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正是凭着这些,蒋浩然才决心将他纳入自己的阵营,将这两艘航母交到他的手里。但不管怎么样,陈少宽为此满心欢喜,也踌踌满志,向蒋浩然表示,他绝对会带出一支一流的海军。

    从火车站回来,新上任的远五集团军总司令顾连同已经走了,据黄杰说,他带着李天霞、黄百韬等一众将领怒气冲冲走的,这情形蒋浩然能想得到,这一肚子怨气憋着,换谁都不会有好心情,但蒋浩然相信,他的心情从今天开始,恐怕都难多云转晴了,除非他肯主动交出手里的十个师,否则这事还不算完。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抗日铁汉

    让蒋浩然没有想到的是,原青一军总司令汤恩伯居然还在指挥部,青一军被蒋浩然打散编入远征军,他这个总司令成了光杆,原本以为还可以回到现在的远五集团军捞个一官半职,谁知道被顾连同劈头盖脸一顿好骂,整整一个军十个师都在他手里丢了,还好意思回去,干脆找块豆腐撞死得了。

    汤恩伯是黄埔系的得力干将,是委员长不折不扣的嫡系。

    1937年,全面抗战正式爆发。汤恩伯任南口前敌总指挥,率第13军在怀来、南口、居庸关一线与七万日军血战二十多日,直至张家口失陷。

    南口血战在抗战史上威名显赫。第13军是这一场战役的主力,伤亡12600人,占全军人数的45%以上。这场防御战,中国军人打得勇猛、顽强、悲壮、机智,打掉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创下了一次战役日军死伤万人以上的记录,延缓了日军进攻山西的时间,使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美梦破灭了。

    南口战役中,汤恩伯在前线指挥作战,其指挥部几次被敌军炮火炸毁,汤疲劳过度,瘦的不成样子,两个眼睛深深地陷入,整个身体剩下了皮包骨头,但他凭着顽强的意志硬是扛到了战役的最后,并在此役中获得“抗日铁汉”的美誉。

    但真正让他成名的还是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他在此役中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不过,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的表现,后世几十年却众说纷纭、毁誉参半。毁之者说汤恩伯在此役前后充分显露其对友军见死不救的一面:在藤县不救援池峰城部,听凭其被日军击溃,而当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正面坚拒时,汤恩伯也是坐等西北军同日军连番血战,彼此拼光了所有预备队后才发动反攻,使日军大部败而不溃,顺利逃出包围圈。

    而誉之者称汤恩伯用兵灵活、合宜,认为汤恩伯是台儿庄制胜的举足轻重的关键因素。所谓台儿庄反攻时不听命令、逡巡不前,是对汤军团与坂本支队迂回作战的误解。

    因为汤军团发现日军坂本支队已到达邵家庄,出现在20军团的侧翼,而另一日军主力已达到官庄,兰城一带,双方相距不足15公里。

    如果双方向两面推进,20军团无疑被摧毁,所以汤恩伯认为战场瞬息万变、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修改了作战计划,以25师后移阻击向城的坂本支队;第4师攻击爱曲、秋湖一带的日军;89师抵达洪山镇以东,掩护25师。

    这么做,可以摆脱20军团侧翼威胁,使得其在最后的总攻没有后顾之忧,也能把肌谷师团的残部纳入包围卷,增加台儿庄的战果。只要其行动不影响大局,在军令部的最后通牒下达之前,汤部是有权决定出击的时间,就像西汉七国之乱时汉将周亚夫去救援梁国一样。总之,汤的行军路线是南下——迂回——南下的过程。虽然修改了作战计划,耽搁了三天的时间,但汤军团完成扫荡任务后,立即按照上峰的手令继续南下,对于台儿庄整体战局没有导致恶化,而且最终完成了对台儿庄之敌的合围。

    不管后世对汤恩伯的评价如何,但他在抗日战场中的功劳是不可以抹杀的,冈村宁次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道:““我任第十一军司令官时,曾与汤恩伯两次交锋,再综合其他情报来看,他是蒋介石麾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由此可见斑驳。

    但此时的汤恩伯灰头土脸,挫败无比,蒋浩然一进来,他赶忙从椅子上起身,口呼总座,挺身敬礼。

    “呵呵,老长官,我们不用这么客套,您就叫我浩然得了。”蒋浩然上前握住汤恩伯的右手,使劲地摇晃着说道。

    汤恩伯苦笑道:“总座仁义,还记得卑职曾但让过您的长官,卑职不胜感激涕零,但那已经是过去式,今天的汤恩伯已经有如丧家之犬,哪里还能直呼总座您的名字?”

