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对于花吟的烦躁郁闷,这桩婚事的另一个当事人就跟没他的事一般,照旧嬉闹过活。花吟现在看到他就烦,某一日也不知哪来的力气将他按住,怒目圆睁,语气恶劣,“郑西岭,你脑子有问题啊!你明明知道和你订婚的是谁?你怎么就同意了?”
郑西岭愣愣的解释道:“我自然知道是谁,生辰八字都是你的,我知道你比三郎早出生了一顿饭的功夫。我脑子再笨也不会同意和一个男的定亲啊。”
花吟赶紧捂了他的嘴,生怕被旁人听了去,又狠狠瞪了他一眼道:“那你有没有想过云裳,你和我定亲了,云裳怎么办?”
郑西岭实在不知道云裳干他什么事,顿了好半晌,才勉强想到了几句解释,“自古儿女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那你不会反抗?”
“我为什么要反抗啊?”郑西岭大惑不解的看着她,而后一脸的喜悦之情:“我觉得没什么不好啊,将来我娶了你,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二哥就是我亲二哥了,咱们就能永远的在一处玩了,我想想都高兴的睡不着觉!”
花吟一听这榆木疙瘩的一席话当即就无力了,举起拳头朝他胸口就是一拳,可就跟打到了铁板一样,郑西岭毫无反应,花吟却手疼的不得了。
花吟气哼哼的走了,在屋子内来来回回走了几十趟,最后还是来到了案前,提笔给云裳去了一封信。
先直抒胸臆表达一番自己对郑西岭一直以来只有兄妹之情,断无半分男女之意。只是家中长辈交好,又因为花家欠了郑家一条人命,自己在毫不知情之下被配给了郑西岭。而郑西岭与她想法一致,只是现在俩人年纪尚小,对长辈毫无反抗之力,只待再长几岁,时机成熟了,就毁了这桩婚事,请云裳不要介怀,等等。
花吟又是担忧又是惶恐的寄了这封信,而彼时的云裳和已贵为兵部侍郎二公子的宁半山已暗度陈仓有了夫妻之实,不巧某一日宁半山翻了云家的院墙幽会云裳,被云老爷捉了个现行。如今俩家人正为这事闹的不可开交。花吟的那封信辗转月余寄到云裳手里时,云裳正欢欢喜喜的等待出嫁,接了花吟的信,随便扫了下,痛骂了句,“这花吟有病吧!”继而撕了那封信,随手丢在了个小屉子里,那里头堆的都是以往花吟断断续续寄给云裳的信。后来云裳嫁入宁府,那小屉子也稀里糊涂随着一大堆的嫁妆送到了宁府。
且说云裳和宁半山偷情的时候如胶似漆,竟不知婚后宁半山对她大不如前,新婚不过三日就大吵大闹了起来,某一日云裳气急也不知从哪摸出那个小屉子就扬手砸了过去,哐当一声砸在了门栏上,宁半山负气甩袖走了。云裳看着那纷纷扬扬的一堆信,气的也没心情理会,喊了小丫头收拾了随便找个地方给烧了。
那小丫头便拾了那堆信直接去了厨房,将将在火盆内烧了一封,就见大少爷宁一山进厨房查看母亲的补品,无意间瞄见信封上字迹清秀俊雅,不由好奇的问了句。
小丫头回说是二奶奶的信,说不要了,让烧了。
恰在此时,有婆子喊小丫头有事,小丫头抓起那一堆信就要全数扔进火盆里,被宁一山喊住了,说自己刚好要引火,那些纸正好给了他。
小丫头也不在意,七揉八揉的递到他手里,拍拍身上的灰便走了。
说来这宁府的两位少爷,虽然是一母所出,却真真是云泥之别。二少爷混球浪荡,大少爷却知书达理,功名在身。
宁一山耿直好风雅,尤其好书画,对字写的好的人,更是高看几分。
他留了那些信也不是要窥探弟媳的私密,只是觉得那些字写的真是好看,就这么白白烧了,甚是可惜。却不想因为无意间读了那些信,竟对写信之人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由此,便又牵扯出另一段因缘,此处暂且按下不提。
且说不久之后,武举乡试,郑西岭一举夺魁,花勇虽不及他,却也名列第三。
喜报传来,郑花两家喜不自禁,互相恭祝道贺,商议了番也不摆戏台设宴大张旗鼓的庆贺,而是出了许多银钱,布施贫苦百姓。
花吟知道,这之后郑西岭一路打遍考场无敌手,最后金銮殿上授正三品的参将,及至周金大战,郑西岭屡建战功,后被封为从一品的威武大将军。只可惜荣耀显赫于一身,却独独命不长。
念及此,花吟不禁想到了远在都城的南宫瑾,如果可以,她情愿这辈子都不要再与他碰上,只要守着自己的家人,藏在这一隅之地,独享半生安稳。
可是如果他的恨意不消,金周大战无可避免,国乱了,那她又谈何守住这一家的安稳太平?
