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宣与李旭中穿戴好缴获的齐腰甲,慢慢的爬出壕沟,向四周仔细查探了一番,两人围着小树林转了一圈,发现官军早已经朝董家堡方向走远,于是才放下心来,众人赶出了牛马,慢慢的向延长县走去。

    大约向前走了大约五里,见距离延长县已经不远,刘宣让大家将牲畜拴好,开口说道:“大家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等会儿,我和李叔父,旭升小弟,旭通二哥夫妻一起进入县城买粮,旭通大哥留下看守俘虏。”

    “这些大牲畜也不能多带,免得惹人怀疑,马牛一律不带,只带七匹骡子,甲胄也不能穿,戚家刀这种军中腰刀也要留下,将一切惹人怀疑的东西全部留下。”

    刘宣拿出一块白色毛巾,将自己的光头紧紧包裹,免得惹路人侧目,毕竟一伙人中有一个光头和尚,还是颇为扎眼,引人注目的。

    刘宣五人牵着七匹骡子,带着两张弓箭,腰间挎着从下山虎手中夺回的牛尾刀,慢慢悠悠的走进了县城。

    因为顾世虎带兵出征,延长县因为兵力空虚,守备就更加森严,城门口的盘查也非常严厉,所幸刘宣等人身上带的都不是违禁物品,牛尾刀,猎弓也全是民间所用的兵器。

    陕北民风彪悍,百姓之家也有不少争斗的武器,并不算十分罕见,李昭云见城门口的守卫不住的为难,于是掏出三十几枚铜钱,贿赂了守卫军士,守卫军士得到了好处,才非常痛快的放刘宣等人入城。

    延长县城地方不大,城中户口不到两千户,人口不足万人,远远比不上江南一些繁华的集镇。

    延长县城占地也非常狭小,城墙周长也就六七里,只有两条十字形街道比较繁华。

    整个延长县城中,只有两家客栈,三家酒楼,就连粮店,也只有三家,其中一家还是董家开的,位于县城南门附近。

    众人进入城门,李旭通先去南门董家粮店打探了一番,见董家粮店早已经关门。

    李旭升向四周街坊仔细打探一番,原来粮店之所以关门,是因为掌柜伙计全部跟随董乡绅回董家堡去了。

    毕竟董家堡损失惨重,家丁奴仆纷纷逃散,就连董家族人也死伤众多,现在正是缺乏人手的时候。

    刘宣见董家粮店已经关门,家丁奴仆也全部回去,并不在县城之中,心中的担忧也放下不少,毕竟古代道路不便,古人很少出远门,认出李昭云父子的熟人也几乎没有多少。

    眼见太阳已经偏西,距离太阳落山的时间已经不短,粮店也快要打烊关门,刘宣不想节外生枝,于是在李昭云指引之下,快步进入一家名叫福生号的粮店。

    在古代,做一个粮商也非常不易,除了资产雄厚之外,还需要在官面上有依靠,这一家福生号,就是背靠延长县丞的关系才能开的安稳。

    众人进入粮店,只见里面盛放的各种种类繁多的粮食,既有大米,白面这种细粮,也有小米,高粱这种粗粮,另外还有豆饼,麦麸这**粮。

    刘宣叫过伙计,开口问道:“今日的粮食是什么价。”

    因为陕北粮荒严重,粮食的价格几乎一日一变,翻跟头的不停地往上涨,到现在,寻常的百姓之家,已经不堪重负,快要支撑不住了。

    伙计见刘宣穿戴的不好,斜了斜眼,努了努嘴说道:“木板上写着,不会自己看嘛。”

