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里金色光芒越来越越强,触目所及尽是金色,同时间巨大的力量波动向四方散去,一个苍老的声音出现在天地间,“你真的决定亲身试验?我最后再说一次,如果失败,你将瞬间死亡,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我不尝试,难道你们中还有谁敢去试验?放心,如果我成功了,你们未来就有了方向,或许我们还有再见面的一天也说不定。如果失败,那也是我应得的。”男子说着话看向北方,目光瞬间穿过无尽距离,他的眼中出现一处皑皑白雪覆盖的神秘之地,那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修士似乎察觉到了他注视的目光,抬起头笑了笑,轻点了下头,然后伸出双手放在了身前的一块镶嵌在地上的古朴阵图上,然后调动自身庞大的灵力,开始全力向阵图中注入。
刹那之间,老者面前的阵图内一层层暗淡的光点如被点燃般渐次闪出白色光茫,直到全部阵图都开始泛出光茫,这光芒忽而变得强烈璀璨起来,汇聚成为一道光柱,斜向天空而起,方向正好是注视他的年轻人的方向。几乎与这一道光柱同时,南方也有一道相同的光柱升起,两道光柱于年轻人面前汇合,交汇成一个五彩的漩涡。看了看面前的五彩漩涡,他没有犹豫,快速的踏入了进去。
面前是个昏暗的世界,和他来的每次都一样,一个枯瘦的老人沉默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恍若石雕。他面前是一尊足有十余丈大小的黝黑色四足大鼎,看不出到底是什么材质打造,但却散发一股莫名凝重的庞大威压,像是能够压垮全世界一样。
这时他身后的那五彩光晕中又陆续走入了十几人,但是有三女一男一共四人却显得比较特殊,和其他人走出后就停步不同,他们默默来到了他的身后。察觉到四人后,他只是看了一眼,而后站在那里静静地沉默着,似在做最后的准备。
直到一炷香后,他终于转身望向三位女子,她们年龄不同、容颜有别,来到这里的目的也不大相同,但是他却对着他们共同开口道:“多谢三位今日相送,此次一别或许真的天人永隔,不过希望你们都不要以我为念,因为我知道,你们心里想的那个人,不是我。”或许他也感受到了这话中些许的问题,摇头笑了笑又道:“了缘师太说的对,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
“各位,”他转向依然站在五彩光晕边的那些人说:“送君千里,终于一别,赵某人再次谢过了,各位请回吧。”说完同时向刚刚说话的三个女人点了点头。
人们大多都深深的看上一眼,才转身离开,有的人甚至在离开前抱拳甚至跪拜,不过不久后他们都走了,只剩下两人依然留着。
他收起来手上的两件武器,身上的威压也渐渐消失,就像收起了自己出门前带的面具,他知道这二人此时还留着的意义,那就是她们准备一会儿和他一起赴死。
此前一直不曾出现在他身边的那个姑娘依然站在他身后,虽然不言语,但相当坚定的样子,对此他不知该说些什么,于是看向另一个留下的人,那个长相和他有七分相似的白衣青年。白衣青年也望向他,深深的躬身拜了一下,但是没有开口。
“决定了?”他说。
白衣青年点头。
“你若不来,我或许会死;你若来,我或许也会死。但是你若来,你几乎必死,你仔细考虑过了吧?”
白衣人点头,面色从容,无喜无悲。
“她不说话,你也不说话,真是有趣。”用手点着两人,他有些苦涩的笑了,“没想到,在我即将离去前,居然连个谈心说风凉话的人都没有。这么严肃的场面,真让人难堪。不知道他们走时你们是什么样子的,真希望强过我。”
“他走时,说永远爱我。”清丽可人但却有些生涩的说话声出自那个沉默的姑娘,但是他还是只能苦笑。
“可是我不能这么说。”他摇头,而后转向白衣青年,“你呢?没什么想说的吗?”
“祝您一路顺风。”白衣青年认真道。
“哈哈哈哈,”他大笑道:“好!好!你可真是好。”
“不过――”年轻人似乎言犹未尽。
“不过?不过什么?”他本已有些灰心,并不指望能有什么回应,但这一句不过忽然间就勾起起了他好大的疑惑。
“不过,四叔,这好像不是故事的开始啊。我们是不是应该让故事开始了?”白衣人依然沉静。
听了这话他迟疑了,低头仔细思索,“故事的开始吗?”
