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角度内。
“开炮!”
炮手火绳点燃,轰隆一声炮响,链弹再度射。8。
施琅赶紧从千里目中观察。只见那艘荷兰战舰的前帆缆索和被绞断数根,更有不少牵
扯的缆绳被铁链缠绕在一起,整张巨大三角帆愣是被卷了个底朝天,桅杆也歪向一边
“打中了~”炮手长兴奋滴欢呼起来
“哈哈哈!这些你可跑不了了~”施琅也兴奋地叫道:“弟兄们,送这帮红毛鬼去见龙王爷!”
“得令~”
戏剧性的一幕生了
一个陷入极度的恐慌和疯狂中的荷兰炮手来不及思考是怎么回事,拉起大炮,就冲自己炮口对面的战舰开了炮。2。只见炮弹准确命中了对方的船体,随后,引燃了舱内的弹药库,一声巨响之后,这艘战舰断成两截。这荷兰炮手正要欢呼,却现自己击中的战舰不是东方土著人的,而是自己的友军西班牙人的主力战舰之一。
西班牙人一见荷兰军队冲自己开起了火,顿时大怒,认为这是荷兰人与中国狼狈为奸,给自己下的一个套,目的是想引自己的舰队出海,然后加以歼灭。更进一步的目标就是夺取菲律宾殖民地。
“对,一定是这样,这些该死的、低贱的低地佬!”西班牙舰队指挥官阿拉贡托怒骂道:“这些低地佬和中国佬,我誓要给予你们惩罚!”
于是西班牙人也顾不得考虑是不是有误会了,也顾不上外围还有明军这个大敌了,开始一面向菲律宾撤退,一面对荷兰军舰进行炮击。
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的荷兰总督佛雷德里克是欲哭无泪,他下令处死了那个冒失的炮兵,领着遍体鳞伤的荷兰舰队仓皇逃窜,直奔巴达维亚而去。
郑芝龙下海之后由一路往南,至琼州府补充停泊,然而一路由万里石塘过石星石塘、曾母群礁,在海上航行了六天后,航队已经到达了渤泥国的达鲁萨兰港口,渤泥总人口数只有十多万,府达鲁萨兰港人口大概有三万人,和唐军的西贡相当,渤泥的水上力量只有百十条渔船,不过,因郑和下西洋时曾有两次在这里停留,倒是可以停靠明军的战舰。
渤泥此时的国王为博尔基亚,听到海上有一支宠大的战舰驶来时吓坏了,博尔基亚吓得几乎马上就要带着王宫的卫队逃走,葡萄牙人征服渤泥时才出动了数百人,如今来的舰队据说是船帆遮天蔽日,舰船数量之多,一眼望不到边。如果只是单纯换一个主子倒是没有什么,但要是红毛人不让他继续当国王,或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如何是好。
就在博尔基亚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手下来报,说来的不是红毛人的舰队,而是明国的舰队,博尔基亚悬到喉咙的心总算回到了肚子里。“原来是明国人啊~”博尔基亚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渤泥国曾经和大明关系密切,在明永乐六年,当时的国王麻那惹加那携王后、王子一行一百五十多人,亲自前往应天府向大明朝贡,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麻那惹加那在应天府游览月余,不幸染病,虽经御医精心调冶,终因病情过重,病逝于应天。临死前提出要求希望体魄托葬中华,明成祖遵其遗嘱,按王礼埋葬了这位异邦君主。
麻那惹加那虽然身死大明,两国的交往却没有断绝,渤泥出产的苏勃泥青含有数种金属,用这种柚料烧制的瓷器,其色彩在原来浓艳的蓝色中带有黑蓝色或藏蓝色结晶斑点,微闪金属锡光,别有韵味。后来明代官窑青花瓷器几乎被这种进口柚料垄断,若不是荷兰人过来打破了这种关系,说不定渤泥还是中原的属国。
