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司马远久攻不顺,便有心撤退。这时黎阳主力已然折返,夏侯麟并未追赶。因此八千骑兵当先折回,准备上山相助,却与石勇一军撞上。石勇抡起长矛,立刺十六骑落马。眼见司马错被缚马上,众军奋勇上前夺人。那石勇一军马上再次陷入苦战,他本两处中箭,此刻气力便失了四分,因此杀的辛苦。

    司马远听说儿子被抓,天台山久攻不下,因此决定撤军,下山援救儿子。当下大军下山,把石勇围在山脚处,如桶一般。徐世才马上指挥士兵下山,战线便移动到了山脚。司马远遥看石勇威武,连杀十数骑,副将指道:

    这便是杀我六员战将的敌营猛将!

    于是司马远挥起金刀,拨马冲了过来。骑兵们看主将出马,便都闪开,石勇见对方来的猛,只好横住了长矛。那司马远金刀一挥,向石勇头上砍来。于是石勇斜身,抓住了刀背。那司马远一看,便就势一扭刀身,斜向一抡。石勇吃惊的马上一抬手,向后一躲,那刀锋却划过了下巴,隔断了绳子。于是石勇的头盔开始不听话了,石勇发现对方的力气与自己不相伯仲,于是便小心的来回躲闪,已然处了下风。可是那头盔却越来越碍事了,不住的打转,石勇一边要躲避刀锋,还要用手扶正头盔,想脱也脱不下来,因为跟披风连在了一处。

    就在生死之际,远处锣鼓喧天。司马远的主力在折返途中,遭到了从安阳方向一军的袭击。徐世才的副将看准时机,便拿着刀比量了司马错的脑袋大声道:

    黎阳的人马且住手!听我一言,否则你们公子性命不保!

    司马远正欲砍了石勇,结果听到自己儿子被人挟持,只好分开了,与人马都立住,徐世才的人马也都住手了。于是石勇捡了一回命来,退到阵中。那副将开口道:

    你们的主力遭到袭击,在此久战无益!只有你们退兵,我便放回公子,如何?

    那司马远看了看远处,确实有人马厮杀,于是拱手道:

    好吧!老夫本欲退兵,只因你们拿了我儿。快快放人吧!

    副将把司马错系牢在马背上,拍着那马便跑了过去。司马远得到儿子,于是扬鞭道:

    那小将军,你杀了我多员战将,他日阵中定取你首级!我们走!

    于是黎阳人马纷纷退了。徐世才长吁口气,副将也坐在地上喘气道:

    好一个厉害的司马远!我算是长了见识了!这才叫一山更比一山高!少将军没事吧?

    说话之际,那石勇流血过多,便从马上滑落了,被士兵扶住。于是副将便马上与众军上山,给石勇疗伤。此刻徐世才所部大部受伤,不堪一战了,因此他上书,请求别军换防天台山,火急发给了夏侯麟。

    原来从安阳过来的人马便是赵无极。他刚刚受了都督一职,本欲返回磁州,却被蒯家小姐挽留相谢,同时安阳一时没有主事官员,他只好等户部员外郎郝正名来安阳,再离开。结果之后收到了邯郸的文书,原来我知道安阳无事之后,便想请他一并南下,协助夏侯麟早日奏凯,其实是我从史大人那里耳闻了司马远的威名,因此要他助一臂之力。因此此刻他挥军南下,正赶上卫戍府大军败走,因此从背后捅了司马远一刀。司马远大军刚刚奋战一阵,无力再打,被赵无极一阵追杀了五十多里,直赶到黎阳城外十五里处,司马远修建的第一道营寨。

    司马远心系儿子,所以没有出阵,一路被众军护持。如今到了营寨,便把儿子送进了城里。他马上整了整衣甲,出马来战那赵无极。赵无极素闻其名,于是马上拱手道:

    大将军威震河西京畿两地,缘何心生反意,聚众对抗我朝廷大军呢?

    司马远笑道:

    你这无知后辈也想跟本将军对阵,却是嫌命长!

    说着他抡刀来战。赵无极也是用刀,不过是朴刀。两人刀锋相抗,火光四起。那赵无极顿感对方力气甚大,只好用阴阳无极刀法,以柔克刚。当下大战了四五十合,那司马远看赵无极刀法精良,不免喜欢,于是按住刀退回阵中道:

    本将军爱惜你人才,不想取你性命,你且回去吧!

    于是黎阳军马便禁闭了寨门,不肯出战了。赵无极只好引军到十五里之外下寨,一面知会了夏侯麟和徐世才。

    夏侯麟没想到,赵家军会突然出现,更没想到,赵无极此刻进军,将司马远击退进了黎阳。副将拱手道:

    将军!此刻咱们战败,却让赵无极捡了便宜,实在令人气恼。不如且安营在此,坐看那赵无极与司马远对阵,待有了结果再进兵不迟!

