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哥舒说的极简略,三人齐声称是。

    李哥舒当了半生的一方城主,晚年还主动交接了大位,见惯了生死、兴衰、权谋;自然不可能是挂念身外之物的人。而且城池之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得上家族人丁兴旺来得重要。而此时此刻,他不去救人而来此地,必定是有此地“必救”的理由。

    此时天空开始不停飞过鸣镝。

    李哥舒低骂了马阔几句,便进到了裂谷边上,俯视深渊。

    此处果然另有玄虚:虽有瓦砾掩埋,但依稀可见有条通向地下的绵长的阶梯。这地道是修在两处巨大的岩层之间,因势利导,巧夺天工,上面又有成排的书房掩盖,本来是极难发现。只不过这次地裂不偏不倚地从地道中间经过,这才将其裸\露出来。

    李哥舒左手按着带夜刀,纵身一跃。裂谷宽约十几丈,深不见底,险峻异常,可对李哥舒来说却没什么难度,他也不需走断裂的地道。岩壁中稍微凸起的地方,只要容得下他一个手掌的,就可做栖身处,而且显得游刃有余。兔起鹘落间,他已经落下十几丈,阶梯也止在此处,连接到了一个洞穴之中。

    洞穴里简朴地很,除了一个蒲团,一方石台,什么都没有。它随着地裂洞穴一分为二,在裂谷的两面各有一半,李哥舒简单一探查,没有找到牵挂的物件。显然方才李送青也到过此处仔细探查过,所以李哥舒便料到,这物品肯定是掉到了裂谷之中了。一思至此,他恨恨从腰间拔出带夜刀,周天的精气飞速的运行起来,而后他低喝一声:火起。带夜刀刀刃上燃起旺盛的火焰,一下子周遭映成了明亮的橙色。他又扫视了一圈,仍旧未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照理说,这个结果李送青已经禀报过,自己还是非得要再三确认才肯承认东西确实是遗失了。而修行到守境的深处,更多的是对心境的把持,以李哥舒的修为,这种愤懑和侥幸实属罕见。

    如同白有贵、小唯他们一样,今日远在地裂之前,李哥舒的心境就莫名的起了波澜,而且在潜入这裂谷后,这种说不清的感觉又越发强烈起来。如同面对一个巨大,空旷的夜幕,没有一丝声音,没有一丝光亮,甚至没有一丝触感,却不知怎的,却明明知道有什么东西就在你身前。它沉默,强大,手持着利刃的就在你身前。此时的李哥舒尚未知晓,这份感觉正是悟境的一道门槛:命感。有了这道感觉,人便渐渐超脱了躯壳,以天的视角,时间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和自己了。

    不过地裂发生之后,李哥舒再反过来一推理,也能确信这份忐忑言之有物:不说其他,这道地裂似有灵感,直直地冲向这洞穴石台,而且就止在此处,夺了这青江城里可能最重要的宝物。若只以巧合搪塞,实在也说不过去。可若非天灾,李哥舒自认十个自己也远不如这敌人。有这般能耐,要拿什么,径直来取就是了,青江城中有谁能挡他得住,何苦费这份周章,又容易打草惊蛇。李哥舒一生戎马,学到最重要的一个道理就是不要相信巧合。毕竟若是真有人为这宝物而来,自己贸然下行,真遇上他,大抵是要活不成,不如现在抽身还来得及。

    可他仍旧呆在原地,不肯远遁。

    思量许久后,李哥舒剑指一并,在石壁上刻下:李哥舒死于此,李送青承其位。

    他还是舍不得,就算死也是舍不得。

    方才他回想起许多人,直至李武雄的形象又浮现眼前,他的心才立刻安稳了下来,默念了一句李家至少后继有人;便又开始缓缓下行。李哥舒一辈子慷慨悲歌,任侠一般的豪迈性子,老到了这一刻才意识到,什么所谓的洒脱、看破都是浮云,都是因为诱惑不够而已,自己无非就是个普通的怕老怕死怕什么都留不下的糟老头子而已。

