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姬殇赤脚站立在竹筏之上,竹筏很小,仅可一人站立,海浪向岸边拍打,不多时便将姬殇送至海边。

    海滩广袤无边,满地黄沙,在旭日的照耀下金黄夺目。几里外可见苍绿如墨的树林绵延在海岸线上,阵阵海风吹拂,树林发出沙哑的呼声,向世人诉说着荒凉与落寞。

    姬殇在沙滩站立良久,回头张望,迷雾消散,蓬莱仙岛早已不知所踪。看罢多时,无奈回头,眼中孤单之色稍缓,深吸几口海风,仿佛凉意赶走了寂寥无助,坚定地迈出了步伐。心想海边既然荒无人烟,那便穿过山林一路向北而行,且走且看吧。

    树林遍布参天古树,日光也得挤出一片天地照耀下来。鸟雀虫鸣,风声萧萧。姬殇走在这森林中,头发披散,一袭白袍,时走时停,不断打量这离岛后的第一站。“原来蓬莱有的动物这树林也有啊,那些水果看着好美啊,一定非常好吃!”感到饥肠辘辘的他,走进一棵低矮的果树,伸手摘下一枚果实,“哧哧……”突然一阵沉闷低沉而富有警告的声音想了起来,一身灰毛的猴子窜上枝头,冲姬殇张牙舞爪。

    “小猴子,这个果实是你的吗?”姬殇定下心来,手举果实于猴子面前。

    “吱吱……”那猴子叫声愈加尖锐,手舞足蹈,在枝头晃动。

    “哦,殇儿明白他人之物不可占,可是殇儿又饿又渴,你看能不能……”

    “吱吱……”还不待姬殇说完,猴子已经叫声连天,一副拒人门外的神态。

    姬殇无奈,一只手伸向那猴子的额头。小猴还沉浸在疯狂状态,见这白嫩的手掌迎面而来,一时间张皇失措,呆立在树枝之上。

    “这颗果实还给你,我去别的地方再找找,乖,不要叫了。”姬殇轻抚小猴的头,另一只手已把果实递了过去。

    猴子眨眼看看这孩子,又瞅瞅那果实,还享受这挠痒的舒畅之中,瞬间将果实抱入怀中,偷瞧姬殇几眼,张口便吃了起来。

    姬殇天真的笑笑,揉了揉空空的肚皮,继续前行。一个时辰过去了,只见姬殇坐在一棵古树之下,一旁倒是有几个啃了几口的青色果子,他找的果实大多青涩酸苦,实难下咽,无奈之下只得稍作歇息,暂缓体力。

    猛然间一道黑影窜于他的胸上,黑影之快,不及他反应,姬殇心想念动那隐身决法已是不及,仓促间便要翻身捡起身边的木棍。但听得“吱吱”几声叫唤,定睛一看,不由身体一松。再说那小猴子,也是不明所以,单手挠头,一时间大眼瞪小眼。姬殇正欲起身,只见小猴尾巴轻扬,倒卷着一枚果实,手中也有两枚,脑袋一歪,似不忍目视一般统统丢于姬殇的胸上。“给我的?”姬殇坐起,指着抖落在地的果实。那猴头以为姬殇不明其意,单手指了指果实,又谋图便宜,拿起一个果子便大口吃了起来。姬殇顿时鬼迷心窍一般把余下的果子抢入手中啃食起来。一旁的小猴看到,顿时笑的前仰后合。

    “这荒郊野岭的,怎地一个小娃独自在此,好不危险。”从远处传来一道声音,姬殇和小猴都是摇头观望,一位身背竹楼,手持拐杖,馒头白发的布衣老人正朝此走来。小猴一惊,爬窜到姬殇的背后,只探出一个小脑瓜,姬殇也是口念决法,欲借避尘链之力隐身。

    “娃啊,莫要怕,跟爷爷说说,你是怎么一个人在这林子里的,爹娘呢,莫不是他们狠心把你丢弃了?真要这样,又是一个苦命的娃啊!”

