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不准乱杀百姓,不准欺凌妇孺,谁敢违反,格杀勿论。”
“第二,不准私吞粮食,尤其是伙房,马夫这些人,老子一定会死死盯着,谁敢私吞粮食,克扣战兵伙食,牲畜的口粮,全部叉出营外,乱棍打死。”
“第三,打仗征战,缴获的财物要归公,一律不准藏私,战后论功行赏,也会做到公开公正,谁如果敢私藏财物,杖责三十棍,插箭游营。”
“第四,战兵打仗之时,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无令后退,胆敢后退一步者斩,队长退后,革职斩首。”
“第五,从今天开始,每日的粮食会定量发放,战兵每日粮食一斤,后勤营壮丁七两,伤员七两。老人,妇女,十二岁以上少年六两,十二岁以下少年每日三两。”
“后勤营也要分组整编,以家庭为单位,三到四十人编为一队,李旭通,孙登二人各为队长,每日到我岳父那里领取粮食,后勤营中,队长以上的人员,粮食按照战兵领取。”
“第六,从明日开始,战兵每日学习操练之法,不能无故缺席,更不能心中怠慢,谁敢违反规矩,杖打十棍。”
“今日的规矩,我会写在纸上,每日夜间,我会连续朗读三遍,十日之后,务必让大家伙牢牢记住,免得被人说成不教而诛,后勤营队长,战兵队长也要树立表率,不要带头违反规矩。”
刘宣将这些规矩一一讲来,然后对着几位核心人物开口说道:“岳父大人,兄长,赵大哥以为如何,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问题。”
刘宣与李昭云,李旭中已经算一家人,今天早已经暗中商量过这个问题。
一开始刘宣的规矩众多,足有三十一条,还是李昭云提出意见,认为百姓大字不识一个,立下如此多的规矩,反而一个也记不住,不如精简一番,刘宣想了片刻,觉得李昭云说的非常在理,才改成了六条。
这些规矩虽然少,只有六条,但是内容却非常丰富,包含了军纪,法律,物资分配,人员管理等方方面面,如果能一直实施下去,刘宣这只队伍的纪律也会更加严明,战斗力也会慢慢壮大。
一支队伍,纪律是最重要的东西,是这只队伍核心的灵魂,只有在建军的初期,纪律问题也是最好抓,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一旦这支队伍军纪败坏,暮气沉沉,到时候如果再想严明军纪,只怕是千难万难了。
赵鲁这个人,其实是现在刘宣这只队伍中影响力最大的人,他的这股流民,也是刘宣队伍中人数最多的一伙,足有九十余人,这一伙流民,因为同出乡里,自然非常团结,尽管他们刚刚出来,还没见过任何市面。
这一伙流民,领头的共有四五人,除了赵鲁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平庸无能之人,所以刘宣才提拔赵鲁充当战兵队长,用来拉拢人心。
刘宣想要立下规矩,就必须取得赵鲁的支持,赵鲁见刘宣这几条规矩条理清楚,光明正大,当然没有反驳的道理。
况且这些流民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战斗力的核心还是李旭中,李旭升,刘宣,李昭云四人,即便投降的官军陈铁牛,杨守义,白富贵,战斗力也远远强过没有见过血的普通流民。
尤其是陈铁牛,本来就是官军斥候,还是颇有本事的,如果不是骄傲轻敌,被李旭升埋伏,也不会轻易被俘。
见赵鲁没有意见,刘宣将这六条规矩连续大声朗读了三遍,让众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才安排了值夜之人,让大家安心睡去。
这些值夜之人,刘宣没有用一个今天来的青壮流民,反而用了赵鲁手下的两个士兵,另外两个后勤营的老弱也被安排成暗哨,避免发生不测。
就连李旭中,也是假装熟睡,其实正在暗中戒备,毕竟刘宣与这些流民相处的时间还短,并不能完全放心。
就在刘宣昏昏欲睡之际,只见营中突然发出一声惨叫,刘宣猛地惊醒,匆匆披上衣服,拿上藤牌刀剑,来到李昭云的茅屋,见李昭云父子也匆匆起身,刘宣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眼见营中突然乱糟糟的一团,如果不当机立断,只怕会有炸营之祸,刘宣大呼一声:“大家不要乱,这个时候,越乱越糟,先点起篝火,看看发生了何事。”
“大家各自留在自己的帐篷里,全部不要动,战兵营队长,后勤营队长全部出来,点起篝火。”
刘宣刚刚任命的队长,不是英武敢战之人,就是在流民中威望很高之人,就是后勤营中,李旭通,孙登二人也是能写写算算的读书人,有了这些骨干呼应,营中燥热的气氛很快安定下来。
刘宣与众人点起篝火,很快就发现了倪端,原来今天三个刚刚加入的流民,居然抢走了两匹骡子,骡子上面还驮着二石粮食。
