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圣不圣明,要看能否保住我大秦江山啊!”
胡亥叹道,随即不等众臣有所反应继续道,
“李爱卿冯爱卿,发往骊山和各地在修直道处的诏书可都派人去了?”
“陛下,老臣负责各地直道劳役之处理善后,诏书今曰晨间已经发出,老臣亦调派治粟内史府、少府府之官吏于午时出咸阳赶赴各处直道所在,左右监署府亦有官吏随同监督此两府之官吏行事和维持秩序,以防混乱。”
李斯说完就看向坐在对面的冯去疾,显然骊山的两处工地就是他在负责了。
“陛下,老臣负责骊山陵墓及宫殿此两处劳役之处理善后,诏书及后续官吏亦是同李大人一般施为。”
冯去疾言简意赅的说道。很懒。
“分发补偿给此三处劳役之民的粮食可否准备妥当?我咸阳附近之粮够否。”
这点胡亥有点担心。虽然他知道大秦有十二大官仓,但是三川郡的敖仓、砀郡的陈留仓、琅邪郡的琅邪仓、胶东郡的黄仓、临淄郡的腄仓、九原郡的北河仓、蜀郡的成都仓、南阳郡的宛仓、东郡的督道仓这九个官仓都不在关中。
如果关中咸阳附近的三所官仓的存粮不够的话,就要从临近关中的官仓调粮,最近的一个三川郡的敖仓也离关中几百里地,这对如今的大秦来说将会是个巨大的难题。
为什么?因为不能征调役夫了,也没有可征调的了,总不能把那刚刚说要放回去才行完劳役的人再征调来运粮食吧,也可行,但是人家愿意吗?
没有役夫就只能靠军队来运,需要多少军队和路途消耗就不说了,关键是距离如此远,来回一趟需要大量的时间,胡亥的所有计划就要打乱了。
李斯显然知道胡亥在担忧什么,拱手道,”陛下不必担忧。此三处之劳役统计四百三十余万,按陛下之旨意,一人一石统计需约四百万余万石,我内史郡三仓之粮只需两仓就足矣。”
胡亥听到李斯的话是真的“震精”了。乖乖,这还只是咸阳附近的三个官仓,还不是他知道的后世最为著名的敖仓,两仓就有这么多粮食,那敖仓到底的有多少?
据他所知,秦末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那时候人都在打仗,根本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敖仓被占后,里面贮存的粮食支撑了刘邦和项羽灭秦,然后又支撑了刘邦灭楚,一直用到汉武帝时候还能从敖仓调粮食。
由此可见敖仓存粮之多。
这十二个官仓除了已经生乱的砀郡的陈留仓外,别的官仓的粮食一定要保住,这个时代粮食才是最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尤其是这个时候。
胡亥暗暗下定了决心。按下心中所想,点点头道,
“将如今天下大势告知此三处之劳役。劳役之民愿意回乡的就准其回乡,想必那时朕的诏书已经到达各郡,不会有人阻拦;不愿意回乡之劳役,两位爱卿要寻地妥善安置,万万不可生乱。”
“陛下,这……”
李斯和冯去疾犹豫道,胡亥这个命令跟他们之前商议的有了不同,原本是所有劳役遣送回乡的,如今胡亥要让不愿意回去的都留下,这可都是定时炸弹啊。
其余的诸多大臣听到胡亥的话也是小声议论起来。
“诸位爱卿不必担忧,朕自有定计。”
胡亥胸有成竹的淡淡道。见皇帝如此,李斯和冯去疾对砍了一眼无奈的应喏。
“此三处四百余万劳役,诸位爱卿务必协助两位丞相处理妥当,万不可生乱。然所遣之官吏但有仗势欺民、贪污受贿者斩立决,家产充归国库。诸位爱卿但有阻挠和作梗者!休怪朕不讲情面!”
