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吟见眼前的人已经醒了,哪还敢再招惹他,手忙脚乱的爬下炕,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脸道:“大哥,你醒啦?”
南宫瑾陡然回神,旋即坐起,面色阴郁,眸中含冰,抬手就要捉她,花吟早有防备,闪的比兔子还快,同时大呼小叫道:“冷静!冷静!我是好人啦,我很善良的,你冷静啊……昨儿你晕倒在这茅草棚外,是我救了你,你千万不能恩将仇报啊,大哥……”花吟急的都快哭了。
南宫瑾已然下了地,感觉身上只着了件单衣,愣了愣,面上有些不自在,回转身忙将衣物穿上,但眼角的余光仍紧盯着花吟,不曾有半分放下戒心。
昨日他突然心血来潮,攀上了这幺姑郡的最高峰,极目远眺,遥望大金故土,不禁触景生情,一时竟有些痴了。
后来狂风大作他也不曾在意,直到天空飘了雪,他被那雪花一冻,乍然回神。急急忙忙往山下走,虽然后来经过水月庵,但他停也未停,生平他不信神佛,过庙不进,见佛不拜。此刻更不求僧侣尼姑施舍给他遮风避雨之处。
岂料风雪越来越大,竟冻得他发了旧疾,后来他好容易看到一处破旧的茅草屋子,但彼时他已手脚僵硬,刚触到那门栏,就晕死在了外头。
“这是你的屋子?”南宫瑾迟疑的问道,眸底藏着杀意。
花吟知道他生性多疑,警惕性极高。稍有不对,便“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此时更不敢有半句谎话,但又不敢表现的太镇定惹人生疑,遂带着哭腔说道:“不是,我家在幺姑郡城内,我爹叫花大义。因这几日我梦魇睡不安生,我娘道我或许被邪物缠身,便让家中兄长将我送到这水月庵静养几日。岂料今日突然变了天,家中丫鬟便要回家拿厚衣裳。这一去大半日没回来,我心中挂念,傍晚时分便打了伞下山寻她。岂料风雪越来越大,举步维艰,后来我走到半山腰仍未见到她的踪影,思量着或许她就没回来,便决定掉头回庙里,但天已经黑了,又加上风雪阻路,我正两难间,偶然想起这里有个茅草屋,便循着印象找了过来。可巧就发现瑾大哥你被埋在雪里,我就顺手将你挖出来了……”
南宫瑾听她说道“挖”字面面上一阵古怪,但眸中杀意不减反增,声音更冷,“你怎么唤我瑾大哥?”
花吟心头一跳,始知他是因为这句称呼对自己起了杀意,心底叫苦不迭,直怪自己只顾着攀交情,却不想犯了大忌。眼珠子一转,瞄到那柄搁在炕头的扇子,暗松一口气,面上却委委屈屈的开口,““我看你扇子上面写了个大大的瑾字,我就随口这般叫你了。况且你比我大,我唤你一声大哥总是没错的。”
南宫瑾垂了眼眸,听她说的详细,前后贴合,没有丝毫前后矛盾,这才放下了戒心,遂慢条斯理的理了理衣服上的褶皱,将搁在炕头的扇子拿在手里,又不动声色的上上下下将花吟看了遍,见她明眸皓齿,生的精致可人,声音又清脆悦耳,但一身男装,难辨雌雄,遂问道:“你是男是女?”
花吟深知在他面前万万不可有半句隐瞒,深吸一口气刚想说话,他突然又道:“我想起来了,我见过你,你是……门千总花大义第三子名唤花谦。”
花吟一愣。
南宫瑾却不再看他,神色一变,冷哼一声,“你准备在外面偷听到什么时候?”
