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吃完我开的药,病即可痊愈。不过平时还是得注意保养,至于白狐,倘若再次遇见,您可不必担心,只把它当作路人便是。在下先行告辞!”赵无易再拜。

    卑梁蓉亲送赵无易至殿外,望着他那熟悉而陌生的背影,脑海里闪现出儿时的某些画面,模糊不清,却令人怀念……
------------

第十一章 鸿鹄之志

    “孙武,你跑哪去了?怎么不在学堂里读书!”

    先生皱着眉,眼睛像两个凹陷的铆钉,直直地抓着孙武,一脸严肃的样子。

    小孙武嘟着嘴,一脸无辜地说:

    “先生,刚刚我出去玩了。”

    这下子先生可有理由发脾气了,方才学堂里大家都在埋首背书,一眼瞟见只有孙武一个人不在座位上,这让先生非常生气。平时小孙武学习都很用功,也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经常博得自己的嘉奖,遇到问题也总是主动向自己请教。可今天却出人意料地一个人跑出去玩,是不是有点骄傲了?

    “你给我背一背刚才讲的课文!”先生想考一考他,试图找个理由训他一顿。

    小孙武马上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

    小孙武一字不漏地把它背出来了,一气呵成,非常流利。

    先生瞠目结舌,挥了挥手,脸上的愠色渐渐平息,见孙武学力非凡,聪慧可塑,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天才,只好作罢。

    回到家里,小孙武吃了几口饭,便爬上家里的藏书阁。

    孙家的藏书楼简直就是书海,一排又一排的书架上塞满了沉重的竹简,而其中最多的莫过于兵书了。孙家是一个祖祖辈辈都精通军事的世袭贵族家庭。曾曾祖父田无宇承田氏家族尚武遗风,以勇武著称,力大无比,受到齐庄公的宠爱和器重,官至大夫,并被封采于齐国的莒邑。曾祖父孙书是当朝大夫,父亲孙凭为卿,祖孙三代时代为官,因此家中藏书可谓汗牛充栋。小孙武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对于兵法又是情有独钟。

    孙武埋首兵书,《黄帝兵书》、《太公兵法》、《风后渥奇经》、《易经卜兵》、《周书》、《老子兵录》、《尚书兵纪》、《管子兵法》等,无所不读,一有问题便屁颠屁颠地跑到祖父或者父亲面前问个究竟,有时候连大人们都无言以对。

    第二天,小孙武学习“射”和“御”两门课。先生先是给学生们讲授“射”和“御”的含义:

    “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御,使马也……”

    “齐国自古就有的“尚武”之风。夏商之际,齐地的夷人就以善射而闻名遐迩。夷人的“夷”字就是“大”的身上挎着“弓”组成的象形字。东夷英雄后羿曾用弓箭驯服了十个太阳,同时射瞎了河伯的眼睛。他还射死封豕长蛇,并在青丘把猛禽“大风”射死,为民除害。人们尊称他为“后羿”。殷商时期,齐地的英雄蜚廉“以才力事殷纣,一生非战即斗,最后战死在海边上。后来,姜太公辅佐周文王灭商,被封于齐,建立齐国,尚武风俗得以承袭,并发扬光大。”

    “你们要想入仕出相,那就必须学好这两门功课!”

    先生说得一大堆话,孙武却不耐烦了,他唯一记住的只有一句话――要想入仕出相,就必须学好这门功课!

    于是他在先生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看先生做示范。他觉得这还不够,平时回到家里,看书看累了,他便偷偷地乘家里马夫不注意,便驾着马车一溜烟地跑走了。至于射箭,他便自己做了一个箭靶子,每天在院子里面练习,有的时候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而“皇天不负有心人”,孙武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再加上他本身就很有天赋,一跃成为同族中御射的佼佼者。

    “我一定要成为像父亲那样驰骋战场的大将军!”

    小孙武在心中呐喊,打小就在心中立下青云之志。

    他想起自己的名字的由来:

    止戈为武,能止戈才是武。古兵书上说“武有七德”,即武力可以用来禁止强暴,消灭战争,安定百姓。祖父给自己取名为“武”不正是想让自己将来建功立业,保卫家国吗?取字“长卿”,不正是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他们一样,在朝中为官,成为国家栋梁吗?

    春秋时期,齐国内部各大贵族相互倾轧,互相攻讦,为了谋权篡位不惜流血。

    公元公元前515年,齐景公三十三年,当时孙武已经到了中年时期,声名显赫,在孙家也算得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齐国四大家族之一的高家的高昭子联合栾、鲍、田三家反晏婴,孙武作为孙家的精英,自然也参与其中。但是谋反之事并不比打压一窝强盗,能仗着“为名除害”之名,――谋逆可是“违背道义”的。

    孙武自小生长在这个国家,对这个国家有说也说不完的感情。自己祖祖辈辈建立起来的家业和名望,怎么能在自己的手里付诸小人呢!?又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和后辈儿女啊!

    他在书房里徘徊,从左边走到右边,不知走了多少次,就像微风中一支闪烁的火焰摇晃不定。

    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艰难的抉择,以前在战场上,无论有多么紧急的战事,自己总是能够果断地做出决定,而且每次判断都是正确的。可是唯独此时此刻,自己是那样的优柔寡断。真没想到,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竟然也会有这样的时候。

    高昭子联合三大家族必有其意图,他是想借他人之力谋权篡位,到时候再一同兼并栾、鲍、田三大家族。这人城府极深,机关算尽,还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为上策……可是这样做一个亡命之徒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自己在联合军中发挥才能,为人所用,也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还有淑贤,还有自己的儿女,他们怎么办?我可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啊!他们可是我的至亲。

    焦躁。彷徨。无可奈何。

    家族。妻儿。建功立业。

    我该如何抉择?

    孙武止住脚步,可是心里仍在徘徊。

    车轮滚滚,卷起一袭黄尘;

    驷马齐奔,留下一座故城。

    他的眼神像一缕一缕的游丝,牵扯着城郭的每一个垛子,拉拽着将要关上的城门,漂浮在写着“齐”的旗帜上,盘旋在城都的上空,久久不能消失。

    “爹,我们要去哪啊?”

    孙武沉思片刻,掠开车窗,望着一排排白杨树向后退去,脸色霎时黯淡无光。

    是啊,我们要去哪呢?天下之大,怎么会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处呢?只要越过齐国的边境,又是另一个国家。那里的人长相跟自己没有多大的区别,穿着打扮也大同小异。怎么可以说没有落脚的地方呢?可是,天下之大,无亲无故,异国他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吗?

    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只是默默地望着车窗外。

    淑贤早已看出他的心事,自从踏进这个家门,嫁给孙武,她就决心至死追随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两人婚后的生活也是合合满满。

    炎炎夏日,孙武穿着一件短衫,在书房著《兵法》,他汗流浃背,像一头疲惫的黄牛。淑贤则在一旁陪侍,手执团扇,为他扇风,驱赶暑气。尽管她已累的手软,却不叫一声苦,休息片刻……

    她握紧孙武的手,孙武转过头,两人凝视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夫妻两人会心一笑,带着淡淡的忧愁,有点勉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2051 2052 2053 2054 2055 2056 2057 2058 2059 2060 2061 2062 2063 2064 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