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忠伸手比划了一下说道:“尽量向远处开炮,你小子千万不要给我打中小李将军,不然刘将军要砍爷爷的脑袋,你爷爷我也要拿你的脑袋抵命。”
钱四儿脖子一缩,暗暗祈祷了几句,马上点起了火把,燃起了炮捻。
虎蹲炮重量虽然很轻,射程也比较近,有效的杀伤距离也就一百五十步以内。但是威力却非常不小,虎蹲炮一次性发射,能打出三百枚散弹,发射的弹雨非常密集,破甲的能力不下于火铳。
除非手持厚实的大盾,不然哪怕是身披铁甲,也挡不住弹雨的袭击。这六门虎蹲炮,一次性发射的散弹足有一千八百枚,虽然这些散弹的准头非常差劲,但是在近距离之内,还是能形成了有效的杀伤半径。
也许骑兵营的好运气已经耗尽,这一轮炮击,效果惨不忍睹,几乎算是两败俱伤,几乎超过一半的弹雨落在自家军阵当中。所幸李旭升安然无恙,不然暴怒的李进忠真敢砍了钱四儿的脑袋当球踢。
李进忠猛地一脚踹到钱四儿,愤怒的痛骂道:“怎么**的,钱四儿你也是个老炮手,操纵虎蹲炮也算精准,为何这一轮炮击如此失常?”
“你个嫩娃儿,还不滚下去,下一轮老子亲自发炮,定要威震敌胆,大破官军。”
李进忠骂骂咧咧的从新调整了角度,狠狠地挥了挥手,六门虎蹲炮喷出一道道火焰,仿佛一个个腾云驾雾的火龙,带着一股股弹雨,朝着前方打去。
这一轮炮击尽管气势惊人,但是效果还是极端差劲,居然没有打中任何一名敌军,所幸也没有造成自己人的伤亡。
李进忠面色无光,面对钱四儿敢怒不敢言的嘲笑,他顿时大为恼火,觉得在麾下的士卒名下丢了面子、失了威信。李进忠心头一怒,顿时连续开炮,打出了三四轮弹雨,但是效果都不算很好,加起来只造成了三十多名官军伤亡,还有误伤二十多个自己人。
李进忠面色无光,看着装填好的火炮,愤怒的朝着火炮踹了一脚,这一脚,直接引爆了炮中的底火,只见一道弹幕直接命中刘勇的中军。
原来,因为连续打出几轮炮击,火炮的镗热已经极高,随时都要面临炸膛的风险。而李进忠不管不顾,居然再次装填了丹药,居然在火炮内部形成了脆弱的平衡,李进忠踹了一脚火炮,恰好打破了这种平衡,底火被温度极高的火炮内部高温引燃,发射出了这一枚决定胜利的炮弹。
李进忠炮击刘勇中军,不仅杀伤了不少刘勇麾下的士兵,更击断了刘勇的将旗,将旗被击断,立刻影响了官军的士气。
也许刘勇的运气倒霉到了极点,他胯下的战马居然也被流矢射中。
战马倒毙,直接将刘勇摔倒在地,脑袋磕碰到坚硬的石板上面,刘勇只觉得脑袋一沉,脑海中传来一阵沉沉的睡意,顿时马上休克过去,昏迷不醒。
李旭升见战况出现了神转折,也不想麾下的士兵再有伤亡,他马上大声喊道:“降者不杀,降者不杀,谁敢负隅顽抗,定斩不饶。”
“投降之人,不株连家小,家中的田产银钱,也能一同保存。”
见李旭升想要招降这股官军,骑兵营的战士也全部呐喊:“降者不杀,降者不杀,谁敢负隅顽抗,定斩不饶。”
“投降之人,不株连家小,家中的田产银钱,也能一同保存。”
虽然骑兵营死伤了不少士卒,与这股官兵也算结下了仇怨,但是刘宣军中军法严明,眼见统军的李旭升想要纳降,骑兵营也只能听从严令。
况且这股官军骁勇耐战,如果顽抗下去,也不知道会死伤多少兄弟,如果能平安招降,也能省下了一场苦战。
失去了主将刘勇,刘勇麾下的家丁也有些手足无措。他们抵抗到现在,千余家丁只剩下了五六百人,伤亡了超过一半士卒,这支注定战败的军队已经处于溃散的边缘。
听见流贼想要招降,不少刘勇家丁纷纷放下手中的兵器,跪倒在一旁。
毕竟这些家丁与刘家绑到一起,都是延安城本地人。像这些本地士兵,妻儿老小全在城内,为了保全妻儿老小,这些士兵几乎全部放下了兵器。
就连刘勇随身的死硬之人,在听到李旭升承诺不伤刘勇性命后,也全部放下了兵器,成为了投降的俘虏。
等刘宣率领大部分步兵增援上来后,战斗已经彻底结束,刘宣第二次充当了一次大看客。在主力部队中,第四第五两营步兵几乎没打什么仗,就以胜利者的身份进入延安城。
今天本来能多更一章的,但是作者看见不少书友说情节太慢,于是删除了大半章,只能一更了,希望大家见谅。
------------
第九十一章 善后
刘宣攻破延安府之后,马上派遣军队占领了县衙、府库城门等各处要地,封锁了延安附近的要道,收缴了官军俘虏的兵器,派兵将这些俘虏关押在城关营寨中。
延安作为延绥地区人口最多的城池,是延绥地区数一数二的根本重地,仅仅肤施县内的人口已经差不多有万户,壮丁超过了万人。城中的官绅更是足有几百户,以刘宣抄家发财的本领,攻破一个延安,只怕又能大大的扩军。
刘宣攻破延安后,并没有让所有的军队入城,反而在城外城关营寨中驻扎了不少军队。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来可以看押俘虏,二来也可以减少军队士卒扰民。
