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贵上前几步,正要堵上了逃犯的嘴巴,被刘宣制止,刘宣张了张嘴,开口说道:“这三人已经是不能反抗的死人,你们还不敢上前,老子要你们有何用,还是将刀剑留下,早日饿死吧。”
“这样的废物,留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浪费粮食,还有什么用,如果今日谁畏缩不前,就饿饭三天,家人亲族也一同饿饭,谁如果敢要犯上作乱,老子的刀剑也不认兄弟。”
众多流民见刘宣祭出饿饭法宝,顿时一拥而上,除了五六位特别胆小的流民,几乎倾巢而出,众人刀剑纷飞,将三个叛徒斩为肉泥。
刘宣让后勤营青壮将三人尸骨拖走掩埋,免得爆发瘟疫,然后才开口说道:“处理了三个叛徒,事还没有完,昨日这三人偷盗骡马粮食,值夜的哨兵居然不敢阻拦,反而大喊大叫,惊慌失措,差一点弄出营啸。”
“老子每日供给你们粮食,还不如喂几条狗,狗遇上盗贼,还能发出警报,上去咬他们一口,昨日值夜的哨兵,表现还不如几条卑微的野狗。”
“如果粮食被贼人偷走,大家都要全部饿死,众人入伙以来,老子那次不是和大家吃一样的饭,喝一样的水,还连续吃了两顿大米,也算是对大家不薄吧,你们于心何忍?”
“昨日值夜的哨兵,每人打三十棍,逐出战兵营,粮食配给如同幼童,你们昨天的表现,也就像刚刚断奶的童子。”
两个哨兵哀号不止,纷纷祈求赵鲁,让他为自己求情,这两个哨兵出自赵鲁麾下的流民,赵鲁本打算向刘宣求情,但是看见刘宣凶狠阴暗的双瞳,顿时改了主意,不敢再出一言。
将两个哨兵狠狠地责罚了一番,刘宣拿出一块腊肉,开口说道:“昨日值暗哨的老弱,能发现的贼人的诡计,能勇敢的同贼人搏斗,还受了伤,表现远远好于明哨,从今以后,这两个值哨的老弱,粮食配给如同战兵,只要老子还在一天,这个规矩就不会改变,这三斤腊肉也一同奖励给昨日受伤的伤员。”
刘宣这一通杀鸡儆猴,有杀有罚,还有奖赏,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将众多流民揉搓一番,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了一点威信。
对于不敢见血的几人,刘宣将他们饿饭三天,赶出战兵营,以后的粮食也只能同妇孺一样,至于战兵营的缺额,由后勤营的青壮充任。
等刘宣处理了营务,开始了战兵营的训练,刘宣的训练,听取了陈铁牛,杨守义,白富贵三人的意见,三人都算是明朝正规军,全部出自顾世虎麾下。
顾世虎不是寻常粗汉,也能识文断字,最佩服名将戚继光,他的营伍用了一些戚家军的操练方法,虽然远远比不上戚家军军纪森严,只能流于形式,但是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
刘宣结合现代的队列训练,剔除了踢正步这些花架子,主要训练队形的转换,如行军的纵队变成列阵的横队,横队变成纵队,还有列阵而战时众人的站位。
古代军队打仗,都是列成厚实的军阵而战,刘宣列阵的战法,参考了戚继光的鸳鸯阵,以队长打头,刘宣手持腰刀藤牌,善射的李家兄弟使用弓箭,练过长枪的赵鲁使用长枪。
队长身后左右两人也持盾牌腰刀,第三四排手持长矛,第五排用胆小瘦弱的杂兵,兵器也非常杂乱,算是手里有什么家伙就用什么家伙。
刘宣手中远程投射武器很少,只能让熟练使用这些武器的军士使用,三杆火铳留在陈铁牛,杨守义,白富贵三位官军手中,三张猎弓还在李家兄弟手里,刘宣的两支燧发铳,也匀了一支给赵鲁。
赵鲁从没有见过如此精妙的武器,尤其是这支燧发铳不仅威力强大,使用方便,手柄还用珍贵的象牙雕琢,一看就是价值不菲的珍贵物件。
赵鲁刚刚投效刘宣,尽管非常喜欢这件武器,但是也不敢夺人所爱,后来见刘宣非常真诚,才高兴地接受下来。
接受了这柄燧发铳,赵鲁对刘宣的印象马上改观了不少,训练也吆喝不断,尽管什么也不懂,但是却非常刻苦。
古代的农民,几乎不分左右,在阵型转换中每次都乱成一团,弄得刘宣没有一点脾气。
最后还是刘宣想了一个法子,让众人左手握住石头,右手握住木头,以石头代表左边,以木头代表右边,口令也改成了‘石头左’,‘木头右’,才让众人分清了左右。
这整整的一天,刘宣以几乎全部的精力才让大家勉强的分清了左右,至于阵型的转换,几乎都是乱成一团。
在嘈杂纷乱中,刘宣与他的同伴又度过了一晚,于此同时,在二十五里的董家堡外,下山虎与顾世虎两只老虎,却争斗了整整一天。(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
第二十章 攻堡
ps:看《伐明》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如今整个陕北之地,到处都是食不果腹的饥民,听到下山虎这里有粮,附近的饥民顿时蜂拥而来,从十里八乡朝董家堡涌来。
