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会、王彦俦僵持不下之际,突然有军士来报,“将军,李将军他带领部曲,擅自去迎击辕门北贼了!”
“甚么?!”王会顿时怒不可遏,“李建勋他好大的胆子!没有本将的军令,他竟然自作主张,擅自行动?!”
王彦俦心头冷笑一声:听你军令,跟着你等死么?
因见王会有“陷害”自己之心,王彦俦不欲再给王会有更好机会,索性答应王会方才的要求,趁着局面还没有彻底糜烂,领兵去出击唐军――就算战事不利,他领着部曲也能早作应对
史彦超率部杀进辕门后,一路高歌猛进。
有他的亲兵打头阵,加之他本身又是无双猛将,故而挡在他们面前的吴军,鲜有能抵挡片刻的。吴军军阵并非没有章法,此时却显得太过脆弱,史彦超与其亲兵不停撕裂吴军战阵,奔进敌阵中就开始大肆砍杀,在史彦超连斩三员吴将之后,这一路的吴军渐渐没了抵挡的力气与士气,开始往后溃败,军阵也混乱起来,有变成散兵游勇的架势。
就在这时,李建勋率部赶到,旗帜张扬,部曲悍勇,气势汹汹,入得阵中,直奔史彦超杀来,其本人当头一矛,直取史彦超咽喉!
史彦超目光凛然,他已斩杀吴将数员,打得吴军张皇溃退,本部大进辕门百步,而今还有吴将胆敢自营中杀来,领精锐部曲,持丈八铁矛,如猛虎下山之势,心知对方不是泛泛之辈,当即凝神聚气,挥动斩-马刀迎上。
两将当即战在一处,刀矛相交,金戈声如雷鸣,竟是各自后退两步。只不过史彦超眼神清亮,已知李建勋底细,而李建勋心头微震,已知对方之骁勇,不过他心中有仇恨,日夜所思,唯杀尽唐军,尽复江淮之地,当下自然没有后退之理。
两人再度欺身迎上,史彦超陡然一声大喝,势大力沉的斩-马刀,携劈山碎石之势,一举劈斩而下。李建勋不敢怠慢,举矛迎上,却被斩-马刀重击,脚步再度不稳,又是后退三步。
当此时,史彦超并无半分后退,反而急进跟上,斩-马刀携千钧之势,再度劈斩而下!
矛轻刀重,史彦超不给李建勋发挥长矛灵动的机会,这一刀,斩得李建勋矛架肩上,后腿倒跪于地!
李建勋左右亲兵,见主将作战不利,连忙上前来策应,刀枪一起向史彦超袭来。
“滚开!”史彦超横劈斩-马刀,挡开半数兵刃,余者皆被他亲兵招呼回去。
“贼将死来!”李建勋亲兵的策应,不仅没有能击退史彦超,反而引得他心头杀气盎然。眼见史彦超大步前踏,竖斩-马刀,起身的李建勋竟然不避不退,再度迎战上来。
“贼子猖狂!”李建勋心中有恨意,是以并不畏惧,他挥动铁矛迎上,气势上不弱半分!
气势不弱,身手却到底差了一大截,这回再照面,史彦超第一刀将李建勋斩退,第二刀将李建勋逼吐血,紧接着第三刀,在李建勋惊骇的目光中落下,直接斩在李建勋前胸!
甲裂肉开,鲜血喷涌,李建勋生机顿失,双目涣散,身躯无力跪倒。这员江东名将之花,被史彦超斩杀于战阵之中!
“杀!”史彦超所部亲兵无不精神大阵,接连大吼,如食肉之狼,红眼奋身前驱,将李建勋的亲兵杀得连连败退!
到得最后,李建勋的亲兵连他的尸体都没能抢回去,就被唐军悉数杀败!
李建勋一死,吴军防守辕门的力量再也支撑不住,宣告土崩瓦解,唐军由是大举攻入营中,左右冲杀,将吴军打的惊慌溃退!
辕门这里高歌猛进,四处栅墙同样战果丰硕,彭祖山、李彦琳、陈青林等将,几乎都将眼前顽抗之敌杀败,没多时,突入吴营腹心之处!
到得这时,唐军攻入营中者,已近万甲!
唐军四面猛攻,吴军八方溃退,大小营盘丢了一座又一座,势如潮水的黑甲狂潮,已经席卷近半吴营。
吴营之吴军士卒,乱成一团。
乱军之中,王彦俦率部据守一座营盘,艰难抵挡唐军进攻,眼看左右皆是败退的吴军,无边无际望不到尽头,他在大急的同时,更是感到前所未有的悲愤。
想他据守和州之时,唐军数次来攻,都被他击退,吴国朝廷看重其战绩,专门遣使前来宣慰、褒奖,授予他个人免死铁券,并且封侯赐田,那是何等威风!如今随大军北上滁州,本以为将要再立大功,却不曾想,战不多日,竟然被唐军杀得连连受挫,时至今时,眼看三军就要尽数覆灭、本人也要身死道陨,怎能不悲愤异常、难以接受?