    那怎么行?我出兵至此,乃是为了平乱,岂可贪一战之功,与无极公子作难?马上传令下去,大军今夜开拔,天明时分要赶到赵家军侧翼下寨,把黎阳城半壁包围起来!通知张广才将军,马上与徐世才所部换防,徐世才人马暂时撤到这个营寨里休养,本将军自会通知邯郸,改派粮草和医药,黎阳叛军顽固,短期之内恐怕难以攻克!于是传令下去。夏侯麟便火速写了战报,交给快马,通知了邯郸。

    此刻我坐在府衙里,接到了快报。史大人也拿过来看了一眼,里面写道:

    叶子林-天台山一战,我卫戍府大军意外与敌接触。前军徐世才所部被叛军夹击,战将石勇深陷敌阵,奋勇杀敌立功,前后共毙敌将七员,威震敌胆。司马远为人阴险,设计将大军前后夹击,幸得磁州都督赵无极相助,击退黎阳叛军,杀敌六千余人。徐世才所部伤亡很大,已由张广才一军换防天台山。如今司马远据城寨固守,有长久之计,我卫戍府大军已然半壁包围黎阳。黎阳城高沟深,极难速下。待寻得破城之计,众军定然奋力讨逆,不负大人之托。

    史尚书笑道:

    却是吃了败仗,还说的挺好听的。本官早就知道,那夏侯麟如何是司马远的对手?聂大人你此次乃是用人不当,辜负了圣上的重托呀!

    我拱手道:

    大人哪里话?现敌人退守黎阳,确是有了进展。所谓兵不厌诈,即便是小败一仗,却也未曾伤了元气。何况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哪有天天都可打胜的人呢?大人切不可因此事便迁怒于夏侯都督!

    史大人背着手道:

    但本官既然做为钦差,圣上命我彻查吏治,便不可不过问。我问你,那夏侯麟却是因何功绩,做到了都督一职?

    我拱手道:

    河西归服,夏侯家是第一个,因此有功!何况他夏侯家几万水军,也需此人协助管理!更何况他在河西是无人不知的青年才俊,故而本官提拔于他!

    哦,却是为了稳固河西的权宜之计了!那如今他的水军何在?

    现在其第夏侯杰掌中。

    他身居何职?

    五品下的水军千户。

    那便够了!我看就着此次战败,便可夺了夏侯麟的职位,要他回家安分守已的过日子去吧!

    那怎么行?他一时行军不慎而已,如何便撤职赋闲呢?

    你懂什么叫吏治?这河西,千万不可以由那些土皇帝们做大官!聂大人你一上来就让他们做了统领,本官知道你当时的处境。现在不同了,时过境迁了!本官已然吩咐田大都督,把邯郸附近的卫戍大军整编,把过去那些民团都混编了,防止他们作乱!此刻有近十五万人众在手,聂大人又何惧那些人生事呢?不过凡事得一步步来,如今便先撤了夏侯麟,之后再想办法把方晋文那个老头搞下来,河西少了这一文一武,咱们便大权在握了!

    史大人不可!既然允诺他们归顺,便应视作卫戍府自家人马,如何另眼看待?这里是河西,本应优先录用河西人才是,大人缘何仇视本地人,无视本官的意见呢?

    他生气道:

    聂大人此话莫非是话中有话?本官何曾仇视任何人!只是食君之禄,便要替圣上办事。本官只是职责范畴所为,岂能怀有私心呢?

    我拱手道:

    但是仅凭如此疏忽,便欲罢免统兵大将,于理不合!下官只是担心,会影响出征将士的士气!

    那是本钦差顾虑的问题,不劳聂大人费心!聂大人只是三品空官,还得罪了圣上。如今圣上只是留你在此做事,可没有给你多嘴多舌,干预本官行事的权利!

    我一听便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姓史的,分明就是跟我做对嘛!结果我刚要争辩,门外面一人进来拱手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436 3437 3438 3439 3440 3441 3442 3443 3444 3445 3446 3447 3448 3449 3450 3451 3452 3453 3454 3455 3456 3457 3458 3459 3460 3461 3462 3463 3464 3465 3466 3467 3468 3469 3470 3471 3472 3473 3474 3475 3476 3477 3478 3479 3480 3481 3482 3483 3484 3485 3486 3487 3488 3489 3490 3491 3492 3493 3494 3495 3496 3497 3498 3499 3500 3501 3502 3503 3504 3505 3506 3507 3508 3509 3510 3511 3512 3513 3514 3515 3516 3517 3518 3519 3520 3521 3522 3523 3524 3525 3526 3527 3528 3529 3530 3531 3532 3533 3534 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