这些人进入马圈之时,被暗哨的老弱发现,其中一人大喊大叫,被这些流民用石头砸倒,才发出那声凄厉的喊叫。
另外两个战兵队的哨兵,虽然发现了敌人的踪迹,居然不敢追赶,反而大呼小叫,差一点弄出营啸。
如果发生营啸,这些流民只怕马上就会四散奔逃,连带着刘宣的兵器,粮食,牲畜也会被抢夺一空,如此一来,让刘宣付出大量心血的队伍,也会毁于一旦。
刘宣稳住了队伍,见暗哨的两位老弱虽然被砸了几石头,但是却没什么大碍,虽然流了不少鲜血,但是只要没有感染,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反倒是值夜的李旭中,在黑夜中骑上了战马,朝着逃跑的流民追赶而去,让刘宣心中有些担心不已。
“李大哥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几位流民应该远不是对手,一定不会有什么危险。”
刘宣心中不停地安慰自己,毕竟李家兄弟现在是他的左膀右臂,一旦李旭中有什么闪失,只怕刘宣对这只队伍的控制力马上就会下降不少,威信也会大大的降低。
就在刘宣不住的担惊受怕之下,直到天色快要放亮,启明星当空升起之时,李旭中才赶了回来。
只见李旭升牵着马匹,后面还拉着两匹骡子,三个流民被绳子绑成一串,拉在骡子后面。
刘宣几乎压抑不住心中的欢喜,大声笑道:“我就知道以李大哥的本事,用来对付几个流民小贼,算是杀鸡用上了宰牛刀了。”
李旭中谦虚的笑了笑说道:“幸不辱命,这次总算抓住了这三个小贼,没有丢失一点粮食。”(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
第十九章 杀鸡儆猴
ps:看《伐明》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刘宣从新将骡马拴好,安排好了值夜的哨兵,让李旭中先去睡上一觉,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刘宣将大家全部聚集在营寨,开口说道:“我好心收拢流民,给他们一口饭吃,就是因为世道艰难,存了一份善念罢了。”
“但是有人不识好歹,恩将仇报,昨天夜里,居然打伤哨兵,抢夺马匹粮食,这些马匹粮食,都是大家活命的根本,没有了这些东西,大家伙怎么能生存下来。”
“对于这些不讲恩义的王八蛋,大家认为该怎么办?”
众多流民担惊受怕的等了半夜,对于这三位叛徒,当然没有一丝好感,即便这三位流民还有一两个朋友,这时候都害怕被牵连,那里敢向刘宣求情。
众人听见刘宣问话,有人乱哄哄的答道:“这些恩将仇报的白眼狼,自然应该杀了砍头。”
也有人说道:“一切听从刘头领安排,由刘头领做主。”
还有人道:“我们不是官府,不能够杀伤人命,还是将他们打一顿,赶出营地。”
刘宣见营中乱糟糟的一团,心道这些人纪律如此差劲,想要成为一支纪律严明,能打硬仗的队伍,看来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队伍的前途也是任重路远,前途不清,自己也要时时刻刻保持冷静,不能有一点掉以轻心。
刘宣长出了一口气,高声喊道:“大家肃静,这般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见众人还是议论不休,刘宣拔出挂在腰间的燧发铳,装上火药铅弹,朝着天空开了一枪,这一声响亮的枪响,将众人嘈杂的声音全部压下,众多流民摄于刘宣的威望,顿时全部鸦雀无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207
7208
7209
7210
7211
7212
7213
7214
7215
7216
7217
7218
7219
7220
7221
7222
7223
7224
7225
7226
7227
7228
7229
7230
7231
7232
7233
7234
7235
7236
7237
7238
7239
7240
7241
7242
7243
7244
7245
7246
7247
7248
7249
7250
7251
7252
7253
7254
7255
7256
7257
7258
7259
7260
7261
7262
7263
7264
7265
7266
7267
7268
7269
7270
7271
7272
7273
7274
7275
7276
7277
7278
7279
7280
7281
7282
7283
7284
7285
7286
7287
7288
7289
7290
7291
7292
7293
7294
7295
7296
7297
7298
7299
7300
7301
7302
7303
7304
7305
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