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阶离了天子,自回史进营中,只俟王好封赏一下,便回荆南。翌日一早,桓阶正在营中候诣旨,李傕之侄李暹带诣旨到。桓阶刚接过诣旨,便听营外有金鼓声起。桓阶心中刚疑,便见李暹面带诡笑道:“想是郭汜这反贼前来搦战,不知诸位可敢与我前去阵前一观?”桓阶听言,笑道:“少将军有请,阶岂有不允之理?正好,阶也有意前去看看这反国逆贼是何等人也。”说罢,便与史进随李暹出营。

    桓阶与史进随李暹出得营来,便见郭汜在阵前驰马搦战。这边李傕正欲出阵接战,见李暹带桓阶、史进到,便住马对桓阶道:“桓先生,某家听闻你家主公曾败荆州刘表,想来其帐下大将必有不凡之处。”桓阶笑而答道:“大司马过奖了,我主前番胜刘荆州不过侥幸而已,怎比大司马麾下西凉兵马,剽悍善战,兵强马壮。”李傕听罢,抚须矜然一笑道:“这是自然,不过某家也想见识荆南大将的本领。”

    史进听闻李傕此言,出列道:“大司马有此雅兴,进岂有不从之理?”说罢,便欲绰刀上马出阵。便在此时,史进便觉有人在身后扯己袍带。回头望去,便见桓阶以目示意自己。心下顿明,桓阶这是让自己藏拙,便点头示意自己明了。桓阶见史进点头,便知其已明自己心意,便放开史进袍带。

    史进上得马来,绰刀出阵。郭汜见对面阵中飞出一将,身着烂银连环铠,头戴一顶烂银虎头盔,上着一领素白蜀锦战袍,手绰三尖两刃刀,胯下一匹火炭驹,真是威风凛凛。郭汜不禁出声喝道:“来将何人?通上姓名来。”

    史进应道:“某乃荆州史文登,郭汜反贼还不速速受死。”郭汜闻言大怒,舞刀拍马来取史进。史进这边迎住,二人战做一团。史进虽有意藏拙,但这郭汜乃西凉军中悍将,董卓麾下大将,久经沙场,岂是易于之辈?但见二人双刀并举,二马齐驰,混作一团。两边军士看得目眩神晕,齐声呐喊助威。

    二人听了两边军士呐喊助威,倍添神勇,愈发卖力。二人战了约有八十余合,尚不分胜负。这边阵中,李傕见二人不分胜负,早已按捺不住,便令军士挥旗擂鼓,全军大进。这边郭汜军中见李傕全军而来,也是军向前接住。两军战作一团,史进见大军接战,也不纠缠郭汜,拨马跳开,自回桓阶身边。

    两军战至黄昏,方各自收兵。待李傕回至营中,桓阶自来辞别道:“大司马阁下,在下已得陛下诣旨,这便辞过大司马,回转荆州。”李傕道:“桓先生何不在此多留几日?”桓阶道:“多谢大司马厚爱,只是阶身负上命,不敢久留只能就此别过。”李傕见桓阶去意甚坚,便也不虚意挽留。

    桓阶辞过李傕,又来拜别天子。天子见桓阶欲去,持桓阶之手,再三挽留。桓阶无奈,只得道:“陛下,臣只恨自己身单力薄,无力杀贼,眼看陛下身陷贼手,而不能救。此番阶回转荆南,见了王平南便劝说王将军,整顿军备。一俟交州土人之乱平息,必起大军扫平万难,前来关中勤王救驾。”天子听得桓阶此言,方才放桓阶走。

    桓阶回转至史进营中,与史进商议后,为免夜长梦多,连夜拔营而去。李傕军士俱得李傕军令,也不做阻拦,任其自去。

    却说郭汜收兵回营,见白日李傕军中竟冒出一员与自己不相上下之将。心下惊疑,便令军士前去李傕营中查探。李傕与郭汜二人麾下军士皆是董卓西凉旧部,平时私下多言勾连。军士望李傕营中查探,不多时便知史进底细,回转报于郭汜。

    军士见郭汜,报道:“回禀大将军,小人现已探明白日那员将名叫史进字文登,乃是荆南王好帐下大将。”郭汜闻报,奇道:“你既说这史进乃荆南王好帐下大将,怎回出现在关中?”军士答道:“前番交州刺史朱符,因交州土人作乱被杀。王好欲求交州牧一职,特使从事桓阶为使,送军粮一万石于李傕,求此职位。因沿路盗匪横生,特派大将史进领一千兵马护送。”

