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功是马钰所创,他自然熟知这个,听到方志兴所问,解释道:“上丹田位于督脉印堂之处,又称“泥丸宫”、“上黄庭宫”等,正是藏神之府了。吾等修练阴神,也皆在此。”他的丹阳功中有具体的开辟泥丸宫和修练阴神之法,如今便向方志兴又解说了一番。
方志兴听了这番解说。心中暗暗点头,又问:“泥丸宫在人体头部,那玄关一窍又是在哪呢?是否便是这泥丸宫中?”他上一世身亡虽然是因为真气不受控制化而为神。却也有其它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无意间进入了一处隐蔽窍穴,并因此扰乱了心神。方志兴一直猜测那是玄关一窍,如今便向马钰等人问了出来。
“玄关一窍之说玄之又玄,先师曾言‘乾宫乃虚无一窍是也’,这乾宫说的是乾顶之宫。那也就是泥丸宫了,因此这玄关一窍便是在上丹田。我如今所开也是此处。作为将来的结丹之所!”马钰闻言回道。
方志兴熟读全真教各种典籍,自然看过这种说法,只是他这一世突破小周天时,曾经感应过泥丸宫,却并未发现玄关一窍,对此也是颇为疑惑。听到马钰所言,立时问了出来。
“我当时也没有感应到玄关一窍,只是重阳先师秘传而打开此窍的方法,是以才能顺利开辟!”说着马钰也有些疑惑,如今他虽然开辟泥丸宫,并按照王重阳所授方法打开玄关一窍,但感受却和王重阳所传不尽相同,因此也有些怀疑。他也不避讳这点,和众人一一说了出来。
其余五子闻言,也是纷纷说出了自己开辟玄关一窍的感受,有的和王重阳所授相同,有的却和马钰感受差不多。谈及这里,几人也是极为疑惑。
五子之中,丘处机对玄关一窍另有见解,说道:“玄关不在头部,而是在脐里一寸二分,也就是下丹田所在,这才是玄关一窍的真正所在!”他对丹道也极为精通,如今也已打开玄关一窍,弟子尹志平更是随他专修于此。如今听到其他人都已说出,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不过丘处机这话,众人却都并不赞同。他们都精通武功,并在下丹田修练真气,若是玄关一窍在下丹田附近,这么多年又如何会感应不到呢?听到丘处机这么说,纷纷摇头表示不应。
方志兴虽然不太相信,却仍恭敬问道:“敢问丘师伯是如何开的玄关一窍呢?”
丘处机道:“脐之后,肾之前,名曰偃月炉,又曰气海。稍下一寸三分,名曰华池,又曰下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亦是虚间之穴,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此处有两窍,向上一窍通内肾,直下一窍通尾闾,中间乃无中生有之窍,强名曰玄关,直一之气产生之时,玄关自开。”说着又讲述了一番打开玄关一窍的方法,让众人尝试一番。他这处玄关虽然不是如重阳祖师那样在上丹田开辟,但各种感受却极为相像,正因如此,他才敢于反驳先师所传。
众人依法感受一番,虽然未能感受到玄关一窍,不过却也感觉依照这种方法能够开辟出一个窍穴,顿时疑惑不已。如今王重阳和丘处机所说的两种方法都能开辟玄关一窍,到底哪个才是呢?玄关一窍,顾名思义是一个窍穴,总不能有两个吧?一时之间,双方争论起来。
这玄关一窍是方志兴提出,他对此自然也有见解。此时听到六子也无法得出结论,便又提起了自己看过的另一个说法,向众人提了出来。方志兴上一世在华山多读道藏,曾经看过一本张紫阳所做的《真诠》,其中也有提及玄关一窍之处,言说“盖虚极静笃,无复我身,但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而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故谓之玄关一窍”,意为玄关一窍位置不定,凭气机的自然生发自己感觉。倒是和他上一世打开玄关一窍的体验颇为契合,也和丘处机的感受极为相像。方志兴想到此处,便将这一说提了出来,向众人言说探讨。
紫阳真人张伯端是南方丹道大家,七子虽然身处北方,却也听闻过他的名声,听到此人对玄关一窍有这种说法,也是颇为重视。不过这说法虽然能够解释玄关一窍分处位置不同的情况,但六子中马钰等人都是依照王重阳所授方法在上丹田开辟了玄关一窍,那又如何解说呢?