他缓缓抬起左手,看着掌心内一个奇异的涡状符文,那是一个由四条柔和曲线构成的符文,尽管对于现在的他而言已经只留下纪念意义,可是他却将目光停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
此时那个一直以来没有哪怕一丝一毫改变像石像般的老者动了动脖子开口说道:“你还准备进入吗?”声音艰涩的像两块石头相互摩擦发出的。
他依然看着那个符文,但是幽幽开口:“当然,不过请稍等一下。让我回忆一下,故事的开始……”
;
------------
第二章 云岚访客
一望无际的平原尽头,辽阔的山势挺拔而起,层峦叠嶂。山下远近错落的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村镇,由条条驿道相连,像渔网的沟回一样以山峦的南麓发射状散开,各个城池里市井的人们形态万千,高喝低语不尽言表,而那层层群山里,一座庞大的遗迹独自安静的沉默着。
云岚国故址,春晓。
远远近近的残垣断壁都已经攀附上疏离的苔痕,而原本的台榭园林则早已看不出格局,树木荒草肆意疯长,像一个个原生的怪物,横眉竖眼,独对空旷。由此鸟瞰四周一座座呈环形的山脉,距离山外最近的城镇也有三五日路程。莽莽密林遮住了人世的喧嚣和其中那一片荒芜,鸟鸣虫唱更添幽静味道,但空幽的环境却独缺了人的踪迹,显得有些寂廖。
不过这寂寥很快就被打破了,一位六尺身量、眉目俊朗的中年人此刻正行走在众多山峰中间一条破落的栈道上。如果身后的密林可以丈量,就会发现距离这里最近的城镇离这里也有百余里路了。
走山路,独自一个人走山路,每次赵光都以这样的方式回忆这一路上他曾经留下的点点滴滴。每一次回忆,他都会再次清晰的回望自己的过去,豁然明白自己是谁、存在的意义。
山路渐陡,算不上壮硕的赵光有些喘,拍一拍青衫上沾染的晨露和草屑、泥土干成的污渍,停下脚步抬头向上看,山上茂盛的树木躯干的空隙中,一片瓦砾破壁已经快要消失在茂盛的野草中,看的他心里不由一痛:那里是他曾经的家。
他仍然清晰记得那里雕梁画栋的楼阁和嬉笑喧闹的人们,甚至眼前都开始浮现出当时的情景,然而一阵山风吹来,拂乱他发丝的同时也又一次将他带回布满残垣断壁的现实,他摇摇头,继续跋涉。
终于来到了当日所眺望到的废墟,他的脸上露出了掩藏许久的苦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略感无情的成为赵光此时真实的境况。站在故国的瓦砾中,环视四周,包括很久之前他的寝宫、学馆、花园,回想他的亲人、朋友和仆从……
这不是赵光第一次回到这里,所以他并未多做停留。他的目的地在故皇宫后另一座叫养心的山峰上,一个叫养天池的地方。
养天池名为池,其实是一片方圆近百丈的湖。如能俯瞰大地,就会发现,养天池处在养心峰中间的最低点,就像一枚掉入沙土的明珠,也像是略略开苞的花朵,养心池是花心,群山就是层层花瓣,而云岚国都城,就是连接花心、花瓣及外界的必经之路。
据云岚国的老人们说,养天池是云岚国皇族的命脉,养天池在,云岚国在,养天池亡,云岚国亡。当时云岚国之所以将都城建在辽山中心,一则是因为独踞险地易守难攻,再就是因为要靠近养天池、拱卫养天池。云岚国仍在时,那里是禁地,是整个云岚国唯有皇族才能进入的地方,而现在,那里依然是个无人的禁地。
云岚国灭国后,联合出兵云岚国的四国中有人提出应该将养天池毁去,不然总是疑神疑鬼。其他人虽然觉得有些荒唐,但是反正已经灭了云岚国,也不在乎多费一点周章,便征集民夫山工,就近采山石顺手将之填埋。于是最后号称云岚国“圣地”的养天池就被四国召集的数万工人浩浩荡荡的从这个世界抹去了,这样一来,倒是应了养天池亡,云岚国亡的传说。
从那之后,云岚国都城变成了一片真正的废墟。故国的子民因为避嫌而绝不登临,其他国家的人自然不会去看一片已成为废墟的城池。
十五年中,只有赵光以及极少数的人会来这里,十五年来他已经四次回来,如今是第五次。
渐渐地,赵光消失在了云岚国故皇宫后方,然而他却不知道,从进入到消失,一直有一道目光紧紧的跟随着他,这目光的主人隐身在皇宫边缘的树上,斑驳的树影里他的黑色衣服恰好隐没,甚至你会发现即使你直视着他,也都感觉不出他的存在。
忽然这个黑衣人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而后捏了一个法诀,身影快速的消失,好像那里本来就是一棵树,不曾存在过一个人一样。就在这时,故皇宫的上空忽然出现两道长虹,由远而近,最后停在了距离地面十几丈的空中,长虹骤停化作人形,是两个身穿蓝色道袍的年轻人。
“师兄,你说他真的在这里吗?”两人中略显稚嫩的一个问道。
“哼,自从盗宝的事情暴露,他就一路向北而行,不是回他这早已成为废墟的家乡,我实在想不出他还能去哪儿,不过逃到这里又如何,早晚将他抓个正着。”略微成熟些的一人哼道。
“可是师尊不是说他可能会逃往极北之地吗?”
“难道路过家门而不入?你不会以为他是如此的冷血吧?”男子撇一眼自己的师弟,一脸的洞察万千。
师弟被他的眼神望着,不禁有些面皮发热,转移话题道:“哦,原来师兄你早就猜到了他会回来,所以才找师尊借了这飞梭前来寻找,师兄你真是料事如神啊。”
“那是当然,”这位师兄右手虚空一捏,手中多出一枚玉简,而后凝神看去,不过玉简没有丝毫变化,如此几次,他不由皱眉道:“难道他真的没回来?”看到身边师弟的疑问神色,马上接口道:“师弟,你随我前往这里到极北之地的必经之路,我就不信,他能快过师尊的飞梭。”说罢一拉身边人的肩膀,二人化作长虹嗖的远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057
7058
7059
7060
7061
7062
7063
7064
7065
7066
7067
7068
7069
7070
7071
7072
7073
7074
7075
7076
7077
7078
7079
7080
7081
7082
7083
7084
7085
7086
7087
7088
7089
7090
7091
7092
7093
7094
7095
7096
7097
7098
7099
7100
7101
7102
7103
7104
7105
7106
7107
7108
7109
7110
7111
7112
7113
7114
7115
7116
7117
7118
7119
7120
7121
7122
7123
7124
7125
7126
7127
7128
7129
7130
7131
7132
7133
7134
7135
7136
7137
7138
7139
7140
7141
7142
7143
7144
7145
7146
7147
7148
7149
7150
7151
7152
7153
7154
7155
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