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哥舒此时才真正笃定,当年自己献祭的九个心脏中确有一个属于马氏老大;李、马之间绝无善了的出路。
此时若无云树妖阵临城,李武雄、马庆二人生死未卜,这一刹那,就是李哥舒和马阔决生死的时间。
但两人还是各自克制了一刻。
此时一个游骑连滚带爬冲进了大帐,跪倒在马阔朗声禀道:马小将军、李大将现从乳虎林里撤出,踏雪校尉领着游骑已经和妖族前阵缠斗上了。
五百精锐只余一骑三人!
这个游骑得的是马踏雪的死命,忙不迭呈上军报时甚至都没察觉到李哥舒也在场。
多费唇舌已无益。
李哥舒陡然拔出腰间的佩刀,直指马阔的喉间:马阔小儿,你到底发不发兵?
马如龙大喝一声:尔敢!
话音未落他也亮了剑横插在马阔身前,剑锋随着手腕一转斜着去挑开刀刃。李哥舒虽然气极,却并不是真要杀马阔,所以刀锋一软还真被格挡开了。马阔身前刚留出空当,马如龙就填了进去,像个盾牌一样站在马阔身前。
就那么一刹那,双方立刻从政见之争,变成了戈兵对决。马阔其余的部将反应也不慢,一时间噌噌噌刀剑出鞘的声音不绝于耳。
李哥舒毕竟孤身一人,只能被围在重重刀光之中。他的脸色涨得腥红,花白的胡子止不住地抖动,颤抖地右手把刀锋一转,收进了刀鞘。
李哥舒环视满屋银光,怒极反笑:好啊好!镇守大人好大的威风啊!你真以为青江姓马不成!说完就转身要从大厅离开。左右部将摄于李哥舒积威,不敢阻挡,纷纷让出了一条路来。李哥舒大步迈出,头也不回。马阔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微眯着双眼目送他离开。
站在他身前的马如龙嘴唇都快咬出血来了。还差两步李哥舒就能离了议事厅,马如龙实在忍不住,咚的一声单膝跪下,字字咬牙切齿地说道:李哥舒不能留!大人!
李哥舒视若罔闻,踏出最后两步。
一旁的施不予握着三千骁骑的兵符,满头冷汗,眼珠子溜溜地转动,左看看马阔铁青的脸,右瞧瞧跪在地上、把刀把攥细了一圈的马如龙。马阔向他招了招手,施不予立刻警觉地靠上去。
马阔将要说的一句话可能要决定满屋子的人的生死,也会决定整个青江城的存亡。
马阔欲言又止,施不予则连气都不敢喘粗一口,生怕自己没听清马阔的吩咐。而此时,李哥舒早已没了影子。
马阔终于叹了一口气,说道:临阵斩将,军心不可用!
马如龙何尝不知杀他的害处,只是李哥舒这一走,虎有二首,军有二心,难道还能再战不成。马如龙持重稳健,却还是急得失了分寸,竟脱口而出道:妇人之仁!大人,你这是置我马家全族生死于不顾啊!
马阔倒是冷静得很,他双手扶起跪着的马如龙,说道:吾弟,青江有十万众,我马家只是一姓,孰轻孰重你还分不清楚吗?
马如龙把手里的刀狠狠地摔在地面,银色的宝刀却不像在往日一样刀光凛冽,而是一个破石块,大废铁一样在石板上倒弹、颠起,发出哐哐哐地噪音。马如龙全身绷得如铜皮铁骨一般僵硬,又跪了下去,应道:喏!