遥想上一世的现在,她与家人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到达了京城,且偶然遇到了与一众王孙公子打马游玩的晋安王。
当时晋安王尚未封王,还只是烈亲王府的世子,但他名声在外,闺阁之中就数他的名字被提到的最多。而花吟一眼相中他,只是因为他拦住了一匹发疯的烈马救下了善堂的梁小姐。他那风流潇洒的俊逸姿态就那般深刻的印在了她的心底,直至成了她的心魔。有很多次,她都暗恨的差点咬碎了牙齿,若是她早走一步,那世子爷救下的就将是她,想到他宽广的怀抱,如果能被他那般的抱上一抱,即便一时三刻就死了她也甘愿。
而现在已至六月,很多事已经发生了改变,她及她的一家子仍旧和乐齐整的生活在幺姑郡。
她不知道她该做些什么来完成她“引善”的使命,以她现在的年岁和身份,她也不可能抛弃家人,巴巴的跑去京城要去和大魔头结一段善缘。
她在等,如果上天真的赋予了她这般艰难的使命,那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她要做的只是顺其自然而已。(咳咳……其实打心底里她多希望这一生都不要再遇到那俩个上一辈子影响了她一生的男人,因为她现在太幸福了,幸福的她不想再发生一星半点的变故。)
六月中旬的一天,花容氏笑眯眯的在饭桌上宣布了一件大喜事,说是要择个良辰吉日,给花勇办喜事。
花吟正在发愣,闻言张口便道:“定下了哪家的小姐?我怎么不知道?”
花容氏白了她一眼,用眼神示意了下早羞的满脸通红的翠红。
花吟又是发愣,话不走心,“他们俩什么时候好上了?”
花二郎最先笑出了声,而后其他人也跟着笑了。
花勇老大不自在,一张黑脸也成了猪肝色。
花吟看着那俩人恍然大悟,难怪上一辈子自大哥死后,翠绿一直守着娘,怎么也不提配人的事,原来是心早就给了大哥,大哥死了,她的心也跟着死了。
只是当时花吟的心思全在自己身上,家里一众老小她都不关心,花勇许了翠红等他考上了武举人就娶她,结果没等来乡试,先是父亲死了。花勇要守三年的孝,这婚事也就没提了,岂料才刚到了京城不久,因为有纨绔调戏花吟,被花勇看到一顿暴打,得罪了权贵,后遭了陷害,花勇不堪宫刑受辱,含恨在狱中自杀了。
**
因翠红是花容氏的干女儿,再和花勇结亲不妥,花容氏只得先和她撇清了干系,再让她拜了兰珠当干娘。
兰珠欢欢喜喜的认下了,而后一家人便商议着如何操办婚事。
上一辈子,兄弟们的喜酒花吟一杯都没喝成,这一辈子陡一听大哥要成亲,花吟显得尤其的兴奋积极,不断的插话,提建议,却都是些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主意。
众人逗她,等她成亲了就这么办,花吟不以为意,言,“这有什么不可以,我就这么办!”
众人都笑,不明情况的都看向翠绿,内里明白的却又故意往郑家的方向指了指。
然,花家的喜事一桩接着一桩还不算完,花勇的婚事还在热火朝天的操办中,京城中快马加鞭毫无预兆来了一道圣旨,言花大义忠孝节义,善名在外,是不可多得之良才,遂破格提拔为正五品的礼部主客司郎中,即日启程,赴京任官。
花家老小除了花吟均喜气洋洋,只是让花大义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礼部主客司掌土司及诸外藩的朝贡、接待、赏赐之事。而他一介武夫,除了耍大刀根本不懂这些应酬礼仪往来,又如何协理的好这些。
但马上能回归故里的喜悦冲淡了他的这些忧虑,花容氏更是春光满面,激动的直掉泪。
而事实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南宫瑾自连中三元后,一路官运亨通,又有宰相的爹(实则亲舅舅)背后撑腰,这也才十八岁就官至刑部侍郎。
这刑部他干的颇为得意,可名声却不好,受过刑讯的或者见识过的都道他心狠手辣,虽然自他接任后的确排查了诸多冤假错案,成绩斐然,刑部也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可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暗中被不怀好意者编排了诸多骂名,况现在国泰民安,这世道更需要的是贤者,而非酷吏,因此南宫宰相生怕儿子名声受累影响仕途,遂想了个法儿,将南宫瑾调到吏部去了。
南宫瑾刚到吏部,胸闷气不顺,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卖了乌丸猛一个人情,随便给花大义安了个莫名其妙的官职调任到京城,也免得乌丸猛日夜挂念侄女,生怕被某个小子占了便宜。
话说另一头,花大义接了圣旨后,唯恐到了京城诸多事物需要操办,儿子的婚事又得耽搁,因此在和花容氏商议后,便将花勇的婚事给提前办了。
那一日花府被挤的满满堂堂,花大义本想随便点将事情给办了,却不想半个幺姑郡的百姓都惊动了,因为大伙儿都听说了花老爷要调走的事,全都哭着喊着来求他不让走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300
19301
19302
19303
19304
19305
19306
19307
19308
19309
19310
19311
19312
19313
19314
19315
19316
19317
19318
19319
19320
19321
19322
19323
19324
19325
19326
19327
19328
19329
19330
19331
19332
19333
19334
19335
19336
19337
19338
19339
19340
19341
19342
19343
19344
19345
19346
19347
19348
19349
19350
19351
19352
19353
19354
19355
19356
19357
19358
19359
19360
19361
19362
19363
19364
19365
19366
19367
19368
19369
19370
19371
19372
19373
19374
19375
19376
19377
19378
19379
19380
19381
19382
19383
19384
19385
19386
19387
19388
19389
19390
19391
19392
19393
19394
19395
19396
19397
19398
1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