    郭汜听罢大怒,暗恨王好送粮与李傕,道:“他即王好之将,如何又帮李傕上阵?”军士哪里明白其中奥妙,胡乱答道:“我听闻李傕已允王好平南将军、始安亭侯、交州牧一职。故我猜测,许是桓阶为报李傕之恩,因而使史进与大将军作对。”郭汜大怒道:“王好匹夫欺人太甚。这史进今安在?”郭汜这话前一句是骂王好,后一句却是问军士史进是否要长期为李傕效命。

    军士答道:“小人至李傕军中时,这荆南军已辞李傕,回转荆南去了。”郭汜听罢,忙出帐点马军数百骑,欲要前去追赶,又令副将谨守营寨。吩咐完毕,郭汜自率数百骑,出营望南追赶史进。

    且说史进护着桓阶,星夜赶路,行到夜半时,恰至长安界。史进正待命军士稍作休憩,再行赶路,便觉地面微微有震动。史进忙命军士伏地听之,军士听了片刻后,禀道:“将军,我军身后十数里处,约有数百骑望此处赶来。”

    史进听罢,忙命军士列阵以待。不多时,史进便见郭汜率数百骑赶来。郭汜见史进早有准备,便在一箭之外住马,喝道:“呔,兀那荆南贼将,我与王好匹夫,素无仇怨,尔等焉敢以就粮草李傕,又助其与我为敌?”史进见郭汜辱骂王好,顿时大怒,拍马来取郭汜。

    郭汜见史进马到,举刀来迎。史进恼其辱骂王好,白日与郭汜厮杀仅用了八分力,这时使出十二分的力来。两人战了约有五十合,郭汜不敌史进,拨马便走。史进挥军赶出里许,因恐郭汜有伏,这才收兵回转。桓阶见退了郭汜,便催促史进赶路,史进也恐郭汜发大军来赶,便命军士加紧步伐,望荆南赶去。
------------

第二十九章刘子初出使交州 王公美兵发郁林 上

    史进、桓阶率军回转零陵,暂不提它。且说郭汜败于史进之手,自回大营。郭汜回至帐中,解下头盔,愤然掷于地。郭汜在帐中转悠了几圈,越想越是气愤,不禁抬脚踢翻案几。心想道:这王好实在欺人太甚,我与他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这厮不仅以粮草接济李傕,还使大将助战,败我颜面。他做的初一,休怪我做十五。王好这厮,不是想求交州之职吗?我偏不让他如意。

    郭汜心中计较已定,便令监在营中公卿,矫诏一封,任荆州南阳人张津为交州牧。张津,字子云,荆州名士,先投袁绍门下为客,后由袁绍荐与前大将军何进门下为客。曾劝何进诛十常侍,何进从之。不过此人甚信道、释二教。

    却说,桓阶带诣旨回到零陵,见了王好,备述前事。王好听了大喜,设宴招待诸僚。宴上王好任命朱武为兵曹从事,蒋敬为薄曹从事,桓阶为治中从事,裴宣为功曹从事,廖立为典学从事,新近来投的刘巴为议曹从事。武将所任之职暂不作改变。众人皆离席拜谢。

    因刘巴祖父曾任苍梧郡太守,与交州诸郡,特别是士家众人乃是世交,故命刘巴为使。出使交州诸郡,命诸郡太守前来零陵述职。而后,王好方去交州上任。刘巴欣然领命。

    翌日一早,刘巴从零陵出发,先到郁林郡。至郡治布山时,刘巴先先到太守府投书信。太守桓治见书信,出府相迎,又治酒宴招待刘巴。宴上,刘巴道:“太守大人,在下奉王交州之命,特来传达书信,还望大人…….”

    话音未毕,桓治大手一挥,打断道:“子初,今日我设宴款待与你,只谈风月,不谈公事。有何公事,明日再作详谈。来来,子初饮胜!”说罢,桓治先干为敬。刘巴无奈,只好闭口不语,满饮面前杯中之酒。其后,桓治只拿交州本地风土人情。与刘巴交谈。至亥时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方宾主尽欢,散去宴席。刘巴不胜酒力,桓治命家人将刘巴扶至厢房休憩。

