之间并无根本利益冲突,只是政治理念的不同,两派的根本目的还是为契丹着想。所以后两者在大多数时候可以相安无事,便是有斗争,也可控制在一定程度之下——前提是契丹没有与大唐国战。

    古往今来,这种情况多不胜数。赵宋一朝,每逢辽、金南侵,多有主和的,排除其贪生怕死等诸多因素,从某种程度上,可视其为亲辽、亲金派。千年之后的近代史,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政府,亲-美派、亲德派、亲-日派各派林立,也是众所周知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某些时候,某些派系会忘记自身身份而产生质变,由亲某派变成投降某派。这些姑且不论。

    就眼下而言,耶律倍西征前不知韩延徽是亲耶律德光派,对耶律敏亲近唐朝的程度也认识不足,这是他的失策。但对韩延徽、韩知古而言,当下他们却是知道耶律敏与李从璟的关系的——没有李从璟从中搭桥,就没有耶律德光与耶律敏的联手。

    所以韩延徽、韩知古此刻感受到了莫大的危机。

    派系斗争,从来刀光剑影,甚至可称鲜血淋漓。

    原本,耶律德光自黄龙府起兵,一路西来,各地官吏大多望风归附,可谓势不可挡、一帆风顺,耶律德光一派自然士气大涨,人人弹冠相庆。

    若是耶律德光就此顺利入主西楼,其派自然能顺利执掌大部分权柄,成为契丹国内具有绝对优势的势力集团。

    反观亲唐派,情况就要微妙得多。李从璟虽然也从卢龙发兵,但却不得不面对仪坤州防线,其战胜负难料、生死难知,若是李从璟不能突破防线北临西楼,亦或是来的太晚,就不能对西楼的亲唐派形成有效支援。

    此消彼长,亲唐派必然遭受打压,势力大减,甚至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最直观的表现,便是耶律敏权力受限,朝不保夕。

    所以今日韩延徽去见耶律敏,在耶律敏面前有种种无礼、拿捏姿态的举动,并非全是小人得志的表现。

    韩延徽是在替整个亲耶律德光派,向以耶律敏为首的亲唐派,传达压制、胜利的信号,进一步说,是在宣示权势,宣示本派的地位。

    原本,耶律敏在事实面前,应该承认亲耶律德光派的权势、地位,默认对方接下来的行动。

    接下来,亲耶律德光派作为胜利和势大的一方,会在西楼展开对亲唐派的打压,将亲唐派的官吏从重要、有分量的位置上挤下去一部分,而换上他们自己的人,为耶律德光入主西楼做好准备。

    一言以蔽之,交接权力,收拢权力。

    ——至于皇权派,自有耶律德光以对待死敌的方式来对付。

    然而耶律敏的反应出乎韩延徽预料。

    韩延徽在吃了一顿鞭子的哑巴亏之后,之所以还敢与韩知古大骂耶律敏,也是因为在韩延徽看来,耶律敏不过是掌握了从半个皇权派,向半个耶律德光派转变的主动权。

    掌握了一部分主动权,的确可以保持、维护一部分亲唐派的利益,但还不够。从长远来说,仍是避免不了被耶律德光打压。

    直到现在,李从璟一日破仪坤,并且引军北上,一切才变得不同了。

    这是根本性的改变。

    因为那意味着,李从璟极有可能与耶律德光同时兵陈西楼。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0527 50528 50529 50530 50531 50532 50533 50534 50535 50536 50537 50538 50539 50540 50541 50542 50543 50544 50545 50546 50547 50548 50549 50550 50551 50552 50553 50554 50555 50556 50557 50558 50559 50560 50561 50562 50563 50564 50565 50566 50567 50568 50569 50570 50571 50572 50573 50574 50575 50576 50577 50578 50579 50580 50581 50582 50583 50584 50585 50586 50587 50588 50589 50590 50591 50592 50593 50594 50595 50596 50597 50598 50599 50600 50601 50602 50603 50604 50605 50606 50607 50608 50609 50610 50611 50612 50613 50614 50615 50616 50617 50618 50619 50620 50621 50622 50623 50624 50625 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