言毕,茅草棚的门突然被人从外拉了开,一道刺眼的亮光照了进来,看来天已经放晴了。
乌丸猛并未进来,而是在外面恭敬的单膝跪下,“属下不敢。”
南宫瑾起身向茅草屋外走去,刚走了两步,觉得咯脚,挪开脚一看,原是踩着了一颗佛珠。花吟也见着了,“哎,”了一声,南宫瑾睨了她一眼,却是一用力,本是想将那佛珠踩碎,却不想脚底的土松软,竟直接踩的那佛珠深陷进土里去了,而后头也不回,这一主一仆连声招呼都没打就这般径自走了。
花吟听屋外没了脚步声,这才大大的松了口气,借着日光将昨日散落在地上的珠子一个个都找了出来,而后用帕子包好。待挖出那颗深陷进土里的珠子,花吟拿在手里仔细的擦泥巴,却发现上头刻了一个小字――善。
花吟一愣,将帕子内的珠子又找了找,果然找到了一颗刻着――引。
“师傅……”花吟不禁落了泪,佛说:因果循环,善恶有报。细思量这世间的事可不就应了这话,因为她善心大发救了翠绿,而后两次在乌丸猛的手里逃生。若是昨日她因为一时恶念对南宫瑾出手,杀不杀得了他另说,只怕她自己早就被乌丸猛劈成两半。不仅如此,以这主仆的狠毒心肠,她花家上下十几口定然也会因她而命丧黄泉。想到此,花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这人生的机缘巧合,环环相扣,一步走错,就是一条不归路。
花吟捧着佛珠,虔诚的跪拜在地上,“南无阿弥陀佛!师傅,弟子明白了,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从今后,弟子一定潜心向善,普度众生……”
良久,花吟出了茅草屋,只觉的神清气爽,心底纯净宛若明镜台。抬眼远望,山林间葱翠欲滴,清风怡人,虽然昨日狂风暴雪,但今日已出了太阳,想来不需两日,就会白雪消融,万物复苏。
花吟面上蓄满笑容,而后懒懒的伸了个大懒腰。
“啊……”她双手罩在嘴上做喇叭状大喊,山林间回声不断,惊飞飞鸟无数。
此时南宫瑾与乌丸猛走的并不远,听的清清楚楚,不觉错愕的顿住了脚步。
下一刻,山林间又回荡起,“做好人心情好好啊!我好开心啊!开心得不得了啊!我发誓,这一辈子,我都要做个好人!我要做个好人!啊……菩萨,您听到了吗?我要做个好人……”
南宫瑾终年宛若冰封的脸上不可遏制的出现了裂痕,喃喃道:“那小子疯了吧?”
------------
第17章 谢礼
花吟穿着尼姑的旧袄子回到水月庵时,大小尼姑见到她具都笑意盈盈的打了招呼,花吟见她们神色如常,似乎并未发现她一夜未归,不觉松了一口气。脚步飞快的回了禅房,打了水,开始梳洗换衣裳,不一会就听前院有人说话,花吟听那声音熟悉,正凝神去听,房门已被人推了开,张嬷嬷笑容满面的出现在她面前。
“嬷嬷?你怎么来了?”花吟吃了一惊。
张嬷嬷卸了身上的包裹,就开始唠叨上了,“昨儿你们刚走,夫人就懊恼上了,说你一个小人儿身边不跟个体贴周到的人,万一吃不饱穿不暖该如何是好。那翠兰虽然年纪不小了,可心粗着呢,一挨了枕头更是十个惊雷都炸不醒。所以合计着就叫我过来照顾小姐一阵子,可巧了翠兰昨儿也回去了,但上午家里来了人,我帮着夫人忙了会,岂料晌午过后天就变了,一直到夜里大雪就没停过,这不,一早,夫人就打发了我过来,现在看小姐好好的,我可放了心了。”
张嬷嬷唠唠叨叨的说了一堆,花吟却微蹙了眉头,自责道:“嬷嬷,府里谁不知道您是我娘的左臂右膀啊,她离了谁都可以,独独不能缺了您,您这照顾我来了,娘那边怎么办啊?都是我不好,不能帮娘分忧也就罢了还让她操心。”
张嬷嬷因为这话长了脸,心里颇为受用,又说了许多话宽慰花吟,最后花吟拗不过只得留了张嬷嬷。但还是忧心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寻思着或许菩萨指引她来水月庵的目的就是为了昨夜那一桩善缘。既然那事了了,也无需在庙中耽搁太久,干脆就待个两天用心侍奉佛祖,而后还是随了张嬷嬷回去。
