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东林领袖钱谦益的气节既比不上他的朋友,还比不上他的姬妾柳如是。

    即使他回到江南后有知耻之心,偷偷的交通郑成功反清。还亲自冒险赴金华策反清朝总兵马进宝,偷偷联络张煌言、张名振。

    但是一句头皮痒,一句水太凉,让钱谦益在历史上彻底留下了臭名。尽管钱谦益还稍微有些节操,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其他东林党人。

    而延长县令张云柯面对五品的武官顾世虎,也敢无令处斩,从这一条看来,他也并不遵守朝廷的规矩。对待百姓更是非常严苛,不讲情面,视百姓如猪狗。

    以张云柯的表现看,一定是一个凶狠残暴,刻薄恶毒之人。但是如今事到临头,张云柯却表现出自私懦弱,胆小心黑不要脸的另一面。

    刘宣率领大军入城,一路上秋毫无犯。他先令李旭升,张虎成二哨封锁四门,不让任意一个士绅逃出县城。然后严令李旭中封锁府库,还让麾下的书记官叶谬之清点财物粮食。

    刘宣让陈铁牛,张五斗后哨清查县城中的粮店,当铺,酒楼,妓院等油水丰厚的地方。接着让看上去最凶狠的杨四宝清查城中的官员士绅的府邸宅院。

    尽管还没有清点出到底缴获多少粮食,但是刘宣还是第一时间贴出招兵告示,尽最快的时间扩充自己的力量。

    刘宣还命令骑兵哨分出两队骑兵,去董家堡接人,将刘宣留在董家堡的近两千老弱一并接到县城来。

    打破了延长县,刘宣已经决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

    现在已经接近年关,固原镇发生了大规模兵变,榆林镇的精兵已经倾巢而出前去镇压,最近这一段时间也没有任何危险。

    注释1: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军南下,扬州危急,钱谦益自请督师江北,被皇帝温旨慰留。

    清军兵临城下,弘光帝出狩,柳如是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以手探水说:“水太冷了,怎么办?”

    柳如是奋身想跳入水中,却给钱谦益拉住。钱又告诉其他大臣说:“事至此,唯有作小朝廷求活耳!”

    史敦《恸余杂记》记载:“豫王(多铎)南下江南,下令剃头。南明民众对此议论纷纷。一日,钱谦益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突然出门而去。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不一会儿,剪了头发,留着辫子进来了。

    下了推荐位后,收藏几日没涨,作者也有些闹心。

    如果觉得本书不错的朋友,还请高抬贵手收藏一下,你们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另外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收藏,求打赏,各种求。希望大家伸出双手,快来支援一下隐士吧,让隐士看见书友的力量,增加码字的信心。
------------

第四十三章 处死

    刘宣从清晨开始攻城,还没到中午,就攻破了延长县城。( )

    一进入城池,刘宣马上封锁了银库,粮库,武库等重地,让手下的书记官开始清点造册。

    刘宣麾下的这十几个书记官,不仅能认出常见的三五百字,还会使用阿拉伯数字做一些简单的运算,比起算筹与算盘,这种运算法则也更加方便快捷。

    有了这十几个书记官的帮忙,刘宣麾下的后勤管理效率大增,每次清点计算,都少了刘宣很多麻烦。

    刘宣攻入延长县城,马上征用了县衙充当中军指挥部。

    就在刘宣铺开延绥地图,思考下一步打算之时,只听见一个面目白净的少年走了进来,开口说道:“刘将军,城中府库中的物资已经全部清点造册,还请头领查阅。”

    刘宣接过书册,只见里面的各种物资已经分门别类的统计清楚。在整个延长县府库中,刘宣最需要的铁甲只有十七领,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刘宣的麾下,除了骑兵哨的百人之外,只有队官以上的人员才有披甲的权力,全军的铁甲,加起来只有一百五十多领,加上这十七领,也只有不到一百八十领。

    不过缴获了了这些铁甲,刘宣可以优先装备自己的亲兵。也可以练成一支小规模的精锐,在战场之上,也能稍微起些作用。

    除了铠甲,就以粮食最重要。以陕北这种情况,粮食的重要性其实还在铠甲之上。县城粮库之中,缴获的粮食不算很多,只有八百余石,大约十万斤。

    刘宣现在麾下的兵力,加上老弱,人数在四千人左右,还有上百匹战马,骡子,毛驴二十多头。

    养活如此多张嘴人吃马嚼,哪怕节省一些,这八百余石粮食也紧能够吃上半个月。

    刘宣现在只剩下了三头牛,这三头牛,刘宣也准备尽快宰杀劳军,让征战几日的将士们吃上一顿牛肉饱饭。

    府库中的存粮虽然不多,但是城中士绅家的余粮应该不少。这些城中的乡绅,尽管不如董家堡豪富。但是久居县城、靠近延河,积攒下的良田也不算少,如果全部搜刮干净,只怕十倍于官府的存粮。

    在粮食与铠甲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火药二十石,大约两千四百多斤。

    经过几次战斗,刘宣手里的火药已经不多,尽管火药的制造比较简单,也很容易配制。

    刘宣念书时尽管化学不是很好,但是也听过火药爆破的原理,学过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

    3+3c+s―k2↓+n2↑+3co2↑

    从上面的化学方程式来看,理论上硝、硫、碳配比率以74.84%、11.84%、11.32%为最佳火药配方。

    刘宣上一世在书上看到过,英国按照这一方程式,配制了硝、硫、炭的比率为75%、10%、15%的枪用发射火药,以及组配比率为78%、8%、14%的炮用发射火药。

    尽管因为测量工具不是很准,刘宣还是配备出硝、硫、炭的比率为75%、10%、15%的火药。

    这种火药,比起明军中硝、硫、炭配比大体在80%、10%、10%的火药,威力还要强大一些,使用这种新式火药当做发射药,火铳的有效射程能多出十几步。

    这短短的十几步,就让鸟铳的射程超过了硬弓。在战阵之上,也能多放出一轮排枪,多杀伤不少敌人。

    但是因为缺乏硝石,刘宣配备的新式火药数量不多,只有不到二百斤,还要首先供应炮兵哨使用。如今有了这两千多斤火药,刘宣的后勤压力一下子就大大的减少了许多。

    另外还缴获了棉花三百斤,棉布六十匹,麻布上百匹,三眼铳二百多杆。

    这些三眼铳,都是几十上百年前制造的老古董。另外还有洪武年制造的青铜炮八门,这种前装铜炮重量很重,射程却很近,没有多少实战价值,被刘宣全部融化分解,铸成铜锭一并带走。

    银库中的银钱只有百余两,延长县的秋税早已经交了上去,县衙中也算是府库如洗,但是县令张云柯私宅中搜出白银千余辆,也全部便宜了刘宣。

    县衙府库中虽然缴获不少物资,但是刘宣知道大头还在县城中乡绅那里。现在虽然刚刚攻破城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动乱,刘宣还没有收拾那些贪婪凶暴的乡绅老爷,但是只要刘宣稳住了阵脚,很快就要让他们尝尝厉害。

    刘宣率军入城之后,很快就抓住了县丞周琛,与典吏吴鹏,延长县中主薄空缺,有正式品级的文官只有县令张云柯,与县丞周琛。

    吴鹏虽然架空了周县丞,算是延长县真正的第二号实权人物。但是在大明官制中,典吏只能算是吏员头头,并不是有品级的文官。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