    桓治待家人将刘巴扶去后,离席转入后堂。桓治进入后堂,但见一男子,坐于堂中,捧卷而读。这男子与桓治长的有七八分相似,但比桓治多了几分儒雅之气,不比桓治粗豪。

    此人见桓治入后堂,起身施礼道:“邻见过兄长。”此人正是桓治之弟桓邻是也。桓治见状,右手一摆,径直在堂上坐下方道:“你我同胞兄弟,何必作此虚礼。”桓邻对兄长这般左派,见怪不怪,只是正色道:“兄长,长幼有序,礼不可废。”

    桓治见兄弟坚持,无奈道:“都是你有理。且不说这些无用的,这王公美派刘子初前来所为何事,你俱已知。不知你可有何应对之策?”桓邻道:“别无他策,唯有一个拖字诀。”桓治眉毛一挑,疑道:“哦?但闻其详。”

    桓邻笑道:“兄长这拖字诀并无其他奥妙,今日兄长所做,很是不错。”桓治道:“那接下来,为兄该如何行事?”桓邻道:“兄长,刘子初此来为王公美传达书信,令诸郡太守前往零陵述职。但此事甚大,你我皆主公旧部,因受主公赏识,方有今日。此等大事,你我当以主公为马首是瞻。但主公愿从王公美之令,你我别无二话,如主公不愿从王公美之令,又另当别论。当下之急,你我应先以书信报于主公,等主公有所决定再说。”

    桓治颔首赞同道:“兄弟所言甚是,你便修书一封报于主公。”桓邻颔首道:“是,兄长。”言罢,桓邻正欲退下,桓治又出言阻道:“且慢,兄弟明日这刘子初,兄长我该如何应付?”桓邻笑道:“此事易尔,兄长明日只需避而不见,让家人推说外出处理郡务。若刘子初知趣,便会自行离去。若是这刘子初不知趣,拖他个十天半月,待主公有了决定,再见他也不迟。”桓治听罢,颔首赞同道:“便依兄弟所言。”

    桓邻见状道:“若兄长无事,邻先行告退了。”桓治挥手道:“你且自去。”桓邻听罢,施礼告退而去。

    翌日,天色将尽晌午,刘巴方从酒醉中醒来。桓治家人见刘巴起身,忙来侍候刘巴洗漱。刘巴因宿醉,头痛难耐,以手附额问道:“现在是何时辰?”桓治家人回道:“回禀先生,现在已是巳时末。”刘巴道:“不想已是巳时末,不知你家主人现在何处?”

    家人答道:“回先生,我家主人因郡中乌浒人有不稳之迹,是以赶往该处处理事务。因事发突然不及向先生告别,我家主人还说请刘先生恕罪。”刘巴顿时一惊,出了一身冷汗,当下头也不痛了,急忙追问道:“那你可知你家主人何时可回?”家人道:“先生,奴婢也不知。视事情大小而定,短则三五日,长则十天半月。”

    刘巴又忙追问道:“那你可知你家主人所往何处?”家人摇头道:“先生,这等大事,奴婢如何能知?且乌浒人在郡中分布甚广,当何处有不稳之迹,我家主人便往何处去,更不可得知。”刘巴听罢,心中顿明,这哪是什么乌浒人有不稳之迹,分明这桓治是躲自己去了。恐怕自己是一时见不到这桓治了。还是自己太嫩,竟让这桓治躲过去了。

    当下刘巴心中计议已定,道:“如此,你便待你家主人回来时,告与他知,恕巴无礼,不辞而别。”家人惊道:“先生这是为何啊?”刘巴道:“你且与你家主人说,说我身负重任,既然桓太守一时不能回来,我只好先行告辞,待我回程之时,再来与太守告罪。”

    说罢,刘巴洗漱已毕,也不理桓治家人,自顾收拾行装,不辞而去。家人见刘表去意甚坚,也不敢阻拦,待刘巴出府,这才至后堂回禀。

    家人至后堂,与门外请示,片刻便有亲随传其入内。家人入得堂,但见原本外出视事的桓治,赫然坐于堂上。桓治见家人到,问道:“那刘子初已经走了?”家人恭敬回道:“禀主人,刘先生已走,还说请主人恕他不辞而别,待回程时亲自来向主人告罪。”桓治颔首道:“我已知之,你且退下。”家人听罢,依命退下。

