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在边上没说话,心里默默念叨,“也不知道是谁非要养公鸡,老头子被吵醒了好几次也没见老婆子你说要杀鸡,我连我孙子的待遇都比不上。”当然,这话爷爷也只能是在心里说说。
李煜忙说,“不要杀了,养这么大杀了多可惜,等过年的时候再杀。”大公鸡要是因为打鸣就差点被杀掉,估计它知道后肯定死不瞑目。
“小煜说不杀那就不杀了,反正这鸡养着也是等着你们过年回来吃的。”
李煜最喜欢吃奶奶的做的凉面,凉面里面放上绿豆芽,黄瓜丝,香菜,吃起来清新爽口,细软弹滑,再喝一口凉稀饭,那滋味,别提有多舒坦,要是中午还可以再来一口冰啤,这生活,给个神仙也不换。
黄瓜炒香肠和炒葫芦丝达米饭吃,一次能扒拉一大口,这些菜吃起来一点都不油腻。
就是那蒸的香肠也是自己家每年杀猪的时候挑那最好的瘦肉,按三肥七瘦的比例,混合各种调料味灌制的,再经过松柏枝熏烤,吃的时候只需要洗洗,放在格子里蒸熟后切片上桌就可以吃了,香肠上面流着红油,色泽亮丽诱人,香气扑鼻,一口下去直恨不得连舌头都吞了,吃了要是觉得有点腻,再吃一口虎皮青椒,小葱拌豆腐,这种农家原生食材风味根本停不下来。
桌上的饭菜基本都进了李煜和猴子的肚子,盘子都被两人扫干净了,奶奶笑着说,“幸好做的多,不然都不够你们俩吃的。”
“这年纪就是要能吃,我年轻的时候一个人能吃三斤面。”爷爷正要开始讲述自己年轻的光荣事迹,就被奶奶掐断了,“别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你现在吃三碗饭给我看看。”
爷爷讪讪的说,“现在都讲究多吃蔬菜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米饭吃那么多作甚。”
“那从下一顿起,你多给我吃蔬菜和那什么质高的,看你最近都瘦了。”奶奶嗓门顿时提高了八度。
爷爷顿时苦着脸,李煜和猴子却看不下去了,两个老人也在他们两个单身狗面前秀起了恩爱,这世界太疯狂了,两人做了一个默契的动作――撤。
李煜家门口的西北边有一口水塘,一亩大小。小时候李煜喜欢吃鱼,爷爷就特意让人挖了这个水塘,放了不少鱼苗进去,养出来的鱼味道倒也不是很差,有时还有村里人来买鱼。
这塘里的水是从龙水井引来的,满了就顺着渠道流出去,这样塘里的水就一直是活水,水很干净,有时还能看到有鱼在水里游动,不过爷爷说,这水塘他已经好多年没放过鱼苗了,也不知道里面还有多少鱼,他们俩也不怎么捞。
围着池塘是两米宽的道路,一端通到李煜家院子里,另一头通到猴子家,猴子的家就在李煜家西北边,两家隔了个池塘。吃完饭猴子就去找匠人修缮房子,这种泥墙房子几年不修缮一下,很快就会坏,要不了多久都就就会倒塌。
池塘边种着一圈樱桃和桃子树,现在这两样都过季了,桃子树有白花桃,一月桃,二月桃――一直到九月桃,还有毛桃和油桃,池塘边种的是四月桃,现在葱绿的桃子树上桃毛都没了,李煜拿了个钓竿坐在一棵桃树下钓鱼,旁边三只可爱的小狗崽在草地上打架。
钓了半天不见鱼儿咬钩,李煜不禁有些烦躁,难道自己看错了,这塘里根本就没鱼,李煜想到了空间泉水,倒出来一小盆,边上三只闻到泉水的味道,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就准备喝,被李煜一巴掌呼开了,“去玩你们的,不要待在这儿。”见主人发脾气了,三只只好走开,一步一回头的看着碗里灵泉水,李煜被它们可怜兮兮的样子弄得心软,只好给他们又倒了一碗。
他钓鱼用的是蚯蚓,现在把鱼饵在灵泉水里泡了会儿,再下钩,过了好一会儿,李煜见鱼饵附近的水面隐约出现鱼的身影,知道鱼被吸引过来了,忙打起精神。
这时鱼竿被一股巨力猛地往下一拉,幸好李煜有准备,忙抓紧鱼竿,鱼竿是斑竹做的,结实而且不滑手,鱼线绷得直直的,李煜怕鱼线被拉久了会断,猛力往上一提,一条将近一米长的大鱼被李煜提出水面,摔在旁边的草地上。
正在喝水的三只被吓了一跳,跑到一边,小家伙们可不傻,看见这笔自己大好几倍的怪物在地上扑扑乱蹦,嘴里汪汪叫着,却不上前,就它们这身板都不够人家一尾巴。
这是一条鲤鱼,腹部金黄金黄的,看着很是惹眼,差不多二十来斤吧,没想到池塘里还有这么大的鲤鱼,李煜倒是有些惊讶。
------------
第十三章 捞鱼上
煜过去抓住这条大鲤鱼,好家伙,就这么一会儿它已经扑腾到池塘边上了,要是再过一会就又要跳回池塘里去了,李煜怎么会让到手的劳动成果在自己眼皮底下溜走,直接扼杀了大鲤鱼求生的**,装进了自己带来的捞网里。
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李煜也懒得再钓,赶明儿直接把池塘给梳一遍,把在里面藏了好多年的大家伙来个一网打尽,提着这条大鲤鱼,带着三只哼着小曲就回去了。
