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调试好的设计角度,好不迟滞的击发,两波弹雨后,港口与港城的道路上,只闻惨叫声连连,再也沒有叫嚣着的厮杀声。
“停止射击。”
曹正再角楼上观察着战况,叫停了弩炮的设计。
呼啸的石弹,凌厉的箭矢,瞬间消失在整个抚宁港的上空。
战斗毫无悬念的接近了尾声,而辽东军港处,李七也在登上了他久违的大地,率领自己一队亲卫,快速的向还未结束战斗的大营而來。
李七虽身形略些弱小,但战力却不俗,阴狠的挥舞着长刀,将那些零散阻挡的辽东水军,一一斩杀,直至踏入辽东水军大营那一刻,再也沒有那个不开眼的军士敢上前撩拨虎须。
倒不是他的神勇将这些辽东军士慑服,而是有熟知他的,投靠辽东水军的渤海旧军,呼喊着大统领來了。
“大统领來了。”
这样短短一句话,教那些硬骨头的辽东军汉放下了武器,乖乖的服从海狼营军士的指挥,可见李七在渤海水军中的威信,海狼营也停止了厮杀,安安稳稳的接受辽东军港。
抚宁港上,困兽犹斗的辽东水军,被团团围住,现身出來的守港军士就要远超这些登港的來动军士,在海上观战的高勋,此刻捶足顿胸,悔恨不已。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战火再起(三)
当一切尘埃落定,这两场同时不同地的海港之战便拉下了帷幕,高勋惨淡的收场,退出抚宁港海面,而李七在搜刮一场后,也迅速的退出辽东军港,不过此行,他却收获大丰,船匠水手斗舰舰船等等,辽东军港,被他洗劫一空。
当已经够落魄的高勋,洗劫一空的军港,险些没气过去,这些都是后话,此刻抚宁港的曹正,才算是略微松懈了一口气,海面上没有了辽东水军舰船的影子,他们在抚宁港不会那么时刻警惕着。
而且越战越猛的渤海营军士,已经是经历十数战的老兵了,不再是战场上的雏,已经和范阳府再度联系上的曹正,此刻也从心底稳定住了,不再心虚,因为他也得知刘峰会率军出击,在南京析津府牵扯住契丹部分军力。
他们仅要面对的是中京大定府的狼骑,辽东狼骑要负责镇压辽东局面,平州出现复国渤海军的消息,早已传遍整个契丹中京东京府,那些渤海国的旧臣子,不再如灭国时那般,甘愿被统驭,更何况契丹治国与渤海国有着太多的差异。
整个辽东也有了些许波动,契丹皇帝耶律阮此刻也有些无奈,他接手过的这个帝国,毕竟还是没有渤海国建国二百年深入人心些。
抚宁港在重新建立防区后,曹正的驻地便搬到了港城中,新建起的京州营渤海营驻扎在老龙山上,他们在契丹狼骑大举来攻之前,还有些许整顿的时间。
港城与老龙山间,一座崭新的军营正在逐渐成形,曹正与李森开始对新征募的军士们展开残酷的训练,那些经历过战争的老兵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投入到了修建防线的工作当中。
对于修建防线,曹正边阳等都是这方面的专家,陷坑壕沟陡坡角楼藏兵堡等等,整个老龙山被修成了一座永久性的军事防御要塞。
砂石泥土混筑的城墙,每个十数米边有一座弩炮台,新的长城再度立了起来,而似乎边境上的乡民对于生活在这长长的围墙之中,很有安全感,随着长城角楼的建设即将完毕,抚宁港的乡民也达到了三万之数,给曹正增添的许多劳力。
……
龙城。
急促的马蹄声惊碎了寂静的长街。
“唏律律……”
嘹亮而又凄厉马嘶声过后,数百精骑停在了枢密使苏逢吉的府邸之前,马背上的骑士翻身下马,直奔府邸而来,两名家丁守卫神色一凛,踏前一步挡在门前,厉声道:“此乃枢密使苏府,不得……”
不待说完,便身高七尺,煞面髯须的为首骑士,冷冷瞪着他们,将那守卫说惯了的话语,硬生生的给憋了回去。
那骑士吓的胆颤的守卫,轻蔑的冷哼了一声,喝道:“滚!休要挡本将军的路!”
