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赵王好歹身份还是一国之君,如果安排成阴阳境的强者,也是勉强可以说过去。

    但赵王显然没有这个打算。

    想到这里,施子败收回了思绪,将目光落在了大殿之上,端坐君位的赵王。

    赵王显然知道,依靠他自己一人无法独自压服施子败,所以这次昭来众臣,心中就是想要借助赵国的力量,压服他,令他乖乖的前去充当经验怪。

    这一次赵王依旧鄙视着他道∶“前来见孤为何不拜?”

    施子败手依旧昂首答到∶“我不愿拜,你奈何我?”

    就算借着赵国剧情人物的力量,赵王依旧奈何不了他。

    首先赵国之内,施子败并无敌手。更何况赵国之中,除了赵王一人以外,败仙宗同样占据着不弱的力量。

    更何况别说眼前这些真人境的剧情人物不是施子败一招之敌,便是在陈汉飞等人前去上党的情况下,大殿之中还有郑朱是由黑象妖王所代替。

    但在施子败说出这句话之后,还有不少剧情人物站出来喝到∶“放肆。”

    “无礼。”

    “难道马服君之子,继承了兵法,却没有继承马服君的品德吗?”

    施子败冷哼一声,并未将这些话语放在眼中。

    不过这时候黑象妖王借着上卿郑朱的身份,站了出来为他解围道∶“君当礼贤下士,对有才之士,宽容相待,当显王风。”

    “赵王不应令赵括拜,亦不当降罪。”

    可以说,黑象妖王虽然本体是只巨大的黑象,但脑子却灵活的很,说出的话来有理有据,不禁令赵国一众士卿偃旗息鼓。

    要知道春秋战国,可是一个礼的时代。

    就算是赵王的身份,同样不可忽视这个礼字。如果现在他硬要借此刁难,恐怕不仅达不成目的,更会令赵国的士卿们寒心,失去赵国剧情人物的力量。

    最终叹了一口气,赵王还是道∶“正是因礼,所以孤想再邀赵括为帅,封为赵国大将军,接替廉颇老将军,为赵抗秦。”

    施子败面上一笑道∶“赵括愿去抗秦,不过秦军恐会增派援军,如需赵括前去抗秦,请交与王令,令吾可掌举国兵马。”

    施子败的话音才落下,赵王脸色就是一冷。

    要知道赵王要施子败前去,就是充当经验怪的,让他带着败仙宗的修士,给九华宗的修士们好好的刷些经验,收些仙籍贡献,多完成几个触发任务。

    又怎么可能给予他王令,使得他增加优势,导致这一场长平之战多增变化。

    赵王随后冷声道∶“秦军只有王龁一军,上党兵力已足,根本不需多派援军,秦国更是畏惧赵括的名声,有赵括你前往上党,一人足抵万军,何须王令。”

    赵王想的倒是漂亮,可是没有拿到余下的三十五万士卒,施子败又如何能够同他所愿。

    当下便是留下一句∶“若无大军,必败也,括难以从命。”

    在众目睽睽之下,施子败转身离去。

    虽然在场的赵国士卿都无比惊讶赵括的傲气,可是赵括留下的理由却是有理有惧。

    既然赵王信任赵括,想要赵括接替廉颇的职位,迎战秦军。那么赵括提出的意见,显然也具有重要的话语权。

    赵括已经答应了前往上党,不过却要举国之兵迎战秦国,虽说在士卿的眼中有些夸张,不过赵括的名声连秦国都畏惧,那么他的意见,应当也要尊重。

    最终赵王既然没有采纳,那么赵括拒绝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赵括踏入大殿,和转身离去的身影,也太为霸气,真是傲骨十足,丝毫未在赵王的权势面前屈膝,令人暗暗咋舌。

    可现在倒没有人拿无礼来说他。

    毕竟春秋战国可是一个最讲礼的文明时代。

    再说有才华的人就好像需要更高傲一些,才会显得卓尔不凡吧。

    在七国的历史上,有着才华的人,好像都有些傲气,身为一国之君,就应当以礼相待。

    可是第三天,施子败突然发现他低估了赵王的脸皮。

    因为连续三天,就在这第三天,赵王竟又邀赵括入宫,尽显礼遇。

    施子败还未进宫,此事就已传遍邯郸,一时成为美谈。

    三请赵括,好似成为了彰显赵王强国之心的代表。

    恐怕这一次施子败若答应了,赵王显然就会完成一个触发任务,就是不明白会叫做“三请赵括”,还是“三顾赵府”。

    可惜他自己差了一个茅庐啊,不然以后就没有诸葛亮什么事情了。

    但显然施子败是不可能赵王心想事成的,否则他没有到上党给刷经验,反倒自顾自的就在邯郸给赵王当了经验怪,这不是很冤。

    三十五万大军,同样施子败也是势在必得。

    既然现在赵王如此咄咄逼人,软的不行,那么施子败已经做好来硬的准备了。

    不过令施子败没有想到的却是他还未踏入王宫,却已有一人替他踏入了王宫的大门。

    这个人不是什么隐藏人物,可是却对赵括无比重要。但在施子败代替了赵括的身份后,他却一直将这位人物给忘记了。

    那便是赵括之母。

    当施子败发现赵母已经踏入王宫时,他才恍然想起,在原来的历史上,赵母就曾在赵括掌兵之时,前往王宫之中面见赵王,言赵括并无战败秦军的本事,进行劝谏,不过赵王却未听从。

    现在的情况,赵括当然不是之前的赵括,而正是因为这样,赵母才没有在之前两次的进宫时,前去劝谏赵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908 15909 15910 15911 15912 15913 15914 15915 15916 15917 15918 15919 15920 15921 15922 15923 15924 15925 15926 15927 15928 15929 15930 15931 15932 15933 15934 15935 15936 15937 15938 15939 15940 15941 15942 15943 15944 15945 15946 15947 15948 15949 15950 15951 15952 15953 15954 15955 15956 15957 15958 15959 15960 15961 15962 15963 15964 15965 15966 15967 15968 15969 15970 15971 15972 15973 15974 15975 15976 15977 15978 15979 15980 15981 15982 15983 15984 15985 15986 15987 15988 15989 15990 15991 15992 15993 15994 15995 15996 15997 15998 15999 16000 16001 16002 16003 16004 16005 16006 1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