马阔再扶三弟,马如龙却死死钉在地上不肯起来。马阔一面要主持青江大局,一面又得好好保全马氏一族的平安,苦心孤诣却发现两者皆不可得。一面李哥舒兵变,一面王氏重伤,马阔脸上少有地显出英雄气短地惆怅来,他跪坐在马如龙的身边,说道:老三啊,你也莫小看了老镇守,他亦知晓情势。无论如何,他会等到白马退兵之后的。
马如龙勉强应了一声“二哥”算是应承下了。
一旁的施不予长吁一口气,心情为之一松,却在心里暗骂一句:要死啊来青江贪这点功。
李哥舒倒也值得马阔高看一眼。他从议事厅中走出的那几步里,就搁置了要跟马阔立刻见个真章的念头,而是只去考虑如何去救了李武雄。
李哥舒离了大厅,在东城门内召集全族人马。
李家子弟训练有素,不到两刻钟,几百名子弟就集合完毕,齐声高呼道:厉兵秣马,救我袍泽!随着喊声,起初陆续投奔来不少未穿军铠的青壮,虽不是军人,却都是弓马刀鞭齐备,基本是与李家有渊源的高门大姓。而后就有三三两两的身穿短衣的青年来到此处,但他们的装备参差不齐,不少甚至连长兵都没有,只提着一些带铁的农具。不过李家兵器充裕,倒也不打紧。
最后竟然有军人也加入了。要知道马阔手下军法严苛,擅自离营横竖逃不过一个死字。所以军人都是成建制地,一部、一曲地加入,极少零散的人马出现。不消说,这些军队的长官肯定都是李家的嫡系。
约莫有一个时辰,青江半数的武装已经都汇聚在了东城门内。厉兵秣马,救我袍泽的呼叫声更是浩大,内城里没有一个角落听不到。
马阔走上了城头,遥遥看着越来越密集的人群,面沉似水。身旁的马如龙也不再执拗着要杀李哥舒了,因为时机已过,现在动手只会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内耗。
今天之后,青江只能剩下一个主人。
------------
第八十八:丧钟为谁而鸣 一
青江马匹不缺,三千士兵拢共配备了四五千匹马,一时间人马声喧嚣鼎沸。
李哥舒手段极高,而且这三千人无一不是他的老部署,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所以只整顿了不到一个时辰,部曲们就规整地开往了南城门。
可一直鞍前马后的李送青心里却极其疑惑,救人并非两军决战,宜疾不宜缓,宜精不宜烦,李哥舒把所有族人都带了出来,甚至下了死命令使全族妇孺带着细软从西城门撤出,向西迁徙,这些安排于救人而言有百害无一益。
李送青是李氏股肱,李哥舒无意瞒他,既然问起就把计划和盘托出。
“此番救回李武雄之后,李氏立刻离开青江回归李氏祖籍--道城,再不回来。”
而出城前李哥舒如此大张旗鼓并不是为了壮我声势、刻意挑衅,而是行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兵马集结之时,李氏的妇孺已顺着外城西的小门偷偷溜出了青江;事情做得果决迅速,甚至连李送青都瞒过了。
李送青问道:为何如此仓促?
李哥舒答:马阔今日必定有所动作,宜速去。
所谓鬼老滑,人老精;李哥舒处于高位三十余载,对人心的把握远高于带夜刀法。
一向沉稳内敛的马阔今日迫不及待的与自己针锋相对,必定留着后招。若不是李哥舒目光如炬,猜准了马阔心中还有一丝意料之外的顾虑,哪里容得李哥舒先发制人,率先聚齐了武力。如今军阵已成,马阔再无实力轻举妄动。
李送青何尝不知李哥舒的夙愿是练出天火回归道城,可以这种方式离开,跟丧家之犬又有何不同。他明理,却咽不下这口恶气。
李哥舒活得通透,深知一城一地的得失根本不必放在心上,护送天火回归道城才是要务。
两人骑着高头大马领在前头,果如李哥舒所料,一路畅通无阻没有人敢拦半步。
直到南城门前,韩督刑匹马单剑挡在了城门前。
李送青勒马上前,轻蔑地问:你要拦我?
不料韩督刑却说:舍弟亦在城外,我和你一同去救人!
李送青回头去看李哥舒,后者点了点头。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1334
1335
1336
1337
1338
1339
1340
1341
1342
1343
1344
1345
1346
1347
1348
1349
1350
1351
1352
1353
1354
1355
1356
1357
1358
1359
1360
1361
1362
1363
1364
1365
1366
1367
1368
1369
1370
1371
1372
1373
1374
1375
1376
1377
1378
1379
1380
1381
1382
1383
1384
1385
1386
1387
1388
1389
1390
1391
1392
1393
1394
1395
1396
1397
1398
1399
1400
1401
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