相反如果能锄凭借大明的力量从荷兰手中脱离出来,反而是件好事,此时渤泥的荷兰人攻打葡萄牙的马六甲去了,早已撤走,博尔基亚却不敢对荷兰人真正反抗,听到是大明来的战舰,博尔基亚反而有几分喜色,急忙将他最信任的大臣哈亚塔召进王宫,让他代表自己去欢迎明军的到来。9。
在明军离码头还有数里时,渤泥的军队已经现了明军,面对着如此庞大的舰队,所有的渤泥军兵将都吓得双腿抖,不过,在职责的压力还是向码头集中,只是谁也没有胆子真正拦阻明军地登6。
他们早已领教过荷兰人大炮和火枪的厉害,。他们看到明军舰队上数量更多的大炮,哪里还敢抵抗?连数百名荷兰人都打不过,哪还敢对付这么多明军。明军战舰靠上马头,渤泥士兵只能一步步退后,并不断驱赶周围涌来看热闹的百姓。其中一些人已拿定了主意,只要对面的军队一进攻,马上就丢下武器逃跑。
哈亚塔到达码头时,明军已有十艘小型战船靠岸,数千名水师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码头上,他们每人都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锃亮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整个码头上一片杀气腾腾。2。
“奉国王之名~”哈亚塔说道:“不许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动粗!”哈亚塔命令早就不断退缩的士兵撤走
这些士兵听到哈亚塔传达国王地命令,顿时如蒙大赦,转眼就走的干干净净,码头上到处是全幅武装的天朝大军,哈亚塔心中也没底,他战战兢兢地壮着胆子朝明军走去。
“站住!”哈亚塔离最近的明军士兵还有十多步,前面的几个明军士兵已用黑洞洞地枪口指着哈亚塔,哈亚塔清楚的知道这种武器的威力,荷兰人就是靠着火枪征服了渤泥国,还曾经进山对付达亚克族人,即使是最勇猛地达亚克族人也抵挡不了子弹的攻击。5。
他连忙高声用汉语叫道:“不要误会,不要误会,我乃渤泥国的使者,前来求见你们的将军。”他的汉语倒也还算流利。哈亚塔的汉语还是他父亲传给他的,主要是用来看懂从中原带过来的书籍,没想到现在倒有更重要的用途。
听到哈亚塔的话语,几个士兵互相对望一眼,才放下了枪,哈亚塔松了一口气,他心里七上八下,渤泥曾在数百年接待过两次大明的舰队,当时大明的实力并不比现在的这支舰队弱,却对渤泥秋毫无犯,哈亚塔暗暗祈祷,保佑这支舰队也会和二百多年前的大明舰队一样。
“你等着!”一名士兵说完,转身向码头走去,看样子是答应给哈亚塔通报。
哈亚塔很快被带到了施琅的面前,看到施琅年轻的面容,哈亚塔不免怀疑他能否作主,只是望了望两边虎视眈眈的明军,却不敢问,只得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渤泥小臣哈亚塔叩见天朝将军。”
见到渤泥派来的使臣如此恭敬,施琅倒也大方的换了礼,总不能在这种番邦小国面前失了我泱泱天朝的威仪。“你叫哈亚塔是吧,不必如此多礼,起来吧。”施琅也在从小还在海上长大,多次随父亲下过南洋的,对南洋诸国人到也不陌生
哈亚塔赶忙起身,心里暗呼天朝到底是礼议之邦,或许情况真如国王料想的那样,天朝大军只是路过。
“贵国国主何在?天朝大军到来,怎么不仪仗前来迎接?”施琅问道
哈亚塔陪着笑容,小心翼翼的道:“回将军大人,我国国王陛下听说大军前来,就在王宫中准备酒宴,准备欢迎诸位的到来,一时脱不开身,还请将军大人原谅。”
施琅说道:“即如此,那你可以前头带路,我去拜见一下你们的国王。”
哈亚塔瞄了一眼不断上岸的明军,他心中有几分不安,问了出来:“不知上国大军到此有何贵干?如需要小国协助,小国一定尽力。”
施琅笑问:“尔等真会尽力?”
