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点上原本安德健应该很好的控制节奏缓一缓,但是没想到安德健却态度暧昧的放任了这一遭,这让夏力行先前也有些不解,但很快他就琢磨过来。
老黎阳地区分家在即,这家伙也想要借这个机会要为明年的新黎阳地区和丰州地区分家之后的格局做铺垫了,这一项工作很有点政治风向标的味道,成了当然离不开他这个县委书记的指导有功,不成,也是县府那边好高骛远,沈子烈威信受损,县委承担不了太多责任。
正是这种情况下,南潭政局才有点僵滞的味道,夏力行也想观察一下沈子烈在当选县长之后会不会有什么新举措,却未想到沈子烈居然在当选之前就要大动干戈了。
苏燕青在斟酌该怎么来回答姨父这问话,虽说陆为民现在还根本入不了姨父法眼,但是这第一印象却很重要,之前自己有意无意提及过陆为民,姨父都从来从未置评,便是刚才那问话里也有些带着考较的味道在其中,既然县里领导意见都不统一,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去岭南?
“陆为民觉得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者工业开发区这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像南潭这样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又是工业空白县,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发展工业势在必行,仅仅依靠向沿海发达地区输出劳动力,实际上是在为沿海地区做贡献,两相权衡,发展本地工业产业才是根本,也才能进一步提高本地老百姓收入,壮大本地经济,即便是现在有很多困难,但是也必须要去作。”
苏燕青很小心的筹措着言辞,既要把当时陆为民的观点表达出来,又要照顾姨父的观感。
“他还说眼下东欧和苏联局势动荡不安,尤其是苏联局势的剧变对国内冲击很大,很多人认为要防止西方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攻势,要防止中国像东欧那些**国家那样一夜之间变色,防止像今日苏联这样动荡不安,甚至走向分裂,那就必须要坚定不移的反对市场化和私有化,反对股份制改造和为私营经济松绑,强化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资进入也要严格设限,尤其是要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从政治领域渗入到经济领域。”
苏燕青目光掠过自己姨父若有所思的面庞,略一沉吟才道:“陆为民说,这种观点表面上看是似是而非,甚至有些动听,实际上是指鹿为马,本末倒置,和我们国内的改革开放也是形似而神不似。”
“似是而非,指鹿为马,形似而神不似?”夏力行被自己这个外甥女言语震惊了,一阵悸动在心中滚荡,他借助夹菜来掩饰自己内心的震动,但是表面上却不露出半点异样,一个大学生敢这样评价这种观点?在一年前也许就要被视为典型的受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侵蚀的**分子了!即便是现在,这番话若是落到有心人耳朵里,也足以让他在政府机关里永世不得翻身,“那他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他说东欧**国家之所以垮台,苏联之所以陷入混乱,并非因为搞改革开放,而恰恰是因为他们改革开放过晚,改革开放力度不够,改革开放重形式而忽视本质,改革开放的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不是搞噱头,博眼球,中国也不是苏东。苏东之所以陷入目前困局,那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行政体制官僚化,思维观念僵化,长期忽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东欧没有搞改革开放,一样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轰然倒地,苏联搞所谓新思维改革,却无视国情,重表面而轻实际,苏共官僚机构缺乏活力,体制僵化,严重缺乏执行力,即便是他们搞的表面文章,也同样无力真正推进,最终只能是陷入危局难以自拔。而中国**自拨乱反正以来,党的执行力依然保有,足以推动改革开放,只有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切切实实改善人民生活,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才能赢得民心,真正确保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色,确保国内的长治久安。”
苏燕青顿了一顿之后,似乎犹豫了一下才又道:“他还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永不过时,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或者一个政权都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也不例外。”
苏燕青也顾不得许多了,一口气把这一次去岭南来回火车上陆为民给自己的灌输的理论一口气和盘托出。
陆为民这番理论一度也让她思想陷入了混乱,她一直认为自己在很多看法想法上偏于激进,但是在思维观点上却保持着颇为自傲的独立,但是当自己这一趟行来和陆为民作了几次思想观点上的交锋之后,她才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思路观点竟然被对方戳得千疮百孔,而自己几番深思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观点并非妄言诳语,今天她也就是想要借助自己姨父的角度和头脑来分析判断陆为民的这番论点对谬。
