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来。”何探点头道。

    他们拍卖行也会经常让人留意一些老宅子,往往是宝物频频出现的高发地点。

    尤其是一些没落的古老家族,都不知道遗留下来多少好东西。别以为现在的人喜欢藏宝,收藏在古代一样很流行,什么珍稀的物品都搬回家里,算是一个家族的底蕴之一。

    想想也对,在古代,中国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什么宝物都会流向中国。一些古老的市价,简直是收尽天下奇宝。

    “我们下个月再举行一次拍卖会,这段时间就劳烦你多努力,找多几件重量级的宝物出来。”何探开口道。

    其他一些应应景的拍卖品,他们拍卖行还是不缺的,缺的是一些能引起哄抢的奇珍异宝。可以说,那些物品就是一个拍卖行的命脉。

    “这些天我可能会比较空闲,会周围看看,至于能不能遇到,有时候也是要靠运气。”杨帆说道。

    这话深得罗老的赞同,有时候不是你有实力就能捡漏的,运气同样重要。

    目前来看,杨帆的运气就非常好。

    排名下降,这和酸菜的更新跟不上有关,但实在速度很慢,正努力提高,万望谅解!
------------

第七十章 赝品

    最后,杨帆有点顾忌鉴定顾问这个身份,拍卖行那些鉴定师,应该都算是前辈吧?你冒冒然就爬到人家头上去,多少会有点不舒服吧?

    这一点,何探表示让杨帆放心。经过上次的事情,拍卖行那几个鉴定师面上无光,不敢提什么是非。另外,有贾老的身份摆在那,谁敢说什么?

    “走,带你去拜访一个人。”何探开口道。

    这是他来这里的第二个目的,为了一件拍卖品来的,也是下一次拍卖会的重头戏之一。

    路上,他跟杨帆解释,那人是登丰市的一个隐形富豪,也是一个慈善家。这次,是准备拿出收藏的一件宝贝来拍卖,所得的资金,全部捐给老人院,改善老人院孤苦老人的生活。

    “他在你们登丰市,也算是一个传奇了。当然,已经是快十年的事情,现在还记得他的人恐怕不多。”何探说道。

    那人叫黄世权,十年前做起走私生意,专门从国外走私一些稀有资源,高价贩卖给国家,赚得很厉害,国家甚至还为了做出的贡献记了功。

    又能赚大钱,又能让国家记功,当时可是很多人羡慕的。

    然而,其他人都没有门路,只能看着眼红。

    除此之外,黄世权很热衷从国外回购流失的文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绝对是一个收藏大家,藏品足以建立一座小型的博物馆。

    杨帆有点诧异,那么一个人物,居然住在郊区。

    来到黄世权的家中,这里不算很豪华,但装修得古香古气,地方很宽敞,守护严实,让人一看,第一感觉就是厚重。

    黄世权亲自接见何探:“你爷爷何老最近可好?”

    “他老人家现在日子优哉游哉,当然好了。”何探笑道。

    他们两家,也算是有点交情,以前,黄世权没少赠送宝物给他爷爷,但收下的很少,省得落入别人的眼线,惹来争议。

    接着,何探给黄世权介绍一下杨帆。

    “原来是贾老的高徒,以后多联系。”黄世权开口道,本来没太在意,但听到是贾老的徒弟,马上正视起来。

    “好的!以后还要黄老板多多关照。”杨帆连忙说道。

    他观察这个人,也就是五十岁左右,据说还没有孩子,难怪那么热衷做善事。

    三人聊了一会,进入正题,黄世权从里面拿出来一卷画。根据他刚才的介绍,是他在美国一个私人慈善拍卖会拍到的,不贵,仇英的仕女图。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

    “你们先看看,我回来也让人掌眼过,应该是真迹无疑的。”黄世权对杨帆跟何探说道。

    何探看了眼杨帆,意思很明显,他不懂这些鉴定,就看杨帆的了。

    杨帆点点头,戴上黄世权准备的手套,将卷画展开,的确是一幅仕女图。他没有马上用明目符看,而是认真观察分析。

    仇英擅人物画,尤工仕女,重视对历史题材的刻画和描绘,吸收南宋马和之及元人技法,笔力刚健,特擅临摹,粉图黄纸,落笔乱真。

    杨帆知道,这个明朝著名画家非常擅长白描,可谓是一绝的。

    观察了半响,发现这幅画风格上很接近仇英的画风,但总感觉有点刻意为之一样。这让他引起注意,谨慎起来,从笔墨纸张等出发,一一辨认。

    纸张没有问题,是明清时期的古纸,至于装裱在外面的新纸,那就不算了。

    鉴定古画真伪,纸张往往是大家首先关注的,也是造假人士下足功夫的一方面。

    新画做旧常用的方法是直染法和熏染法。

    所谓直染法,就是将临好的画放在玻璃平面上,用排笔将隔夜的浓茶在画作上反复涂抹,让茶色完全挂在宣纸上。

    在此基础上,再用稀释后的食用醋在上面喷洒,使颜色均匀被画纸吸收。如此涂染多次,放置一星期后纸张的颜色发黄,再过一段时间后,纸张的颜色黄中略显灰色。看上去就有了旧纸的感觉。

    熏染法,就是在东西做好之后,造假者就会把书画挂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屋子里用,用点燃椰子壳或者香火,冒出来的烟来熏。经过多日熏烤,纸张上就会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咖啡色。

    当然,这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手法。目前科技那么发达,造假的手段也越来越科学化,越来越厉害,专家都有可能打眼。

    然而,笔墨好像出了点问题,竟然是新墨,只要认真闻一下便得知。

    随后,杨帆利用明目符检查,果然不出所料。纸张是古纸,造假的人还算有点良心,和自知之明。

    不过,画面则是利用高科技仪器,仿描一幅真画而成,如果不注意墨迹,几乎是很少人能辨认出真假。

    “怎么样?”何探见杨帆看了那么久,忍不住询问。

    杨帆微微摇头:“我看得不是很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534 7535 7536 7537 7538 7539 7540 7541 7542 7543 7544 7545 7546 7547 7548 7549 7550 7551 7552 7553 7554 7555 7556 7557 7558 7559 7560 7561 7562 7563 7564 7565 7566 7567 7568 7569 7570 7571 7572 7573 7574 7575 7576 7577 7578 7579 7580 7581 7582 7583 7584 7585 7586 7587 7588 7589 7590 7591 7592 7593 7594 7595 7596 7597 7598 7599 7600 7601 7602 7603 7604 7605 7606 7607 7608 7609 7610 7611 7612 7613 7614 7615 7616 7617 7618 7619 7620 7621 7622 7623 7624 7625 7626 7627 7628 7629 7630 7631 7632 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