“某何以离开和州?某就不该离开和州!”王彦俦心头悲号,欲哭无泪,和州他经营日久,根基稳固,防备严密,离了和州,没能做成出海之龙,反而龙困浅滩,他心头的痛苦几人能晓?
他原本就是大唐之人,杀刺史而据有一州,为大唐所不容,这才举家南逃,原本趁着此番战乱,数立功勋,其势已兴,贵不可言,奈何世事无常,旦夕之间身陷险境,性命难保!眼下吴将人皆能降,可他不能降,他若降,大唐岂能容他?
“罢了!北朝兵甲鼎盛,此生命该如此,我能奈何?!”王彦俦仰天悲呼,在唐军大举攻占营盘之前,痛苦的下达了撤退的军令,带领本部逃离吴营!
王彦俦所部,并非第一个支舍营而逃的吴军。
吴军大举溃逃时,正值黄昏之时,太阳还未落山。
王会在被迫撤走前,指着滁州城跳脚痛呼:“本将乃是百胜军节度使,本将领军出征楚地时百战百胜,缘何此番不胜?缘何此番不胜?!”
若不是在楚地功勋甚大,攻占楚王城池如履平地,杀败楚王军队如屠猪狗,王会也不会成为吴军在江淮的主力将帅!只是自打北渡长江以来,胜少败多,每逢大战决战,更是无不饮恨败北,这江淮战场,竟然成了他的伤心之地!
英雄扬名立威之时,谁不是豪气干云、不可一世?
英雄沙场败亡之际,谁不是凄惨悲凉、如丧家之犬?
胜还是败,境遇不同,皆因面对的对手不同!
------------
章七十七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4)
和州,江浦,佛晓时分。
孟平在一处土包上凝望对面的吴军军阵,面上沉静如水,一双不见深浅的眸子里看不出任何色彩。莫离的军令他已经收到,对于孟平而言,军令上的措辞可谓是极其严厉,但他并无怨言,百战军本不该在江浦被吴军阻挡住的。
三万吴军在和州登岸后,好似对扬州分兵攻打和州有所预料,故而当孟平率领百战军走到鸡笼山与老山之间时,被早就在此占据有利地势埋伏的两万吴军前后夹击。
韩熙载就在对方军中,不过不是统兵将领——哪怕他颇得徐知诰看重,眼下也还没有统带两万兵马的资历。
韩熙载虽然不是统兵将领,但却是监军,有参赞军机之便。正因如此,吴军的战法甚为得当,这才能给百战造成麻烦。
此时,在孟平的视野中,吴军依托鸡笼山,成偃月阵。偃月阵布置得很恰当,完美结合了地形,堪称天地无缝,吴军将士个个精神抖擞,也都是骁勇儿郎,的确是善战之师,这几日来吴军将百战军成功拖在江浦,战绩不可谓不傲人,吴军将校、士卒也都是士气高昂。
如此一看,吴军很能打,很难战胜。
照理说,此时孟平应该神色忌惮、心头凛然、举止焦躁才对,毕竟莫离的军令十分严厉。
但是很可惜,孟平的神态气度,只能用从容不迫四个字来形容。
并且不是佯装的坦然镇定,若是细观他的神色,便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他的胸有成竹。此时他看向吴军的眼神,颇有戏谑之色,明显不像是在看一个难以战胜的强劲对手,而是在看一只瓮中之鳖。
“这批淮南兵倒也颇为敢战,尤其领兵主将排兵布阵与战场调度之法,已经越过寻常良将的水准,有几分名将之风了。”说话的是安重荣,若说孟平眼中的戏谑还有几分含蓄,他眼中的嘲讽意味就很是明显。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397
21398
21399
21400
21401
21402
21403
21404
21405
21406
21407
21408
21409
21410
21411
21412
21413
21414
21415
21416
21417
21418
21419
21420
21421
21422
21423
21424
21425
21426
21427
21428
21429
21430
21431
21432
21433
21434
21435
21436
21437
21438
21439
21440
21441
21442
21443
21444
21445
21446
21447
21448
21449
21450
21451
21452
21453
21454
21455
21456
21457
21458
21459
21460
21461
21462
21463
21464
21465
21466
21467
21468
21469
21470
21471
21472
21473
21474
21475
21476
21477
21478
21479
21480
21481
21482
21483
21484
21485
21486
21487
21488
21489
21490
21491
21492
21493
21494
21495
2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