------------
第九十节 入法眼
如果说前一番观点还只是让夏力行感到新颖和触动外,那么苏燕青后面的几句话就真的可以说得上是诛心之言了。
这番话隐含的意思就是**执政地位固然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但并非与生俱来,也并非江山永固一成不变,要确保**执政地位就必须要得民心,顺民意,这很有点居安思危的味道,但在这个时代听起来却是如此刺耳。
苏燕青悄悄的瞅了一眼陷入沉思的姨父,她知道自己这番话的份量,即便是姨父这样深沉睿智的角色,只怕一样会被这番言论所触动。
后半顿饭就吃得有些安静了,夏力行没有再说话,只是慢条斯理的吃完饭,然后回到沙发上坐着,轻轻的啜着泡好的香茗,一言不发。
苏燕青也悄无声息的坐在了斜对面的沙发上,她知道自己姨父的脾气,这样的表现也就意味着姨父相当看重这番话了,只有对他触动很深的东西才能让他如此深思。
“燕青,你们这一趟去岭南收获如何啊?”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苏燕青才听到姨父的声音。
“还行,有一个利用猕猴桃资源加工果酱和果粉的项目,投资规模在岭南那边算不上什么,但是在这边也算相当可观了,投资大概在四百万左右,和陆为民的那个同学有些关系,大概是想要搞一个香港独资项目。其实也就是陆为民那个同学的远房亲戚,大概是五六十年代从大陆偷渡到香港那边去了,现在摇身一变就成港商了。”苏燕青抿着嘴笑了起来,大概是想起了当时那个所谓港商带着粤语味道的普通话,“还有一个项目,规模比较大,但是现在还没有多大把握,估计要等到投资商过来实地考察了南潭情况之后才说得上后续事宜。”
“哦?那也就是说你们这一趟还是大有收获?”夏力行眉毛微微一扬。
“嗯,算是吧,陆为民在岭南读大学时暑假不是搞社会调查就是去企业实习,对这方面很有些门道,一口粤语也说得挺流利,把南潭这边吹得天花乱坠,我都还在担心那些人过来,露了馅儿怎么办呢。”苏燕青摇摇头,“可陆为民说港商过来看重的东西不是其他,就是原料和三免两减半的税收政策,只要基础设施能勉强过得去,其他都问题不大,我觉得他倒是信心十足。”
“这么说来这个陆为民还有点真材实料啊。”夏力行瞥了一眼自己外甥女,淡淡的道:“他以前不是沈子烈的秘书么?怎么会没有当了?”
苏燕青脸上露出一抹迷惘,“这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觉得陆为民现在也挺好的。”
夏力行摇摇头,目光幽邃,不再言语。
陆为民并不知晓在某一刻自己已经在有意无意间被纳入了某些人的法眼,此刻的他却在按照自己的思路不动声色的奋斗着。
“郭叔,我敬您一杯。”陆为民站起身来,双手捧杯,望着对面的宽额厚唇的中年男子,微笑着道:“郭叔那篇《国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探索和思考》我在《经济日报》上看到了,听说引起了很大争议啊,但是我觉得写得挺好,符合改革开放的方向。”
“大民,是在夸我还是故意害我?”郭征微微一怔,随即笑了起来,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旁边含笑不语的甄敬才,“就这篇文章我就快成了名人了,骂我的,批评的,讽刺的,连篇累牍,层出不穷,你还给我来一句符合改革开放方向,真要那样,我至于现在这样么?”
“郭叔,都说风物长宜放眼量,既然都是探索和思考,肯定就有不一样的观点,新生事物都有一个认识过程,是不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我觉得可以用时间来检验才对。”陆为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面不改色的道:“难道说固步自封不思变革就能让企业回到之前的辉煌时代去?社会在进步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在逐渐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或者是私营企业,都要接受这个现实。”
也许对陆为民语出惊人已经有些习惯了,甄敬才只是目光一动,却不多言,拿起酒瓶替郭征斟满酒,再把酒瓶递给陆为民,倒是郭征被陆为民这番话震得不轻。
计划经济体制代表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这一提法前几天还在《人民日报》和《昌江日报》上头版刊登,并严厉批评了经济界一些关于市场经济体系将会逐渐取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的观点,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言之凿凿的说这是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不过郭征倒是对他的这个观点十分赞许,自己在《经济日报》上的那篇文章固然引来很多批评,但是也赢得了不少赞许,尤其是据说中央某位分管经济的高层对自己这篇文章提出的一些观点尤为欣赏,这也让郭征颇感自豪和欣慰。
真有点意思,郭征饶有兴致的看了对方一眼,“大民,我听上次老甄说起你和他探讨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这两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新意,说实话,我那篇东西也是受到了你这个观点的启发,不过老甄说你对大飞机计划的观点更有创意,能和我说说么?”