猴子请了修缮房子的瓦匠和工匠,不光要付工钱,还得管人家的饭,猴子家里自是没法做饭的,就安排在李煜家吃饭,不好意思麻烦奶奶一个人做这么多人吃的饭,就又请了屋后的嫂子过来帮忙。
李煜回来的时候爷爷正在厢房给人看病,奶奶和后屋的嫂子在门前的台阶上择菜,这嫂子是李煜二爷爷家的孙子李刚的媳妇,李刚比他也就大六七岁,但人家孩子都上小学了,两口子就待在村里,李刚买了一辆大货车,专门给村里拉货或者自己拉点煤炭,肥料之类的在村里卖。
李刚被猴子请去镇上买肉和酒去了,新鲜的猪肉只有镇上有卖,修缮房子需要两三天,食材要提前准备好。
“奶奶,你看我钓的这条大鱼。”李煜提着鱼对奶奶炫耀,回头喊了王艳一声,王艳笑着应了。
“没想到我们塘里还有这么大条的鲤鱼,你爷爷当时看你喜欢吃鲤鱼,就全放的鲤鱼苗,这几年都没捞过了,都长这么大了!上次让你刚哥来捞去吃,他也懒得来。”
“这鱼怕不有二十斤吧?”王艳看着这条大鲤鱼说。
“差不多,我称一下。”李煜回屋拿了杆称,一头勾上,保持住了平衡,提着称挪到奶奶身边傻笑着看着奶奶。
这称他会称却不会认,上面都是星星点点,根本分不清哪儿是多少。奶奶一看就明白了,放下手里的菜站起身来,笑着埋怨道,“这么大人了,连称都不会认。”
不多不少正好二十斤,大鲤鱼这时还没死,一抽一抽的。
“奶奶,我们中午吃酸菜鱼好不好?”李煜想念奶奶做酸菜鱼的手艺好久了,这下又机会了。
“好好好,只要小煜想吃,奶奶都给你做。”奶奶笑呵呵的说。
“那我去杀鱼!”李煜自告奋勇,挽起袖子就准备去杀鱼,中午这么多人,这条鱼正好可以做一个菜。
“大侄子,你这鱼哪弄来的?”这时厢房里出来一个中年人,矮矮胖胖的,指着大鲤鱼好奇的问。
李煜认识这人,原来是清水江打渔跑船的渔民――张文华,在清江河上日晒雨淋的挣了些钱,就开始试着自己养鱼,在张家湾开了一个不小的养鱼场,听说生意不错。
“自家鱼塘钓上来的。”李煜喊了声张叔,张文华是李煜家常客,李煜小时候很喜欢他,因为张文华隔三差五的送鱼给他们吃,说起来张文华还是爷爷的半个徒弟,爷爷年轻的时候见什么学什么,驾船,修理机器,拉二胡,制陶,后来跑船的时候遇到张文华就带了他几年。
“这鱼不错啊!居然能长这么大!大侄子,塘里还有这么大的鱼没?”
“应该有吧!我也不敢确定,毕竟很多年没捞过了,怎么,张叔有兴趣?”李煜拿来刀和盆,张文华伸手提过鱼,两人边走边说。
“嗯嗯,前几天有人托我给他弄几条大鲤鱼,我场里的鱼刚卖出去一批,正寻思去哪弄呢,这不看见你钓的这条嘛!”
两人来到院子边上的水缸旁,这水是从后面的龙水井里用管子拉来的,平时用来洗手什么的,满了就顺着水沟流出去了,水沟旁边长着一颗拳头粗的水柳树,长长的柳枝随风乱摆,似乎对自己每天被水滋润的日子很满意。
没等李煜动手,张文华已经拿过刀接替了他,李煜知道杀鱼自己在他面前绝对是班门弄斧,也就准备打打下手。
“张叔,我准备明天把塘里清一遍,应该会捞到几条大的,到时我给你打电话。”
“这样吧!我下午就带人和网过来捞,那人催的急,说是越快越好,我寻思着今天下午捞了,明天一早就给他送去,你看怎么样?”
“那敢情好啊!我还愁着去哪找人呢!张叔你就送上门来了!张叔你就是那及时雨啊!”李煜语气夸张的说。
“你小子。”张文华笑骂了一句。
张文华熟练的扣住鱼鳃,用刀背唰唰的刮起鱼鳞,一阵刀飞鳞舞,看得李煜眼花缭乱,眨眼功夫,就刮好了,又换另一边。
“张叔,你这手艺绝了!”李煜心服口服,这要是自己来还不得刮到太阳下山去。
“那是,张叔别的不敢夸,这杀鱼就是那鱼府大酒楼的大师傅就得对我写个服字。”张文华得意的说,别看他胖,手上动作贼快,说话间鱼鳞就被他刮得干干净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900
7901
7902
7903
7904
7905
7906
7907
7908
7909
7910
7911
7912
7913
7914
7915
7916
7917
7918
7919
7920
7921
7922
7923
7924
7925
7926
7927
7928
7929
7930
7931
7932
7933
7934
7935
7936
7937
7938
7939
7940
7941
7942
7943
7944
7945
7946
7947
7948
7949
7950
7951
7952
7953
7954
7955
7956
7957
7958
7959
7960
7961
7962
7963
7964
7965
7966
7967
7968
7969
7970
7971
7972
7973
7974
7975
7976
7977
7978
7979
7980
7981
7982
7983
7984
7985
7986
7987
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