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兵力急剧扩充,以前的编制已经落后于现实情况。

    所以趁着打了胜仗的机会,刘宣决定成立营以上的编制,这个编制被刘宣定为旅。

    春秋战国之时一个旅一般五百人。齐国的编制不同于他国,规模更大一些,能达到两千人。

    古代以师旅代称军队,旅也是上古常见的军队编制。刘宣一心复古,心中并不喜欢参将、游击、副将、总兵这些明朝官职,所以将营以上的编制定为了复古的旅。

    况且明代的军制乱糟糟的一团,除了明初之时卫所制度之外,后来的军制更是纷乱如麻。

    哪怕是统军的总兵副将,有时候也不能搞清楚麾下有多少人马。像这样的军队,也不可能给刘宣太大的鉴戒作用。

    按照刘宣制定的军制。一个旅辖三个营,加上旅长的亲兵一哨,外加旗手、马夫、鼓号手、军法官等旅部直辖人员,总人数四千人。

    刘宣虽然有三万五千大军。但是其中一部分都是守备哨、守备营等地方兵力。真正能够野战决胜的兵力也就两万余人。

    这三万五千大军,这一次也只编为七个旅。

    其中第一旅旅长李旭升,下辖骑兵一营,步兵六营、步兵九营三个主力野战营。

    骑一营的营官提拔了哨长石龙,本来副营官邹风的资历更老。但是因为他嗜血杀戮、违反军纪的举动,已经极大地惹恼了刘宣。所以这一次升官就没他的份。

    步兵六营的营官还是赵鲁,他这一次扩编原地踏步,没能更进一步向上调动。

    步兵九营是新编的马守应、贺锦二部,营官为马守应。这一部人马,除了马守应、贺锦麾下的老兵外,还加入了刘宣一部分老骨干担任什长、队官、哨长等基层军官。

    至于另一首领贺锦,这次被调出主力部队、担任了新兵为主的平遥守备营营官。

    第二旅旅长为白旺,这个旅下辖步兵一营,步兵十营,步兵十一营三个营。

    步兵一营为刘宣麾下最老的骨干,营官由白旺兼任。步兵第十营由隰州守备营张五斗部改编,营官为张五斗本人。第十一营为王嘉胤余部改编部队、营官由兵力最多的白玉柱担任。

    第三旅旅长李旭中、下辖步兵三营、步兵十二营、步兵十三营三个步兵营。

    步兵三营营官提拔了老资格的三营哨长张九仁,步兵十二营为霍州守备营改编,营官为霍州守备营营官赵弘。步兵十三营也是新编部队,由汾西守备营改编,营官为刘体纯。

    第四旅旅长李自成,下辖骑兵三营、步兵七营、步兵八营三个野战营。

    骑兵三营为点灯子麾下刘国能、李晋王两个哨骑兵扩编而成,营官为刘国能。步兵七营没有变动,营官还是陈铁牛,步兵八营为李自成本部,营官为官升一级的刘宗敏。

    第五旅旅长张虎成,下辖步兵第二营、步兵第五营、步兵第十四营三个步兵营。

    第二营为张虎成部老骨干、营官提拔了张虎成的副手梁绍。第五营也是从陕北来的老骨干,营官为混天王张应金。第十四营为灵石守备营整编而成,营官提拔了这次战争中表现出色的秦风。

    第六旅旅长杨四宝、下辖步兵第四营、步兵第十五营、步兵第十六营三个步兵营。

    第四营为杨四宝麾下的老骨干,营官提拔了刘宣老亲兵队官廖狗儿。第十五步兵营改编自洪洞守备营,营官为把守冷泉口立下大功的路恭。第十六步兵营为王嘉胤余部改变,营官为曹操罗汝才。