陆为民没想到甄敬才和郭征的关系密切到了如此地步,在他印象中甄敬才和郭征关系虽然很不错,但是更多的是处于一种合作战略上的相互支持,现在看来似乎自己还是有些小看了195厂的权力争斗。
梁广达和陈发中的联手看来对郭征――甄敬才联盟构成了很大压力,而辜明良似乎很想撇清保持中立。
辜明良这个家伙一直喜欢用这种平衡手段来驾驭厂里局面,也许是上一次甄敬才虎口脱险让梁广达和陈发中感觉到了压力,才会联系更紧密,也使得郭征和甄敬才之间关系更密切了。
------------
第九十一节 195厂的宏
“郭叔,其实这也没有啥新鲜的,大型运输机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国家本来的运十计划很有前途,但是却不幸夭折,MD-82取代了运十,我们不好评论这究竟是美国人阴谋还是我们自己的短视,但是可以很肯定的说从去年风波之后,欧美对于我们大型运输机制造技术的封锁只会越来越严,而且即便是没有那场风波,欧美也绝不会把他们这方面的先进技术转让给我们,在这种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技术层面,妄想通过技术转让来获得,无疑是痴人说梦。”
陆为民面无表情,和他的年龄似乎有些不相称,声音也有些低沉,“大型运输机的研发,对于一个国家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材料科学以及配套系统产业的推动作用是难以想象的,而大型运输机不但具有军事战略意义,同样在商业运用上的巨大潜力也是可以预见的,随着我们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对于商用大型飞机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实现大型运输机国产化将是我们永远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这道难题我们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早做要比晚做好得多,这一点上我相信郭叔你的认识要比我深刻得多。”
郭征脸上表情有些复杂,深深的看了陆为民一眼。当甄敬才向他提及大飞机计划的前景意义时他只是略略有些惊讶,并没有太在意,但是当甄敬才紧接着又从国际国内形势和今后经济发展走势论证了一番大飞机项目的特殊性和必要性时,郭征就有些刮目相看了。
在他印象中甄敬才并不长于战略规划这方面,而是精于具体实务,能提出这样鲜明的观点,还能有这样的依据作支撑,甚至还提到了一系列的促成策略,这就不能不让郭征很有点吴下阿蒙的感觉。
一直到甄敬才告诉他是陆为民的这些观点看法时,郭征还认为是甄敬才是想要为他这个准女婿脸上涂脂抹粉来说服自己去辜明良那里做工作,但是几次甄敬才言之凿凿,郭征才半信半疑。
旁边的甄敬才注意到了郭征的表情,心中也是一阵得意,先前郭征还对自己如此夸赞陆为民颇不以为然,今晚这一顿饭相信彻底颠覆了郭征的观感,
甄敬才抵挡了陈发中的蓄力已久的突然发难已经让郭征颇感意外了,在他看来被中纪委盯上也就意味着仕途的终结,甚至他也知道中纪委为什么会盯上甄敬才这种本来轮不到中纪委过问的厅级干部肯定是有更深的目的。
不过甄敬才竟然能扛过这必杀一击,让郭征意识到甄敬才也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陆为民在其中上蹿下跳所起到的作用也让人颇堪玩味。
“所以你就给你甄叔建议厂里应该要主动出击去争取大飞机项目的复工?”郭征微微一笑,“你甄叔还说你建议要发动民间各方力量和科技界人士来促成这个项目的复工?为民,这种手法你是从哪里想出来的,如果是放在另外一个时代,就有点阳谋阴谋的味道在里边了,要知道咱们195厂可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一切决策都要服从于国家的需要,这种手法这算不算是逼宫?”
“郭叔,虽然195厂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只能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亦步亦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只要是正常企业,就必须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至于说你如何来引导市场经济与企业发展步调一致,方法多种多样。”
“举个简单例子,美国那些个带有军工背景的企业巨头,比如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为什么能够发展成今天这种巨无霸企业?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如果没有代表这些公司利益的国会议员们的游说来获得政策扶持,他们能做到现在这种地步,我们195厂虽然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但是并不代表195厂就没有自己的目标取向,尤其是在我们认为我们的价值目标和国家政策发展方向趋同时,我们更应该理直气壮大张旗鼓的去宣传和游说,如果说游说这个词有点不好听,那也可以说是介绍说服,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17
2818
2819
2820
2821
2822
2823
2824
2825
2826
2827
2828
2829
2830
2831
2832
2833
2834
2835
2836
2837
2838
2839
2840
2841
2842
2843
2844
2845
2846
2847
2848
2849
2850
2851
2852
2853
2854
2855
2856
2857
2858
2859
2860
2861
2862
2863
2864
2865
2866
2867
2868
2869
2870
2871
2872
2873
2874
2875
2876
2877
2878
2879
2880
2881
2882
2883
2884
2885
2886
2887
2888
2889
2890
2891
2892
2893
2894
2895
2896
2897
2898
2899
2900
2901
2902
2903
2904
2905
2906
2907
2908
2909
2910
2911
2912
2913
2914
2915
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