    待家人退下后,桓治对乃弟笑道:“兄弟,这刘子初,果如你所料甚是知趣。”边上桓邻抚须笑而不语。

    桓家兄弟反应暂且按下不表。却说刘巴生了一肚子闷气,出了太守府与随从汇合,有望苍梧郡而去。

    刘巴并随从,一路风尘仆仆赶至苍梧郡,早有太守史璜命人接了。这苍梧太守史璜乃刘巴之祖刘曜旧部,刘曜曾任苍梧太守,史璜在其手下任事多年。刘曜离职之后,举史璜为苍梧太守,朝廷允之。刘曜死后,史璜与刘巴之父刘祥多有来往。刘祥为孙坚所杀,史璜也亲至吊唁。是以两家乃是世交,史璜视刘巴为世侄。

    史璜见刘巴到,早已设下酒宴款待。刘巴因受桓治一事教训,酒宴一开始,虽有些不合礼数,刘巴还是先道:“世叔在上,请恕小侄无礼。此番小侄奉主公王交州之命,前来叔父处投书信,若是叔父愿从王交州之命,还请叔父择期往零陵述职。”

    史璜笑道:“王交州即以世侄为使,又有朝廷大义,我这做世叔的,但凭你这一句叔父,也得为你捧场。这样为叔不日即至零陵向州牧大人述职。”刘巴大喜,离席施礼道:“巴先行谢过叔父。”史璜摆手道:“贤侄,不必多礼。来。来,且用酒肉。”

    刘巴心下虽喜,但受前番教训,酒肉只得八分时,便向史璜告罪退下。

    翌日一早,刘巴又早早起来,向史璜再次确定,得史璜肯定答复,方才放下心来。史璜见刘巴如此紧张,便开口道:“贤侄,我劝你一句,这交州乃是士家之交州。其余诸郡你解可不必去,但去交趾一郡即可。但得士燮点头,交州便属王交州所有。”刘巴听罢,顿时明了。当下施礼谢道:“多谢叔父指点,小侄这便望交趾去。”说罢,刘巴便辞时候而去。

    史璜见刘巴一点即透,心下也是高兴,当下送别刘巴,自去零陵述职,暂且不提。

    却说刘巴得史璜指点,一路也不耽搁,径直望交趾而去。路上行了约有数日,方至交趾郡治。刘巴到龙编时,天色将近黄昏。刘巴先至太守府外投书。府外军士接过书信道:“天色已晚,太守大人已不视事,书信我暂且收下,你且明日再来听候通报。”刘巴无奈只得先望驿馆安顿。
------------

第三十章刘子初出使交州 王公美兵发郁林 下

    翌日一早,刘巴便离了驿馆,来到太守府门前。守门军士见刘巴到,趾高气昂的道:“你且在此稍待,我这便去为你通报。”

    刘巴在门前等了约有半个时辰,军士方出来将其引进。军士将刘巴引至偏厅,便离去,留下刘巴一人等候。好在这次只等了片刻,便有一青年入厅来。刘巴见这青年到,先施一礼道:“在下零陵刘巴,刘子初。特来拜见交趾太守大人,不知太守大人何时能拨亢一见?”

    那青年也不回礼,径直行至偏厅上首坐下,方道:“我乃交趾太守之子,士徽也。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刘巴也不气恼,再施一礼道:“原来是士公子当面。巴此次前来是奉交州牧王公美大人之命,召士太守往零陵一行。”那士徽霍然起身,大声喝道:“大胆,好你个刘子初,竟敢假冒官使。朝廷早有诣旨,令南阳张津,张子云大人任交州牧一职。你竟敢冒称什么王公美交州牧使者,真是胆大包天。来人呐。”

    只见厅下闯进几名军士,拱手应道:“在!”士徽军士到,急智刘巴道:“与我将这冒称使者之人,乱棍赶出。”军士齐道:“遵命!”说罢,军士掣出棍棒要来赶刘巴。刘巴忙大声道:“公子,是不是有什么误会?”那士徽只是站在厅上冷笑,并不答刘巴。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75 2876 2877 2878 2879 2880 2881 2882 2883 2884 2885 2886 2887 2888 2889 2890 2891 2892 2893 2894 2895 2896 2897 2898 2899 2900 2901 2902 2903 2904 2905 2906 2907 2908 2909 2910 2911 2912 2913 2914 2915 2916 2917 2918 2919 2920 2921 2922 2923 2924 2925 2926 2927 2928 2929 2930 2931 2932 2933 2934 2935 2936 2937 2938 2939 2940 2941 2942 2943 2944 2945 2946 2947 2948 2949 2950 2951 2952 2953 2954 2955 2956 2957 2958 2959 2960 2961 2962 2963 2964 2965 2966 2967 2968 2969 2970 2971 2972 2973 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