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壹待张津家仆回转,又招来其子士匡相商。士匡听了父亲述说,便道:“这张子云即有相害之意,我等何不先下手为强。”士壹道:“我儿之意是……?”士匡狠狠一挥手,道:“趁他未有防备,今夜点齐兵马,杀将过去。”士壹听完点点头道:“我儿言之有理,有道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便依你之言。”父子二人计议已定,士匡便连夜出城点齐兵马。

    张津那个家仆,因得了士壹赏赐,欢欢喜喜回到张府。刚一见门,便撞见张津左右,左右见他深夜而回,便问道:“家中门禁已下,你从何处归来?”那家仆刚做了背主之事,本来就心虚,一见发问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又怕被人发现身上金帛,愈发躲躲闪闪。

    那左右本是随口一问,若是这家人随口回答,事情也就过去了,谁知他做贼心虚支支吾吾不回答,又躲躲闪闪,左右便开始怀疑了。见这家仆遮遮掩掩,似要遮挡怀中之物,便令人去搜。一搜之下,果然从家仆怀里搜出了金帛,于是这左右便厉言恫吓道:“你所作之事,我已皆知,在此恭候多时了。你若从实招来便免你一死。”

    那家仆哪吃得这番吓,不待再问,便一一招来。左右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越听越害怕。当下急忙告知张津。张津正欲歇下,闻报顿时睡意皆无,连忙问道:“如此便该如何是好?”左右献计道:“此时士壹父子定是要先下手为强,去城外调兵。主公何不走避城外军营,与其相抗。”张津闻言点头道:“我在军中也颇有心腹,到时鹿死谁手也未可知。”说罢,便与左右急忙出城。

    士匡去城外军营调兵,只有一半军士听从命令。士匡不敢耽搁,也不勉强剩余军士,急忙率军自北门入城,杀向张津府上。张津早从西门走避,士匡到时只剩空府一座,待士匡命人四下搜查时,张津早到军营中,调集剩余军士入城。

    士匡正命军士四下搜查,张津忽然率军来攻,士匡一无准备,二来军士分散,一时竟抵挡不住张津。士匡勉强与张津鏖战数刻,见抵敌不住,便退回府上,护着老父撤到城外营中与张津对峙。

    士壹与张津,一个据住城外大营,一个据住城池,每日交战不休,一时竟不相上下。合浦城中有王好安排细作,看此情景忙报于王好。王好闻报,便派史进与燕顺率一枝军去取合浦。

    等史进引军到时,两个人交战多日,死伤不小,哪里抵敌的住史进?士壹与史进战了一场,全军大溃,当机立断便向史进请降。史进不敢决定,先将士壹父子留在营中,再派人报到王好处决断。

    王好闻之士壹投降,便派使者前往合浦安抚,召其随左右,许其保全身家性命。士壹闻王好承诺,当下便无顾虑,父子二人与使者同返交趾。城中张津见降了士壹,也不敢做抵抗率军退望南海郡。史进见张津即退,一时无暇追赶,以先取合浦全郡为上,便与燕顺二人全取合浦郡县。
------------

第四十七章士壹劝兄降王好 张津请降得交州 上

    史进与燕顺二将先是迫降士壹父子,而后又将张津驱往南海,分兵取诸县。兵锋到处,诸县皆畏王好兵威,望风而降。比及士壹父子到交趾时,王好已经获得系统提示了。

    “叮,宿主手下参加26000人以上战斗获胜,获得经验2600。”

    “叮,宿主手下擒获三流流武将2名,获得经验1000点。”

    “叮,宿主获得县城4座,获得经验2000点。”

    “叮,宿主获得一郡之地,获得经验5000点。”

    “叮,宿主总计获得经验10600点,宿主目前等级升至50级,,距离下一等级还需经验8840点,请宿主再接再厉。”

    “叮,宿主获得随机属性点1点,已随机分配。目前宿主属性如下:武力34,统率76,智力75,政治73。”

    “叮,宿主目前获得1次天罡级武将抽取机会,是否抽取?”