“上国面前,哪敢说假话。一定,一定。”哈亚塔赶紧答道
施琅大大咧咧地说道:“听说尔邦正被荷兰红毛欺凌,作为尔国之上国,大明皇帝陛下无比震怒,下令天朝大军前来驱逐荷兰红毛。”
哈亚塔大喜道:“将军大人,渤泥愿意派兵协助天朝出战!”
施琅摆了摆手,说道:“出兵就不必了,天朝的大军就可以完成,方才看你们的那些乌合之众也不是能打仗的料,尔国只需为大军提供粮草,维修船舶即可。1。”
哈亚塔心里一跳,心想果然天下乌鸦一般黑,还不是敲竹杠来了,于是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道天朝大军来了多少,我国需要准备多少粮草物资?还请大人给一个具体的数额,我国好早做准备,才不至于因为拿不出太多粮草担搁了战事,小使才能做到心中有底。”
“不多~”施琅伸出两根手指,“两万大军一月所用!”
哈亚塔倒吸了一口凉气,渤泥全部民众加起来也不过十多万人,虽然物产丰富,但这样一笔钱粮掏出来,足可以把渤泥的国库全部掏空,而且还有搭上多年积蓄才行。
施琅一看哈亚塔脸色,就知道他在左右为难,于是笑道:“放心,尔国既然是我大明藩属,我大明作为天朝上国,岂会薄待尔国?这笔粮草,我军会此地价格公平买卖。”
哈亚塔顿时大喜,说的是啊,天朝又不是西方的蛮夷,最讲究礼尚往来,以前去天朝进贡时往往能获得数倍的回赐,说不定这笔粮草还可以提高一点价格,岂不是老天要让渤泥财,哈亚塔顿时一拍胸膛:“将军大人放心,渤泥一定会竭尽所能为大军筹措粮草。”
渤泥国小,只是国力累积了数百年,一百多年最强盛时国王不但包括了整个婆罗洲,还延伸到吕宋,虽然现在衰落了不少,又被荷兰搜刮了多年,依然不可小觑,王宫建造的金壁辉煌,占地广阔,王宫前的大广场足可以容纳上千人以上。
哈亚塔迪带着施琅来到王宫的大广场,见施琅的数百名士兵也直直的向王宫走去,连忙转身道:“将军暂且稍待,小使马上进去通报国王,请国王出来迎接大人。4。”
施琅哈哈一笑:“尔国国主毕竟是一国之主,本将军该亲自拜见才对。”说完,施琅的士兵轻轻推开哈亚塔,扛着火枪,挎着钢刀径直进了王宫
博尔基亚国王此时正坐在王宫的大殿内,兴高采烈的看着王宫总管指挥着仆人为即将到来的天朝将领准备宴席,渤泥有点身份的大臣都聚在博尔基亚身边,大声谈论着天朝的富足与仁慈,他们的祖辈还有人前往大明朝见过大明天子,得到过不少赏赐,他们收藏的财富中就有不少珍品来自于天朝。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281
7282
7283
7284
7285
7286
7287
7288
7289
7290
7291
7292
7293
7294
7295
7296
7297
7298
7299
7300
7301
7302
7303
7304
7305
7306
7307
7308
7309
7310
7311
7312
7313
7314
7315
7316
7317
7318
7319
7320
7321
7322
7323
7324
7325
7326
7327
7328
7329
7330
7331
7332
7333
7334
7335
7336
7337
7338
7339
7340
7341
7342
7343
7344
7345
7346
7347
7348
7349
7350
7351
7352
7353
7354
7355
7356
7357
7358
7359
7360
7361
7362
7363
7364
7365
7366
7367
7368
7369
7370
7371
7372
7373
7374
7375
7376
7377
7378
7379
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