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福生也有几分羡慕,毕竟能生的确是福,但是想到村中的实质情况,他脸色又黯淡了下来,叹气道:“问题在于,村里穷啊。特别是那些年轻人,还有小孩,貌似不怎么成器,读书不行,还整天游手好闲,十分的懒散,不像是有出息的样子。”

    “所以寸先生你就打消了在这里定居的念头?”

    包龙图也颇为理解寸福生的心情,毕竟他择福地而居,就是想让子孙有出息一些,但是村里的状况,恰好与他的期望相反,他肯定不可能再选择这里安居了。

    遥想两千多年,孟子的母亲就已经明白居住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所以才有了三迁的举动。而且是有了两次失败之后,第三次才成功了。所以作为后来人,寸福生自然吸取足够的教训,慎之又慎,反复调研。

    “情况不对,我当然不敢贸然决定。”寸福生点了点头,表情也有几分微妙:“不过听方师傅的意思,这里似乎是二龙相争的另外一条龙脉?”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寸福生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这里光有吉兆,却没有吉质的原因了。

    “嗯。”方元直接确认,然后下车观望起来。足足看了七八分钟,才感慨万端道:“俗话说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可是这里,却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让人叹惜呀。”

    “两败俱伤?”其他人十分好奇,纷纷打量观望,却看不出什么状况来。

    包龙图不解道:“这里不是挺好的嘛,人口不少,农田又长粮食,起码比那边村子的情况好多了……”

    ...

    ...
------------

第857章 怪异的土地庙

    一个村子冷冷清清,人口稀少,死气沉沉的样子。!.另外一个村子,人口繁多,看起来还算热闹。两个村子比较起来,谁好谁坏应该很明显了。

    但是听方元话里的意思,热闹村子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对于这个结论,其他人自然有些怀疑,想知道具体的原因。

    此时,方元说道:“雪心赋,你们听说过吗?”

    “废话,当然知道。”包龙图毫不犹豫点头:“这是唐代风水大师卜应天的著作,更是中国堪舆学中的经典名著,风水入门首选。”

    “地理诸书,世传充栋,求其术臻神妙者,而《葬书》为最;理极深悉者,而《发微》为优;欲知作法之详活,无如杨公之《倒杖》;欲识星形之异态,无如廖氏之《九变》。”

    包龙图摇头晃脑道:“至若星垣贵贱,妙在《催官》;理气生克,妙在《玉尺》,数者备而峦头、天星尽是矣!《雪心赋》词理明快,便后学之观览,引人渐入佳境。”

    “也就是说,想学风水,雪心赋肯定是必看的风水著作之一。”包龙图有些奇怪:“这话还是你告诉我的,难道你自己也忘记了吗?”

    “我没忘,就怕你忘了。”方元提醒道:“如果你熟读雪心赋,那么应该知道赋中有这么一句,左旗右鼓,武将兵权。前障后屏,文臣宰辅。”

    “嗯?”包龙图愣了一下:“这话好耳熟呀!”

    “废话,当然耳熟。寸先生才说过。”方元没好气道:“有风水大师告诉寸先生,这里是左旗右鼓,前障后屏之势。子孙后代易出文官武将。然而从这里的格局形势来看,出的文官武将可不简单,至少是入主中枢的征兆。”

    “真的?”寸福生惊喜交集,十分激动。

    “如果龙脉完好无损的话,可能性挺大。”方元叹气道:“可惜的是,二龙相争,你破我的气穴。我断你的根基,两败俱伤啊。所以我才说,两个地方的情况都差不多。谁也没比谁好多少。”

    这话犹如一盆冷水,直接把寸福生的满腔热忱浇凉了,让他表情黯淡,失望道:“这里也是风水残局么?”

    “不是残局。村中早有人飞黄腾达了。又何必等到现在。”方元审视片刻,得出了结论:“而且村中斧凿的痕迹明显,可见很多年前,应该有风水师帮村中百姓调理过风水,不过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

    “你怎么看出来的?”包龙图有些惊奇。

    “看村子房屋和农田的布局,就可以略知一二了。”方元评点道:“如果说整个村子的形势就犹如一块棋盘,那么一栋栋房屋就是棋子。这些棋子井然有序的分布,分明就是一盘……咦。等等,那是什么?”

