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以为事情就可以这样过去,然而罪恶的种子并不会就这么悄然逝去,它不过是在静静地酝酿、发芽,吸取人性中任何负面的情绪,等待着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终于,在一次我结束了训练任务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只有躺在血泊中的凯瑟琳和跪在地上痛哭,满手血迹的巴顿。
原来那天巴顿又来找我借钱,恰巧我还没有到家。凯瑟琳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他,说这不是他应该有的样子,说他已经堕落成了吸血鬼。
长久以来积累的负面情绪在这一刻爆发,巴顿恼羞成怒,用防身的匕首捅向了凯瑟琳…
巴顿哭着哀求我原谅他,可是我已经什么都听不到了。等我清醒过来的时候,只发现巴顿也永远地失去了呼吸。
我为我心爱的女人报了仇,同时又失去了我最好的兄弟。我不知道为何命运总是要这样玩弄我,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离我而去,我的双手沾上了我最亲近的人的鲜血,再也无法洗去。
我无法再握紧曾经令我引以为傲的骑士剑,我每日每夜都身处痛苦的煎熬中,我为失去心爱的人而悲伤,我为杀死最好的兄弟而愧疚。
最终,我在这无解的循环中走向疯狂,我背弃了骑士的信仰,只有通过不断的杀戮,我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我活着,渴望着变得更强大,即使是作为一个骷髅也好,只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向命运女神复仇。
呵呵,直到刚才被你们击败我才醒悟,一切不过都是我的痴心妄想吧。凡人,又如何向命运抗争?
凯瑟琳,也一定不会希望看到现在这样的我吧。可是,我们再也见不到了。我就要去地狱了,而凯瑟琳,一定是在天国吧。”
晶莹的泪滴从艾拉・扬的眼角滑落,黑骑士的眼神变得有些迷离。他缓缓张开左手,伸向天空,好像想要把什么很重要的东西揽入怀中。
真的…真的…好想…再拥抱你一次…
艾拉・扬的手无力地垂下,眼中的光芒寂于平静。
凯伊静静地倾听着艾拉・扬的话语,陪伴着黑骑士走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旅程。
漫天星光下,年轻的金发王者与他的翼狮伙伴低头沉默着,他们都在思考着相同的问题:如果自己遇到了同样的事,又会如何?
然而命运,不到来临的那一刻,谁又会知道呢?
……
------------
第十章 夜幕
在距今约1900年的战国历211年10月,当时纳维亚大陆的深渊结界在魔物们的不断冲击下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大量的深渊魔物从缺口中前赴后继的争相而出。等众神发现之时,已有规模不小的魔物重回了纳维亚。
不幸中万幸的是,结界的缺口并没有继续扩大,因此深渊中那些实力强大的魔物多数还未能逃出。
在众神的率领下,纳维亚大陆的各族顽强抵抗,最后终于将逃出的魔物们赶回了深渊。众神为了防止封印再度松动,在纳维亚大陆的东部,中部,西部各设置了一个结界以此来增加封印的强度。
由于在此之前近200年,也就是史载的“战国历”期间,纳维亚大陆的人类一直处于诸国乱战、王国更替的战火中,原本各国的国力就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消耗。
加上从没有人想到过深渊的结界会被打破,对于突如其来的深渊入侵没有丝毫准备。众神也没有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魔物们的入侵。
在种种客观因素的结合之下,在众神发现前的十天内,纳维亚大陆各族损伤惨重。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深渊灾难之后纳维亚大陆的人口锐减了十分之一。距离封印较近的东面几个国家甚至就此一蹶不振,最终沦为历史长河中的过客。
而诸如精灵族和矮人族等生育能力较差的种族进一步退出世人的视线之外,在纳维亚大陆的角落隐居了起来。
取而代之的,拥有更好的繁衍能力和强悍的身体素质的兽人一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后世正式被定名为“第一次深渊灾难”之前,这灾难性的一个月,一直都被称为“黑色十月”。
――《纳维亚大陆通史》
教廷,坐落于纳维亚大陆的中央偏北的索玛峰上,它的出现对于纳维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第一次深渊灾难期间,众神纷纷降临人间,率领自己的信徒与深渊魔物展开战斗。
当时,在光明神巴尔德尔来到人间后,却突然发现了一件令其愤怒的事。由于巴尔德尔所推崇的是自由,和平,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互帮互助的生活。
所以他的信徒们并没有规范的组织,也几乎不具备什么力量,这就导致了在深渊入侵之时,巴尔德尔的信徒是伤亡最多的。
看到这样的结果,巴尔德尔十分心痛,同时他也深深反思了自己给予信徒的庇护是不是还不够。在稍许的权衡之后,血淋淋的事实战胜了一切。
巴尔德尔挑选出那些厌恶战争,热衷于帮助他人的信徒,赐予他们治愈疾病、驱散邪恶的力量,这些信徒,也就是第一代的祭司们。
对于那些经历深渊剧变后,想要保护他人,渴望获得力量去守护和平的信徒,巴尔德尔赐予他们更加坚韧的身体和守护盟友的力量。
这些信徒,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称的“光明骑士”。
在第一次深渊灾难结束之后,第一代的祭司和光明骑士们遵从巴尔德尔的神谕,在“圣子”约瑟的带领下,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教廷。
巴尔德尔作为最受人类爱戴的神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创造了祭司这个职业。自此祭司和教廷诞生之后,纳维亚每年因为伤残和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大大降低。
同时,作为信奉巴尔德尔的势力,教廷一直秉承着人人平等、和平共处的理念,在维持各国的关系上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纳维亚诸大国为了感谢教廷做出的杰出贡献,自教廷创立之后的第二年起改历光明,史称“光明历”。
……
索玛峰顶的教廷总部内…
一位身穿白色僧侣袍的年轻祭司跪坐在一尊3米高的乳白色石雕前静静祷告着,石雕描绘的主人正是亚萨园的宠儿光明神巴尔德尔。
石雕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师之手,将巴尔德尔那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乍一看会让人错认为是光明神重临人间,正在给他最虔诚的信徒传达神谕。
而当你走近一些,又会觉得石雕的五官有些朦胧,好似触手可及,却又恍若天边。
石雕前的年轻祭司有着修长的身型,一头柔顺的金色长发如流苏般从耳边倾泻而下,秀挺的鼻梁上方水蓝色的大眼睛只让人感到一种恬静,安逸的美。
白皙的皮肤隐隐透着光泽,好似吹弹可破,让人不禁联想,即使是清晨的露珠,也只能在这如镜地肌肤上遗憾地留下滑落的痕迹。
此时,祭司正念诵着教典中的篇章,温和的语气配上流水般动听的声音,把枯燥的教典都变得悦耳起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674
2675
2676
2677
2678
2679
2680
2681
2682
2683
2684
2685
2686
2687
2688
2689
2690
2691
2692
2693
2694
2695
2696
2697
2698
2699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
2706
2707
2708
2709
2710
2711
2712
2713
2714
2715
2716
2717
2718
2719
2720
2721
2722
2723
2724
2725
2726
2727
2728
2729
2730
2731
2732
2733
2734
2735
2736
2737
2738
2739
2740
2741
2742
2743
2744
2745
2746
2747
2748
2749
2750
2751
2752
2753
2754
2755
2756
2757
2758
2759
2760
2761
2762
2763
2764
2765
2766
2767
2768
2769
2770
2771
2772
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