下山虎打开董家堡后,马上开仓放粮,大招饥民,短短一天时间,就召集了上千青壮,在顾世虎率领的官军赶到前,下山虎等人已经堵死了城门,做好了坚守的准备。
在古代战争中,攻城的一方虽然占据主动,但是却往往非常艰难,只要守城的一方意志坚定,组织得力,两边战斗力没有非常大的差距,攻城的一方除了长期围困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攻城的战斗往往会旷日持久,在古代的战例中,常常有连续几年围困攻城的记载。
等火炮出现在战争中时,这种威力巨大的攻城武器很快受到军队的喜爱,从明太祖开始到宣宗时代,明军一共铸造了十三万门各种火炮。
但是这个时候的攻城火炮还有许多缺点,除了威力较弱之外,最重要的一个缺点就是重量太重,尤其是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想要带着一门五千斤重的红夷大炮行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况且这种威力极大的火炮,价格也十分昂贵,现在也只有澳门葡萄牙蛮夷能够铸造。
每铸造好一门红夷大炮,都会赶快运往京师,辽东等军情险恶之地,哪里是一个小小的延长县守备能够得到的。
就是延绥地区最重要的榆林城,恐怕城头上也没有几门这种红夷重炮。
顾世虎的军中,只携带了八门虎蹲炮,这种火炮重量很轻,射程很近,威力也不算很大。
虽然能够装填散弹,是一种杀伤近距离步兵的利器,但是如果用来攻城,却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
况且董家堡城墙上也有四门虎蹲炮,这四门虎蹲炮,因为高居城门之上,射程还大占优势。
加上下山虎等人出身边军,都能熟练的使用这种武器,在火炮对射中,不仅不落下风,还能占据一点儿优势。
顾世虎原本以为祸乱董家堡的只是些许饥民,只要官军到来,就能一鼓而下。
却没想到下山虎等人如此难缠,在炮战中落了下风之后,顾世虎马上开始打造木梯,开始蚁附攻城。
董家堡南宽北窄,修建在一处高岗之上,地势较为险要,南堡墙长有一里,却建在六丈多高的峭壁之上,根本爬不上去,北堡墙只有百步,但是地方狭窄,利于守备。
等官军到来之后,只能攻打北堡墙,就连攻城常用的围三缺一之法,也不能使用。
官军堵死了退路,让城中的饥民更加拼命,这些饥民尽管刚刚召集,没有任何训练,更不可能在野外列阵而战。
但是在堡墙内守城,还是颇有用处的,加上他们为了保护粮食,更加激发了拼命的勇气。
下山虎为了消除隐患,在刚刚稳住了阵脚时,就将董家堡内的董姓族人一股脑斩杀干净,头颅全部抛出城外,董家的妇孺也全部充为营妓,奖励最勇敢的士兵。
经过下山虎的整顿,董家堡内现在既无后患,也能同心,居然与顾世虎的官军打的有声有色,顾世虎连续两次攻城,都已失败而告终。
顾世虎多年的征战,从小兵成为守备,并不是靠溜须拍马,而是有一套真实本领。
以他丰富的经验看来,任何时候手中都要有一支过硬的预备队,以免发生不测。
前面的两次攻城,顾世虎都没有使用最精锐的家丁,就连斥候夜不收,也没有使用。
顾世虎营中只吃七成空饷,养五十个家丁,尽最大的可能维持着麾下军队的战斗力,已经算是明朝军队少有的合格将领了,连续两次攻城没有奏效,已经让顾世虎有了骑虎难下的感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585
2586
2587
2588
2589
2590
2591
2592
2593
2594
2595
2596
2597
2598
2599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2610
2611
2612
2613
2614
2615
2616
2617
2618
2619
2620
2621
2622
2623
2624
2625
2626
2627
2628
2629
2630
2631
2632
2633
2634
2635
2636
2637
2638
2639
2640
2641
2642
2643
2644
2645
2646
2647
2648
2649
2650
2651
2652
2653
2654
2655
2656
2657
2658
2659
2660
2661
2662
2663
2664
2665
2666
2667
2668
2669
2670
2671
2672
2673
2674
2675
2676
2677
2678
2679
2680
2681
2682
2683
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