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二十万装备精良的秦军,南越蛮夷大多数选择了投降,妄图反抗的南越蛮夷尽皆被斩杀当场。

    轻取湟溪关之后,赵佗连续下达了三道命令,命令包括横浦关、诓浦关、石门要塞的南秦守将,齐齐打开城门,向南下的秦军投降。

    做完这一切之后,原本历史上开发岭南的第一人,创建了南越王朝、被尊称为南越武帝的赵佗横剑自刎在湟溪关二十余万的秦军阵前,享年三十一岁。

    对于赵佗的死,章邯知道,但是没有阻止。而因为赵佗在自刎前已经将所有的事情交代完毕,南秦兵卒虽然对赵佗的身死心中悲痛,但是却没有产生搔乱,很多兵卒甚至都情不自禁的松了一口气。

    没有人想同自己的族人厮杀!

    毕竟,来的是大秦军队,是老秦部族的人,而且还是皇帝御驾亲征的前锋。再过旬月,大秦二世皇帝陛下就将亲临南海。不管从哪里来讲,这些兵卒其实都没有自主权,不过不管如何,他们效忠的对象始终都是赢氏一族。

    湟溪关破,石门要塞城门大开,章邯大军前往番禺的最后一道障碍已经全部清除。

    在收敛赵佗的尸首之后,章邯留下一万虎贲军驻守湟溪关、八万重新归附的南秦军看守关押在湟溪关外的二十余万南越蛮夷俘虏之后,领着十万大军直奔番禺而去。

    (未完待续)
------------

第四十章 番禺城

    大秦二世元年十二月十七,大秦二世皇帝胡亥抵达南海郡治番禺。七曰之后,也就是十二月二十四曰,韩信和冯劫联军,到达番禺。

    这个时间,比胡亥估算的时间要足足晚了整整月余,胡亥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始皇帝一次南巡就需要**个月时间甚至一年之久了。

    而早在十一月二十曰,章邯部虎贲军已经到达番禺城下。随着赵佗身死,章邯大军一路到番禺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就这样施施然到了番禺城。

    番禺城上等待章邯的不是严阵以待的子婴南秦军,而是打开城门迎接大秦天军的一众蒙氏军将。

    至于南秦皇帝子婴,则是在收到赵佗自刎身亡放开湟溪关让秦军入境的第二天,就已经同赵佗幼弟赵光、苏越、张良以及愿意跟随子婴逃窜的南海文武和千余兵卒驾着楼船出海逃离大秦了。到底他们能否在茫茫大海中寻找到一个出路,这也就只有天知道了。

    没有选择跟随子婴逃走的大多都是蒙氏族人,这些蒙氏族人又以蒙云为主。他们早已经大开番禺城门等待章邯大军好几天了。

    子婴、赵光这些头头逃走,剩余的这些想要重新归附大秦的蒙氏族人,章邯并没有苛责,他很清楚,之所以这些人不跟着子婴逃,是因为他们是蒙氏族人。

    而这些人该如何安排,是杀还是放,也还轮不到他做主。而胡亥的诏令中也丝毫没有提及这些反复无常的蒙氏族人,所以在胡亥到达番禺之前的二十余天内,章邯同他们相处还算愉快。

    番禺城外,无数大军列阵城外,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扶老携幼聚拢在大道两边,章邯为首,虎贲军一众将领以及重新归附大秦的一干蒙氏军将铠甲鲜亮肃立等待。

    远处,尘土飞扬,旌旗漫天,刀枪如林,寒光似雪。隆隆铿锵声中,跋涉两个多月辗转数千里的大秦二世皇帝胡亥的依仗终于出现在翘首以盼的番禺城数十万军民眼中。

    大军一路前进,在距离番禺城数里的时候开始缓缓停下,然后随着皇帝依仗的移动,两列由青龙军和白虎军兵卒组成的临时御林军开始沿着大道两侧前行,占据有利地形防止有人对皇帝不利。

    随着皇帝依仗前行,聚拢在大道两边被虎贲军和随后的青龙军、白虎军隔开的南海百姓成片的匍匐在地,包括青龙军、白虎军、虎贲军在内的一众兵卒,则是单膝跪地,齐齐高呼“万岁!”。

    冲天而起的声浪,似乎要破开数月来一直笼罩在南越上空的天灾和[***]。

    随着子婴出海,章邯进入番禺,在胡亥的命令下开始开仓放粮,将包括秦人和南越蛮夷妇孺在内的所有人都囊括进救济的对象。

    南海平定,章邯自然不用跟子婴和赵佗那样,一粒粮食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有了粮食,迁居到南海的老秦百姓的情绪开始稳定。没有了兵灾,原本南海的秦军在章邯的命令下开始收敛散布在各地的尸首然后掩埋,帮助百姓修筑房屋,渡过难关。

    一切的一切,在朝廷大军到来之后就开始好转。虽然南海境内很多百姓家里都或多或少有亲人在这场天灾[***]中丧生,但是活着的人还是继续要活着不是?

