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义一把把李月娥掣过身后,抽出“灵龟七宝刀”,严阵以待。

    河中又翻出阵阵浪花,显然不只是一头怪物。

    冉义护着李月娥急忙后退。群猴四散逃窜。

    先前那怪物已游到河边,向岸上爬着。

    冉义定神一看,长出了一口气,大喜道:“原来是龟兄给咱们贺喜来了!”

    李月娥余魂未定,躲在冉义身后伸了伸舌头,探出脑袋好奇观望,只见两个碾盘般地巨大海龟领着一群龟子龟孙,陆陆续续爬上岸来,个个脑袋伸得老长,摇头晃脑,似有友好之意。

    冉义早已按奈不住,兴高采烈地飞奔过去,抚摸着领头巨龟。人龟磨头擦项,似乎是老友见面,情深意长。

    群猴亦渐渐围来,鸦雀无声,怯生生地观望着。

    另一头巨龟却吐出一个乌黑瓦亮的圆蛋,领头巨龟叼起硬塞在冉义手中。

    李月娥也已到冉义跟前,“我看,我看看!”要过龟丹对着太阳仔细观看。忽然她喜出望外,美目渗出喜泪,脆声叫道,“义哥,您有救了!”

    冉义疑惑不解地望着她。

    “这是仙龟神丹,乃是阳极之物,我曾看过‘汉宫秘闻’,记载着‘仙龟神丹’能解百毒,是千载难逢的宝物。我亲眼看到赤发怪物服了此丹,功成脱困,……”(作者注:古人当然不知,此丹实乃龟胃中长期结石所致,如同牛黄成因类似,确属阳极之物。)

    “能解百毒?!”冉义也大喜道,“那也肯定能解怪蛇阴毒,夫人也不用死了?!”

    二人立即分食神丹,各自盘腿运功良久。

    这龟丹确是神效:李月娥蛇毒立解;冉义吐泻皆止,精神百倍,功力似乎又长了许多。

    冉义欣喜若狂,抱起李月娥抡圈转着,道:“活着真好!还是不死好。”飞起一脚,把刚刚立起的墓碑踢得粉碎。

    李月娥搂着他的勃子,悦极娇羞着道:“咱们在这里过一辈子,也是好的。”

    “不,我要设法领你出去。”人逢喜事精神爽,脑瓜也变得灵光异常。只见冉义一双漆黑溜圆的眼珠望着神龟,转了又转,计上心头。

    在这万分困难的绝境中脱困,作者必须得捏一个十分精妙而又合情合理的办法。欲知以后故事如何,请看下回“仙岛风云”。
------------

第二十二章 仙岛风云

    至于冉义、李月娥如何脱困魔谷?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君子剑”诸葛质,自出道五十多载,仁厚重礼,慈悲宽宏,武功已是登峰造极,却从不乱杀一人,真正是德艺双绝,是为当今天下武林楷模。不承想因慈得祸,着了“玉面毒霸”李霸之道,落得魔谷惨败,阴沟翻船,身负重伤,痛失孙女。

    自从那日和李月娥奶妈败退“小蓬莱岛”,自我封闭在书房,茶不思,饭不想,整日沉郁顿挫,平常极重仪容,现在亦懒得收拾,孔孟之书也抛在一边,偶尔在半夜寂静之时,流一阵裂心老泪,叫几声“月娥月娥!我的乖孙女。”腿部蛇咬之伤虽已痊愈,失孙之痛却透彻心髓!

    平常爱说爱笑的奶妈也沉郁不堪,小心翼翼地侍奉着他。

    耳背眼花的老仆人老张头,却忙里忙外,时儿偷偷地看看诸葛质,时儿跑到岛边望望。

    这一天,他们三人刚用过午饭。

    “无量天尊!”随着一声道号,门外飘进两个人来:一个白面黑须,身背长剑的六旬老道;另一个中年道人,鹰眼狮鼻,短刷刷的黄须上,满脸横肉一颤一颤,右手紧握“二龙宣化斧”,斧把朝地,狠狠一贯;二人同时行着道家礼。

    三人大吃一惊,这孤岛上可是十多年来未曾来得一客!