这头主意打定,便换了尼姑们的衣裳,包了头发,盘腿坐在蒲团上拿了经书专注的诵读了起来。
张嬷嬷看她家小姐那副模样,只觉得心头闷闷的,心道这么点大的孩子怎么就看透红尘,非得做姑子呢。难道真是小菩萨转生?唉,若真是如此,那老爷和夫人怎么受得了哦。
想到这儿,她不自觉的一叹,转头出了房门。
这头花吟诵读了一会经书,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正待取了念珠收敛心神,手划拉了几下,才想起念珠散落了还未串起。旋即下了塌,取了用帕子包的念珠,在手中把玩了一会,突然灵光一闪,转身出了屋子。
刚好见一个小尼姑经过,便喊住了她,不一会小尼姑取了经线与刻刀过来,也不多问,笑嘻嘻的走了。花吟拿了东西回了屋子,坐在桌子旁,捻起珠子逐个刻了十四个小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刻完后又用经线将珠子串了起来,打了个结,最后坠了两颗――引善。
花吟将那串珠子绕了两道在手颈,既美观又能时刻提醒自己做人的原则,花吟喜不自禁,满意的很。
两日后,花吟辞了水月庵的主持便随了张嬷嬷回了家里,可巧在街上就遇到了翠绿,那丫头肩头背着个小包裹,一见到花吟喜的当即就跳了起来,面上更灿烂的跟头顶的日头似的。
到了家里,花吟先跟母亲请了安,花容氏见她这么快就回来了,也很高兴,又见翠绿也站在旁边一个劲的冲着花吟傻笑,遂打趣道:“往后啊,你上哪都将她放在兜里揣带着吧,我纵是待她千般好,还是留的住她的人留不住她的心,前几天那场大雪要不是二郎发现她抱着你的厚袄子往外头跑,只怕她冻死在外头都不晓得。”一席话说的屋子内的人都笑了。
当夜花吟睡的比较早,刚合眼就感觉到屋内有人影晃动,但脑子混混涨涨的,眼睛开合了下,还是睡死了过去。
待第二日花吟尚在梦中,就被人使劲推了几把。花吟半眯了眼见是翠绿,嘟囔了句,“翠绿别闹。”翻了身睡向里侧。
翠绿显的很急,大力的摇她胳膊。
花吟好歹睁了眼,哭丧着脸,讨饶道:“翠绿……”却在看清翠绿手中捧着的金黄之物时,腾地从床上跳了起来。
花吟接了过来,掂了掂,大概有一百两。
一百两金子啊!
花吟揉了揉眼,确认不是在做梦后,这才激动的拽着翠绿问,“哪儿来的?你哪儿来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897
16898
16899
16900
16901
16902
16903
16904
16905
16906
16907
16908
16909
16910
16911
16912
16913
16914
16915
16916
16917
16918
16919
16920
16921
16922
16923
16924
16925
16926
16927
16928
16929
16930
16931
16932
16933
16934
16935
16936
16937
16938
16939
16940
16941
16942
16943
16944
16945
16946
16947
16948
16949
16950
16951
16952
16953
16954
16955
16956
16957
16958
16959
16960
16961
16962
16963
16964
16965
16966
16967
16968
16969
16970
16971
16972
16973
16974
16975
16976
16977
16978
16979
16980
16981
16982
16983
16984
16985
16986
16987
16988
16989
16990
16991
16992
16993
16994
16995
16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