    有了盼头,才会看到光明。而这光明就是如今正准备进城的大秦二世皇帝陛下给的。迁移到南海老秦百姓第一次感受到来自赢氏一族来自大秦的关怀,其中心酸和振奋,不言而喻。

    在数百骑兵的重重护卫下,一身黑色软甲、身披黑金夹织大氅、头戴金盔的胡亥终于出现在章邯等人视线内。在胡亥巨鹿章邯等人还三十余步的时候,在章邯的带领下,一众将领齐齐单膝跪地。

    “臣等,恭迎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门处的南海百姓也瞬间齐齐高呼出声。无数军民的高呼,最终汇合在一起,成为这天地间唯一的音符。

    其实可以理解南海老秦百姓和兵卒为何能够如何的振奋。始皇帝从来都是乘坐他那辆奢华巨大的御冕出行,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但是即便如此无数人穷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看到皇帝车驾御冕,而在今天,他们不仅见到了皇帝依仗,而且还在如此近的距离中亲眼看到了皇帝的音容笑貌。因为胡亥是策马而行。

    从咸阳到南海番禺,这中间尽万里的曲折路程,胡亥一直都是同所有秦军一样策马而行。白虎军和青龙军也许见怪不怪,但是南海的秦军和百姓却是显然没有想到,能在这种情况下看到皇帝真容。

    挥手让周围的龙卫死士散开,胡亥策马走出几步,朗声道:“平身。”

    “谢陛下!”

    等到章邯一众军将起身,胡亥笑着道:“蒙顿、蒙齐、蒙嗣……”胡亥一口气点出十几个蒙氏一族的将领姓名,然后笑眯眯的问道:“是哪几位爱卿?”

    蒙顿、蒙齐、蒙嗣等十几个蒙氏一族的将领显然没有想到年轻的皇帝陛下尽然会知道自己等人的姓名,一个个无不惊喜莫名,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下去之后要好好感谢章邯。

    皇帝刚到番禺,却能够直接点出自己等人的姓名,显然是章邯在奏功的时候将自己等人献出番禺的功劳一并禀报了皇帝,想到楚地的熊心、昭通等人都封了高官厚禄,难道皇帝这是迫不及待的在没进城前就要对自己等人加官封爵了吗?

    想到此处,蒙顿等十几个刚刚胡亥点出名字的蒙氏一族将领一个个脸色潮红慌忙走出匍匐在地颤声高呼道:“回陛下,末将在!”

    只有章邯,在听到胡亥点出几人姓名,悄无声息的往后退了几步。

    “就是你们几人?”胡亥依然笑眯眯,口气也是愈发的柔和。

    “末将蒙顿(蒙齐、蒙嗣……)愿为陛下赴死!”

    “呵呵,愿为朕赴死?”胡亥听到蒙顿几人的话语,忍不住轻笑一声。匍匐在地的蒙顿等人根本没有看到,年轻的皇帝陛下此刻微眯的双眼中闪烁的寒芒。

    从进入湟溪关,胡亥一路见到了太多流离失所因为饥饿而倒毙的南海百姓的尸体,这些尸体里面有老秦百姓,也有服饰怪异的南越蛮夷。尤其是进入石门要塞之后,一路所见,残垣断壁,饿殍遍地。即便见到活人,也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奄奄一息。

    这还是在章邯到达南海郡治番禺二十多天之后的情景,胡亥很难想像在章邯没有开仓放粮赈灾的时候,南海境内会是个什么情况。人吃人,似乎根本不是仅仅存在于传说中,而是就出现在他胡亥治下的大秦中。

    如果仅仅是海啸这等天灾,只要子婴和赵佗开仓放粮不做那黄粱美梦,根本不会有如此多的人丧命。而导致南越蛮夷之乱的原因,南越蛮夷有原因,但是究其根源还是在南秦朝廷身上。

    [***],远比天灾更可怕。

    胡亥的轻笑,无端的让匍匐在地的蒙顿等人齐齐心中一突,一股不详的预感浮现。

    “愿为朕赴死!很好!”胡亥脸上的笑容陡然一敛。

    地上蒙顿等人听到胡亥的话尽皆一颤,身子伏的更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5977 55978 55979 55980 55981 55982 55983 55984 55985 55986 55987 55988 55989 55990 55991 55992 55993 55994 55995 55996 55997 55998 55999 56000 56001 56002 56003 56004 56005 56006 56007 56008 56009 56010 56011 56012 56013 56014 56015 56016 56017 56018 56019 56020 56021 56022 56023 56024 56025 56026 56027 56028 56029 56030 56031 56032 56033 56034 56035 56036 56037 56038 56039 56040 56041 56042 56043 56044 56045 56046 56047 56048 56049 56050 56051 56052 56053 56054 56055 56056 56057 56058 56059 56060 56061 56062 56063 56064 56065 56066 56067 56068 56069 56070 56071 56072 56073 56074 56075 5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