    姬殇见老人说到最后竟两眼微红,“爷爷,你的孙儿也是无爹无娘吗?”。

    “你怎知晓?”老头见姬殇孤苦伶仃,想到自家孙儿,一时有感而发,不想这娃好不细致,竟能从只言片语中寻得一丝线索。

    姬殇见老人真情流露,一时童心大起,警惕之心骤然消除。蓬莱仙岛的教诲也抛之脑后,快步上前扶住老人。

    “爷爷,你的孙儿还有你啊,他不是苦命的娃。”

    “娃啊,你一个人怎么来此了?”老人看这小孩如粉雕玉饰,言辞颇有尊老之道,关心之意大起。

    “我昨夜还在大海之上,熟睡之后不知发生了什么,醒来便在那海滩之上,竹筏已毁,我只能往深处走了。”姬殇眸眼圆睁,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半真半假的说道。

    老人心以为这小娃和父母在海上必遭海贼劫难,父母为救娃,只得让他独自漂泊,只怕他的父母已遭罹难。见地面上几颗青涩的果子和吃剩的果核,不由动起怜悯之心。

    “娃啊,还饿吗,跟爷爷回村里吃饭好不好啊,爷爷给你做鱼吃。”

    姬殇心想不知去向,便随这爷爷回村,之后事再说,便欣然点头答应。

    一老,一少,一猴,就在这树影摇曳之下,渐行渐远……

    穿过层层树林,眼前豁然开朗,几道泥墙简单的围出一个村庄的模样。村前立有一木质的牌坊,上面寥寥草草的写着“吴家村”几个大字,墨色淡去,牌楼残损,道不出的哀寂萧索。

    姬殇随老人进入村中,南方草屋座立两旁,几条简单的栅栏画出一片庭院,好似不经意的大风就能掀走这大片屋房。一路走来,姬殇发现村里多是老人妇孺,即使青壮年也只有那伤残病体。

    “爷爷,其他的大人都哪里去了啊?”不经意的好奇,仿佛戮透了老人的心,长吁一口气,老人无奈而又怨恨地解释道:“乱世多徭役,这里的青年都被当地的官爷抓去做壮丁,或是服兵役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年年如此,一批一批的少年离乡而去,又有多少埋骨他乡啊!”说到伤心处,老人不禁泪满衣裳。

    “吴伯,这么早回来啦,这小娃是谁啊?”

    “吴伯早啊”……村中民风质朴,见有生人,又是一个小娃多有好奇,吴伯一一解释道,只说姬殇是一家遭遇海贼唯一幸存的孤儿。村民闻此,亦对姬殇爱抚有加,嘘寒问暖,姬殇内心感受这一切,虽不明白大家为什么对自己如此之好,但还是十分享受这种关爱。如果说孤独寂寞是深冬的寒冰,刺骨透心,那此刻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仿佛初春的微风,无微不至。

    老人拉着姬殇的小手,往村里最深处走去,那是一个孤独的草庐,遥遥望去,仿佛老人的身体一般,飘摇欲坠,难经风浪。草庐外围是简单的树木枝条做的栅栏篱墙,院中摆放着简单的生活用品,一个石桌,几个石墩留作座椅,草庐门旁木架之上有几层竹编的盘子,上面铺满了晒好的咸鱼,院内一角用木条圈出一片空地,几只鸡在捣头吃米。一个孩童在石桌旁玩耍,听到声音抬头张望,但见他枯瘦的脸面有一双黑亮的双眸,鼻骨挺立,一头油黑的长发用枯草缠绕盘起,穿着一身大的不合身的补丁布衫,瘦骨嶙峋。

    “爷爷,你回来啦,起儿适才还在想爷爷会捡到什么好玩的石头,咦,他是谁啊?”小孩儿上下打量这姬殇,充满好奇。

    “我叫姬殇,是爷爷把我捡回来的,你叫什么名字啊?”姬殇不等吴伯介绍迫不及待的说道,这是他十年来首次和自己一般年纪的孩童说话,心中不免有些忐忑,隐隐有种期盼。

    “我叫吴起,村里人都叫我狗娃,姬殇你以后是不是和我们住在一起啊,太好了,以后就有人和我玩了!”吴起见爷爷点头默认之后,激动地围着他二人小跑。

    “狗娃,姬殇,以后你俩就是兄弟了,有难一起当,有福大家享,互相照看,日后爷爷也就安心了。”老人家一脸欣慰,感觉自己的一时善念或许能改变自己孙儿的命运,不由感慨万千。

    这一夜,吴伯破例杀了一只鸡,拿出了陈酿的好酒,石桌上摆着炖的鸡,腌好的咸鱼,一碗野菜,对于荒野山村实属佳肴。老人饭后收拾完毕,照例去街坊邻居家逗留几个时辰,两个小娃则爬上了草庐屋顶,躺卧其上,躺看九天银河,数着点点繁星。