胡亥这句杀气腾腾的话,顿时让所有了解不了解而今胡亥的众多大臣全都心中一凛,不管心中愿于不愿,顿时齐齐起身道:“臣等遵旨!”
如果没有李斯、冯去疾、尉缭、蒙氏兄弟、章邯等人收心相助,那么胡亥说不定还会考虑下这些大臣的意见跟他们商议一下。
但是如今咸阳之兵掌握,又有这些名臣良将相助,胡亥决定坚定不移的用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方法和最快的速度解决关中和山东等地的乱势。
不仅是为即将到来的战乱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战乱之后中华大地能尽早的恢复元气。除了这两个原因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
那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回到咸阳后胡亥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危机感在催促着他,他不知道这危机感来自何处,但是却一直存在,让他心惊肉跳。
这两天下来他甚至觉得自己有点神经过敏了,但是转念想到如今因为自己的到来很多的历史已经改变,难道还会出现一个原本在历史中没有的大敌?
他不敢肯定,但是早早做打算总是好的。到时就算真的出现了这样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大敌,也能从容应对。
“诸位爱卿都是我大秦的柱石,自然知晓今时我大秦之危,所以还请诸位爱卿能精诚一心,共卫我大秦江山,使父皇一生辛劳所得基业能得以延续!亥在此拜托诸位爱卿了!”
胡亥说着起身对堂下的众多大臣团团一礼,郑重的道。
(对于一个没有存稿的非职业写手是很悲剧的一件事情,所以望大家谅解。九洲只要能多更一定会多更,后面也会努力让自己能有存稿进行挥霍。所以九洲要票都要的很没底气,但是还是要说声推荐大家有就投一票给我吧。另谢谢帝国元首兄弟的打赏。)
------------
第四十二章 鞭责之争
“臣等愿为陛下赴死!”
堂下的众多重臣同时拜伏在地齐声高呼道。
直起身的胡亥听到这句话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尼玛,怎么又是这一句,难道这句话在大秦帝国的官场中是流行语?这么多人高兴的时候、兴奋的时候,翻来覆去都是这句话。
白眼归白眼,事情还是要做的,不管是真忠心也好,假忠心也罢,只要军队都握在自己手里,那么谁也不能在咸阳这一亩三分地上翻了天。
“诸位爱卿请起。”
“谢陛下。”
等诸多大臣都一一重新坐下后,大殿中的气氛又有不同。
之前心中有打算的如今见到胡亥的变化自然会重新有打算,原本不了解胡亥变化的如今自然是清楚了,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一个个高官都干劲十足了。
胡亥扫视了一圈,心中满意之极。对蒙恬道,
“蒙恬爱卿,如今九原是哪为将军驻守领军?”
“回陛下,如今应当是九原将军辛胜在统领诸军。”
“哦,辛胜。那依爱卿看来,匈奴若南下攻我大秦取河套之地,当出兵多少?”
“回陛下,始皇帝时匈奴曾屡次南下攻我九原,想取河套之地,尽皆被臣逐之。最近一次是始皇帝三十二年秋,匈奴头曼单于五十万大军犯我九原,被扶苏殿下、臣以及章邯大人败于河南地以南。
头曼单于所领部族五十余万人被臣等斩杀三十余万,余者皆逃。”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652
37653
37654
37655
37656
37657
37658
37659
37660
37661
37662
37663
37664
37665
37666
37667
37668
37669
37670
37671
37672
37673
37674
37675
37676
37677
37678
37679
37680
37681
37682
37683
37684
37685
37686
37687
37688
37689
37690
37691
37692
37693
37694
37695
37696
37697
37698
37699
37700
37701
37702
37703
37704
37705
37706
37707
37708
37709
37710
37711
37712
37713
37714
37715
37716
37717
37718
37719
37720
37721
37722
37723
37724
37725
37726
37727
37728
37729
37730
37731
37732
37733
37734
37735
37736
37737
37738
37739
37740
37741
37742
37743
37744
37745
37746
37747
37748
37749
37750
3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