    “抽取。”

    “叮,系统随机抽取天罡级武将1名,抽取结束,宿主获得以下天罡级武将:刘唐。请宿主再接再厉。”

    “叮,刘唐属性如下:刘唐,字子路。武力85,统率78,智力39,政治41。身份代入,合浦临允人。”

    王好这边接收完系统信息,那边走左右报来士壹请见。王好闻报忙出帐相迎,甫一出帐便见士壹父子迎面走来。二人见王好出帐相迎,慌忙行大礼拜见,口称:“罪人士壹(士匡)拜见使君大人。”王好赶上前去扶起,道:“贤父子不必多礼,快快请起。”说罢王好又引二人入账内就坐。

    三人分宾主坐罢,王好见士壹身后立一人,身高八尺有余,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王好见其长相不凡,便问士壹:“府君身后所立何人?”士壹见问,先是回顾那人一眼,而后答道:“使君容禀,这大汉乃是士壹路上所遇,称是其母曾受我恩惠,今其母已故,特来保我前往使君处,以报其恩。吾见其雄壮,未问姓名暂留身边差遣。”

    王好听闻士壹所说颇感兴趣,便问那大汉道:“这位豪杰,敢问尊姓大名?”那大汉上前一步,先施礼道:“不敢劳使君动问,小人刘唐,字子路,合浦临允人氏也。”王好又问道:“刘子路我见你一表非凡,想是有本事在身之人,不知你可愿投在我帐下?”

    刘唐略作犹豫,而后婉拒道:“使君容禀,非是俺拿乔,实是俺老母生前有遗命,令俺在士府君帐下效劳。还请使君见谅。”王好闻听此言,便转向士壹问道:“老府君,此人甚得我喜爱,不知使君可愿割爱?”刘唐闻王好所问,也拿眼去偷窥士壹。

    士壹闻得王好所问,略作思索,他本就不喜刘唐这等粗鲁武夫,又兼刘唐长相甚恶,初见之时,心下便恶,不然也不会姓名也不问。如今又初降王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本就无抗拒之理,王好有待自己父子甚是礼待,此时不投其所好,更待何时?

    士壹计议已定,便开口道:“子路既蒙使君厚爱,乃其之幸也,士壹敢不从命?”王好见士壹应允心下大喜,便对刘唐道:“老府君已允你投于我帐下,不知子路可肯?”

    刘唐闻言,心中暗忖道:“之前所碍乃是其母遗命,士壹父子本不拿正眼瞧自己,自己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反得了个没趣。如今得遇明主,另眼相看,真是千肯万肯。”当下刘唐便道:“俺即蒙使君厚爱,士府君又允,如何不肯?日后定为使君效命,万死不辞。”

    王好闻言大喜,便任刘唐为都尉,令人赐座。待刘唐坐毕,王好又来问士壹道:“老府君,我与令兄连年征战,百姓深受战火涂炭,我心中实是不忍。今府君来投,可愿为去劝令兄来降,我定既往不咎,仍着令任交趾太守。”

    士壹闻王好所问,面露苦笑道:“使君容禀,非是吾不愿,实是吾兄非我可以语言相劝。若是使君不疑,我愿去一试,只是成败未可知也。”王好闻言答道:“无妨,但请老府君一试,成与不成,好皆记府君一功。”士壹见王好如此说,便只好道:“既然使君如此,士壹便也不推辞,这便望九真郡一行,劝我那兄长来投。”

    王好见状,又道:“老府君不急,你一路行来,车马劳顿,且暂在营中休憩,待翌日我令令郎与你一同前去。”士壹原以为王好肯定要留他儿子士匡做质子,没想到王好如此大方,竟愿意让他父子同行。当下士壹便道:“多谢使君关爱,壹必定竭尽全力。”

    王好听士壹表态,当下也道:“如此便有劳府君了。”说罢,王好便令人带士壹去别帐休憩。

    士壹退下之后,廖立听闻此事,便来劝谏道:“主公若放士壹父子去,其定投士燮处不归,连结相抗主公。”王好闻言笑道:“公渊先生多虑了,前番士燮其兄弟父子坐拥一州之地,我尚且不惧,今其残喘偏远之地,但使士壹不归,我有何惧之有?今者使士壹前去,一者省下我麾下将士征伐之劳,二者乃是向其示威,即便其不降,其若知合浦。南海二郡皆失,其军必无战意。”廖立听了王好想法,当下赞道:“主公思虑甚远,非立可比。”

    王好笑道:“公渊自谦了,好只不过是愚者千虑,偶有一得罢了。以后还得靠公渊等贤士为我谋划。”廖立得王好称赞,连道不敢。廖立即知王好之意,当下也不再劝,告退而去。

    翌日一早,士壹父子便辞王好,携随从数人望九真郡而去。一路上晓行夜宿,非止一日,方才赶到九真郡治胥浦城。待士壹父子到胥浦城时,有士匡将二人接入府去,引二人入后堂。

    士壹入得后堂,但见其兄士燮脸色蜡黄,半依在榻上,见士壹到时,脸上竟透出几分红润,开口道:“二弟你不在合浦,怎的到此?”士壹快步上前,坐于榻边,执住兄长之手问道:“兄长,你如何这般模样?”