    想到这里,李哥舒摇头自嘲道:想我老头子十六岁从军,历战三十七场,砍的脑袋都可以堆成几十丈高的京观了,什么生啊死的没有见过。怎么临老了,胆子就真的小成了瓜子。一听玄虎有异,就赶紧让出了镇守府;现在不过要下个裂谷,就吓成了这样。十年前,可会知道现在会成为这般窘样了吗?罢了罢了,老顽童老顽童,老成顽童罢了。

    笑过之后,心境豁然开朗,权也放了,面子也放了,世故的性情也就慢慢溶解了。或许装成一块石头很难,可正当地活成一个小孩似乎更加难。

    李哥舒打定了主意,周天平稳而快速地运转了起来,五感提到了极致,一遍又一遍地扫描周围。手中的带夜刀更是光芒大涨,把裸露的岩壁照的如同白昼一样,而后纵身一跃,如同一个太阳一样,坠落到这裂谷之中。

    这夜青江城内无人睡眠。

    有人披了重甲枕戈待旦,有人刨楼移土状若疯癫,有人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去证明自己真得老了,而更多的人看着十分黯淡的朔月,哭干了眼泪不语。
------------

第二十五章:死尸候冬否?

    日出之时。

    这是冬天的第二个早晨。金黄和煦地温度从东面撒落。青江的水面在阳光的辉映下,升腾起迷蒙的大雾。岸边的花草上挂着细碎的冰晶,在成片延绵的绿色中点缀了一朵朵晶莹的光芒。

    这本是一个"候冬"的好天气,家家户户本应整理好一年的收成,约上几个老友闲适地四处走走,晒晒太阳,聊聊天,看着自己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变成一道白色的水汽。

    可青江城却一丝生气都无,静得比夜还可怕。

    内城里每一寸裸\露的地面上铺满了残肢的重患、遗体,还有不支倒地的族人、医者、军士,每个人都沉默着,不敢向着身边的人发问,害怕就算自己声嘶力竭也得不到一点回应。只用眼角的余光怯生生地打探着毗邻的人,看看口鼻之间是否还有气息。

    而李府是全城受灾最重的地方。几乎可以肯定,地裂的发起点是马庆醉酒的乳虎森林,终点则是李府藏宝的地穴,一路递增,到李府时,已经有了山倒城倾的威力。一震之威,李府刹那成了废墟。

    一位披头散发的中年妇人倚坐在低矮的石阶之下,盖着一条黑色的毯子,本身所着的绿色衣裳的领口袖口从黑毯中露出边角。她怀里还靠着一个十一二岁的睡得很香的男孩。她锁着眉头看着孩子凌乱的短发,用手轻轻拍抚着男孩的背,沉默地近乎呆滞。

    这位夫人,正是李府的五夫人。而那个男孩正是她的继子--三夫人的二儿子,小唯的亲兄长,李送源。三夫人难产后,小唯过继给了白瓶儿,而其他两位兄长交给的对象正是这位五夫人。五夫人原也育有一双儿女,但怜惜送源两兄弟幼年丧母,对两个继子也是一般无二。

    这二人的远处是依偎着另外一对母子:正是白瓶儿和小唯。

    小唯顶着浓重的黑眼圈却丝毫不睡觉,乌溜溜的眼珠子不时往五夫人这边瞟来,虽然有些萎靡,却依然整洁的很;白瓶儿则狼狈得多,脸上的泥土虽用手掸去过,却还是有些细微的痕迹,并起的发髻里时不时掉出几缕乱发,衣服各处都磨出了口子,手脚、关节上也有着或深或浅的伤口,透出一点点凝固的血渍。