    这一瞬间。方元好像有所发现,然后急忙朝村中方向疾行而去。

    众人愣了一愣,也下意识的随行。包龙图一边小跑,一边问道:“喂,好端端的,你走那么快干嘛,到底发现什么情况?”

    “……去看看,看看再说。”方元眉头锁成川字:“难道是我看错了?”

    “去哪里,看什么?”其他人肯定十分迷糊。

    “看看村里的具体情况……”方元解释一句,就引着众人来到了村子之中。

    一帮陌生人涌进了村子,自然引起了村民百姓的关注。不过大多数的人,只是好奇的张望两眼而已,也没有多加理会。

    毕竟村子很大,估计有上百户人家,每户人家各有亲戚朋友。哪怕是同村之中,大家也不敢保证认识村里的每一个人,更不用说村民的亲戚朋友之类。

    进入村子之后,方元默默无言,只是在埋头走路。他似乎已经锁定的目标,直接沿着村中的狭小道路,经过七转八弯,才停了下来。

    方元的脚步一停,其他人也跟着止步,然后左右打量。

    环视一眼,众人就发现前面有一座土地庙,这庙宇结构十分简单,方圆两三米的空间,盖了一座半带蓬顶的镂空小屋,在小屋里面供奉了一尊神像。

    说起来也是奇怪,庙中的神像只有三尺高,但是神像的造型,却与一般土地庙有些不同。一般的土地庙中,供奉的土地多数是慈眉善目的老公公、老奶奶。

    然而这个土地庙,供奉的却是一尊环头豹眼,呲牙嗔目的神明。这神明的手中拿一把三尖两刃刀,看起来颇为威武不凡。

    “这是什么庙?”包龙图观察片刻,就奇怪道:“拿着三尖两刃刀的,是二郎神么?问题在于,二郎神没有那么丑吧。”

    “这是土地庙。”方元开口道:“供奉的土地,不是二郎神。”

    “什么,这是土地神?”包龙图惊愣起来:“不像呀。”

    “有什么不像的。”方元明白包龙图的意思,直接解释道:“要知道土地神的形象千姿百态,根本没有统一的规格形制,白胡须老人的形像,那不过是电视荧屏上的渲染罢了。”

    “实际上民间的土地神,从来没有固定的形像,更没有固定的某个人。每个地方祭拜的土地神,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有些是历史上留名的文臣武将,有些则是常年行善的忠义好人,反正只要百姓觉得什么人不错,都可以拉来当土地神。”

    方元笑着说道:“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神明体系非常杂乱,不成系统的原因。主要是大家潜意识中认为,只要大家足够努力,死后成神不是什么梦想。把世俗界中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化用在神仙体系之中,一样合情合理,十分适用……”

    其他人不自觉点头,深以为然。

    毕竟像西方教派,都是宣扬人死之后,行善了就上天堂,做恶了就下地狱,十分的单调。中国却不同,做恶了下地狱是没错,但是行善积德就直接飞升了,成为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神仙,不用再受到谁的束缚管教。

    许多人都说,中国的老百姓是善良的,是温顺的,只要有饭吃,就很好统治。那是非常片面的看法,只要翻开历史书就可以知道,哪怕是在所谓的政治清明的时代,各种起义抗争就没有断绝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904 30905 30906 30907 30908 30909 30910 30911 30912 30913 30914 30915 30916 30917 30918 30919 30920 30921 30922 30923 30924 30925 30926 30927 30928 30929 30930 30931 30932 30933 30934 30935 30936 30937 30938 30939 30940 30941 30942 30943 30944 30945 30946 30947 30948 30949 30950 30951 30952 30953 30954 30955 30956 30957 30958 30959 30960 30961 30962 30963 30964 30965 30966 30967 30968 30969 30970 30971 30972 30973 30974 30975 30976 30977 30978 30979 30980 30981 30982 30983 30984 30985 30986 30987 30988 30989 30990 30991 30992 30993 30994 30995 30996 30997 30998 30999 31000 31001 31002 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