    第七旅为骑兵旅,番号为骑兵第一旅,旅长的人选为降将刘勇。刘勇虽然在灵石县作战中留了私心,但是后来跟随李旭升袭扰官军后路时也立下了战功。

    正是因为他在汾州牵制了贺虎臣大军,李旭升才能北上太原府,收编了贺锦、马守应二人。

    所以这一次扩编,他也赶上了时候,被刘宣任命为骑兵一旅旅长。因为刘宣麾下的缺乏合格的骑兵,骑兵旅下辖两个骑兵营,分别是骑兵二营、骑兵四营。

    骑兵二营为刘勇老部队、营官提拔了创建骑兵的元老马武,骑兵四营由点灯子赵胜部另外两个哨扩编,营官为射塌天李万庆。

    除了这七个主力营外,此外还有刘宣亲兵一营,营官王双喜。宪兵一营,营官何金章。炮兵一营、营官刘武。工兵一营、营官田见秀。

    这七个旅加上刘宣的中军,共有大军三万人。

    剩下的五千兵力,加上最近征集的一部分新兵,一共编练了十个守备营。经过这一轮扩军,刘宣麾下的兵马也将超过四万人。
------------

第八十三章 南征一

    刘宣制定了编制后,马上让麾下的士卒迅速整编充实各营伍的建制。各支主力部队顺势吸收了地方守备营、王嘉胤余部降军等军队后,编制仿佛充气球一样充实起来。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之际,他麾下七个主力旅、中军四个营的野战主力已经整编完毕。等到了二月初一,主力部队早已经完成了整补。就连守备营等地方部队,士兵的缺额也补充了上来。

    二月初一,龙抬头。

    这一天,刘宣带着第五旅、第六旅、骑兵第一旅、中军炮兵营、工兵营、宪兵营、亲兵营等一万五千大军,从霍州城南出发,浩浩荡荡的杀向平阳府临汾县。

    这一路上烟尘蔽日、旗胜招展。即便在几十里外,也有一股遮天蔽日的气势。

    大军经过一日行军,赶到了五十里外的洪洞县城。在洪洞县内,刘宣汇合了第四旅李自成所部,然后在洪洞县征集民夫牲畜,做好了南征最后的准备。

    刘宣这一次南征,一共动用了两万战兵,还征调了洪洞县上万的民夫押运粮草。洪洞县人口虽然超过十万,壮丁也超过了两万人。但是在春耕前期一次性征发上万民夫,对地方建设还是有很大的危害性。

    对于这一点,洪洞知县王庆仁也是满怀意见的。去年冬天,经过李自成大力打击之后,洪洞县的乡绅力量大幅度衰弱。借着李自成平定叛乱的机会。王庆仁带着县中衙役趁机将叛乱乡绅的土地均分下去,赢得了洪洞百姓的民心。

    正在他磨拳搽掌,准备来年兴修水利、大干一番之际。刘宣带领大军来到了洪洞县。还让他出人出粮,征集上万民夫随军南征。对于这一点,王庆仁心中是大有意见的。

    他本来想暗中劝一劝刘宣,让他体恤民力、休养生息上半年,等待秋收之后再次南征。但是这一年来刘宣算无遗策、英明神武的表现无疑扰乱了王庆仁的内心。

    崇祯二年、刘宣的力量从小到大、在刚刚过年之时,他麾下的人马只有四个营四千人。如今一年过去,刘宣已经割据小半个山西。麾下的兵马多达四万人。这一年来,刘宣基本上没有犯什么错误。崛起的速度还超过了明朝太祖朱元璋。

    面对这样大好的形势,从延川跟随刘宣的王庆仁心中大为振奋。刘宣这一年的表现,仿佛天生的雄主的一般,让王庆仁这样的追随者信心大增。这一年来。像王庆仁这样的文臣武将对刘宣的敬服也与日俱增。

    现在这种佩服已经化成盲目的崇拜,所以尽管他心中不情愿,也没有劝告刘宣。反而拼尽全力的筹集军粮,死心塌地的完成刘宣交代的军令。

    刘宣在洪洞县休整了五日,等王庆仁将粮草民夫征调完毕。他才带着两万大军先一步离开了洪洞县城,朝着临汾方向杀去。

    临汾距离洪洞县也就五十里,几乎只有一日行军的路程。

    这一段时间李自成与王承恩屡次交锋,尽管王承恩所部人数超过五千,但是拿洪洞县的李自成毫无办法。麾下的兵马反而有些折损。因为占不了便宜,王承恩最后也只能龟缩回临汾县城。

    杨鹤退兵之后、王承恩惶惶不可终日。他每日担惊受怕,害怕刘宣随时随地会派遣大军围城。所幸去年腊月。刘宣将主要精力放在冷泉口以北,王承恩才惶恐万分的过了一个年。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666 14667 14668 14669 14670 14671 14672 14673 14674 14675 14676 14677 14678 14679 14680 14681 14682 14683 14684 14685 14686 14687 14688 14689 14690 14691 14692 14693 14694 14695 14696 14697 14698 14699 14700 14701 14702 14703 14704 14705 14706 14707 14708 14709 14710 14711 14712 14713 14714 14715 14716 14717 14718 14719 14720 14721 14722 14723 14724 14725 14726 14727 14728 14729 14730 14731 14732 14733 14734 14735 14736 14737 14738 14739 14740 14741 14742 14743 14744 14745 14746 14747 14748 14749 14750 14751 14752 14753 14754 14755 14756 14757 14758 14759 14760 14761 14762 14763 14764 14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