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不愧是出色的政治家,丘吉尔这番话说得让大家都挑不出毛病,气氛算是暂时缓和下来。

    蒋浩然虽然脸色依然难看,但人家都没有继续追问自己诺曼底追责的事情,实在也不好继续谩骂了,说到底,对于诺曼底的失败、几十万将士的伤亡,他还是有些心虚的。

    合作还得继续,大家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尽量平和心态商量下一步计划,这也是这次高层会议的重要精神。

    英米的想法是:眼下他们不能直接介入苏德战争,但对苏联的援助不会停止。

    表面上,他们继续援助中国,大力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武器弹药、粮食、药品、航空燃油等等各类物资全部发往吉大港和仰光港。由中国再将这些物资通过海运、陆运发往苏联。

    这样即便德国人有所察觉,也无法挑英米的毛病,这是中国人的行为,与他们无关。

    现在苏伊士运河也马上交付到英米手里,各类物资都能快速到达苏联,保证苏联不会因为物资短缺而输掉这场战争。

    岛国方面,米英会加大进攻力度,首先解决菲律宾、马里亚纳群岛、荷属东印度群岛等太平洋上岛军重要岛屿,争取在半年时间内结束战斗。

    接下来,盟军将全力布置岛国本土作战,至于到时候由谁为主、谁为辅,这个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再议。

    米英希望中国方面能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都是为了抗战胜利,早日结束这场战争,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分歧。

    对付共同的敌人就应该同仇敌忾,至于战争后对岛国的处理权?

    米英的最终目标还是在欧洲战场,德国才是他们的重点,对岛国的处理权可以适当偏向交由中国,在这一点上,中国应该对英米予以信任。

    话是说得油光滑亮,但除了前半部分,剩下的关于岛国的问题,蒋浩然是一个字都不相信。

    等米英上了岛国,他们能把处理岛国的主导权交给中国就怪了,中国的当前蓬勃发展,早已威胁到了米英的地位,留着岛国无疑是对中国永久的制衡,其结果就有可能导致与历史无异,米军在岛国驻兵,中国这个心头大患永远存在。

    当然,现在蒋浩然也无法提出任何反驳,因为他们说得有礼有节、面面俱到,看似完全是为了中国着想、为抗战着想,你再提出异议,就是有些无理取闹,甚至是破坏统一抗战,所以,蒋浩然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心里已经在盘算怎么打破英米的美梦。

    米英的这番表态,对苏联人来说还是很受鼓舞,虽热失去了西线的兵力牵制,也没有英米的兵力直接增援,但他们有了物资保障,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战斗民族,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兵源充沛,只要物资供给没有问题,他们不惧怕一切豺狼虎豹。

    获得苏联的认同和理解,丘吉尔、马歇尔也是信心大增,趁着大家高兴,马上提出关于中东的处置问题。

    原则上,他们通过与纳粹和谈,已经得到了中东的控制主权,德军会尽快退兵,他们的交接部队也已经在路上,所以,他们希望中国军队停止西进,等候英米军队的全面接收。
------------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夫唱妇随

    当然,为了保证苏联的后勤通道畅通,大部分伊朗地区和阿富汗依然可以交由中国军队暂时管制。

    对此,蒋浩然当然不会同意,大兵力、大投入,费尽心机入主中东,哪里有让他们灰头土脸又走人的道理。

    但是,中东大部分国家都是英米的殖民地,他们收回主权合情合理,强行霸占肯定是不行的,蒋浩然也早有打算。

    坚持只是大部分伊朗地区已经不能满足对苏联输血管道畅通的需要,因为此时从伊朗南部海港阿巴斯到中亚的铁路线被德军破坏严重,铁轨被扒、路基被毁,甚至连涵洞桥梁都被炸了,短时间内恢复完全不可能。

    所以,必须重新开通一条交通线,最近路线是从波斯湾底部的买阿米尔港靠岸,通过公路运输抵达里海边的拉斯特。

    在拉斯特开通两条线路,一条通过东亚铁路直达战争前沿,另一条,通过水上运输,从里海直达苏联腹地阿特拉。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苏联物资补给源源不断,并且实现最快的分流,从而使整个苏联战场都不会受到任何物资的困扰,所以,整个伊朗全境都必须在中国军队的掌控之中才能完成以上动作。

    蒋浩然的这个说法立即获得了苏联人的认同,物资不用全部压在中亚铁路上,还能省略分流运输的麻烦,所有物资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苏联腹地,简直是为苏联量身打造,蒋浩然果然是真正的盟友,考虑问题比他们还全面。

    有了苏联人的全力拥护,米英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铁路被毁也是事实,这也符合德军的战略目的。

    英米当即表示可以退一步,伊朗全境和阿富汗都可以由中国军队暂时管制,但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门、伊拉克等地必须无条件交给他们。

    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是三大宗教和四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阿三国、东南亚和远东、大西洋两岸的北美和欧洲之间交往捷径的必经之路。

    扼有重要的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曼德海峡、霍木兹海峡及苏伊士运河四峡一河。

    这么重要的地理位置,谁心里都清楚,谁掌控了中东,谁就能控制战争的优势和先机,所以,英米也绝不希望这块肥肉落到蒋浩然嘴里。

    “绝对不行。”

    蒋浩然的态度坚决、果断,理由当然也充分。

    眼下德军虽然承诺撤出中东,但在前沿还有一个一直有亲德倾向的土耳其,一旦德军在苏联有突破性的进展,谁也无法保证土耳其是否还能或是还有能力保持中立。

    如果这个设想成立,伊拉克和伊朗马上就是战争的最前沿,米英将再次被迫卷入战争。

    到时候,英米能守住这两处要地吗?

    英米任何承诺和保证,在蒋浩然面前都是无效的。

    米军战斗力是还可以,但在德国人面前没有一场拿得出手的战役。

    英国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最大的特长就是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缅甸大撤退,尤其是缅甸大撤退,这对中国人来说是血淋淋的教训。

    中国人已经在他们手里吃过一次亏了,绝不会有第二次。

    所以,后方的安全只有掌控在中国军队的手里,他蒋浩然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这种言论英米自然是无法接受的,引经据典证明英米如何厉害,一再强调他们能调出多少陆军、多少海军、多少空军来保证安全。

    “真像你们说的这么厉害,德国人是怎么进入中东的?阿拉曼战役怎么失败的?苏伊士运河是怎么丢的?北非战场是如何一路丢盔弃甲的?”

    蒋浩然用一连串的反问句就将他们驳得哑口无言,他倒是有自知之明,选择性地没有提诺曼底。

    趁着大家沉默,蒋浩然祭出杀手锏。

    眼下英米已经与德国握手言和,将来战争的局势会是怎么样谁都无法预料,但至少,在未来最短的时间里,英米不可能与德军正面交战,更谈不上主动调兵入苏支援苏联战场。

    但中国军队可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6961 66962 66963 66964 66965 66966 66967 66968 66969 66970 66971 66972 66973 66974 66975 66976 66977 66978 66979 66980 66981 66982 66983 66984 66985 66986 66987 66988 66989 66990 66991 66992 66993 66994 66995 66996 66997 66998 66999 67000 67001 67002 67003 67004 67005 67006 67007 67008 67009 67010 67011 67012 67013 67014 67015 67016 67017 67018 67019 67020 67021 67022 67023 67024 67025 67026 67027 67028 67029 67030 67031 67032 67033 67034 67035 67036 67037 67038 67039 67040 67041 67042 67043 67044 67045 67046 67047 67048 67049 67050 67051 67052 67053 67054 67055 67056 67057 67058 67059 67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