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兔死狐悲
将手中的纸张烧毁的曹操,眼神复杂的看着跪在地上的暗一,直到暗一头上满是冷汗的时候,才呼出了一口气,挥手让他退下了。( )
感受到曹操身上刚刚那一闪而逝的杀气的暗一,心惊担颤而又松了口气的快速了退了下去,同时打定主意,将这一次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都遗忘掉!
北方大清洗的次日,曹操再度在德阳正殿,召集了五品以上的各文武大员,召开了大朝会,得到北方大清洗准确消息的文武百官们,几乎每一个都是战战兢兢的来到了德阳大殿之上。
高高的御阶龙椅之上,曹操一身正装,龙袍之上绣着日月星辰,让曹操身上的威严气息越加浓重,面对他,文武百官不由自主的屈膝跪拜了起来。
三跪九叩之后,曹操伸手虚扶,文武入座,在往昔本应该百官开始进言,然而此时,却是一片寂静。
此时的大魏朝堂之上,一共分成了两个大的派系,分别是寒门和世家,对于寒门官员来说,他们能够上朝堂,几乎都是曹操一力扶持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没有曹操的示意,寒门官员很聪明的没有过早的出声,去当那个出头鸟。
而对于世家官员来说,他们就更加不敢了,毕竟这一次北方大清洗,清洗官员的背景,他们可都是有的,完全都是北方世家,其中北方那些商业世家更是占据了大多数。
天下世家是一人,相互之间都有联系的,虽然北方商业世家,普遍被那些书香传承的世家说看不起,但是不管如何都是世界!
这一次他们被大清洗,中原地区和河北地区的书香世家可谓是心有戚戚焉。兔死狐悲不说,光是这一次世家惹出来的大祸,就让他们不敢再说什么!
要是因此成了出头鸟。曹操的眼中钉,那真是连哭都没有地方哭去了!
曹操对于这样的场面。心中早有预料了,也有了应对的方法,不慌不忙的抛出了第一枚地雷,那就是对于商人的限制问题!
这一次北方的大地震,除去曹操后期的插手,远程操控之外,可以说完全是因为那些没有被限制的商人的原因,要不是他们上蹿下跳的话。可以说,曹操想要解决北方,引起这一次的大地震的时间,最起码还要先后推迟两三年。
对于这些商人,朝堂之上的世家官员可谓是恨透了,在曹操抛出这个话题没有多久,一名世家官员立刻跳了出来道:“微臣禀陛下,商人者,逐利之人,心中无君无父无百姓无家国。礼义廉耻皆无,依微臣之间,朝廷就应该下严令。杜绝商人!”
无父无百姓无家国,礼义廉耻皆无这短短的一番话,可谓是十分的狠毒,要是这番话真的被曹操承让,并且传扬天下的话,从今以后,最起码百年之内,绝对再无任何一个商人!
只因为在此时的环境之下,被表上这样一番话的商人。老百姓对于他们,绝对是打心里厌恶的!
这名世家商人为何如此。曹操心中岂会不知,岂会不名。北方商人的所作所为,虽然让曹操心中厌恶,但是曹操也不会因噎废食,最起码,商人其他不说,能够从他们征收的税收,相比老百姓来说,那就对是多的多!
曹操这一次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当了一会幕后大反派,可不单单是为了清洗北方官场,毕竟北方官场离熟透了的果实也没有多大差距了,更多的还是接这一次的机会,下达新的政策,限制商人,同时借题发挥,从他们身上征收更多的税收!
皇帝虽然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金字塔社会的顶端,但是不代表皇帝可以随意而为,恰恰相反,在大多数时候,皇帝还要比其他的任何人都要遵守规则,因为他们是规则的制定者,如果连他们都不遵守了,那么其他人就更加不用遵守了!
皇帝的权威在于他是规则的设定者,同时也掌握着规则的漏洞,因此他们至高无上!
皇帝更改规则不是不可以,但是大多数的时候,更改规则的皇帝,往往会成为亡国之君或者是昏君!
历史之上的历次改革,其实就等于对于皇帝一开始定下的规则的改变,其中有成功的,但是更多的却是失败,而失败之后,往往紧随而来的就是盛极而衰!
至于说对商人征收重税,导致他们不会自主发展什么的,曹操从来就没有放在心上,资本社会什么的,这个时代不可能,同时曹操也不想要他出现!
资本这一头怪兽要想出现,所需要的土壤绝对不是现在的大魏所能够拥有的,因此让商人们拥有太多的活力和发展力,对于曹操来说,平不是一个好现象。
商人逐利,无君无国可不单单只是说说,就连后世这样的商人都有,更何况是现在家在国之前的公元一百九十多年的古代华夏!
因此商人的定位,就是曹操手上的一张牌,一张即是死的,同时又能够提供不少的利益的牌!
这样一想,曹操的把目光放到了沮授身上,他相信这位已经快要被钱给逼疯的户部尚书,能够替自己很容易的解决这个开头问题的。
果不其然,连曹操目光都没有看到的沮授,立刻就跳出来,对着那名官员开火了!