“看来这玄关一窍应该分为两种了。一种是活玄关,随气机生发而定,像丘师弟那样,无中生有,玄关自开;另一种则是死玄关,可以在上中下三丹田以秘法强行开之。活玄关有时和死玄关位置相同,有时却又不同。想必还有人在其它地方开辟玄关一窍,并有从中丹田开辟玄关的方法。”马钰听了许久,总结道。他曾进入过入神坐照之境,内视之下对人体了结颇深,自然对此也有感悟。
虽然马钰这种说法不见得完全正确,却的确能够解释双方争论。众人闻言,也只得表示赞同,算是暂时接受了这个说法。当今天下各家各派内丹方法并不完善,而且都是秘而不传,众人虽然曾得王重阳传授秘法,却也仍需不断摸索,完善一身所学。-- 54993+d50s2x+12051725 -->
------------
第285章 虚室生白
方志兴听到这个解释,也是点了点头。<他得众人解说明白了玄关一窍和上丹田的关系,自然也能够放心开辟上丹田了。如今方志兴虽然体内真气未完全转化先天,但他有全真教秘法在,开辟上丹田却也极有把握。而且他任督二脉已经贯通,三丹田早已能够联合,之后的三田合一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如此一来,不但功力暴涨,转化先天真气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再不被功力困扰了。到了那时,方志兴真正能够在各方面和洪七公、郭靖等人处在同等位置,达到了当世最顶峰之境。
众人又谈了一会儿,交流了一下武学、丹道的感悟,便又各自散去,准备各种事宜。方才七人已经议定将全真教部分散去,总要有所准备:何人散去、何人留守、蒙古人若是来攻撤往哪里,都要有所安排才行。
之后几日,方志兴又向马钰学习他一身所学,并尝试感受泥丸宫,早日开辟上丹田,达到三田合一。马钰zhidào这点后,更是向方志兴仔细指点开辟泥丸宫的体会,以求让方志兴更有把握。就连近日尝试冲击阳神的打算,如今也因此拖延了下来。
方志兴zhidào马钰如今命不久长,而成就阳神,却又不是说成便成之事,还要看机缘所在。因此zhidào马钰所为后,心中感动的同时,也不再拖延时日。三日之后,他便往玉虚洞biguān尝试完全打通大周天。并开辟上丹田,达到三田合一之境。
紫霞神功中的大周天之法,本是方志兴结合丹道功夫悟出。如今他得到丹阳功的大周天炉鼎之法后。和马钰探讨一番,重新加以完善。这样一来,紫霞神功圆满之后,不但可阴阳刚柔混一,更显绵密坚韧,还拥有丹阳功的醇厚圆融,更显神奇之处。
方志兴修练武功之时。早已贯通十二正经等经脉,又在《九阴真经总纲的帮助快速贯通了奇经八脉,打通大周天运转。实是水到渠成之事。打通大周天后,方志兴体内的先天紫霞真气又是多了一分。他将真气运转三百六十周,真气又是浑厚许多,并且复又归于圆转。感受到此。方志兴才运起先天紫霞真气。沿着任督二脉,向眉心印堂走去,以求开辟上丹田。
人体中三丹田位置虽然大体确定,却又根据各人情况稍有不同。中丹田位于膻中穴还算比较容易确认,下丹田却有关元穴、气海穴、神阙穴、阴交穴、石门穴、命门穴等位置之说,而关于上丹田,也有印堂穴和百会穴等说法。这些说法其实并不算错,只因各人身体差别。丹田与经脉的连接处也有变化,才会导致如此。方志兴既要开辟上丹田。自然早就存想出了上丹田所在,也感知到上丹田在眉心印堂附近。如今他真气冲向印堂穴,便是要以真气冲开上丹田,正式进入练气化神之境。
方志兴运转真气,按照马钰等人所授方法,不断冲击印堂穴。这一步并不顺利,过了许久,方志兴仍是没有顺利进入上丹田,还觉得眉心鼓胀,头也似乎是大了一圈,还有种爆裂之感。他zhidào这种感觉是修练中的幻象,并不理会,只是一意运转真气,慢慢磨开上丹田和印堂穴之间的连接。
虚虚渺渺之间,方志兴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感觉眉心一松,似乎进入了一处神奇所在,全身真气也变得活泼,随之不断流入。感受到此,方志兴zhidào自己已经打开了上丹田,催动真气运转,将体内凝聚出先天紫霞真气不断输入上丹田之中,想要借此壮大心神。如今他体内真气比上一世多了数倍,又有很多转化为了先天真气,当然不会在意壮大心神的损耗,更不担心无法控制。因此他并不收敛,反而想趁着突破之机,尽可能的壮大自己心神。
真气易修,心神难壮,方志兴不过运转十八个大周天,便感觉心神再也无法壮大,同时心中一片澄澈,眼前也似乎放出光明,极为深邃幽远。这种境界美妙之极,却又无法描述。方志兴三世为人,却也初次感受到此,心中之乐,当真难以言说。