“锵锵锵……”
那将军身后的十数名亲兵早已经抢上前来,长刀出鞘,在两名守卫反应过来之前,冰冷的刀锋,已经架到了他们脖子上。
两名守卫再不敢言,更不敢有所动作。
那将领大手一挥,身后骑士破门鱼贯而入。
府邸内的议事大厅,苏逢吉正与国舅李业宣徽北院使王峻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等人议事,忽听院内喧嚣之声。
正待出门质询,只见门外霍的闯进一员将领来,苏逢吉定睛一现来者居然是禁军大将郭崇!
“郭将军?”
苏逢吉愕然站起身来,有些惊悚的崇,也有许多疑问,他们不是同守共盟的么?为何如此气势汹汹的破门而入,难道是……
似是苏逢吉和厅内几位眼神中的疑惑,郭崇淡然道:“苏大人及诸位大人不必惊疑,前方一切正常!”
“嗯?!”苏逢吉疑声道,“那将军此举何意?”
郭崇不言,来回踱了数步,忽然收住脚步,向厅内众人正声道:“某不愿与郭大将军为敌,某不愿北地再陷战火,某都不愿,所以某听从郭大将军!”
苏逢吉闻言神情一震,眸子里不由掠过一丝心悸,心忖此刻不得慌乱,此刻河东军或许并未兵临龙城,还有机会劝服郭崇。
李业亦是大怒,不过却不敢大声质问,只是怒视着郭崇,但心中也在思虑着,可有翻盘的那一丝可能,郭崇自前线返回,他们没有接到任何消息,可见禁军已不可靠,而徒有镇宁军如何也不能与河东军禁军两军相抗。
他们一败涂地了么?两年多的谋划,就如此结束了么?
李业忍不住心怒火,厉声问道:“郭崇你着悖逆之辈,怎敢如此行事?对河东军之战乃是当今官家所谋划!”
郭崇闻言,目露寒芒,沉声道:“诚如国舅所言,这一切乃陛下所为,但诸位大人却不知上书劝诫,非要逼的河东军反目么?“
苏逢吉缓声劝道:“郭将军,并非我等狠辣,实乃河东军跋扈至极,若不除去,国之不安,要着眼大局,未能我汉国兴盛,陛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哦!?”郭崇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沉声道,“这些话,将来与大将军慢慢叙说吧!”
汉元二十八年,郭威轻松踏入龙城,在府中祭奠屈死的家眷,不甘于此的隐帝,被河东军部将郭允民斩杀,郭威奉李太后之命,暂领朝政。
然这一切并未尘埃落定,中原大战并未兴起,最为高兴的是那些乡民们,但急于整顿势力的各军镇,此刻便有些得不偿失了,一个更为稳定更为强大的朝政,对于他们来说便有灭顶之灾,而更何况是郭威这般强势人物所治理的朝政。
河东军此刻也面临着地方军向禁军的转变,河东军不同范阳府军,一切由刘峰一言而定,河东军是由多个军头共同组成的,郭威所威信十足,但也不能过分的插足其他军头的事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344
17345
17346
17347
17348
17349
17350
17351
17352
17353
17354
17355
17356
17357
17358
17359
17360
17361
17362
17363
17364
17365
17366
17367
17368
17369
17370
17371
17372
17373
17374
17375
17376
17377
17378
17379
17380
17381
17382
17383
17384
17385
17386
17387
17388
17389
17390
17391
17392
17393
17394
17395
17396
17397
17398
17399
17400
17401
17402
17403
17404
17405
17406
17407
17408
17409
17410
17411
17412
17413
17414
17415
17416
17417
17418
17419
17420
17421
17422
17423
17424
17425
17426
17427
17428
17429
17430
17431
17432
17433
17434
17435
17436
17437
17438
17439
17440
17441
17442
17443