    刘宣不欲节外生枝,不愿意与这个狗眼看人低的刁奴生气,于是转过了头,仔细看了看木板上的文字。

    新米白银五钱一斗。

    白面白银五钱一斗。

    陈米白银四钱一斗。

    麦粒白银三钱五分一斗。

    小米白银三钱一斗。

    高粱白银二钱五分一斗。

    黄豆白银二钱一斗。

    杂豆白银二钱一斗。

    豆饼白银一钱五分一斗。

    麦麸白银一钱一斗。

    干菜白银一钱十斤。

    刘宣大致打量了一下这个粮店,加上所有的杂粮,店中大约有五十石粮食,古代一石大约有一百二十斤,店中所有粮食加起来,大约有六千斤。

    刘宣大致算了算,加上李旭升缴获的大约六七两白银,刘宣手里有四十五六两白银,李昭云手中还有一个十两重的银元宝,想要将这些粮食全部买走,还远远不够。

    现在这个世道,只有手里有粮食,才能够活命,银钱反而是身外之物,刘宣更不是要钱不要命的吝啬鬼,自然知道怎么取舍。

    刘宣心中默默地算了片刻,将手中的银饼子掏出,开口说道:“来上二石麦麸,二石豆饼,再加黄豆三石,杂豆一石,高粱四石,小米三石,陈米二石,白面一石,总共是白银四十五两吧。”

    刘宣手中的白银不算很多,只好大量购买粗粮,只买了很少的细粮,尤其是豆类,因为营养丰富,几乎被刘宣购买干净,这些粮食,总共十八石,共两千一百六十斤。

    伙计惊讶的看了刘宣等人一眼,仔细算了算,没想到刘宣算的竟然十分准确,见刘宣穿着虽然粗陋,但是皮肤却白净,不像是种田的田客,再加上这样大笔的买卖,一个小小的伙计自然不敢做主,于是说了几句好话稳住了刘宣,慌忙跑进了后堂。

    不到一盏茶功夫,从后堂里面进来一个富态的掌柜,掌柜朝伙计打了一个眼色,伙计慌乱的快步跑出店外,不大一会儿,就不见了踪迹。

    这位富态的掌柜呵呵一笑说道:“好不容易做成一次大买卖,本想送上百十斤干菜,没想到店中却是不多,只好打发伙计出去采买一些,还需要等候片刻,如果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多多担待。”

    刘宣呵呵笑了几声,开口说道:“多谢掌柜的抬爱,眼见天色将晚,只怕旅店打样,到时候没有住处也非常麻烦,还是先将粮食装起吧。”

    富态的掌柜点了点头,招呼出两个苦力,众人一起合力称过了粮食,全部装进麻袋之内,刘宣正要交付了白银。

    只见李旭升悄声说道:“这家店有些心黑,大升进,小升出,卖东西都缺斤少两,一石粮食最少也少给了十几斤。”

    刘宣默默点了点头,任何时候的商人都非常奸猾,更何况门槛很高的粮商,尤其是刘宣,李昭云都有些外乡口音,更是奸商理想的宰割对象。

    刘宣心中有底,但是不愿横生枝节,付清了白银,将粮食驮在骡子上,就要离去。

    只见胖掌柜有些慌乱,连忙开口说道:“干菜还没有回来,不必如此着急赶路,不需片刻,伙计就能带回干菜,还是稍等片刻吧。”

    刘宣双目紧紧的盯着胖掌柜,察觉到他的眼中有些慌乱,心中暗暗有些戒备,正要找个借口脱身之时,只见小二背着一袋干菜慢慢走了过来。

    刘宣解开干菜的口袋,仔细检查了一番,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于是将干菜背上,趁着太阳还没有落山,花了一两白银,在一处杂货铺中购买了一些锅碗瓢盆的杂物,才离开了这个有些古老残破的县城。

    就在刘宣离开粮店之时,只见胖掌柜满脸急切地问道:“事情办得如何,一切是否顺利?”

    伙计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喉咙,开口答道:“回禀老爷,小的去了城东刘屠户家,将老爷交代的话说了一遍,刘屠户回答说知道了,等城门口老邓的消息。”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093 9094 9095 9096 9097 9098 9099 9100 9101 9102 9103 9104 9105 9106 9107 9108 9109 9110 9111 9112 9113 9114 9115 9116 9117 9118 9119 9120 9121 9122 9123 9124 9125 9126 9127 9128 9129 9130 9131 9132 9133 9134 9135 9136 9137 9138 9139 9140 9141 9142 9143 9144 9145 9146 9147 9148 9149 9150 9151 9152 9153 9154 9155 9156 9157 9158 9159 9160 9161 9162 9163 9164 9165 9166 9167 9168 9169 9170 9171 9172 9173 9174 9175 9176 9177 9178 9179 9180 9181 9182 9183 9184 9185 9186 9187 9188 9189 9190 9191 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