沮授不是傻或者二愣子,而是因为他真的快要被钱给逼疯了,现在的魏国可谓是到处都用钱,人力和钱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这些奴隶贩子提供的,真要是将商人全部都杀光,停止了,你让他去哪里弄那么多钱和人,又是修路,又是修筑水利设施,又是修筑长安皇宫的!
沮授这位户部尚书这么一喷,这名世家官员也无奈的退下去了,不过显然这一次朝堂之上的世家官员是被惹毛了,刚刚下去一个,又上来了一个了!
朝堂之上,逐渐从寂静无声到吵翻天了,眼看着朝堂之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好像要上演全武行一样,曹操终于动了!
一声轻微的咳嗽声,在德阳殿之上不太显眼,但是却瞬间让德阳殿都安静了下来,百官的双眼,统统都放在了上方的曹操身上。
------------
第四百七十章 权柄!独裁!
感谢大神们ntl兄弟的打赏!
“朕观上古三代圣王之治世,其治理天下之法,莫过于堵不如疏,北方商*乱,朕虽怒,然而天下商人,却并非皆是如此,如果朕因此而迁怒,那么对于天下人来说,朕,岂不成了昏君,再者,商*乱北地,其根本在于朝堂没有命令限制和监督,以朕之间,相比于取消商人,还不如下达命令,限制和监管商人们,堵不如疏,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以为如何?还能够以为如何,如果可以的话,这些世家官员真的都想要大逆不道一把,开骂曹操了!
你连上古圣王都搬出来了,他们还能够如何!
在当今这个社会之上,儒家以及统治了所有人的精神世界,就算是这些世家官员都不例外,而儒家的根基之一,那就是回复上古三代之治,上古圣王在儒家的文化之中,几乎等同于是西方教廷的上帝!
他们这些人,也算是另一种的信徒,只不过相比于那些信仰的脑子都没有了的西方人,华夏人的信仰,更加的理智和理性,对于世家官员来说,他们信仰儒家,是因为朝廷的政策是儒家一家独大,所以他们信仰!
在当今这样一个儒家独大的环境之下,曹操提出上古圣王之治,不管心中认不认同,谁都不敢开口反对!
为什么?只因为,要是他们反对的话,那近乎就等于在毁灭儒家的根基!这样的行为,只要有一个人率先做出来,那么其他的人,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要和这个人划清界限,同时惩罚他了。( )这是当今的大势!
一番话,让所有的世家官员都说不出话来了,让他们同意吧。他们不甘心,但是让他们不同意吧。他们又不敢,这位是憋屈的不得了。
上方之上看着这一切的曹操,第一次感觉汉武帝的聪明啊,后世的人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的败笔之一,但是等到真的成为了皇帝和当初的汉武帝站在了同一个阶层之上的时候,曹操才明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绝对不是汉武帝的败笔。恰恰相反,还是汉武帝一生之中最为出色的政治举动!
如果把百家当做一个个规则的话,那么在罢黜百家之前,皇帝和麾下的群臣之间,其实就相互生活在一个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规则之中,皇帝想要在这其中搞一下小动作可谓是十分难的!
不说其他的,就说如今曹操的这一番话,如果放在西汉武帝之前,能够一席话逼的世家官员说不出话来,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哪个时候,曹操的这一番话,可以堵住儒家官员的嘴。但是绝对堵不住其他官员的,好比如法家,道家,阴阳家这些官员的嘴巴!
其次,罢黜百家之后,不但是继秦始皇之后,精神层面的大一统,更是让皇帝本身握住了一条清晰而又能够彻底制约百官的规则,这让武帝之后的汉朝各个皇帝。只要不是泰国白痴,就可以通过儒家这一个规则。限制,制约百官!
东汉的汉灵帝。在后世的人看来,那完全是一个亡国之君,昏君,但是真实的情况,就算是爆发了黄巾之乱,就算是黄巾之乱之后,所谓的汉朝根基动摇,但是从实施中,汉室的朝政大权全部都掌握在汉灵帝的手中,不管是何进还是十常侍,还是董卓这些发展起来的军阀,在哪个时候,对于中央,对于皇帝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不敬!
反观其他朝代,不管是秦,还是唐宋明,末代皇帝几乎就没有一个是如同汉灵帝这样的,归根究底,就是两汉的皇帝,他们的脑子都很清晰,牢牢把握这那条制约麾下官员的规则!
只不过后来,这原本应该有皇帝掌握的规则,逐渐移到了官员的手上,这在明朝达到了顶峰,官员反过来制约其了皇帝,因此产生了明朝特有的内阁制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1232
31233
31234
31235
31236
31237
31238
31239
31240
31241
31242
31243
31244
31245
31246
31247
31248
31249
31250
31251
31252
31253
31254
31255
31256
31257
31258
31259
31260
31261
31262
31263
31264
31265
31266
31267
31268
31269
31270
31271
31272
31273
31274
31275
31276
31277
31278
31279
31280
31281
31282
31283
31284
31285
31286
31287
31288
31289
31290
31291
31292
31293
31294
31295
31296
31297
31298
31299
31300
31301
31302
31303
31304
31305
31306
31307
31308
31309
31310
31311
31312
31313
31314
31315
31316
31317
31318
31319
31320
31321
31322
31323
31324
31325
31326
31327
31328
31329
31330
3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