    昨晚。

    地裂之时,小唯正在外城之西的旧屋,又有白有贵这级别的高手护着,自然是毫发无伤。说起来,自从先生走后,白有贵愈发抽离俗世。他来这青江,便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离开这。等了二十多年,先生终于出现了,也走了。虽说先生临别前嘱咐了一句:若是有缘,便照拂李唯母子。可缘从何起,又怎么说得清楚。白有贵往日里就不理事,如今更是惫懒,成日假借公务之名,于奉常府里读些旧书。

    事实上青江城中,就数他对这次地裂的预感最为真切,可他却不去与马阔、李哥舒等人沟通,甚至连他的徒弟马庆身在何处也没过问一句。一是没必要,单凭这玄之又玄的感觉就让全城耗费大量精力戒备,没甚说服力。二是,他多年韬光养晦,便是希望不想在青城陷得过深,救马庆一事已经露了山水,就更抵触强作出头,惹来太多关注。

    他的思维简单超脱甚至于单调枯燥。或许他不屑于顾他人的死活,又或许他已经隐隐觉察到,这次已不是他可以顾及的了的了。

    他思前想后,下午还是回了旧屋守着。

    青江大乱,他也只能先顾小唯周全,再做打算。

    可小唯不愿。

    他不是孤家寡人,他还有白瓶儿可以牵挂。

    没来由的烦闷淤积了一天,待到爆发时,居然变成了巨大的恐慌。小唯不管不顾直奔内城。看着小家伙夺门而去,白有贵叹了一口气,也追了上去。他几个身法就赶上了小唯,提溜着他在屋檐院墙上急速奔跑。

    待到了李府,眼前一片混乱。

    可白瓶儿却在很显眼的位置。

    像棵松树的李武雄把她护在身后,一个状若疯癫的绿衣妇人正扑向她。碍于几人的身份,即便众人乱作一团,还是隐隐让出一个小圆。

    李武雄不轻不重地抓着那位妇人,说道:五夫人自重。李武雄一支在李家地位尊崇,即便这位绿衣妇人是李哥舒的第五房平妻,他也不必喊声“五奶奶”,而是如同平辈一样喊五夫人。

    五夫人挣脱不开,又不敢朝李武雄撒野,一时间也是骑虎难下,只能恨恨的瞪着灰头土的白瓶儿。

    大难临头,确实也没几个人有功夫去搭理这场闹剧,来劝劝五夫人给她个台阶下。

    此时白有贵和小唯落在了院子中央。小唯还没站稳,喊了声娘亲便扑到了白瓶儿的怀里。白瓶儿浑身战栗,大拇指颤抖地刮着小唯的额头,小唯乖,娘在娘在。

    李武雄没料到白奉常会到这儿来,却还是原先睥睨众人的姿态,只是微微颔首道声“白奉常”权作招呼。见白有贵和小唯同来,他知道二人是来寻白瓶儿的,便说:瓶儿就交予你照顾了。也不啰嗦,随后立即去了他处。

    李哥舒任镇守时,白有贵经常出入李府,五夫人自然认得。她更知道半个月前,李哥舒代师收徒招了小唯。白有贵在此,她就讨不得好处去。

    她冲着白瓶儿几人,连说了三声好,说完如同失了魂魄一般颓然坐在了院落当中。

    其实她和白瓶儿之间平日里也说不上什么仇怨,甚至没有交集。

    纷争正是起于晚膳之前。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22 5623 5624 5625 5626 5627 5628 5629 5630 5631 5632 5633 5634 5635 5636 5637 5638 5639 5640 5641 5642 5643 5644 5645 5646 5647 5648 5649 5650 5651 5652 5653 5654 5655 5656 5657 5658 5659 5660 5661 5662 5663 5664 5665 5666 5667 5668 5669 5670 5671 5672 5673 5674 5675 5676 5677 5678 5679 5680 5681 5682 5683 5684 5685 5686 5687 5688 5689 5690 5691 5692 5693 5694 5695 5696 5697 5698 5699 5700 5701 5702 5703 5704 5705 5706 5707 5708 5709 5710 5711 5712 5713 5714 5715 5716 5717 5718 5719 5720 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