    盛夏之夜,微风阵阵,虫鸣蛙叫,吴起一直在听姬殇讲着故事,虽然听不懂,虽然感觉他是在骗人,哪里有什么比山还大的海龟,山里有会飞的马儿,但是他还是十分开心,因为他终于有一位亲密无间的朋友,不,是同甘苦共患难的兄弟了。

    人,是寂寞的,唯有找到世间那可坦诚以待之人,说几句真心话,做几件性情事,此生便不枉虚度。
------------

第四章 惊变

    沿海之地,气候多变,春秋短暂。夏日结束,海风吹来,便有阵阵凉意,花叶凋落,一片萧败。

    转眼间,姬殇在吴家村度过了一个冬夏,他也似村中孩童般,白日帮吴伯忙做家务,闲时同吴起一起去林中拾柴、采果。

    “小殇,快点,小猴估计又采了不少果子,我们同它换一些果子过冬吃。”穷苦男儿早当家,吴起较之一年前长高不少,身体发育颇快,跑跳间透露着年轻活力。

    “狗娃,你慢点,我赤脚跑在这石路面上好痛的。”姬殇在后面边走边解释,一年间吴伯几次劝他穿鞋,可是十年习惯岂是一朝能改,姬殇每次穿鞋总感觉拘束难耐,遂家中之人也就不提此事,由他去了。

    吴起一早跑到了林中与小猴约定之地,坐等姬殇的到来。片刻,姬殇不急不缓,走了过去,白袍依旧,披散的头发也用一根玉簪扎了起来,那玉簪是村中教书识字的刘私塾赠予的。刘私塾本不是村中人,几年前搬于吴家村,一身青衫,手拿折扇,腐儒之气尽显无疑。村中孩童多去他家读书识字,他便收一些吃食当作学费。他见姬殇一身正气,谈吐不凡,所教之书均有涉猎,对此子寄予厚望,将所戴玉簪割爱与他。也是姬殇争气,戴上玉簪后,一身白袍映衬,仿若文人雅士,书卷气息崭露无遗。

    “书呆子,你说小猴今日好慢啊,怎么还没来啊,那家伙不会吃独食了吧。”吴起叼起一根枯草,口中含糊不清的说着。

    姬殇四周扫视,也略感诧异,往日小猴都会在此时此地交给他们一些果实,怎地今日不见其身影。

    忽然,远处树上传来尖锐叫声,声音焦急迫切。姬殇和吴起闻声急忙向那方向跑去,不多时,一棵树上窜下一只灰毛猴子,正是小猴,他围着二人乱窜,拉扯着姬殇的袍子一角,又指着远处某地。两人早与小猴默契有加,一同去往所指方向。

    那是一个低矮的山洞,旁边杂草丛生,藤条虚掩。小猴跑了进去,他二人对视一眼,姬殇深吸一口气,走在前面,一只手已经扣住了胸前的项链,另一只手拉住吴起,向洞中走去。洞中除了小猴的叫声和呼呼风声之外,依稀能听到喘息之声,时而夹杂着咳嗽之声,正当两人想要看清眼前之景时,洞中忽然金光照耀,纤维可见。

    洞中如同白昼,二人也看清了状况。只见有一身穿赤红鎏金袈裟的老僧盘坐于洞中,白眉垂于脸颊两侧,拇指拨动串珠,另一只手立于胸前,口中佛经不断,只是面色稍有不佳,时而黑气翻滚,时而潮红上逆,挣扎难耐,身旁一颗成人拳头大小的佛珠飘于空中,兀自旋转发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189 7190 7191 7192 7193 7194 7195 7196 7197 7198 7199 7200 7201 7202 7203 7204 7205 7206 7207 7208 7209 7210 7211 7212 7213 7214 7215 7216 7217 7218 7219 7220 7221 7222 7223 7224 7225 7226 7227 7228 7229 7230 7231 7232 7233 7234 7235 7236 7237 7238 7239 7240 7241 7242 7243 7244 7245 7246 7247 7248 7249 7250 7251 7252 7253 7254 7255 7256 7257 7258 7259 7260 7261 7262 7263 7264 7265 7266 7267 7268 7269 7270 7271 7272 7273 7274 7275 7276 7277 7278 7279 7280 7281 7282 7283 7284 7285 7286 7287 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