感受到此,方志兴心中一片明悟,zhidào自己心神如今已经达到了目前境界的圆满,是以才出现了如此现象。他心神本就比一般人强壮许多,上一世所修真气更是几乎尽数化而为神,正因为此,才会导致如此景象。这一境界在道家中称为虚室生白,内里极为玄妙。
方志兴想到自己达到了传说中的虚室生白境界,心中一阵喜悦,冥冥间感悟到自己另有机缘,便顺着思索起来。此时他内心清澈之极,不过片刻,便已想到了到底为何。不由胸前结印,修起了一式秘法,正是得自灵智上人的大手印。方志兴由实住大手印入手,本来便已接近光明定,如今在此境界突破之时,终于成就此功。到了这一步,方志兴的大手印也终于进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不但自身时时处于光明境界,妄念不生,也能用来渡化世人,让众生脱离苦海。
此次方志兴突破不像之前那次危险极大,自然无需五子守候,因此他们也只是安排了几个四代弟子,守护在玉虚洞前而已。而方志兴经常指点的沈清辰,更是不知何时主动来到了此地。此时他正在洞外守卫,陡然感觉眼前似乎见到一片光明,平日里师父王志谨讲授的心性本净也一一体悟出来,不由盘膝静坐,静心感悟所得。
而洞内的方志兴自主进入光明定,自然收获更大,此时他盘膝静坐,面上现出微笑,也不知想到了什么。这大手印本就是密宗用来演化世界万象的方法,光明定更是其中妙境。方志兴此定一成,顿时感觉万事万物之理尽在眼前,似乎一切都并无奥秘。如此景象。当真难以言说,只怕他当年顿悟之时,所得也不过如此了。
当然,这一切只是错觉而已,方志兴如今初入光明定,自然无法看透万事万物本源,是以他感悟了一会儿。便乘此心神澄澈之时,总结自己所学。
方志兴三世为人,所学当然极多。心中所知的各种经典籍、武功医术,在心中一一流淌而过,似乎融合为一,相互间包容起来。但这些学问极为复杂。方志兴一时之间。却也无法将其尽数融会贯通,也只是依照王重阳三教合一的理论,将这些初步整合到一个体系之中。如此虽然未达融合为一,却也剔除了许多糟粕之处,各家各学,尽数为我所用。
如此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方志兴感觉心神一阵疲惫,顿时脱离了此境。他如今不过刚刚打开上丹田。纵然心神圆满,却也难以长时间维持入定。此次能有如此收获。已经可以说是极为幸运了。而且经此一番,以后他再想要入定,也比之前容易许多了。到了此时,他才终于可以说是进入了修真之境,求得真我、去伪存真。
这光明定是修习精神的法门,修到妙处,更是可以打开天眼,修成神通。方志兴此时虽然未曾达到此境,却也感觉到自己已能内视,而且心神控制之间,也是莫不如意。感受到此,他心中更是喜悦,精气神控制如意,他三田合一凝聚精气神的把握也更大了。
这次修练也不zhidào过了多场时候,方志兴甫一醒转,虽然精力不衰,心神却有些疲惫,腹中也有些饥饿。看到洞口不知何时送来的饭食,当即用起饭来。感应到洞外似乎有人也在入定,不由微微一笑,对此人的悟性大加赞赏。
方志兴能够感受到此,其实便多赖了此次入定所得。方志兴此次入光明定,虽然未能整合各项所学,却也将以往所知整理完善了一番。以往他所困扰的五感敏锐之事,便在此次得到了解决。光明定是佛家修习精神的法门,方志兴修成此定,已经感受到了佛家所说的意识,他以此完善了自己以往所思的一种法门,将自身五感统合起来,自如运用的同时,却不为之所扰。人体五感何等强大,此法将其综合起来,并加上神秘的意识,不但能整合各种信息自主推演判断,还能用来分辨善恶美丑、推测对方的想法和行为。方志兴将此命名为灵犀**,以此示其玄妙。
用过饭后,方志兴又躺下睡了一觉,让心神自然恢复。这元神之力不同于其它,即使方志兴达到了练气化神之境,也只能慢慢蕴养,才能将其壮大。而平时损耗之后,最好的办法便是心神沉寂,无思无想,是以他便直接睡觉,以此恢复精神。
洞中不见日月,方志兴这一觉不知睡了多久,醒来之时,他便感觉心神已经恢复,精力也饱满之极。感受到次,方志兴不再想其它,迅速盘膝静坐,以神引气,将真气和心神融合,真正相抱不离。而后又气走任督,按照所创的三田合一之法,将上中下三个丹田整合一体。
沈清辰在洞外无意间感应到方志兴入光明定时散发的气息,受其影响进入定境,也不知过了多久,方才苏醒过来。看到眼前的方志兴,不由晃了晃头,急忙跪下行礼。他主动申请在洞外守候,却陷入沉睡之中,当真是大不应该。
方志兴三田合一这一步极为顺利,没过多长时间,便已经完成此功,然后出得洞来,见到沈清辰在洞口沉睡,当然zhidào入定之人就是他了。入定虽是妙境,却也需要有足够的心神之力才行,否则时间一长,反而可能有害。沈清辰此次入定本来就不是自己境界达到,陷入沉睡后虽然收获减少,却也变相受到了保护,可以说是一得一失了。
