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参政,是胡亥在二世六年提出来的新名词。

    参政,顾名思义,参与政事之意。

    自尉缭离世之后的整整一年内,大秦皇帝胡亥一直没有再为内阁府增添新的内阁府辅政大臣的意思。渐渐的,原本一直对内阁府辅政大臣抱有极大幻想的如尉缭、胡毋敬等人也都渐渐的熄了那份奢望。

    可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从此之后内阁府辅政大臣将会只保持四位的时候,大秦皇帝胡亥却是突然在二世六年的元宵节下诏遴选一百二十人的世家勋贵进入内阁,参与处理朝廷政事。

    消息传出,满朝皆惊。

    皇帝这是要将内阁府辅政大臣变成街上的大白菜么?不动则已,一动就是要彻底的将内阁府变成有名无实的傀儡吗?

    一百二十位的内阁府辅政大臣,那怕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内阁府就要争论上几天乃至几十天了吧。

    不过,群臣们的惊骇没有持续多久,具体的章程在元宵节的第二天就被公布了出来。

    这一百二十人,都必须出身勋贵世家,从这一点上,就基本上堵死了很多身份不够的富户豪门进入内阁的通道。不过,此举却是让一干才被收回所有封地的勋贵世家对胡亥感激涕淋。

    不过,这一百二十人进入内阁的职位,不是内阁辅政大臣,而是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位,内阁参政。

    这个内阁参政,平时并不在内阁办公不参与内阁府种种公务,同时也没有官阶品级。而内阁参政唯一的作用或者职权就是,当内阁参政对内阁府的某项政议有疑惑或者说认为内阁府的某项政议不利于民、不利于国,那么就可以启动弹劾程序。

    当然,启动弹劾程序的基本要求是,超过半数的内阁府参政联名向大秦皇帝陛下上书。而这个时候,内阁府将会召开内阁参政大会,内阁府的四位内阁辅政大臣必须要就参政们提出的疑惑在参政大会上进行现场解答。而这个内阁参政大会,大秦皇帝将会而且必须亲临。

    在内阁府的四位辅政大臣解答完成之后,如果内阁参政们依然有疑惑或者说有分歧,那么内阁府中的一百二十位参政将会在三曰之后就此项政议进行表决。

    这个时候,如果内阁府想要继续进行这项政议的话,必须要在三天之内,争取到超过三分之二的内阁参政的支持,也就是说至少要有超过八十位的内阁参政同意内阁府对政议,那么,这项政议将会得以通过,并可以行文六部执行。

    当然,大秦皇帝可以推翻内阁参政进行的任何表决。而且大秦皇帝所有的诏令,同样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内阁参政的作用当然不仅只于此。除了能够对内阁府施行的政议提请弹劾以及申请重新审核外,还能够自行的提请某项政议,通过举行内阁参政大会来进行表决决定这政议是否可以执行。

    这个提请政议的基数同样是内阁参政的一半。而只要超过五分之四的内阁参政表决通过,那么这项由内阁参政提请的政议就能够不经过内阁府的几位阁老而直接行文六部执行。

    除非,大秦皇帝亲自过问进行否决。

    其实,胡亥此时运用的就是有点类似后世的参政议政的制度。只是,如今的大秦的内阁参政制度,却是有些四不像的味道。

    胡亥深知任何事情都必须一步步的来,不能艹之过急。

    让内阁府统领大秦所有政务,是第一步;设立内阁参政限制和分散内阁府的权力则是第二步;第三步,自然是让后面几十年的新兴阶级,如商人或者说民智得到开启的普通百姓也能够进入内阁参与政事,名字胡亥都已经想好了,就叫议政。

    最终的目标,则是大秦皇帝将会只统帅大秦所有的军队,不再过度的参与政事,而是将所有的政事都交由内阁府、内阁府参政、内阁府议政来处理。

    不过,显然要达到这个目标大秦还要至少数十年的路要走。才能最终逐渐的形成这样一个惯例。

    一百二十曰的勋贵世家参政,胡亥就是要将大秦有影响的所有勋贵世家尽皆绑上大秦的战车,只有让他们将大秦当作自己的根,让他们感觉大秦同自己的家族兴亡相关,他们才会真正的为这个帝国考虑。当然,他们肯定同样也会为自己的家族考虑谋取利益。不过,这利益的谋取却是建立在大秦依然存在,他们依然是大秦参政的基础上的。

    一旦大秦覆亡,那么他们这些人任何的利益都将得不到保障,他们家族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所以,任何时候,他们在为自己家族谋取利益的同时,首先要确保的一点就是,大秦依然好好的存在,甚至还能健康、昌盛的存在。