偌大的延安城,城内仅仅驻扎着刘宣的亲兵三百人,李旭升骑兵营五百人,张虎成第二营七百余人,加上伤员、工匠、中军后勤等闲杂人员,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两千人。
攻破延安城后,这一回刘宣大大的发了一笔横财,仅仅最重要的铁甲,就缴获了超过八百领。其中包括刘勇麾下骑兵铁甲三百,棉甲一百,张芳麾下棉甲、齐腰甲、锁子甲等各种铁甲三百五十多领,另外的杂军,也缴获了铁甲百余领。
张芳之所以有如此多的铁甲,也是因为张应昌特殊的安排,张应昌兵败之后,已经知道朝廷必定会追究,所以他将所有的铠甲全部调拨入张芳麾下,然后发动自己背后的各种关系,尽全力保住了张芳,为自己留下了退路,正因为这个原因,张芳麾下的装备才会如此奢侈。
而张芳本人善于钻营,不善于带兵打仗,这一次更是将张应昌的家底彻底败干净,就连他自己,也是兵败身死留下骂名。
多出了八百领铁甲,刘宣麾下的甲兵数量马上多了一倍,实力也立刻大增。
听闻刘宣缴获了不少铠甲,各营的营官哨长纷纷赶来,争先恐后的示好掌管后勤的李昭云,想要多分一些铠甲。
这一次缴获的铠甲数量极大,李昭云也不敢做主,只能让刘宣自己拿主意。手中发了一大笔横财,刘宣也难得大方了一回,他调拨了上百领甲胄进入自己的亲兵哨,将这个三百多人的大编制亲兵哨组成了一支铁甲军。
然后他将缴获自刘勇的三百领铁甲全部拨入骑兵营,用来奖励立下首功的李旭升。
剩下的铁甲,被刘宣分散到各支步兵营,总的来说,因为张虎成第二营损伤惨重,这一次稍微多分了一些,第二营的铁甲,本来数量就多,这一次分下来,铁甲兵的数量也超过了三百人。
城内俘虏的官兵超过了两千多人,剩下的一部分应该见机不秒,换上衣服躲入百姓之中。这些俘虏的官兵,除了刘勇的家丁族人外,剩下的士卒也都是张应昌选拔的精锐,也算是能战的九边精兵。对于这些精锐边军,刘宣也想一次性招降,有了这些边军加入,刘宣军中的战斗力也肯定会提升不少。
现在刘宣的军中,有过从军经历的士卒就有不少,仅仅营官一级,就有白旺,张虎成,杨四宝三人,就连以前的骑兵营营官石勇,也是出身于边军。
至于这些士兵在官军中形成的兵油子习气,刘宣自认为应该能够纠正。
一支军队,只要赏罚公正,处事公平,加上身先士卒的带头作用,肯定能改变这些边军。
这些明朝的军队,在后来投降清军后,只要能发出了饷银,做到战场上有限的赏罚公平,战斗力也马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朝多尔衮、顺治两代统治者,就是靠着这些投降绿林兵,打败了郑成功、李定国、李来亨、张煌言等英雄名将,坐稳了中原大地的大好山河。
刘宣攻破延安后,马上清点了府库,府库中的财物不算很多,银子只有两千两,大部分还是延绥巡抚岳和声带来犒赏三军的饷银,粮食也只有千余石。但是刘宣本人却一点儿也不扫兴,明朝之时,民间的财富远胜于朝廷,这些寄生在明朝下面的官绅,各个富得流油,如果将所有的银子钱粮都搜刮出来,一个延安城,只怕能得到不下于五万两白银,十万石军粮。
当年刘宣仅仅攻破一个董家堡,就缴获了差不多上万两白银。虽然董家堡情况比较特殊,董文生已经是四品京官,远不是寻常乡绅可以比拟,但是延安府所有的官绅加起来,所得物资肯定十倍于董家堡。
等刘宣处理了这些杂事,只见孙登急匆匆的赶来,悄悄地在刘宣耳边说道:“刚刚城内有人想要收殓延绥巡抚岳和声的尸身。”
刘宣条件反射的说道:“不准,岳和声抗拒义军,是冥顽不灵之辈,尸体挂上城头暴晒三日,然后丢出城去寻地淹埋,用来警告那些抗拒我们的士绅。”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358
5359
5360
5361
5362
5363
5364
5365
5366
5367
5368
5369
5370
5371
5372
5373
5374
5375
5376
5377
5378
5379
5380
5381
5382
5383
5384
5385
5386
5387
5388
5389
5390
5391
5392
5393
5394
5395
5396
5397
5398
5399
5400
5401
5402
5403
5404
5405
5406
5407
5408
5409
5410
5411
5412
5413
5414
5415
5416
5417
5418
5419
5420
5421
5422
5423
5424
5425
5426
5427
5428
5429
5430
5431
5432
5433
5434
5435
5436
5437
5438
5439
5440
5441
5442
5443
5444
5445
5446
5447
5448
5449
5450
5451
5452
5453
5454
5455
5456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