    “君子剑”诸葛质起身急忙还礼,茫然地问道:“子曰,‘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阁下何方高人,光临寒舍,实令陋居蓬荜增辉,在下荣幸之至。”

    “贫道五斗米教左护法李慧智,不请自到,打挠贵仙居士了,无礼之至,无礼之至!贫道稽首赔罪。”黑须老道不卑不亢,接着介绍同伴,“这是我教右护法孙海,率五位长老前来拜访尊驾。”

    孙海鹰眼直直地盯着诸葛质,并不言语,亦施一礼。

    “二剑覆地王二老!”门外又进来一人,身背双剑,六旬老道,太阳穴鼓得发亮。

    “三股飓风郑三老!”是一个手使三股叉的中年汉子。

    “四色春雨赵四老!”乃一美妇,身缠红黄绿黑四色绸带,娇艳俊美,却冷峻如霜。

    “六剑疾电白六老!”是个使剑大汉。

    众人鱼贯而入。随后进来一个娃娃,稚气未脱,一手拿着卟楞鼓,一手拿着冰糖葫芦,边吃边笑,甚是可爱。

    奶妈见他,随即喜笑颜开,张臂叫道:“这是谁家的小孩,长的可真心疼,来来来,到奶奶跟前来。”

    “君子剑”诸葛质多盯了小孩几眼,面色如霜,急忙给奶妈使了个眼色。

    奶妈吐了吐舌头,识趣地后退两步。那小孩稚声稚气地道:“十苍豺狼苟十老!”

    众人进得屋来,一字排开,给诸葛质再行施礼。

    诸葛质还礼不迭,道:“众位英雄造访寒舍,不知有何贵干?”

    左护法李慧智道:“南晋**无能,以致江北大好河山陷入夷人之手,我大汉民众深受南晋官僚和夷人双重压迫,任人宰割,如同草芥。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教高举圣旗,替天行道,饥民趋之若鹜,已聚百万之兵,真乃兵强马壮,灭了南晋,再趋鞑子,指日可待!我等受教主重托,特邀先生出山扶佐,以图天下,一统江山,实现贵先祖诸葛武侯之遗愿,封王拜侯,福荫子孙,岂不乐哉!尊驾文武双全,乃当代武林之魁首,只需振臂一呼,何愁大事不成。”

    “君子剑”诸葛质蹙蹙眉头,道:“尊仙此言差矣,在下不敢苟同!当今外寇入侵,我族更应同仇敌忾,团结对外,岂能同室操戈,自毁长城!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子又云:‘富而可求,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君子求义,非苟富也。’老朽早已退出江湖多载,不闻世间之事久矣,富贵乃过眼烟云,……”

    “够了!”右护法孙海鹰目怒争,早已忍耐不住,只见他把二龙宣化斧猛一撴地,左手一指诸葛质,厉声道,“你别给脸不要脸!跟你明说,赶快交出‘诸葛兵法’,饶你一条老命,如其不然,明年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哗啦”一声,众长老各亮兵器,抢得有利位置,把诸葛质等三人围在核心。

    “各位少安勿躁!老朽不曾见得先祖兵书,就是有,亦绝不助你等同室操戈!”

    “先生武功盖世,可别怨我们以多欺少!”左护法李慧智抽剑在手说了声,“得罪了!”

    众客齐操兵器朝三人招乎。

    诸葛质早有防备,使招“天王旋塔”,竟顶起饭桌,转如风车,桌上的碗碟如同长了眼睛一样,飞向七敌面目。

    七人有的“铁板桥功”,有的“夜叉探海”,有的挥剑拔碟,有的纵跳急躲。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39 1840 1841 1842 1843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859 1860 1861 1862 1863 1864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1872 1873 1874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 1884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