    士燮见兄弟问起,喟然一叹道:“唉……,自交趾为王好所夺,为兄我就落下了这心病。这些话字儿不去提它,你如何来九真了?交趾为王好所占,你是从何处所来?”士壹听的兄长所问,面带愧色道:“兄长,小弟无能丢了合浦……”

    话尚未说完,士燮立起身来,双目圆睁,急道:“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咳……咳……咳……”士燮一急,连连咳嗽,连话都说不出来。士壹连忙去抚兄长后背,道:“兄长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士壹见兄长稍微平静些,便将前事一一述与士燮听。

    士燮听罢士壹所述,仰面对天,良久未语,士壹正心疑,忽听士燮道:“养子不慎,自贻凶咎。数十年基业,一朝丧。唉……”说罢,士燮长叹一声。士壹见兄长发叹,硬着头皮问道:“今后我等该何去何从?”

    士燮望了士壹一眼,士壹见兄长望来便有些心虚,正待再言,便听士燮道:“事到如今,再与王好相抗实为不智。你既已降王好,也算为我士家留下一条血脉。我也不欲再与王好相抗,这便献出九真、日南二郡以作你晋身之资。”

    士壹听罢心中一喜,但觉士燮说得奇功,便又问道:“那兄长自己如何打算?”士燮哂然一笑道:“我年近花甲,又丧四子,早已心灰意冷,得以颐养天年便足矣。其余事皆不在我心中,只是你这侄儿士袛,以后便拖你照看了。”说罢,士燮将士袛招至榻前,对其道:“二郎你为人愚鲁,既是你之不足,亦是你之幸。日后仰仗你二叔照顾,万事听从你二叔吩咐。王好乃是仁厚之主,你日后但凡谨言慎行,一生富贵可保。”

    士袛在乃父榻前,点头道:“孩儿谨遵父亲大人教诲。”士燮见次子如此顺从,顿时心中便安,道:“二弟,二郎便交由你照顾了。”说罢直视士壹,士壹连忙答道:“兄长放心,日后我必不亏待二郎。”士燮听罢欣慰地点点头,又道:“如此,你便与二郎前往交趾献土纳印,但留士匡在此与我治理地方。”士壹闻听兄长所言,哪敢不从,当下领命。

    士壹在城中竟歇息一日,便与士袛挟官印黄册望交趾王好处献土纳降。二人刚行一日,士匡便派使者来追。使者星夜出发,快马加鞭,于日中追上士壹二人,见着二人便哭拜在地道:“禀二爷并二公子,昨日夜里,老主公在府中自缢身亡,留下遗书一封。侄公子特命我追上二位,一者报丧,二者送上遗书。”

    士袛闻使者之言顿时哭倒在地,士壹则接过士燮遗书细看,书上尽言前事,叫二人归顺王好,并令士壹照看士袛。
------------

第四十八章士壹劝兄降王好 张津请降得交州 下

    士壹看罢士燮遗书,赶忙来劝慰士袛道:“二郎,你且暂勿忧心,尔父书上有言,令你务必随我去交趾面见王使君,以报你今后一世富贵,并你一枝血脉。你且收拾心情,与我出发,待此事定再作悲伤。”

    士袛素无什么主见,闻听二叔如此说,便强自收拾心情,忍下悲痛道:“小侄全凭叔父安排。”士壹见其尚能收拾心情,便不再多言,二人重新上路出发。

    二人与路又行数日赶到交趾,便至太守府求见王好。王好闻听士壹归来,并携其侄士袛前来,便召其在大堂相见。

    士壹二人至堂上,见王好端坐上首,便来拜见。王好先令请起就坐,坐毕,士壹先道:“壹不负使君所托,已劝服我兄长纳降。现我兄长令其次子特来向使君献上金印黄册,请使君一览。”说罢,士壹使眼色向士袛示意。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1334 1335 1336 1337 1338 1339 1340 1341 1342 1343 1344 1345 1346 1347 1348 1349 1350 1351 1352 1353 1354 1355 1356 1357 1358 1359 1360 1361 1362 1363 1364 1365 1366 1367 1368 1369 1370 1371 1372 1373 1374 1375 1376 1377 1378 1379 1380 1381 1382 1383 1384 1385 1386 1387 1388 1389 1390 1391 1392 1393 1394 1395 1396 1397 1398 1399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