    这话里带着的情绪蒋浩然自然能听出来,微微一笑,道:“老长官,您就不用挖苦我,说实话,此刻在这里看到您,我感觉很欣慰,说明您对我还是有感情的,我也知道您的用意,眼见这得来不易的军长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换谁都会心里难受,如果您能接受我的安排,区区一个军长不算什么?”

    汤恩伯眼神里顿时流露出一丝光彩,脱口而出道:“愿闻其详!”

    蒋浩然道:“我现在就给远五集团军下一道命令,委任您为远五集团军副总司令,我就不跟您绕弯子,我希望您尽一切可能笼络部队,争取把顾连同挤下去取而代之,您放心,我会在他的部队里安插大量的基层军事指挥官,而这些人都会唯你马首是瞻,动不了他们的高层,你可以从下面着手架空他。”

    蒋浩然的直白让汤恩伯一愣,随即陷入长时间的沉默,集团军司令的高位自然让他怦然心动,但同时他也知道,真按蒋浩然说的做,意味着他从此就烙上了蒋浩然的烙印,委员长身边是再也回不去了,但如果不按他说的做,他的戎马生涯恐怕也基本到此收场了,五十多岁的人,要想再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上位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就在汤恩伯天人交战的时候,蒋浩然又道:“我可是听白副总长说过,说打阵地战只有孙连仲,能攻能守的是张自忠,但打弹性最大的运动战只有老长官您,所以,我真希望老长官能继续为党国效力、驰骋沙场。”

    或许是蒋浩然的鼓励起到了作用,汤恩伯咬牙道:“好,我答应。”

    “嗳,老长官深明大义浩然不胜感激,事不宜迟,我这就签署命令。”蒋浩然说着就命令梅香拿来纸笔,刷刷刷写出一份委任状,签署大名盖上大印,亲手交给汤恩伯,并坦言,顾连同他是一定要拿下的,就算他汤恩伯不配合,他也会找其他配合的人,实在不行,随便找个理由将他开了,这事他蒋浩然也做得出来,但那是下下策,他蒋浩然也不想吃相太难看了。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无耻

    蒋浩然的坦白让汤恩伯相当无语,话里无不充满着告诫的成分,意思很直白,这事他汤恩伯办不成,随时都有可能换其他人来办。既然准备走出这一步,汤恩伯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蒋浩然的地位和实力如日中天,势头已经压过了现在的委员长,就算将来不可避免地和委员长分庭抗礼,他蒋浩然也会是赢家,与其到时候投诚,还不如现在就选择正确的站队,说不定到时候还能落下一个开国功臣。

    这样一想,汤恩伯也坦然了,爽快地表示,一定会不负重托完成任务。

    汤恩伯一走,黄杰和罗卓英望着蒋浩然不时坏笑,就差将“无耻”两个字写在脸上,但蒋浩然怡然自得,仿佛这事再合理不过,甚至在两人面前直接将这事忽略。

    虽然成立了东南亚战区,但远征军司令部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黄杰依然是参谋长,罗卓英也依然是副总司令,其他司令部人员也都没有变化,只不过蒋浩然却多了一个司令部在印度英帕尔,此时主持工作的是史迪威参谋长,这种局面也会是以后的常态,远征军司令部依然是蒋浩然的主场。

    至于印度的英军部队,蒋浩然也做了一些调整,七个英军师也被编成一个集团军,属于东南亚战区第六集团军,总司令为亚历山大将军。

    到这里,蒋浩然在东南亚掌控的部队已经超过了六十万大军,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足以大有作为。

    整编部队、训练新兵是当前远征军最主要的任务,尤其在百废待兴、危机依然存在的时候,就更显重要了,蒋浩然交代黄杰和罗卓英一定要抓紧,同时,安娜大桥也要马上动工,前期的战役已经耽误了一个月的时间,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把这个时间抢出来。