“这些人没有叫你起来,你可怨恨他们?”方志兴指着一旁几个有些幸灾乐祸的弟子,向着沈清辰问道。这几个四代弟子方志兴并不认识,也不是biguān时见到的那几个,见到他出来也不拜见,真不知是谁人门下。
沈清辰听到方志兴此问,当然明白这几人是故意让自己出丑,才没有叫醒自己。想到此处,他心中怒气上涌,旋即又平复下来,洒然笑道:“姬师兄和皮师兄没有打扰我入定,已经是收下留情了,我又怎会怨恨他们!”他年纪轻轻武功便如此之高,修练的北斗剑诀又极为lingli ,当然也有些年轻气盛。放在以往即使不教训几人一顿,心中有些怨气也是在所难免,但此次他入定后悟得心性本净,心中竟对此毫不在意,虽然不说是点尘不染,却也无有渣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自然无所萦怀。
方志兴见沈清辰眼中一阵清明之色,坦然说出此言,zhidào他心中确实如此想法,不由仰天dàxiào:“好!好!王师兄教的好弟子!你既如此了得,我又能不成全!”说着右手一身,轻轻按上了沈清辰脑门,片刻之后,身形飘然而去。
沈清辰见到方志兴方志兴一掌按来,下意识便要躲过,却发觉自己无论避向何方,都躲不开方志兴这轻飘飘的一按。心中惊骇之间,已然感觉眉心一热,似乎有什么东西传递过来,不自觉沉入心神,细细查看。顿时感到了几篇法诀在心中一一流淌而过,不自觉道出声来:“光明大手印、灵犀**、独孤九剑……”
方志兴此举,自然是密宗中的灌顶之法。密宗传承向来注重“密”字,高深功诀也皆是灌顶传法。方志兴得到的大手印中,便有这种法门,他以前达不到此等地步,但修成光明定后,却明白了如何对人灌顶传法。刚才他向沈清辰所传,便是用上了此法。大手印的三种法门中,以光明大手印为最上之法,必须要上师加持、传于根性上佳之人。方志兴眼看沈清辰能有机缘随自己入定,根性可谓颇佳,心情愉悦之下,便顺手传了他这种法门。而灵犀**和独孤九剑,也是顺手所传,两者相互配合,运用也更奇妙。至于独孤九剑的孤独之意,依照沈清辰心性之纯净,也定然不会受到影响。未完待续……)
------------
第286章 路遇顽童
“志兴,马道长真的成仙了吗?”这日,方志兴和李莫愁正歇息间,突听李莫愁问道。( )两人和方毓霞、神雕下终南山后,到汉中顺汉水而下,眼看接近襄阳这个争战之地,才又弃舟上岸,重又按陆路南下。
此时距离方志兴出关已经半月,马钰也已经坐化归去。当日方志兴打开上丹田,进入三田合一之境,并悟得光明之意,入光明定修成光明大手印,以此助马钰感悟灵机。数日后,马钰终于悟得机缘,阳神出窍而去。李莫愁听方志兴讲过一点,却不详细,如今忍不住再次问了出来。
方志兴闻言感叹道:“或许吧!只是我未开天眼,也没能看到马师伯阳神出窍是什么情况。至于是成仙还是其它,也是无法得知了。”阳神虽然不像阴神那样阴神那样如梦如影,却也不是普通人能够看到。方志兴虽然感受到马钰周身散出神光,却也不知马钰到底有没有成功。修行之事步步维艰,到底如何,也只有自己体会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394
7395
7396
7397
7398
7399
7400
7401
7402
7403
7404
7405
7406
7407
7408
7409
7410
7411
7412
7413
7414
7415
7416
7417
7418
7419
7420
7421
7422
7423
7424
7425
7426
7427
7428
7429
7430
7431
7432
7433
7434
7435
7436
7437
7438
7439
7440
7441
7442
7443
7444
7445
7446
7447
7448
7449
7450
7451
7452
7453
7454
7455
7456
7457
7458
7459
7460
7461
7462
7463
7464
7465
7466
7467
7468
7469
7470
7471
7472
7473
7474
7475
7476
7477
7478
7479
7480
7481
7482
7483
7484
7485
7486
7487
7488
7489
7490
7491
7492
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