    如此,他们的家族才能得到延续,他们家族才能够保持兴旺。

    胡亥就是要给他们灌输这样一个思想,那就是如今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绑定在大秦帝国这样一辆强大的战车上的。有了大秦他们才能保持如今所拥有的一切,无论是权势还是富贵;而一旦脱离了大秦,那么他们所有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一百二十位的内阁参政,相对于整个大秦为数众多的勋贵世家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所以消息一经传出,所有的勋贵世家无不疯狂了,尤其是那些本身在朝廷内已经没有多少影响力的勋贵世家,更是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必须得到一个内阁参政的职位。

    很快,内阁参政的遴选条件就出来了。

    据说,这遴选条件是皇帝陛下亲自拟定,最后交由宗正府监察司修订完成的。而遴选内阁参政的府衙,正是宗正府监察司统管。

    内阁府甚至朝廷其余任何的府衙都插不上手。

    遴选内阁参政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为大秦立下过战功、政功;第二条,则是在过去十年内,未曾发现有过欺压良善、不法之事;第三点,必须有行善积德之事。而在这一点上,在二世三年发生的那次水患曾经鼎力捐献的勋贵世家却是天然占据了极高的分数。

    当然,肯定不仅只这三点,但是这三点却是一下断了近乎一半的勋贵世家的心思。

    这个时候,一干勋贵世家才发现,原来二世皇帝陛下早就在多年之前就已经在为今曰之事做准备了。不然为什么要在陈县重建、上党水患的时候号召咸阳乃至关中的众多勋贵世家拿出真金白银来救助那些低贱的贱民?

    行过善事捐助的勋贵世家,喜不自胜;因为一时利益蒙蔽了双眼的勋贵世家,则是擂胸顿足会不自胜。

    一百二十位的内阁参政很快就被遴选了出来。而其中有五名内阁参政却是大秦皇帝胡亥钦点的。这五人就是当初被胡亥一撸到底因善秦之功而得封侯爵的武安侯马兴、东陵侯召平、南阳侯杜赫、东莱侯崔如意、巴陵侯姜叔茂五人。

    皇恩浩荡,不外如是了。

    圣天子胡亥早就曾言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对大秦有功之人,此刻对待马兴、召平、杜赫等人之事上却是坦荡荡的证明了这一点。

    此举,自然让马兴、召平等一干因善秦之功的人感激涕淋。

    内阁参政三年一考课,换句话说,成了内阁参政并不意味着你一辈子都会是内阁参政,而是只有在你被遴选出来的三年之内,你才是内阁参政。

    如果五年之后你不能通过宗正府监察司和御史府、黑冰台的考课,那么不好意思,你就要滚蛋了,请再等五年。

    这五年之期后的重新考课,对原本是内阁参政的人是极为严格的。三年内阁参政任期内,各个参政做了什么,有没有提出对大秦、对民生有好处的建议,有没有不管事的表现等等都在考课范围内。而这一方面,黑冰台主要的作用就是将这些内阁参政在民间的风评进行统计。

    有下的自然就有上的。更何况,大秦那么多的勋贵世家,可是都卯足了劲等着有人下呢。

    从二世六年开始,如今第一任的一百二十位内阁参政到今年,正好是三年整了。在十月二十五曰国庆节之后,这一百二十位的内阁参政就将要进行第一次的考课了。

    “回陛下,诸位参政这三年来委实帮助内阁府发现了许多的错漏之处,并提请了一些对民生有利的政议,如今看来,还好。都还好!”

    冯去疾听到胡亥的话,眼神一闪,躬身应道。(未完待续。)
------------

第两百二十六章 加加担子

    “回陛下,诸位参政这三年来委实帮助内阁府发现了许多的错漏之处,并提请了一些对民生有利的政议,如今看来,还好。都还好!”

    冯去疾听到胡亥的话,眼神一闪,躬身应道。

    听了冯去疾的话,胡亥脸上带着些许玩味的笑容。他很清楚冯去疾话语中的很好是个什么意思。同样,他也知道,冯去疾知道自己明白内阁参政对内阁府的制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8531 48532 48533 48534 48535 48536 48537 48538 48539 48540 48541 48542 48543 48544 48545 48546 48547 48548 48549 48550 48551 48552 48553 48554 48555 48556 48557 48558 48559 48560 48561 48562 48563 48564 48565 48566 48567 48568 48569 48570 48571 48572 48573 48574 48575 48576 48577 48578 48579 48580 48581 48582 48583 48584 48585 48586 48587 48588 48589 48590 48591 48592 48593 48594 48595 48596 48597 48598 48599 48600 48601 48602 48603 48604 48605 48606 48607 48608 48609 48610 48611 48612 48613 48614 48615 48616 48617 48618 48619 48620 48621 48622 48623 48624 48625 48626 48627 48628 48629 4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