    但罗卓英和黄杰却另有想法,他们认为,修桥和整编固然重要,但现在远征军应该把进攻放在第一位。

    虽然在此役中远征军伤亡惨重,但现在增加了新三师、新五师、特战师三支基本无损伤、战斗力却极为强悍的队伍,再加上200师、96师、22师、55师,这些部队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伤亡,战斗力不受影响,士气更是高涨之时。

    而日军新败,缅甸的兵力也只剩下第二师团、第十八师团和近卫第一师团残部。所以,远征军宜将剩勇追穷寇,在日军援军没有到达之前,果断向曼德勒、仰光发起进攻,光复缅甸全境,定然事半功倍。

    不得不说,两人的提议很有建设性,以日军当前的实力,如果远征军从东西两路进攻,兵锋直指曼德勒,日军要想成功守住曼德勒恐怕绝非易事,而曼德勒一丢,日军陆军再无纵深,剩下仰光一隅,再无坚守的可能,如此一来,远征军就得以顺利光复缅甸全境。

    但蒋浩然却笑而不答,好整以暇地抽起烟来,装b的形象极为可耻,黄杰、罗卓英按耐不住,再次问起,蒋浩然才漫不经心地反问道:“请问两位,光复缅甸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两人面面相窥,显然有些琢磨不透蒋浩然话里的意思,光复缅甸最大的获利者当然是中国,中国再无西南后方的威胁,滇缅公路也完全畅通,国际援华物资都可以通过仰光港上岸,再经过仰光中央铁路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战场,,

    虽然印缅公路已经通车,但从印度绕到英多,这期间的距离远了一倍还不止,且道路崎岖难行,还要经过几条河流,最关键的是伊诺瓦底江暂时还无可逾越,物资要经过几番倒腾才最终进入中国境内,比起从仰光进入,而且运输工具是火车,不知道要慢多少倍。

    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蒋浩然郑重其事地提问,显然是另有答案,两人倒是有些知道怎么回答了。

    蒋浩然颇具玩味地望着两人,笑道:“我可以告诉你们,既不是我们,也不是缅甸人,当然也更不是小鬼子。”

    “难道是米国人?”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蒋浩然道:“准确地说,是米、英、苏三国。”

    看两人一头雾水,蒋浩然继续说道:“现在米国人的战略重心开始转入亚洲战场,各类物资都尽着我们挥霍,流入苏德战场和非洲战场就会相应减少,马上他们将再发动一场海战,我敢肯定,日军联合舰队一旦中计,伤亡简直不可估量。下一步,米国必然抽调兵力,开始太平洋岛屿争夺战,全力收复新加坡、菲律宾等重要的国度,如果我们在这之前把缅甸的日军全部打残了,下一步就是威胁暹罗,甚至是占领暹罗,日军在整个东南亚都会无立足之地,他们会面临两种选择,第一当然是继续增兵负隅顽抗,第二就是放弃东南亚战场,回头巩固中国战场。日军负隅顽抗的可能性不大,极有可能会选择第二种方案,一旦这种局面造成,米国不一定会对日军乘胜追击,因为他们已经处于绝对安全的位置,同时,苏联失去了米国强援,此刻一定会被强大的德国收拾得十分惨,米国同样不希望苏联被德军灭亡,那么,他们的战略重心必然也开始转移到苏德战场,这时候,就会变成我们单独抗击日军,而各种物资援助都会成倍的减少,中国战场的局势差不多又会回到去年的举步维艰,所以,我们不能把小鬼子逼得太紧,让他们觉得东南亚已经没有希望而放弃,从而让米国、英国可以快速在东南亚抽身。”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9162 59163 59164 59165 59166 59167 59168 59169 59170 59171 59172 59173 59174 59175 59176 59177 59178 59179 59180 59181 59182 59183 59184 59185 59186 59187 59188 59189 59190 59191 59192 59193 59194 59195 59196 59197 59198 59199 59200 59201 59202 59203 59204 59205 59206 59207 59208 59209 59210 59211 59212 59213 59214 59215 59216 59217 59218 59219 59220 59221 59222 59223 59224 59225 59226 59227 59228 59229 59230 59231 59232 59233 59234 59235 59236 59237 59238 59239 59240 59241 59242 59243 59244 59245 59246 59247 59248 59249 59250 59251 59252 59253 59254 59255 59256 59257 59258 59259 59260 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